论数学应用意识与数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创造实践应用的条件。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能力
  新编大纲对数学作了以下解释: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能够有效地处理数据并观测资料,对得出的结果进行计算并加以推理和证明。它是一门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研究的模型学科。这个定义,说明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和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并分析和解决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从而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到来,数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认清现实,着眼未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很多家长和学生仍旧从就业和生活的角度认识数学教育的问题,在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上,应试教育观占据着统治地位。如果教师仍走着过去的道路,则很不利于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转变。新的数学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观、数学观和教学观。对于这一点,我做出以下解释:第一,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课堂教育行为通常会受到传统数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把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种文化看待。第二,从数学形式教育的角度看,新的数学课程计划中,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五大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数学教学观,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强化应用意识,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
  二、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让学生理解数学的价值
  让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简言之就是会以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并阐释现象,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是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仅是枯燥无聊的公式计算,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工具。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教学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乐此不疲。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出来,并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动力。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地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或多媒体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抓好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注重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
  数学公式定理推论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规律和方法,不讲公式的推导就直接让学生做题,这样,学生不但悟不出方法和规律,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而且只会机械地模仿。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水平会日益降低,只会生搬硬套,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二)精于教材例题选讲,抽出时间实践。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与结构特征,从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数量,而是注重例题的质量。例题的解题过程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最好让学生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不要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此进一步巩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教学任务相对比较轻松,则可指导学生预习并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三)渗透思想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常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类比归纳,类比联想,分类讨论,数形结合,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等。这些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分散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之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活学活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
  让学生亲身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并锻炼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完成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学生在调查研究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切实体会了解一些现实问题的背景,学会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为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作出贡献,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黄宁生.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7.
  [2]程晓亮,刘影等主编.数学教学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课上课下给予学生关怀、多多鼓励,树立学生的信心,这样学生才能积累作文素材,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初中作文教学 兴趣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从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足以看出他语文水平的高低。而且,考试中作文分数占据语文考试总分数的很大部分,因此为了提高语文成绩,教师、学生及家长都非常重
现代蛋鸡集约化的饲养方式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牛磺酸和设立不同饲养方式,探究牛磺酸和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健康(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倡导个性作文,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在这方面,中国课标写得清楚,但实际运作时,不及国外一些语文同行做得好。  一、中国没有像国外那样切实尊重想象作文。  近年来,国外兴起了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文训练方法——故事创作法。这种方法不但鼓励学生大胆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现状 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当前教育工作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学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PV)引起的雏鹅的烈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病程短且死亡率极高,对养鹅业危害严重。1956年,方定一等在扬州首先发现本病,并于1961年用鹅胚分离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它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其阅读水平的高低。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阅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人类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法。但人们往往误认为只有语文学习需要阅读,而忽略了在数学学习中的阅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