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能”:《新理学》与《论道》之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理学》之“气”与《论道》之“能”都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料”。“气”的使用弥补了《新理学》形上本体“理之无能”,“能”的自性能动则保证了《论道》之“可能界”到“个体界”的顺利过渡。“气”与“能”的使用反映出通过强化逻辑分析法而建立形上学体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逻辑意识不发达”的不足,使其形上学体系表现出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特色,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问题。
其他文献
人的自由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代,其形式也殊异,它由原始社会的自然权利过渡到阶级社会的特权,至共产主义社会达到本体论意义上的真正自由。关于真正自由的实现路径,众多哲学家采取
以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程阳八寨、贵州堂安侗寨和四川九寨沟等3处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SPSS软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由于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政府的"软约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效率低、质量差等现象,导致公众的不满,从而产生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从西方
晚清早期维新派在向西方探寻救国之方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科技富国裕民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引进观。晚清早期维新派的科技观不仅是当时维新思潮的重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