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古诗名句,优化语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uz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时期是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为其开启一扇诗文之窗,让其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文,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天职。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教学和古典文学熏陶之间的关系,努力倡导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
  一、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知识也就越来越牢固。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学习兴趣需要一个引导、培养、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导演通过多种技法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导激发演员的激情,成功地塑造角色。那么如何创设情境,为开启古典文学之门,培养他们对古典诗歌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是在语文课上,想方设法多用些古诗名句引导学生用成语、诗句等回答问题。于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进入了我的课堂。这样既可以创设优美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上诗意飞扬,又可以借此机会对了解这些名句的学生大加表扬,使其他学生羡慕不已,提高同学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二是注意收集含有或化用古诗句的文章,让学生朗读这些文章,让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意境中。三是设置班级文化角,张贴一些诗配画的作品,图文结合,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诗歌意境。四是要求学生精心挑选一些古诗名句抄写在自己的周记本、笔记本、教科书等扉页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随手就能接触到古诗文,在浓烈的氛围中接受熏陶。
  “老师,为什么他们能背古诗?我能不能背?”就在我看到个别学生吃过中饭后无所事事,要他们每天中午背诵一首古诗后不到一个星期,连续有好几个同学都这样问。这时,我知道,一段时间以来的引导、激发起了作用。笔者假装有些为难地说:“我很忙的,你得主动找时间来背,而且要背就得坚持下去,不能虎头蛇尾。”他们都爽快地答应了。接着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说他们有高度的自觉性,并表示相信,他们一定能坚持下去,也一定能取得成效。这样,不仅仅那几个同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其他同学的好胜心也被激起了,一时间,中饭晚饭后我一到教室就被学生团团围住,他们手拿各类古诗文书籍,争先恐后地前来背书。
  二、提升兴趣,诱发乐趣
  很多时候,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因为实施过程本身的枯燥、繁琐而不了了之,所以如何保持兴趣、提升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只是单纯的喜欢爱好,而“乐”则是对所“好”之物的沉浸、痴迷、陶醉和忘我。“好”与“乐”是两个层次,两种境界。古诗文诵读的“兴趣”与“乐趣”也正好存在于这两种不同程度上。有兴趣才会有乐趣,有乐趣就会加深兴趣。因此我决心在教学过程中用新、奇、特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强化内在的动力,激发真正意义上的“乐趣”,让学生产生对诵读的热爱和崇高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让他们享受实实在在的奖励。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兴趣,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让学生自己做老师讲解诗歌。上课前,老师和主讲学生一起备课,也鼓励他和同学去一起商量。因为他们生性活泼,课堂上他们会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讲解诗歌,有的学生用小组竞赛,充分调动了大家的诵读和发言的积极性。还有的学生让大家把诗词谱写成歌,分组来唱。课上大家积极性很高,很配合,每个组都选择了与诗歌意境相符的现成的曲子,把诗歌填进去唱,唱得非常好。还有的学生让大家把诗歌的意境画出来,有的学生不太会画,但他们也在认真考虑,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就这样,用灵活的方法使大家乐学、爱学,增强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以及感染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引导创作,体味意趣
  一段时间的诵读后,学生由最初的对古诗文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再由关注到思考。有的学生关注诗人创作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诗人的性格、心境和诗歌意境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开始比较同一诗人不同时期诗歌的不同风格,或是不同诗人在同一个年代诗歌创作的不同特点。为了使学生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解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鼓励学生在理解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用第一人称,把诗歌改写成用散文。于是,意气风发的毛泽东,独自站在秋水长天的橘子洲头,豪情万丈地挥毫泼墨,评点时政,那些军阀官僚算什么,如今的世界是我们的天下。忧国忧民的杜甫,看着自己的残破不堪的茅屋,仰天长啸:只要能够让战乱平息,普天之下的读书人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施展他们的毕生所学,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啊!……尽管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理解还不够深入,但他们在这种历史的巡礼、智慧的交流中,将获得生命的感悟,人格的提升,不仅个人会终身获益,也有益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针对传统意义上的说教模式无法使学生获得更多有针对性知识的教学问题,我在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
近年来,随着学生总体人数的下降,农村高中学生生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农村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作学习,以避免“局外人”的产生。  一、按照小组间真正水平进行分组  只有考虑到各学习小组的真实水平,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使小组间学习水平相对均衡,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基础、成绩进行动态评判后,依据优秀、一般、学困三个等级区分后分组,使各组内这三
本文通过随机抽查我院学生对在体育普修课中开设体育舞蹈的认知度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归纳法等从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兴趣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出发,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品质,合作学习便是一种促进学生间交流、促进学生优势互补的有效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将得到有效激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语文自身是一门灵活多变、充满想象力的学科,将合作学习法引入其中,有利于充分挖掘语文教学的内涵,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合作互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和论辩,使学习更高效,更有乐趣。  笔者在近两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老师变讲授为指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虽然开始的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名言。可以说,深入解读文本就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  一、目前存在的对待文本的几种态度  1.浅尝辄止  即备课时匆匆看一遍文本,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仔细研读,就马上埋头写教案,做课件。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就匆忙下结论。  2.有人无己  即备课时先阅读教参,大量地引用文本解读资源,最后是各种结论充塞自己的头脑,却没有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更
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政府机关的紧要工作环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做到规范、高效、科学。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扎实的资料基础。可以为做好市场调研做好准备。可以
经济越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大,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越高,曾被视为培养"管理精英"的工商管理专业,因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弱化,毕业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