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使季札来聘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anh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吴子使札来聘a。
  【传】吴无君、无大夫b,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c,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d,长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e:“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f,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g,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注释:
  a 吴子:这里指吴国国君馀祭。 札:即季子,名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 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② 吴无君、无大夫:《春秋公羊传》以“诸夏”为内,以“夷狄”为外,认为吴国是不知礼仪的夷狄,所以说它没有君、没有大夫。
  c 谒、馀祭、夷昧:都是吴王寿梦的儿子。
  d 僚:吴王寿梦妾所生的长子,季札的异母兄。
  e 阖庐(lǘ):吴国公子光即吴王位后的号,《史记》认为他是谒之子。
  f 专诸:吴国勇士、杀吴王僚的刺客。阖庐让专诸将匕首藏在鱼腹中,进献给王僚时,突然取出匕首将其刺杀。专诸也被王僚左右侍卫所杀。
  g 延陵:季札的食邑,在今江苏常州,故季札又称“延陵季子”。
  大意:
  【经】吴国国君派季札到鲁国聘问。
  【传】吴国无国君、无大夫,这里为什么承认它有国君、有大夫呢?为了表明季子的贤德。为什么认为季子贤德呢?他辞让了国君之位。他辞让国君之位是怎么回事呢?谒、馀祭、夷昧与季子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幼而有才能,兄长们都喜欢他,一致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就这样仓促地把君位给他,季子是不会接受的。我请求将国君之位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由弟弟依次接替哥哥做国君,最后把君位传给季子。”大家都说:“好!”所以几个哥哥在位时都轻视死亡而做勇猛之事,每次吃饭必定祈祷,说:“上天如果让吴国存在下去,就让我们早点遭难吧。”所以谒死了,馀祭做国君。馀祭死了,夷昧做国君。夷昧死了,国君的位置应当属于季子了。当时季子正出使在外,僚是庶长子,就即位了。季子出访回国,就把僚当作国君。阖闾说:“先君所以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都是为了季子的缘故。要是遵照先君的遗命,国君就应该交给季子来做;要是不照先君的遗命,那么我该是国君。僚怎么能做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僚,而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了你给的君位,那么就是我和你一起篡位了。你杀了我哥哥,我又杀了你,这样父子兄弟相残杀,一辈子没完没了了。”于是(季子)离开国都到了延陵,终生不入吴国国都。所以君子认为季子不接受君位是义,反对互相残杀是仁,称许他的贤德。
  【题解】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王馀祭派公子季札访问鲁国,《左传》对此事的经过有详细记载。其实,吴国在公子季札的父亲寿梦时就已称王,但中原诸国还是视吴国为蛮夷之邦,讲究微言大义的《春秋》记事称之为“吴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已经是贬称。而《公羊传》更是出于“内诸夏、外夷狄”的偏见,认为《春秋》中用“吴子”是肯定吴国“有君”,用“聘”是肯定吴国“有大夫”,而蛮夷之邦是不该有君、有大夫的,《春秋》的用词实际是抬高了吴国的地位。选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全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以事实说明吴国公子季札的贤明、仁德、礼让和深明大义,正是季札的行为和道德品质打破了诸夏对吴国“蛮夷之邦”的偏见,吴国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一个国家的地位高低不由其人口多寡、地理位置优越与否等因素决定,而是与这个国家的人口素质、文明程度有很大关系。
  《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公羊传》释史十分简略,而是以问答的方式着重阐释《春秋》中蕴涵的“微言大义”。后世今文经学家时常把它作为谈论政治的工具,同时它也是研究先秦至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高希)
其他文献
清代文人李渔的家厨王小余,菜做得好,脾气也大。他在掌勺时,对旁边的人说“猛火”,烧火的就将火燎得旺旺的,像大太阳一样。说“撤”,赶紧递次撤下柴火。说“且烧着”,就丢在一边不管。说“羹好了”,伺候的人,赶紧拿餐具,稍有违背他的意思,或是耽误了时间,必像对仇人一样大叫怒骂。  王小余做菜,站在灶台旁,全神贯注,两只眼睛瞪得老大,只盯锅中,屏声静息,除了挥动铲勺的叮当碰撞,听不到其他声音,李渔说他“像一
期刊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思想都和一定的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儒家看来,个人修养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伦理与政治的结合。有些学者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施的是伦理政治,这是有道  理的。  我们反观历史,可以看到,这种伦理政治有其长处也有短处。从长处看,首先,它提倡“民本”思想。《尚书》中的两句话“民惟邦本,本固邦守”,可说是这种思想的起源。后来《管子》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
期刊
北海太守孔融a,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b,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至于尊事名儒郑玄c,执子孙礼,易其乡名曰郑公乡,及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备在座席而已,不与论政事,曰:“此民望,不可失也!”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d。时袁、公孙首尾相连e,融兵弱粮寡
期刊
刘安与《淮南子》  刘安(前180—前123)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叔叔。刘安的父亲厉王刘长在汉文帝时想造反,事情败露后被流放。刘长心里愤恚交集,在流放途中绝食自杀了,死后谥号为“厉”,要知道“厉”在谥号中可是一个不太好的字眼。不过,刘安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罪过而遭牵连,汉文帝反而宽宏大量,先封他为阜陵侯,八年后又封他为淮南王。此后,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集体编撰了一部书,这就是  《淮南子》。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在倒茶时,接受的一方常常会屈起手指,不停地在桌上叩击,这是民间公认的谢礼表示。叩桌谢礼亦称“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简化而来的。其方法是将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指尖捏在一起,輕轻叩打桌面几下,即代表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之礼。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典故: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经松江,他带了几个太监微服来到“醉白池”游玩。只见那里有一家茶馆
期刊
是“不耻”还是“不齿”?  一份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就我们中的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来说,他们不耻、不愿、不肯,或者说不习惯做“伸手派”。  “不耻”是“不以做某事为耻”,耻是羞耻的意思。文中“不耻做伸手派”即“不以做伸手派为耻”,也就是愿意当伸手派了。这显然与作者的本意南辕北辙。  其实,“不耻”应该改为“不齿”。齿是牙齿,牙齿是排列整齐的,因而齿又有并列、同列齐一之义。不齿即不与之同列,表示鄙弃、不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民无信不立。  —— 《论语·颜渊》  国家没有公信,人民就不拥护。  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认为,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标准: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子贡继续问,如果不得已去掉一条,去掉哪个?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如果再去掉一个呢?孔子便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会死的。但失去民众的信任,政权就无立足之地。  这句话本意是指信用对于国家至关
期刊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忆江上吴处士
期刊
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这三句话虽然在文献典籍中各有出处,内涵各不相同,却含有同一个精神实质,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充分发动群众和集体的智慧力量”。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发动群众和集体的智慧力量”的?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这三句话,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思想的历史源流  《诗经·大雅·板》中有“先民有言,询于刍荛”的句子,意为
期刊
权臣强藩,积赀无艺,或亲行掊克,或广收苞苴a,无一非出自民财。汉桓帝诛梁冀b,收其财货,县官斥卖三十余万,以充官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冀传》)。唐李锜反c,兵败伏诛,朝廷将辇其所没家财送京,李绛奏言,锜家财皆刻剥六州之人所得d,不如赐本道,代贫下户今年租税,宪宗从之(《李绛传》)。以横取于民者仍还之民,此法最善。宪宗英主,其说易从,不谓桓帝先已行之也。后世有似此者,籍没贪吏之财,以偿民欠,籍没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