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保持总需求适度持续扩张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着2004年的势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05年一季度,中国的GDP增长9.5%,和上一年全国的增长速度持平。在2004年的1季度,就是在类似的GDP增长速度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出现了过快的局面,促使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以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那么,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总需求增长放缓是当前经济增长中突出的矛盾
  
  2003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重新突破了9%,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虽然此轮经济增长中出现过局部过热的现象(如短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高耗能产业超常发展等),但从整体上看,这一轮经济增长的表现是健康的。经济增长虽然有所加快,但增长速度远远低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那两轮经济周期的最高纪录,仅仅是到达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平均水平(从1978年至今,中国保持了9.3%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没有出现经济秩序的明显失控。可以说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上一个经济周期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加速的经济增长为中国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就业、基础建设、人民生活、政府开支等)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我们实现进入中等发展国家的长远目标创造了条件。
  从数值上看,2005年1季度的GDP增长率和上一年基本持平,但从GDP的各种分量上看,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供给方看,2004年1季度GDP的增长速度已较上一年有轻微回落,从表1可以看出,GDP的增长回落了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提高了0.1%,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了0.3%和0.4%。
  从需求方看,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8%,比上一年同期回落20.2%。在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比上一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比上一年回落15.1%,其中,出口1559亿美元,增长34.9%,比上一年同期提高0.8%;进口1393亿美元,增长12.2%,比上一年同期回落30.1%。
  从以上分析尤其是需求分析中可以看出,2005年1季度,虽然中国经济生产总量仍然保持了和上一年相近的增长速度,但是社会总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总需求在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上,反映为投资、消费和出口。总供给增幅的减少主要表现为进口增长的大幅降低,而总需求增长的下降则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的大幅降低,但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并不足以抵消这种下降对于需求的影响。
  在当前的中国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其特有的复杂性。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还是高于长期的平均水平,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能源的紧缺又导致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就业的压力仍然很大。但在各种矛盾中,我们认为目前的这种总需求增长率放缓的现象是最值得关注的。如果不能保持总需求适度持续的扩张,那么,我们就很难保持相应的经济增长,不能很好地解决我们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
  从经济周期的规律分析,一般地说,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经济的各个总量的变化,往往不是同步的。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在经济增长走出低谷时,首先起动往往是投资,投资取得的收益导致生产者实际或名义收入增加,然后再带动一般消费。在本轮经济增长中,我们经历的正是这一过程。2005年1季度出现的投资和消费此消彼长的现象,正是这一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轮经济周期的发展阶段,已经从上升阶段逐步过渡到了平稳增长阶段。如果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看,未来年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率都有可能逐渐递减,直至下一个经济周期才会重新加速。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于总需求的短期调控以保持其适度持续扩张。
  


  
  通货紧缩是长期增长中更大的威胁
  
  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使中国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自2002年以来的加速经济增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由于实施了适度的宏观调控,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并未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在2004年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一度稍大,但全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并没有超过4%。2005年1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2.8和101.6,属于轻微价格上扬,明显低于上一年全年的水平(103.9和102.8)。这说明在此轮经济增长中,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在总体上是正常的。
  但在整体价格稳定的情况下,一部分重要商品的价格波动较大,主要表现在食品、燃料和房地产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首先是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的上涨。1季度,粮食上涨了8.7%,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的价格上涨了10%以上。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大约在6%左右,实际上体现了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市场经济本身对城乡收入分配的一种调节。
  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一直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然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实际增长7.7%)。在这种情况下,在不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条件下,除了对农村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外,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调节城乡间的收入分配,是合乎情理的。中国目前并不存在食品短缺的问题,从发展趋势看,这种由于调节收入分配而产生的食品价格的较大幅度的上涨不会持续很久。
  其次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仍然较大。2004年商品房的价格上涨14.4%,2005年1季度虽有所回落,仍上涨了12.5%。房地产价格上涨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土地和建筑材料等成本价格上涨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扩大的原因。而住宅需求的扩大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就功能来说,住宅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一种产品。随着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和居民支付能力的增加,再加上个人信贷制度的发展,中国的住宅需求有了迅速的增加。这一点与前两年发生的私人轿车消费突然增加那样的井喷现象是类似的。但是,在汽车消费的增长出现回落的时候,中国的住宅需求和价格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回落。其主要原因在于,住房除了具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消费性质外,还具有投资的功能。在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轿车列入的是居民消费,而住宅列入的却是固定资产投资。正是住宅的投资性质,导致了旺盛的房地产需求持续得更久。而证券市场的低迷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投资市场的缺乏,又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因素,使价格攀升表现得更加严重。
  


  从长期发展来看,房地产尤其是住宅的建设最终还是要满足居民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数量和价格上的大幅度上涨并不会持久。但在这一过程中,却有可能发生由于供需信号的扭曲而带来的金融风险,上一轮经济周期中的房地产热带来的后果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此外,过快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各地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也可能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的局面,中央银行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应该指出的是,房地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区域性政策显得更为重要。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报告,一季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9.8%,但不同的城市上涨的程度是不同的,上海上涨了19.1%,杭州上涨了13.8%,但长沙只上涨了1%,长春还下降了0.8%。对于上海和杭州这样的城市,分析其需求及价格上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调整政策时不能一刀切,对于长沙和长春这样的城市,可能就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第三是能源、原材料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价格仍在持续上涨。继连续两年的价格上涨后,2005年1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仍达到了10.1%,其中燃料价格比上1年同期上涨了16.9%。反映了本轮经济周期中基本生产资料尤其是能源供需的矛盾。就能源而言,一方面,经济增长加速而拉动的电力需求扩大和私人轿车的激增导致了对于煤炭和原油等初次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内扩大开采受资源条件和生产能力(尤其是资源条件)的限制,增加进口则受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上涨的限制,能源的供给却是有限的。能源紧缺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要应对的最重要矛盾。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能源以及其它基本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将会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趋势,并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产生连续的传递效应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思想准备。但这种效应更多的将是一种长期效应,短期效应不会非常明显。中国当前的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是稳定的。
  但从局部看,既存在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如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也存在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原材料、能源价格的变动)。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短期的,可以通过一定的财政、货币、行政手段加以平抑,但由基本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导致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却是长期的,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缓解。如果说,从短期分析来看,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有可能导致总需求增长的放缓,那么,从长期分析的角度看,由于成本推进所造成的供给的变化将从另一方面制约经济增长。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直接结果在短期内是导致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并进而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传递这种影响,它一方面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影响劳动者收入的提升从而降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带来更长期的通货紧缩。如何保持目前这种较好的需求,使我们不再回到通货紧缩的阴影中去,是我们从价格总水平角度考虑问题时应解决的主要矛盾。
  
  可持续发展、外向型经济与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近两年加速的经济增长,是和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2003年和2004年,国际环境的改善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少有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极好机会,进出口总值比上一年分别增长37.1%和36.0%,这样的迅速扩张在世界各国都是少见的。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也反过来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新近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仍然依靠美国和中国的需求来推动①。但是我们也应该认清,在过去两年中,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巨大发展是在特定的机遇和条件下取得的,长期保持这样高的增长是有困难的。
  首先,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上的优势正受到贸易保护的影响。外向型经济的迅速扩张,依赖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使中国的轻纺产品、机电产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促进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但保持这种强势并不容易。最近,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明确了欧盟启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必要条件、相关程序和相应措施。这将对中国向欧盟出口纺织品产生消极影响。而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铁矿石进口量的增加,国际市场上铁矿石的价格提高了70%以上,大大提升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到国内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而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更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冲击。这说明,我们在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国际上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渐地失去一部分的比较优势。这就有可能减缓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势头并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不太可能继续保持过去两年那样的高速扩张。
  其次,国内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优势,除了劳动力供应方面的优势外,原材料、能源、政府退税及汇率等方面的条件也是形成这种优势的重要基础。但这些条件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目前的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和中国外贸出口企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是相关的。大量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尤其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实际上意味着中国正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对全球的经济成长做出贡献,在获得当前利益的同时,有可能牺牲一部分长远利益。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倾向做出的一种正确的市场反应。这在客观上将增加外贸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
  政府出口退税方面的支持,是外贸出口企业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004年,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退税的力度有所减弱,但出口退税仍然是外贸出口企业净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这种背景下,进出口规模的变化对于国家财政收支会造成一定影响。一般地说,对于进口产品,国家往往能够通过征收进口税获得财政收入,而对于出口产品,国家往往要通过出口退税形成财政支出。2005年一季度,中国的出口贸易仍然延续了上一年的势头,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扩张,但进口的增长却明显减弱,增幅比上一年同期回落了30%。这种变化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开放后的大多数年份,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顺差,如果从整个国民经济供应和需求的角度看,这实际上意味着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但是在经济高涨的时候,需求的扩张往往带来进口的增加,如果较大的顺差持续下去,对国家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出口退税的政策有可能进一步调整,将会影响外贸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人民币的汇率调整将是可能影响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我国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一旦升值,也可能对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中国对于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正在不断加大,2004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而对外贸易非常发达的美国,这种依存度也仅仅在20%左右。这又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增长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而出现波动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持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并适当调整中国的出口结构,使之持续地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样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中国经济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目前所可能的走向以及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各方面的意见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近日发布的2005年春季报告建议,2005年应努力进一步化解通货膨胀因素,为了控制投资反弹和有效抑制价格上涨压力,目前应考虑再次释放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信号,更好地发挥利率杠杆作用①。经济学界关于经济过热的呼声仍然较高②。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依然过热,因为过热的深层原因尚没有解决③。这些观点大多是将目前整个经济或某一方面的总量增长和前几年相比,并由此得出经济过热的判断。但如果把目前的中国经济增长放在一个动态的背景下考察,即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观察中国经济增长,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劲经济复苏和繁荣现在已经越过高点,步入稳定增长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总需求(包括投资、消费和国外)的增长正在放缓,而且这种放缓有可能持续。
  从长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来看,中国经济应该保持一个较高的平均增长速度,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物质基础。这种平均增长会受到经济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增长率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周期的繁荣时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延续这一繁荣时期,是促进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对经济生活中一些短期过热(如房地产价格)实施抑制是必要的,但宏观调控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保持未来适度的需求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和持续的动力。
  
  (刘伟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蔡志洲为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些企业由于不适当地或是過度地使用金融工具,导致遭受巨大损失的事件屡屡发生。2004年发生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交易石油衍生品而产生的巨额亏损,是典型的案例。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随着金融交易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样的案例正在越来越频繁地重演。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遵守以优化企业的长期资产负债结构为目的,适当地和适度应用金融工具的原则,这样的失败案例还将继续发生。  
期刊
全球化,已经成为国内今天商界领袖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  中国企业已经迈出“走出去”的浪潮,中国企业大手笔,快速度的并购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是不是开始遍及全球的中国企业兼并浪潮,就能把一个中国企业迅速提升为有实力的全球企业?年轻的、幼小的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的“成人”市场竞争中获胜?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指出:“不是那些最庞大的物种能存活,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
期刊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向与路线特点是属地化行业化国际化。属地化并购一般指企业并购双方处于同一个省市,双方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进行有效整合发展的并购,它可以是产业性并购,也可以是非产业并购。我国属地化并购包括三种形态:一是在地域上的属地化并购,收购方与目标公司同处一个省市;二是人力资源上的回归,企业管理层收购与员工持股等;三是大型企业内部调整。行业化并购是指企业在进行属地化并购整合之后,在同行业内进行并
期刊
2005年4月,由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合作完成的一份对2004年12月以前的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抽样调查的报告显示,在所有改制模式对企业未来发展和业绩的影响上,管理者持股是仅次于民营企业控股的改制效果较好的模式。对中小企业的国有股减持,MBO是一个值得探讨实施的方式。  本文针对均于2001年进行MBO的粤美的、方大A和宇通客车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案例,分别从MBO前后公司的基本情况和EV
期刊
2005年4月17日,中央国资委颁布了《中小型国有企业向管理层转让股权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78号文”),也就是市场期盼已久的所谓“MBO”政策,而笔者正想从这个市场的“误解”说开去。    MBO概念的辨析    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是,将所有股权激励形式都称为MBO,这是一种对MBO泛滥化的认识。MBO的准确概念应该是“企业产权的合法的实际控制权转移到内部人(管理层和员工)的行为”,只要管理层
期刊
在英国、东欧等国家,管理层收购(MBO)和管理层持股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但这种本身并无对错的改革方式在中国却一直受到众多争议,2004年下半年,这种争议达到顶峰。  2005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标志着管理层持股被正式界定和认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企业国有产权向企业管理层转让是
期刊
2003年6月5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文件),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等七项贷款全面提高了“门槛”,一剑封喉直击要害,在地产业引起强烈震动。  房地产业的高利润实在很有吸引力,但多年间接融资的单一模式使房地产市场资金供给渠道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和销售回款,通常自筹资金只占项目的极少部分。地产业的资金饥渴导致
期刊
自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悬起了中国股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来,中国股市就一直处于漫漫熊市。最近,被困扰多年的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终于被政府放到解决的议程上来。试点的闸门轻轻启动,四家试点公司首先破局。第二批试点公司也接踵入市。这是否意味着四年的大熊市之后,中国的股市将云开雾散见晴天,中国股市发生的系列变化意味着什么?经过数年的等待和期盼,投资者期待的重大转折是否近在眼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访问了韩志
期刊
2004年,央企主辅分离大行其道。  早在2002年,八部委联合发出859号文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的基本纲领。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的一系列文件将主辅分离继续深入推进。而2004年的国资发产权9号文件则直接面向中央企业,并且将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定于2005年年底。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各地实施主辅分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共775家,涉及改制企业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