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在上课伊始,教师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氛围。巧妙的导课方法,如同桥梁,沟通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揭开后面优美的乐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一样,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改以来,本人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导入设计的方法,结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与教学实践,概括出以下几种音乐鉴赏课的导入类型:
一、情境创设导入法
情境创设导入法是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或创设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的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先让学生具体地感受课文规定的情境 ,然后在特定的氛围中开始学习,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会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
二、名言诗词导入法
中国古诗的意境常常是 “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有时,一句美妙的诗句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复杂的语言所无法代替的意境。在欣赏蒙古族原生态民歌《辽阔的草原》时,首先应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蒙古人民真正的生活,一句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你刚一起头,学生便会不自觉地跟你吟诵起来,一句小诗的力量,可以使你可以轻松的把学生带入另一片天地。
三、对比探究导入法
对比探究导入法是在新课开始时,将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的导入方法。音乐课中通过对比探究的导入法,可以使对比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欣赏课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差很远,如何带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呢?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寻找它的影子,二者进行对比,顺水推舟地使学生从旧识过渡到新知。如欣赏朝鲜族民间音乐《纺织谣》,演奏乐器是与古筝似像非像的伽倻琴,这时就可对两件乐器进行对比,先欣赏两件乐器的演奏片斷,然后引导学生在演奏方法、乐器构造、声音特点等方面发现、对比、探究两者的不同,这样的新课导入既形象鲜明又印象深刻。
四、趣味游戏导入法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主张: “学生要在做中学,玩中学。”国外很多学校都采取“以玩促学”的方式。高中学生的年龄虽已接近青年,但玩是人的天性,在新课导入中恰当的运用趣味游戏,可以调动他们参与音乐课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时,教师可以首先在全体学生中玩接力游戏,要求每人说出一种乐器的名称,前后不能重复。在游戏中,学生既紧张又兴奋,精力高度集中,生怕自己说错,一轮结束后,他们还意犹未尽。此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给乐器分类,然后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学生已被游戏深深地吸引,不知不觉中就随着教师的引导而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五、引思质疑导入法
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教学中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则可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欧洲古典音乐是教学中学生非常陌生的一个环节,学生既不了解那久远的历史时期,也不了解欧洲的风土人情,更不了解那复杂的作曲技巧,如何理解他们的作品呢?在导入莫扎特的音乐时,我没有从许多人关注的 “神童”角度出发,而是给学生写了几个小小的音符,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的曲谱,让学生试着唱一下曲谱,“1155∣665∣”。“一闪一闪亮晶晶”,“这是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学生兴奋地唱起这首熟悉的儿歌,接下来告诉学生这首作品是莫扎特在26岁时创作的,引发学生质疑,26岁还能创作出这么可爱的儿歌,说明作曲者有什么样的性格?这时学生从熟悉的儿歌感悟到莫扎特纯真的性格,这种性格伴他一生,无论生活的辉煌与贫穷,他的音乐始终充满快乐充满阳光,此时学生已经理解莫扎特音乐的真谛,再来欣赏他任何一首作品都不难理解了。
六、衔接导入法
从教学知识整体结构出发,根据同一类知识的顺序,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导入新课。例如在《亚细亚民间风情》的学习中,第一课时听赏了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音乐作品。第二课时听赏中亚、西亚音乐文化区域的民间音乐时,老师可设计下列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亚、东南亚、南亚的音乐作品,对这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今天,我们再继续学习中亚、西亚的民间音乐作品。”
七、悬念导入法
悬念,即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悬念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急于求得答案的急切心情下,在一种探究的心理状态下能立即集中思想注意力,很快地接受老师要授课的内容。上课开始,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特点,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把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如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的学习中,老师在导课中,首先设置悬念: “同学们,18岁是花季年龄。一百多年前,波兰一位年仅18岁的少女为我们创作了一首怎样精致而优美的钢琴曲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学生在老师设置的悬念导入下,开始专注地聆听。这样也就顺其自然地进入到这一课的学习中。
俗话说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于音乐欣赏课的导入方法不胜枚举,如布障导入法,目的导入法、作用导入法、直接导入法、间接导入法、切入导入法、迂回导入、激情导入法、铺路导入法、观察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践导入法、作业导入法、提问导入法、讨论导入法、摘录导入法、课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珍闻导入法、歌谣谜语导入法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天道酬勤”。只要老师们能勤于思考,努力钻研,认真构思、巧妙设计,注意导语的科学性、精练性与技巧性,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紧扣教学的中心内容来精心设导,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生入胜,真正达到导入设计的目的。
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一样,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改以来,本人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导入设计的方法,结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与教学实践,概括出以下几种音乐鉴赏课的导入类型:
一、情境创设导入法
情境创设导入法是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或创设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的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先让学生具体地感受课文规定的情境 ,然后在特定的氛围中开始学习,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会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
二、名言诗词导入法
中国古诗的意境常常是 “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有时,一句美妙的诗句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复杂的语言所无法代替的意境。在欣赏蒙古族原生态民歌《辽阔的草原》时,首先应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蒙古人民真正的生活,一句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你刚一起头,学生便会不自觉地跟你吟诵起来,一句小诗的力量,可以使你可以轻松的把学生带入另一片天地。
三、对比探究导入法
对比探究导入法是在新课开始时,将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的导入方法。音乐课中通过对比探究的导入法,可以使对比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欣赏课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差很远,如何带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呢?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寻找它的影子,二者进行对比,顺水推舟地使学生从旧识过渡到新知。如欣赏朝鲜族民间音乐《纺织谣》,演奏乐器是与古筝似像非像的伽倻琴,这时就可对两件乐器进行对比,先欣赏两件乐器的演奏片斷,然后引导学生在演奏方法、乐器构造、声音特点等方面发现、对比、探究两者的不同,这样的新课导入既形象鲜明又印象深刻。
四、趣味游戏导入法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主张: “学生要在做中学,玩中学。”国外很多学校都采取“以玩促学”的方式。高中学生的年龄虽已接近青年,但玩是人的天性,在新课导入中恰当的运用趣味游戏,可以调动他们参与音乐课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时,教师可以首先在全体学生中玩接力游戏,要求每人说出一种乐器的名称,前后不能重复。在游戏中,学生既紧张又兴奋,精力高度集中,生怕自己说错,一轮结束后,他们还意犹未尽。此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给乐器分类,然后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学生已被游戏深深地吸引,不知不觉中就随着教师的引导而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五、引思质疑导入法
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教学中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则可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欧洲古典音乐是教学中学生非常陌生的一个环节,学生既不了解那久远的历史时期,也不了解欧洲的风土人情,更不了解那复杂的作曲技巧,如何理解他们的作品呢?在导入莫扎特的音乐时,我没有从许多人关注的 “神童”角度出发,而是给学生写了几个小小的音符,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的曲谱,让学生试着唱一下曲谱,“1155∣665∣”。“一闪一闪亮晶晶”,“这是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学生兴奋地唱起这首熟悉的儿歌,接下来告诉学生这首作品是莫扎特在26岁时创作的,引发学生质疑,26岁还能创作出这么可爱的儿歌,说明作曲者有什么样的性格?这时学生从熟悉的儿歌感悟到莫扎特纯真的性格,这种性格伴他一生,无论生活的辉煌与贫穷,他的音乐始终充满快乐充满阳光,此时学生已经理解莫扎特音乐的真谛,再来欣赏他任何一首作品都不难理解了。
六、衔接导入法
从教学知识整体结构出发,根据同一类知识的顺序,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导入新课。例如在《亚细亚民间风情》的学习中,第一课时听赏了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音乐作品。第二课时听赏中亚、西亚音乐文化区域的民间音乐时,老师可设计下列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亚、东南亚、南亚的音乐作品,对这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今天,我们再继续学习中亚、西亚的民间音乐作品。”
七、悬念导入法
悬念,即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悬念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急于求得答案的急切心情下,在一种探究的心理状态下能立即集中思想注意力,很快地接受老师要授课的内容。上课开始,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特点,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把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如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的学习中,老师在导课中,首先设置悬念: “同学们,18岁是花季年龄。一百多年前,波兰一位年仅18岁的少女为我们创作了一首怎样精致而优美的钢琴曲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学生在老师设置的悬念导入下,开始专注地聆听。这样也就顺其自然地进入到这一课的学习中。
俗话说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于音乐欣赏课的导入方法不胜枚举,如布障导入法,目的导入法、作用导入法、直接导入法、间接导入法、切入导入法、迂回导入、激情导入法、铺路导入法、观察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践导入法、作业导入法、提问导入法、讨论导入法、摘录导入法、课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珍闻导入法、歌谣谜语导入法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天道酬勤”。只要老师们能勤于思考,努力钻研,认真构思、巧妙设计,注意导语的科学性、精练性与技巧性,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紧扣教学的中心内容来精心设导,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生入胜,真正达到导入设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