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twan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论环境也在不断的善变。对于高等教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要不断跟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不断的进行教育思想变更、创新教育模式,强化网络舆论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内容研究,进而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适应性,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将对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舆论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5-01
  1.网络舆论环境改善
  关于舆论的具体定义,当前学术界并未形成非常一致的观点,但《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其的界定为:“所谓舆论是针对特点的话题,社会中数量很大的人群对其的态度、观点和信念的集合体。”舆论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认知,是群体沟通和活动的必然结果,而且还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活动和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舆论传播逐渐由传统的面面相通向后来的大众传媒例如,报纸、期刊、电视电影等转变,进而再由大众传媒向新媒体转变。新型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其舆论传播具有方便快捷,交互匿名等特点。网络舆论传播的这些特点使得普通民众也可以公共、平等的发出自身的心声;能够更快、更迅速的使信息在民众之间进行传播,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完全自由主义和西方腐朽思想的泛滥。
  2.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舆论会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双重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舆论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视野,对其工作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进行持续的更新,进而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不良信息也会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严重威胁思政教育的成效。
  2.1提供了新的信息沟通平台
  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加深,很多国外思潮涌入我国,严重影响着广大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导致部分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读书无用论”、“读书也没好工作”的消极认识,这种思想的横行,会导致广大高校学生信念不坚定、信仰缺失,进而会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严重的灾难。网络舆论的发展给广大高校青年学生带来了优良的思想沟通平台,给他们的答疑解惑提供了心理窗口,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2.2能改变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接收方式
  平等性、隐匿性、便捷性、互助性和开放性等是网络的基本特点,这也是大学生所喜欢的,当然,网络的这些特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传统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据调查,广大高校学生通过教师和书本所获取的信息要远远小于通过互联网所获取的信息。如果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仍以传统的“灌输”、“强制”、“说教”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那么他们将会很难获得广大高校学生的认可,甚至会引起他们的排斥心理。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能正确的认识这一状况,及时的进行工作方式转变,通过网络积极作用的发挥与广大青年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桥梁,提升他们的思政学习兴趣。
  3.网络舆论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对策
  网络舆论环境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必须在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环境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思想观念转变,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利用,让网络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3.1深入探讨,主动应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要积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阵地,将网络思政教育的自主权和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不断开创思政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为此,广大高等教育院校要不断强化对网络舆论研究的探究,在思政教育范畴内开展新的研究课题,例如,网络舆情、网络文化、网络团体等,对网络舆论的特性进行清晰、深刻的认识,并通过针对性措施的制定和利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3.2积极的进行教育模式转变,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高等教育院校要主动转变自身呆板、粗暴和僵化的思政教育模式,构建自由、平等、民主、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广大高校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切身参与机会,并通过平等性的师生对话,帮助他们甄别网络舆论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论、谈网色变。
  3.3积极的进行网络应用,主动占领网络制高点
  互联网是开放的,也是平等的,因而,广大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高校也可以基于网络进行教育、宣传。通过校园网的利用进行思政教育推行、进行网络理论注入,并通过积极手段的应用进行舆论引导、错误纠正和事实澄清等,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的主阵地。
  4.结语
  总之,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和网络舆论环境的发展既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高等教育院校应积极的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利用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舆论,以促进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超.网络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J];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赵安民;张瑞云.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网络舆论环境的优化[J];社科纵横;2012年12期
  [3]黄超.网络舆情特征及引导方法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其他文献
【摘要】任何内容的教育都应当是建立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健康基础上的。对此,在民办高校教育中,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对待。为了提升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重视度,本文详细分析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2-02  引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的快速推进,人们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立足于我国教育改革大的格局之下,我国新时期的基础性教育也发生了较重要的变化。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基础性教育也逐渐重视了学生的政治教育,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政治。满足于实践性政治教学理念的完善和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架,就基础性的政治探究式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政治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 多元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入到象牙塔学习的高校学子们通过网络更好的扩大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以其独有的异质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特征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是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冲击。因此,在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更加谨慎、科学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很多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拜金主义、暴力等。如果中学生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很难抵制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德育——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也应该成为是我国全面发展,真正施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创设环境,在活动中体验满足感  良好的德育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