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增强体质、使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所以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起打下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本文就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做了重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培养;体育意识
一、体育意识及构成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
二、体育意识的特点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内在性: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客观性: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历史制约性: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三、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措施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兴趣在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参加活动,自主探究。第一,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第二,在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三,发挥多媒体功能,多方面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追求成功是每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教育,让学生学到实在的知识,使其自身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启迪,只有引导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锻炼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体验到体育的魅力,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
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学生持续性的体育自学能力。
2.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一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我们理解、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迎接时代的考验。首先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由过去的侧重传授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现代化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传授,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变,由传习运动技艺向终身受益的体育教学转变,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学锻炼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克服只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思想;结合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教学;加强课内外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正确观念、兴趣、习惯与能力,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营造氛围,全方位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学校体育是培养人、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锻炼能力都要依赖学校教育来培养。学生可以从广泛的社会体育中不断培养“会锻炼”的能力。现代健身锻炼手段和方法极大丰富,大大加速了锻炼个体化的进程。家庭体育灵活多样,它的兴起,使人足不出户也能进行各种锻炼活动。家庭内部成员集体活动时和睦欢乐的气氛,使家庭环境变得温馨,这些情感的体验对青少年个性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充分挖掘社会体育资源,争取社会各方面的配合。
(五)体育教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竞争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这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体育竞赛中,胜与败总是并存的,如何对待?在教育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胜与败的教育尤为重要,需要教育学生在胜利中找不足、在失败中找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要端正对学习、生活的态度,成为社会的强者。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在学生时代会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培养;体育意识
一、体育意识及构成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
二、体育意识的特点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内在性: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客观性: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历史制约性: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三、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措施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兴趣在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参加活动,自主探究。第一,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第二,在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三,发挥多媒体功能,多方面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追求成功是每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教育,让学生学到实在的知识,使其自身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启迪,只有引导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锻炼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体验到体育的魅力,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
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学生持续性的体育自学能力。
2.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一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我们理解、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迎接时代的考验。首先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由过去的侧重传授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现代化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传授,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变,由传习运动技艺向终身受益的体育教学转变,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学锻炼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克服只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思想;结合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教学;加强课内外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正确观念、兴趣、习惯与能力,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营造氛围,全方位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学校体育是培养人、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锻炼能力都要依赖学校教育来培养。学生可以从广泛的社会体育中不断培养“会锻炼”的能力。现代健身锻炼手段和方法极大丰富,大大加速了锻炼个体化的进程。家庭体育灵活多样,它的兴起,使人足不出户也能进行各种锻炼活动。家庭内部成员集体活动时和睦欢乐的气氛,使家庭环境变得温馨,这些情感的体验对青少年个性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充分挖掘社会体育资源,争取社会各方面的配合。
(五)体育教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竞争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这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体育竞赛中,胜与败总是并存的,如何对待?在教育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胜与败的教育尤为重要,需要教育学生在胜利中找不足、在失败中找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要端正对学习、生活的态度,成为社会的强者。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在学生时代会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