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语言文字在人名命名及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語言是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字则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它作为人们进入社会的首要信息,实际上也是在使用语言文字同他人进行交际。人名反映了人們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文化”的缩影,而文化又必须依靠语言文字进行传承,所以语言在人名命名及文化传承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可以说,人类的文化体系和人名体系就是在这样一种庞大的语言文字象征体系下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彝族语言;人名;文化传承
  语言是有民族性的,不同的民族其分布地域内的地名、人名(包含姓氏),一般总是由生活在当地的族人以其民族语言命名的,因此语言被看作是族群认同的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
  很多的彝语姓名是与彝族的自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彝语因方言差异、社会历史的变化和不断发展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带有不同的彝语方言和土语色彩的彝族自称和彝语姓名,不仅在语法结构、语音和词汇等方面各具特色,而且在命名的方式上也反映出了彝族的认知观念、审美心态、风俗习惯和其他的文化特征。
  1.1 彝 语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彝语,又称罗罗语(Lolo)。彝语是我国彝族使用的语言,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部、东南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六大方言。有些方言内部还分次方言,在方言或次方言下还分土语,土语下还有次土语。各方言、土语之间的差别,主要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语法结构差异较小。由于彝语方言多,差别较大,各方言之间难以用彝语交际。
  彝语主要有以下特点:1、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浊两套。许多地区的塞音、塞擦音还有带与不带鼻冠音的区别。2、除少数方言外,元音一般分松紧,但只在某些声调的音节里构成对立,如北部方言只在33、44两调的音节里对立。3、韵母一般由单元音构成,没有塞辅音韵尾。4、有3至5个声调,但调型简单。5、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6、名词、动词、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有些副词修饰双音节中心词时,在中心词的两个音节之间。7、量词丰富,有些方言的量词能直接修饰中心词,起后置冠词的作用。8、有的方言有标志各种句子成分(包括主语、宾语)的结构助词。9、一部分动词的自动态和使动态,用辅音清浊交替表示,如威宁彝语ɡu55(穿衣)、ku55(使穿)。10、有些方言以谓语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变调表示疑问,如凉山彝语 dz33噜(吃)、dz44噜dz33噜(吃吗?)
  彝语词汇中,单音的词和词根占优势,构词后缀多、前缀少,复合词多、单纯词少。同时,四音格联绵词较丰富,同义、近义词较丰富,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汉语借用词。
  1.2彝 文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彝文,旧称“罗罗文”或“倮文”,又叫“爨文”、“韪书”。史书有称为“爨文”的。爨原为姓氏,后变为族名。明清两代不少书里说,这种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根据民间传说,彝文的历史非常久远,但最兴盛的时期是从明代以后才开始。
  彝文属于表意文字,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功能有些像日本的“假名”。这种文字的一个字母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音节。彝文从形体上看虽与汉字很接近,实际不是从汉字演变出来的。但从彝文的体制来看,有些是仿汉字造字法的,如彝文中也有指事、象形文字。彝文的象形文字也同汉文一样, 越往后期,象形作用越小,如“ ”今彝文作“彝”。在象形字中有的近似汉字的会意字,如彝文“ ”(孵),表示鸟在有卵的巢上孵幼雏的意思。由于彝文字数较少,全靠象形表意字不能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同音假借字越来越多,因此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一种音节文字。
  彝文创自何时,向无定论, 过去中外学者认为今存彝文文献、古籍,最早见于明代刻石。如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劝县的《镌字崖》,刻有彝、汉两种文字,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的刻石。稍晚的有贵州大方县安氏土司彝汉对照的《千岁衢碑记》,镌于嘉靖丙午年(1546)。 近年大方县又发现明代的铜钟,钟面铸有彝、汉两种文字,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是现存最早的彝文文献。大方县水西大渡河石桥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有《水西大渡河建石桥碑记》,刻有彝、汉两种文字,彝文记述水西土司安氏世代历史,共有1922个字,是现存字数最多的彝文刻石,也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的珍贵资料。彝文、汉文石碑各一,汉文碑叙述安邦家世及修桥事迹,彝文碑主要叙述彝族历史。
  彝文的写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很不统一。彝文书写一般由左向右直书,四川凉山一带彝文一般由右向左横书。直到1980年,四川凉山自治州整理出了一套“彝文规范方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推行。《彝文规范方案》包括819个字母,笔画简单,形体美观,书写时一律从左到右,和汉字的写法一致。
  彝文经书,主要是手抄本,刻本很少。经书以有关宗教作祭的较多,也有部分历史、哲学、文学、医药的书籍,约可分为9类:1、祭经:专记宗教祭祀的渊源及仪式。2、占卜:记载各种占卜术,如兽骨卜、鸡骨卜、卦版卜、牲血卜、鱼卜、鸡卵卜、草卜、画地卜、签卜,以及占梦问课等。3、历法:记天文节令、岁月、冲克等。4、谱牒:各支系之宗谱及其发源地。5、诗文:古人之诗歌及理论作品,如女诗人普筹荷格之《抗婚歌》,流传至今。6、伦理:记日常应守之条律及待人接物的态度。7、历史:记历代先祖的功绩及各种建树,如《彝汉天地》中即记载彝族与汉族之历史关系。8、神话:如洪水神话和巫师渡海下凡等。9、译著:多为以彝文翻译其他民族文献,或根据本族之风俗习惯加以注释。如彝文 所译之《太上感应篇》,每节都有注释及讲解,讲解中反映出彝族的习俗及其对于人生的看法。现存彝文经书手抄本中,大量使用同音假借字。由于彝语有 6个方言,各地方言差异较大,代音的文字也因地各异,是造成彝文经书难解的原因之一。   1.3彝族语言文字的人名、文化意义
  彝族语言文字对人名(姓名)的影响,主要可以从彝族的自称及彝姓两方面进行考证。
  1.3.1 彝族的自称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的民族之一,據《彝族简史》分析,彝族自称有35种、他称有44种之多。但其实这仅仅是彝族自称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之一,因为在这35个自称体系中,其自称的区分(分类)标准并不在一个平面上,有的是彝族较早就有的自称:“尼”(i33派生出来的,如:(i33 pho55“尼颇”,(i33su33pho55“尼苏颇”;有的属于彝族支系自称,如:na33 su33 pho 55 “纳苏颇”;有的属于彝族亚支系自称,如:...i33 t...hi33 pho 55 “希期濮”;有的属于家支(或家族)的自称,如:a 55 (u33pho 55 “阿吾濮”,有的属于祖先名,如:lo21 (u33 “罗婺”;有的属于已丢失了自称,后以所居地的地名为自称的,如“哀牢夷”;有的由它称变化而来,如“楷蛮”,等等。若按此标准,不说他称,仅彝族自称就有上百种之多。如:四川凉山彝族是彝族共认始祖希慕遮的第三十一世孙笃慕的次支慕雅热(曲尼)、慕雅卧(古侯)的后裔,即彝族尼恒两部族的后裔。至解放前,古侯已发展到69个家支,曲泥已发展到32支,像较大的家支自称就有瓦渣、果基、阿侯、洛伍、洛木、苏嘎、诺依、吉狄、沙马、阿灼、罗洪、巴且等几十个。每一个大的氏族又分衍若干个亚氏族家支,如巴且氏族内又分四个亚氏族:巴且氏族比克亚氏族,巴且氏族约沙亚氏族,巴且氏族约莫亚氏族,巴且氏族阿木亚氏族。在彝族社会的氏族结构中,这些家支都在凉山彝族认同的统称no33su33 “诺苏”自称称谓之下,形成一个个相互区别但又彼此关联的家支自称称谓体系。每个家支通过父系血缘,即父子连名的形式紧紧地维系在彝族六祖之一的慕雅热(曲泥)、慕雅卧(古侯)之下并形成一个凉山彝族统一的族体称谓no33su33 “诺苏”。也就是说,四川凉山彝族的自称虽然以no33su33 “诺苏”统称,但统称之下又有许多的亚氏族或者说亚家支或亚部族的自称体系。
  彝姓,通常为两句,每句四字。第一句为氏族标志(图腾),有山、河、湖、石及植物,后一句为分宗祖名及姓氏或地名及姓氏。其基本模式:标志(图腾)、源头(搂衣),分宗祖名或地名、氏族名称(彝姓)。如“马倮搂衣,语哼卯歹。”可以理解为“以马倮(杜鹃花)为标志,在语哼(祖名)分宗后的卯歹氏族(家支)”;“密所搂衣,麻迷楼吉。”可以理解为“以密所(植物名称)为标志,在麻迷(地名)分宗后的楼吉氏族(家支)”。但由于地名的演变、社会的变革、古代彝语的失传等诸多因素,今天对“搂衣”的会意难求甚解,只宜粗不宜细,知其大意即可。史书《清实录》、《乌蒙纪年》中视为人名的阿底、黑胯等,都是氏族名称或者说彝姓,不是人名,故“黑胯”死后有黑胯。
  彝姓全称中都有“搂衣”一词,凡问“搂衣”即问彝姓,问彝姓即说“搂衣”。“搂衣”一词是什么含意呢?仅解释为“源头”或“源流”很难让人理解,要从彝姓的产生说起。彝人家族繁衍,历九代、十一代、十三代时,要举行分宗仪式,变宗亲关系为姻亲关系,扩大开亲范围。其分宗仪式即“做斋”祭祀大典,规模浩大,仪式隆重,凡同祖先的人家不管你迁徙有多远,都要赶来参加,不容忘记自己的根源。做斋首先是祭天地,然后祭祖先。念完祭天地祖先的经书之后,即占卜取分支水(源头)的方向,由分宗家族成员准备一只公绵羊驮上取水用的壶,喂点盐水之后赶朝占卜所得的方向去找水。毕摩看羊在什么地方吃水,就在什么地方取两壶净水回祭场,并记下取水地方的地理特征及草木石等名称,作为新分家支的标志(图腾)和分支源头,并给新家支取名后用彝文记入史册。新的“搂衣”从此成立使用。
  彝族的“搂衣”有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因此“搂衣”一经确立,其家族成员必须人人牢记,严格保密,不容外传。概括起来说“搂衣“有如下职能:一是用來判别是否是同一家族。因为同一家族的人四处游牧或迁徙,子孙长期不相往来,避免同一家族的人通婚。二是用来判断身份的高低贵贱,防止与非贵族或根骨不正的人家通婚。“ 笃”只用于盘问家门和根骨,不与娃子身份的人家通婚。“搂衣”、“ 笃”都是彝族等级社会的意识产物,民国时期还有残余表现,今已消失。
  彝族使用汉姓开始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赐水西宣慰使霭翠“安”姓,宁州土司“禄”姓。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阶层的人相继攀附安、禄等姓氏。如乌撒土司安姓,乌蒙、东川土司禄姓。故彝族中安、禄等姓人家较多。芒部土司“陇”姓来历不知。除封建皇帝赐姓外,彝族使用的汉姓还有以下几种来源:一、地方汉族官员认为彝人“家无姓名”不便管理户籍和征收赋税等事务,以“百家姓首八字”分别给予姓氏。二、由氏族图腾转化而来,如“阿鲁”译义为“獐”,取谐音转化为汉姓“张”。三、彝、汉杂居相处,为便于交往假托邻里汉姓。所以彝族的汉姓总是与当地汉族姓氏大多数相同。四、彝族妇女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数是族别从母姓氏从父,如瞿、乔、樊等姓。总而言之,彝族汉姓来源十分复杂,如“马”姓彝族的祖先,是未被清军杀戮分配给从征回人马登先作家奴的后裔。马为了应付形势,暂作“家奴”,事后释放,“使之附本姓”。但都是向汉族社会开放,有其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彝族开始使用汉姓起,姓氏是“双轨制”(明用汉姓,暗用彝姓)。但一个汉姓之后往往有几个彝姓。所以,汉姓相同,“搂衣”、“笃”不同,可以通婚无忌。如威宁八大土目中安姓有六支,巧家安姓有八支、禄(陆)姓十三支,彝良罗姓有六支。1988年昭通县民族事务委员会调查彝族姓氏:彝姓143个,汉姓74个。虽不是十分准确,却说明彝姓多于使用的汉姓,符合昭通地区的实际情况。
  彝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也拥有非常成熟而完整的语言和文字——彝语和彝文。凉山彝族人名命名方式及文化内涵,是丰富的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表现,由于彝语文字在表意、象形、谐音、隐喻等方面都具有民族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使得凉山彝文名字在传意、舒怀、寄情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空间,也使得凉山彝族人名有了更多一些民族的情趣和品位。   参 考 文献:
  【1】 戴庆厦 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
  【2】 易谋远,彝族史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2月第2版
  【3】 韦安多 主编,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
  【4】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编著,千年凉山——散落在羊皮卷中的文明,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
  【5】 刘尧汉,彝族文化对国内外宗教、哲学、科学和文学的影响,彝族文化年刊,1984年
  【6】 罗希吾戈,试论彝族渊源,彝族文化年刊,1984年
  【7】 胡小梅、许之所,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6年第11期
  【8】 蒋述卓,佛教与中国美学 兼论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艺术观,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4月第12卷第2期
  【9】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 马月兰,基督教国家人名地名的宗教印记
  【11】 张民鹤,现代汉语人名的文化内涵透视
  【12】 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柏林1923—1929版,第1卷
  【13】 龙倮贵,浅谈彝族图腾崇拜,中国彝学(第二辑),2003年
  【14】 梅葛,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
  【15】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读,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
  【16】 云南彝族歌谣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17】 潘正云,凉山彝族人名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中国彝学(第二辑),2003年
  【18】 谭汝为,传统取字命名法例谈,汉字文化2000年第3期
  【19】 戴庆厦,论彝语支,中国彝学(第二辑),2003年
  【20】 道爾吉、张琳,论蒙汉族人名中的文化内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11月第23卷第6期
  【21】涼山彝学,凉山彝族自治州彝学学会,2008年1月第27期
  【22】越西彝学,越西彝学会,2008年12月第7期
  【23】彝族文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1985年年刊
  【24】米吾作,彝族文化概况,1986年11月
  【25】陶立璠、李耀宗编,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沙学锋,(1983—),男,彝族,四川凉山州人,硕士,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贾巴鲁黑(1969—),男,彝族,大学本科,四川凉山广播电视台魅力音乐栏目制片(新闻编级);
  吉木友色(1982—),男,彝族,四川凉山州人,硕士,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百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题记《猛虎集》  提到徐志摩,我下意識地反映到的只有四个字:风度翩翩。西装革履、锃亮的小油头、金丝边眼镜、清隽的白面。那便是徐志摩,风度翩翩、遗世独立的徐志摩。  由人看诗,其诗如人。一样的风度翩翩,一样的遗世独立、举世无双。诗言
期刊
【摘要】:近日,魏则西事件又一次的触到了民众的神经,对我国行政执法的方式、方法及现在所进行的行政改革也展开了一次大的讨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认真总结经验,把握两个关系;同时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關键词】:行政管理;魏则西事件;行政执法;改革  一、从魏则西事件看我国的行政执法问题  2016年5月1日,一篇微信文章刷爆朋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教师都给予的是高度的评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作蠟烛,比作园丁,比作人梯。这些是对教师的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肯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时间的同时,带给他人更多的力量。但现如今,也有许多的社会各界对教师的价值给予不理解,甚至是诋毁,带给许许多多辛勤付出的教师们的困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该话题的目的也是希望整个社会唤起大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期刊
《菩萨蛮 · 访北京戒台寺》  高台一座镇中国,  辉照史册遗青墨。  雾雨古松濛,  庙堂唐晋风。  王公长恨处,  悠然牡丹纾。  千载故人绯,  凭栏烟雨霏。  《减字木兰花 · 九月二十一日夜宿北京戒台寺 》  峦间风起,  古寺深山高殿峙 。  晚祷钟鸣,  牡丹院前隐刀兵。  京畿相接,  般若红尘两世界。  秋愁如漪,  寂寥何处寻故知。  《再忆戒台寺》  日映寺西谁打钟,  山岭
期刊
【摘要】:电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将人类社会带入数字化时代。这一特点在设计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现代设计不断地发展成为设计领域中电脑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电脑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此同时,设计的发展和电脑信息技术的进步又对设计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设计师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电脑信息技术、设计思维以及设计师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关键词】:电脑信息技术;现代设计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下,思想文化交锋与交流频繁起来,文艺传播形式和市场也变得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文艺评论变得更加重要,要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坚持专家的评价与人民的评价相结合,不能跟风市场,不能迷失方向。本文就从文艺评论的现状以及重要性出发,分析目前文艺评论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且主要针对挑战提出一些作者的建议。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文化传播  引言:不难看出,在新的媒体革命的冲击下
期刊
《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周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逆境达到极点,便会向顺境转化。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顺境之中,春风得意马蹄疾。相反,接踵而至的磨难才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接受磨难的洗礼,豁然处之,方能否极泰来。  一、黑云压城城欲摧  初三的號角刚奏响,铺天盖地的试卷紧随而至。承载着八年的汗水与对高中的期望
期刊
【摘要】:尼采认为人类社会总是受制于“酒神”和“日神”两种基本冲动的限制,这两种状态一个是建立在情感抒发基础上所带来的醉狂、癫狂、激情、想象的迷狂状态,一个是建立在外在客观形象上理性、客观、美丽的梦境状态。莫言在描摹“欢乐”的过程中,体现了出了尼采所言的迷狂的酒神状态,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价值判断潜移默化的呈现在了文本中,本文试图探讨酒神精神是如何作用于文本,从而建构莫言的“有声”叙述。  【关键词
期刊
菖蒲顶起日头  艾叶裹成一件件邮包  投递员的装扮  我从没见过  那么急的,快递  从四海八荒来  或者往四海八荒去  没有一条路是我熟悉  棹桨上举下劈  百足虫一样整齐  江河刻成龙鳞的纹样  不舍昼夜  有些的记忆,后来成了非遗  有些的地址无法投递  模糊的写上  故国、故里  菖蒲悬在门上  像一个暗号  雄黄点入眉心  像一粒胎记  你说的,魂兮归来  兩千多年算什么  你才赶了20
期刊
【摘要】:心理空間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早由Fauconnier提出,可用来解释事物在人心理空间的意义构建过程。而诗歌意境是诗人通过意象组合想表达的思想。本研究从心理空间理论的视角,分析诗歌意境的构建机制,以期从新的角度对古诗进行解读。  【关键词】:心理空间理论;诗歌;意境;意象  前言  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所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