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促使我国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教育工作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问题,促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仍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不断地改进。文章从创设创新能力培养环境、教学方法创新两个角度入手,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创新是推動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局限,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现、自我探究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及逻辑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
和谐、民主、文明、平等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想要创设这种学习环境,就需要教师加强对以下两点的重视:
第一,教师需要公平、平等、宽容地对待班级的每个学生,要充分尊重、关心、鼓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鼓励,从而逐渐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消解学生对于老师的畏惧情绪,促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问、质疑和发言,从而在学生的怀疑与发问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第二,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由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避免教师完全把控课堂、完全占用学生的时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予以学生更多自由,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以自身学习情况为依据进行自主学习与发展,在自由的学习空间及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改的实施,促使小学教师也逐渐开始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进与完善,但当前改进效果尚不理想。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行规避与改进,并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一)合理设置趣味性问题,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学科,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乏味性,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数学知识,极易因教学内容枯燥、晦涩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地设置教学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土豆为辅助工具来开展教学。以具体可见的、学生熟悉的物品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参与热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如何计算这个土豆的体积?”并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讨论。在经过学生导论后,有的学生说:“老师,土豆的外形是不规则的,不能直接求体积的。”也有同学说:“老师可以将土豆先煮熟,然后将土豆捏成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再利用计算公式来计算土豆的体积。”还有同学说:“可以将土豆放在一个长方形或者正常性的水槽中,然后观察水面上升的体积,所得就是土豆的体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探究,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解题思路也得到了明显拓宽,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合理设置实际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实用性非常强,是一门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充分发掘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的关联,并通过设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及兴趣,指导学生更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合理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用一根长12米的绳子在地面上围出一个活动场地,供学生开展体育活动,那么这根绳子能围起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样通过创设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案例,然后引导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有帮助。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以视频、图像等方式直观、生动地对数学内容进行呈现,促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更便于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新思维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算方法,以动画视频的方式来给学生展示图形的剪切、拼接方法,通过平移、拼接的方式组成长方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底的乘积。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同时还可在观看视频动画的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同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同样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以视频动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空间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一题多解多变,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在解题过程中寻找不同的解题方式,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传统教学中过于追求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良的影响,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以达到促进学生多方面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效果。
比如,例题:“学校需要建设一个活动场地,如果由一个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8个小时;而如果由另外一个工程队先完成1/3的工程,剩下的部分再由原来的工程队完成,那么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工呢?”在解答这个例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也可以通过列计算公式的方式进行解答,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散思维讨论其他解决方式,这样在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探究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极大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同时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有趣味性的问题等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与探究中形成数学思维,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来芳.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12):44.
[2]王雪薇.小學数学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名师在线,2020(31):66-67.
[3]王汉林,王立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15 17.
[4]闫龙敏.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马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29):110-111.
[6]熊明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中外交流,2019(26):280.
作者简介:
李伙山,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岭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创新是推動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局限,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现、自我探究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及逻辑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
和谐、民主、文明、平等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想要创设这种学习环境,就需要教师加强对以下两点的重视:
第一,教师需要公平、平等、宽容地对待班级的每个学生,要充分尊重、关心、鼓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鼓励,从而逐渐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消解学生对于老师的畏惧情绪,促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问、质疑和发言,从而在学生的怀疑与发问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第二,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由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避免教师完全把控课堂、完全占用学生的时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予以学生更多自由,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以自身学习情况为依据进行自主学习与发展,在自由的学习空间及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改的实施,促使小学教师也逐渐开始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进与完善,但当前改进效果尚不理想。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行规避与改进,并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一)合理设置趣味性问题,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学科,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乏味性,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数学知识,极易因教学内容枯燥、晦涩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地设置教学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土豆为辅助工具来开展教学。以具体可见的、学生熟悉的物品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参与热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如何计算这个土豆的体积?”并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讨论。在经过学生导论后,有的学生说:“老师,土豆的外形是不规则的,不能直接求体积的。”也有同学说:“老师可以将土豆先煮熟,然后将土豆捏成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再利用计算公式来计算土豆的体积。”还有同学说:“可以将土豆放在一个长方形或者正常性的水槽中,然后观察水面上升的体积,所得就是土豆的体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探究,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解题思路也得到了明显拓宽,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合理设置实际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实用性非常强,是一门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充分发掘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的关联,并通过设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及兴趣,指导学生更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合理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用一根长12米的绳子在地面上围出一个活动场地,供学生开展体育活动,那么这根绳子能围起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样通过创设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案例,然后引导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有帮助。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以视频、图像等方式直观、生动地对数学内容进行呈现,促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更便于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新思维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算方法,以动画视频的方式来给学生展示图形的剪切、拼接方法,通过平移、拼接的方式组成长方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底的乘积。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同时还可在观看视频动画的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同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同样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以视频动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空间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一题多解多变,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在解题过程中寻找不同的解题方式,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传统教学中过于追求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良的影响,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以达到促进学生多方面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效果。
比如,例题:“学校需要建设一个活动场地,如果由一个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8个小时;而如果由另外一个工程队先完成1/3的工程,剩下的部分再由原来的工程队完成,那么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工呢?”在解答这个例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也可以通过列计算公式的方式进行解答,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散思维讨论其他解决方式,这样在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探究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极大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同时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有趣味性的问题等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与探究中形成数学思维,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来芳.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12):44.
[2]王雪薇.小學数学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名师在线,2020(31):66-67.
[3]王汉林,王立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15 17.
[4]闫龙敏.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马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29):110-111.
[6]熊明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中外交流,2019(26):280.
作者简介:
李伙山,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