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十平衡(一)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事万物离不开平衡,防治糖尿病也是如此。平衡是生命之源,平衡是健康之本。经过医生的多年指导和与病友多年的交流,我总结出防治糖尿病十平衡,供病友们参考。
  
  生理与心理平衡
  有病不怕,把它放下;放下不是不管它,而是注意细节伺候它。
  与疾病打持久战要顽强,但不逞强。不提倡与病“斗”,应与病和平共处,讲妥协,多协调,以病为友,以病为师,与病交友。
  初得糖尿病无知、紧张;监测血糖高了,紧张;特别是出现并发症,更紧张。精神紧张血糖就容易高,时高时低、反反复复难控制。
  少点紧张,多点放松。好心情是防治糖尿病的首选良方。心态平静,天天乐呵呵,笑容多,愁容少,生理与心理自然就容易平衡。
  
  脑力与体力平衡
  体要多动,脑要常用。体勤脑不懒,疾病减大半,智慧不断增。
  有忙有累有轻闲,有张有弛有规律。忙了累了主动息,睡个好觉似神仙。
  刀在石上磨,脑在学中练。边学边思,日有所悟;边思边学,不断充电。脑不老,腿不老,眼睛亮,体质壮,逢人说你神气旺。
  
  饮食与运动平衡
  饮食控制是“五驾马车”的驾辕之马,适当运动是与辕马合力平衡血糖的重要之马;只控制饮食,不坚持运动,或只坚持运动,不管住嘴,两者都是偏激,没有赶好平衡之马。
  贪食等于慢性自杀。有糖尿病的人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又迈不开自己的腿,天长日久,血管受污被堵,不就是慢性自杀吗?
  正如培根所说:“放纵食欲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这个健康座右铭是惊世之言,提醒“糖友”不要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
  不少中青年“糖友”只跑饭店,不跑医院。跑饭店跑得“血管流油”,到医院看病借口“工作忙,没有时间”。这类病友如能少跑饭店,多跑医院,就能跑出健康。
  “化整为零与积零为整”是坚持饮食与运动平衡的两个小窍门。所谓“化整为零”,就是少吃多餐,适当加餐,不乱吃零食。所说“积零为整”,就是利用一切条件锻炼身体。比如不久坐看电视,在室内站着或走动着看电视。冬季穿戴厚,出门活动换衣不要嫌麻烦,伸伸胳膊,蹬蹬腿,也是增加运动。
  饮食、运动与药物平衡
  一人一体,一体一病,各不相同。懂得个性,了解个性,揣摸个性,按个性治理“这一个”,是饮食、运动与药物三者平衡的关键。
  个性即细化。细到什么程度,因病情而异,因年龄不同而异,因体胖体瘦而异,因生活习惯和规律而异,因儿童、孕妇患病的特殊性不同而异,甚至某日某顿饭也马虎不得,要因日因时而异。比如今日天气好,你外出活动时间长,就多吃一片面包,少打2单位的胰岛素,血糖也不会比平时高。如发生低血糖,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糖”物来补充。细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
  细化贵在适合。怎么算适合?重在一个“度”。饮食有度,运动有度,用药有度,此“三度”配合得好,平衡就在自身起作用。一日三餐什么饭菜最好?适合自己胃口的就好;运动穿什么鞋袜最好?适合自己脚穿的就好;治病什么药最好?适合治自己病的药就好。如果你要问世上什么最好,没有最好,适合就好。(未完待续)
  (编辑/韩东梅)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和电脑的普及,网上健康咨询也应运而生。如以“好大夫”为代表的一类访问量较大的健康网站,网罗了全国各地多家医院、多个科室的多名大夫,几乎涵盖了疾病的方方面面。有的大夫还开通了个人网站,不但宣讲科普知识,还和病友进行互动,病友可以和大夫在线交流或留言,让大夫在网上就病情答疑解惑。有的大夫还给病友提供加号机会及电话咨询服务,极大地方便了部分患者。  另外还有针对特定疾病、特定患者的一些健康网站或
期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糖尿病患者,却总为吃饭而苦恼:吃多了血糖高,吃少了又饥饿难耐。那怎样吃才算恰当呢?    等量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不尽相同  大家可能知道使用食物交换份来控制饮食,但这种方法只注意到化学上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当,没有考虑到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类型以及其他食物成分对血糖的影响。比如说,25克大米和25克面粉可等量交换,但是大家用25克大米蒸米饭,25克面粉做面食后食用,血糖可相差
期刊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两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部分患者往往对两者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错误,延误了诊断。    糖尿病和甲亢的相似表现  糖尿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多(多饮、多食、多尿)一少(体重减轻或消瘦)”;而甲亢主要表现为怕热、多汗、心悸、易饥多食和消瘦。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相似的临床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多食、体重降低或消瘦。部分患者常把不同症状的相同表现混
期刊
经常听一些患者朋友说,中药是天然植物,无毒无害,不像西药有那么多副作用,所以感觉身体不舒服了就会自己去药店买来吃。    笔者最近接触了这样一位患者。几年前,他因工作紧张,出现头晕目赤、烦躁失眠、便秘等症状,血压也高。听别人说他这种情况是体内有“肝火”,龙胆泻肝丸很有效,就去药店买了来吃,结果症状确实得到一定改善。其后每当再有这种情况,他就会自行服用。就这样间断服用两年后,最近出现了神疲乏力、腰膝
期刊
一例命悬一线的病例揭示了多年尘封的痼疾。疾病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拿起科学的武器,认真对待疾病,按医嘱服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等威胁生命的病症的发生。而要做到这些,务须警惕、认真、坚持地对待疾病,对待治疗。预防为主,综合治疗,全面达标才是最重要的。    22:00,一阵叫喊声打破了老马家的沉静。  “哎呦……哎呦,我胸闷得难受,感觉快呼吸不上来了!”老马侧卧在床上,喘着粗气,心头就像压了千斤重担。老伴
期刊
糖尿病患者晚期出现白内障、玻璃体病变、继发青光眼、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血糖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术后会发生眼睛前房大量渗出、角膜水肿、切口久不愈合等情况,对视功能的恢复有较大影响。所以患者只有把血糖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才能进行手术。手术完后血糖的控制同样十分重要。然而,临床上经常见到这种情况,就是在围手术期(从决定手术治疗至康复出院的这段时期)
期刊
--复视  清晨起来有点怪,  看谁都是双胞胎。  电视一台变两台,  看钱一百变两百。    眼前事物成双来,  我对老婆玩笑开。  现在都是两两的,  今后不用做买卖。    出门看车傻了眼,  多得不知怎样拐。  要问复视为哪般,  高糖导致眼病来。
期刊
在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观念里,肾病离自己还很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糖尿病人群中约有1/5的患者合并有肾病;在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合并肾病;在发达国家,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2是糖尿病患者。得了肾病,尤其是进展到必须依赖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甚至肾脏移植而维持生命的患者,每年为此付出的医疗费用十分高昂,如血液透析的年费用大约在10万元。在我国,无数家庭为此负债累累,放弃治疗的不计
期刊
王阿姨患糖尿病15年了,一直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但是血糖仍然偏高。近几天,王阿姨觉得眼前总有块状阴影飘浮,视力下降得很明显,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遂来医院就诊,医生对她进行了全面的眼底检查后,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进行了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一般患糖尿病10年者有25%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年者达50%,30年者更高达90%。不幸的是很多人开始并不在意,
期刊
现在人的生活好了,寿命长了,一般人都能活到80多岁。从60岁退休到生命的终结,起码有二三十年的光阴,这段时间怎么过,是人生的一大课题。  有人把老年期比做黄昏末日,认为“人到老年万事休”,只能坐吃等死。事实并非如此。  人生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有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人总是要老的,从少年到老年,可以说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魅力:儿童少年如花季,一声啼哭犹如一首动听的歌;青年是黄金时代,充满火热的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