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谭盾的交响乐作品《地图》的乐评

来源 :通俗歌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l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各个乐章来看,作品《地图》是对湘西文化的研究。用田野调查方式了解湘西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当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为创作源泉,写作成了交响乐演奏作品,保留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将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用现代派音乐的手法将传统音乐表现出来。这首作品,交响思维、浓郁的民族文化印记反映了谭盾的音乐创新思想,将交响乐与民乐完美融合。
  【关键词】谭盾;《地图》;视听结合;湘西文化;交响乐
  一、作品及作曲家的简介
  (一)作曲家简介
  谭盾,1958年生人,出生在湖南长沙。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指挥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1978年带着只有三根琴弦的小提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向赵行道、黎音海两位导师学习了七年的作曲。1979年谭盾的第一步交响曲《离骚》问世,这部作品在作曲界引发了不少的争议,把谭盾推到了作曲界的风口浪尖。也因此给了谭盾不少创作的信心。1990年,谭盾发行首张专辑《九歌》,自此谭盾的作品犹如“井喷式”源源不断的创作出来,作品类型包括交响乐、歌剧、民乐、协奏曲、室内乐、有机音乐三部曲、电视剧电影主题曲等,著名作品有《风雅颂》、《马可波罗》、《夜宴》、《英雄》、《卧虎藏龙》、《秦始皇》等,谭盾也因为这些作品获得了国内乃至世界的音乐创作奖项。
  (二)作品简介
  《地图》共九个乐章,是由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所创作的大提琴交响协奏曲。是由湘西各民族的民俗音乐文化为基础创作的,是一部多媒体音乐的代表作之一,谭盾在湘西当地进行了多年的采风。本部交响乐以大提琴为主奏乐器,除了加入了大量民族乐器,还借助了多媒体技术进行对象系当地文化的展示,与交响乐团相互沟通交流。打破了传统交响乐的演奏形式,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同时形成了《地图》的特色。谭盾对《地图》创作,前期工作就是对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地区进行采风,研究这三个民族的民俗、地域文化。
  谭盾在关于《地图》创作灵感方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年前,在土家族的一个村子里,我遇到一位能用石头敲出音乐的老人。他敲击、搓揉不同的石头,奏出不同的节奏和音调。更神奇的是,每段石乐后,他抛出手中的石头,落地后总能排列出《易经》中的某种卦相。他与天、地、风、云交谈,和前生、来世对歌。当时我被震傻了,真觉得这位‘石头老人’就是我要寻找根籁的地图。谭盾也因此有感而发想要留住逝去的声音,并将这些创作灵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地图》当中,于是作曲家谭盾重回湘西进行绘地图。
  二、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图》的民族音乐特色
  (一)《地图》的第二乐章“吹木叶”
  表现土家族男女用吹木叶谈情说爱。大提琴和黑管分别代表土家族的男人和女人,大提琴的粗犷伴着黑管的细腻,两种声音缠绕在一起,模仿吹叶子的声音,他们相互沟通、相互传情,渐入本月章的高潮,最后由贝斯结束了整个乐章,使人印象深刻。
  (二)《地图》的第五乐章“飞歌”
  本乐章为抒情乐章,以竖琴为主奏乐器,作曲家谭盾以竖琴作为女性的代表,因为竖琴琴声似水,舒缓柔美。大提琴在本乐章给人低沉压抑忧伤的感觉,像是在诉说,提琴和多媒体相互呼应,仿佛是苗家女歌手与大提琴的“飞歌对话”似乎在寻找远方的亲人,又好像等待自己的情郎,此时,画风急转,大提琴奏出欢快的曲调。
  飞歌是苗族女性歌唱形式唱给过山的情人,打情骂俏,表达爱意,很有感染力,音调高亢嘹亮。旋律非常优美,但也给人使人忧伤。一唱一和之间仿佛苗族女子冲破了时间、空间,与听众之间相互交流,诉说这一段悲伤又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三)《地图》的第六乐章“听音寻路”
  本乐章为间奏曲,多媒体中展现了作曲家谭盾的心声,也展示了对于《地图》创作的背景。以这段音乐表现了他对老人的怀念,和对逝去的音乐的惋惜。大提琴声音表现的很惆怅,鼓声也没有通常的欢快节奏而是低沉的,使人心情沉重,石头敲击声和扔出的《易经》卦象宛若老人还在眼前。多媒体不断更换画面,乐队也随之加速,把听众的情绪都调动到高潮,叮叮咚咚,让人仿佛闻到了原始森林的气息,充满了神秘。
  (四)《地图》的第八乐章“舌歌”和第九乐章“芦笙”
  最后两个乐章都体现了侗族的民族音乐文化,第八乐章的“舌歌”,这是很奇特的表现方式,用舌头弹奏出“嘟噜嘟噜噜”的响声。三声部到六声部可以形成多声。“舌歌”是侗族大歌的一种,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第九乐章的吹芦笙是侗族传统集体活动的音乐文化,大提琴模仿了芦笙的演奏特点,表现出激动的情绪,之后可以在多媒体荧屏上看到多位侗族芦笙表演者一起齐奏芦笙,与现场乐队交响呼应,全曲在高潮中完美结束。
  三、结语
  谭盾的大型交响乐《地图》是令人骄傲的华人多媒体交响乐作品。体现了谭盾用音乐的方式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国民间的少数民族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用现代音乐的方式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为音乐道路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这种“新颖”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启示,不要把生活、专业、民族和年代进行分割。可以用现代的音乐和表现手法去诠释传统音乐的美。交响乐受国内外众多人的喜爱,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要创新改变原有的旧的规模和形式,拥有生活的编排结构故事,使音乐有情节感,将音乐赋予生命。
  【参考文献】
  【1】宋湘恺.《承前启后的探索---谭盾的<地图>创作与原生态民族音乐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40卷;
  【2】张依雪.《记录湘西文化的音乐---论谭盾的<地图>》[J].民族民间音乐研究,2010年第1期;
  【3】吴叶.《谭盾与<地图>---记谭盾“音乐穿着的新发展”讲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傅琳琳(1996~),女,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
其他文献
——忘记是什么时候,道听途说还是在哪本书上瞧见过。有时候人类有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感,对于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但实际上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那些一直以来被讨厌着的颜色搭配、食物的口味、异性的性格类型……其实都是自己所喜欢的。只是彼此并没有机会了解。因为人类都是固执的,只相信自己第一直觉的生物。    一、    下午三点一刻,我接到栗岩打来的电话。此时此刻还是多雨的夏季,玻璃窗外的天空一阵白一阵黑,令人
期刊
【作者简介】  许先松(1974~),男,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竹林山庄农家乐,研究方向:民俗风情。
期刊
【作者简介】  陆杰(1973~),男,行唐县实验中学,研究方向:声乐、作曲。
期刊
【作者简介】  覃世传(1978~),男,广西武宣县新闻宣传中心,研究方向:民族文学,原创音乐。
期刊
【摘要】对于架子鼓来说,在整个乐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乐队中各个乐手的配合,能够反映出乐队的水平。这其中架子鼓鼓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架子鼓一百多年的发展,在乐队中的作用也积极展现出来。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声乐队中架子鼓的积极作用,以此能够为今后研究架子鼓作用提供一定的帮助,使架子鼓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架子鼓;作用;电声乐队  前言  作为一种西方的乐器形式,同样在电声乐队中发挥
期刊
【作者简介】  常继红(1976~),男,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师,研究方向:音乐。
期刊
【摘要】“流行音乐”因其特有的通俗化、大众化以及语言的简洁好记等特征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传播。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的流行音乐都能与当时时代特征紧密结合,逐渐形成有共同特征不同特点的艺术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行音乐文化。本文通过对现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阶段进行探索,并以此为例,简单论述现代城市与流行音乐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流行音乐文化;心灵  前言  流行音乐文化与
期刊
一、    这个罗晓敏,业余的爱好就是专门研究星座,什么水瓶座,射手座,处女座啦,一问她,她准能从肚子里抖出一大堆星座伦理,星座爱恋更是一套一套的。这不,这时,她正把一本星座测试的书盖在脸上,靠在床沿,用极具诚恳,不容置辩的语气劝路霖:  “路霖啊!你还是放弃那样的念头吧!我帮你们壹了,你们不合适,魔羯男典型的郁闷,你没看他啊,整天一副倔强的样子,眼里没有他人。哼!看了就讨厌!你们在—起肯定不会幸
期刊
【作者简介】  魏松(1972~),男,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民族音乐各个阶段的发展中,都存在女高音歌手不断增加与更新,而男高音民族歌手却屈指可数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相比于女高音歌手来讲,男高音的训练难度较大。因此,为了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男高音歌手,应不断加强男生的高声部训练。  【关键词】民族唱法;男生;高声部训练前言  对于民族音乐演唱来讲,男高音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男高音,往往都要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