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落实“双基”,而且还肩负着发展学生智能的任务,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己动脑筋去“发现”,去获取知识,并初步接触科学的认识方法。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发现疑问,通过剖析解疑,获得新知
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可以创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境,有目的地挑起新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促使他们不断思索、剖析,从而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商不变的性质简便计算,在准备阶段,做了简便计算的练习后,揭示新的例题:200枝铅笔装一盒,8500枝铅笔可以装多少盒?还余多少枝?要求学生列式后用一般方法和简便算法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得到两种答案:一是42盒余100枝,二是42盒余1枝。这时,产生了疑问的焦点:究竟哪个得数对?通过验算,发现用简便方法计算是错的,从而产生了新的疑问: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用商不变的性质简便计算?为什么余数是错的?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余数?矛盾迭起,掀起了探究这些新问题的高潮,接着通过看书讨论,进行思考、剖析,最后明白了算理,得到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注意力始终有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发现解决问题方法,获得新知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许多新知识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因此可以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问题,使学生易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利用学生经常买东西要算帐的经验,设计这样的一道题:每枝铅笔6角钱,小明有1元2角钱,可以买几支铅笔?学生根据学过的整数除法列式:1元2角=12角 12÷6=2(枝)接着教师引导,如果统一用“元”为单位,怎样列式?得到的算式是:1.2÷0.6= ,学生只会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是出现了新问题。但学生有了准备题的铺垫,通过两式对比12÷6 1.2÷0.6,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从算理上发现可以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计算,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了,法则的归纳也就容易了。
三、动手操作,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获得新知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借助表象,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一条由已知到未知的道路。
例如: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要求学生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用笔分别标出它们的底和高,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这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逐步引导观察,要求发现:1.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3.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4.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手动,脑想,口说,多种感官参加一系列的发现过程之后,及时启发学生根据平形四边的求面积公式推出求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印象就深刻了。
四、适量组题,发现规律,获得新知
在概念教学中,一般是首先提供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最后进行概括,建立概念。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讨,去理解。
例如:教商不变的性质,在学生掌握了两题求商练习:6÷3 60÷30 600÷300 6000÷3000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1.商有没有变化?2.被除数、除数有没有变化?3.被除数和除数按什么规律来变化,商才能不变呢?前两个问题,一眼就能看出答案,而第3个问题是重点探讨的内容,引导时,板书的形式能起到直观的作用,促进学生易于发现规律。
(1) 6 ÷ 3 =2
×10 ×10
(2) 60 ÷30 =2
×100 ×100
(3) 600 ÷300 =2
×1000 ×1000
(4) 6000 ÷3000 =2
有了这样形象的板书形式,对于“同时”、“扩大相同倍数”等关键性的词语就容易理解和进行概括了。然后把这四道组题倒过来,“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把这两方面的知识综合成一个,用最简单的语言,完整地说出商不变的性质。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要重视数学发现过程,关键在于教师“引导”是否得法,教师必须明确探究的目标和中心,善于创设情境,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资料,组织讨论,帮助学生“发现”获得新知。
一、发现疑问,通过剖析解疑,获得新知
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可以创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境,有目的地挑起新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促使他们不断思索、剖析,从而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商不变的性质简便计算,在准备阶段,做了简便计算的练习后,揭示新的例题:200枝铅笔装一盒,8500枝铅笔可以装多少盒?还余多少枝?要求学生列式后用一般方法和简便算法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得到两种答案:一是42盒余100枝,二是42盒余1枝。这时,产生了疑问的焦点:究竟哪个得数对?通过验算,发现用简便方法计算是错的,从而产生了新的疑问: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用商不变的性质简便计算?为什么余数是错的?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余数?矛盾迭起,掀起了探究这些新问题的高潮,接着通过看书讨论,进行思考、剖析,最后明白了算理,得到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注意力始终有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发现解决问题方法,获得新知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许多新知识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因此可以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问题,使学生易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利用学生经常买东西要算帐的经验,设计这样的一道题:每枝铅笔6角钱,小明有1元2角钱,可以买几支铅笔?学生根据学过的整数除法列式:1元2角=12角 12÷6=2(枝)接着教师引导,如果统一用“元”为单位,怎样列式?得到的算式是:1.2÷0.6= ,学生只会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是出现了新问题。但学生有了准备题的铺垫,通过两式对比12÷6 1.2÷0.6,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从算理上发现可以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计算,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了,法则的归纳也就容易了。
三、动手操作,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获得新知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借助表象,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一条由已知到未知的道路。
例如: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要求学生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用笔分别标出它们的底和高,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这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逐步引导观察,要求发现:1.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3.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4.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手动,脑想,口说,多种感官参加一系列的发现过程之后,及时启发学生根据平形四边的求面积公式推出求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印象就深刻了。
四、适量组题,发现规律,获得新知
在概念教学中,一般是首先提供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最后进行概括,建立概念。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讨,去理解。
例如:教商不变的性质,在学生掌握了两题求商练习:6÷3 60÷30 600÷300 6000÷3000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1.商有没有变化?2.被除数、除数有没有变化?3.被除数和除数按什么规律来变化,商才能不变呢?前两个问题,一眼就能看出答案,而第3个问题是重点探讨的内容,引导时,板书的形式能起到直观的作用,促进学生易于发现规律。
(1) 6 ÷ 3 =2
×10 ×10
(2) 60 ÷30 =2
×100 ×100
(3) 600 ÷300 =2
×1000 ×1000
(4) 6000 ÷3000 =2
有了这样形象的板书形式,对于“同时”、“扩大相同倍数”等关键性的词语就容易理解和进行概括了。然后把这四道组题倒过来,“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把这两方面的知识综合成一个,用最简单的语言,完整地说出商不变的性质。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要重视数学发现过程,关键在于教师“引导”是否得法,教师必须明确探究的目标和中心,善于创设情境,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资料,组织讨论,帮助学生“发现”获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