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生存和发展。文章就我国中小企业当前存在的财务管理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0 前言
截至2012年,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达到5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60%,城镇就业岗位贡献率为80%,社会新岗位的贡献率达到90%,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然而,近几年,中小企业寿命普遍不长,中小企业的淘汰率保持在65%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淘汰的中小企业是由于财务管理上的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强化财务管理,科学地进行资金运营。
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经营管理方式僵化,财务管理名存实亡
根据2011年的数据个人独资企业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有1100万家,个体户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有3600万家,两者加起来占中小企业总数量的95%以上。而这类的企业的投资者往往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方面,领导集权、家族式管理的观念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管理的理念属于一种粗放的模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素养。出于管理者的惯性思维,管理层时常越权行事,职责不分,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另一方面,一些管理者存在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观念,认为专注于企业的业务增长,忽视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指导作用,造成企业决策上的不合理。
1.2 财务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简单,财务制度不完善。1、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兼容性。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最初设置简单而粗糙,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制度发生变更或增加新内容,而这些变更和新内容往往是补漏形式单个添加的,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水平有限、人员缺乏以及财务变更的随机性等原因,财务制度变更的时候难以做到前后思想一致,造成新内容与原有制度不衔接。2、财务管理工作欠深入。大多的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没有配置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而是由会计人员或者企业会计主管兼任,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混乱,人员身兼多职,财务管理工作未能深入对企业的现金流、资产和负债结构、周转风险、流动资产的延续性等等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1.3 财务控制能力薄弱
现金使用不合理。有的企业现金预留比例过高,未能通过合理优化和配置资金为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导致闲置浪费;而有的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缺乏长期规划,未能结合企业和未来市场预期合理配置资金的使用,造成企业在紧急情况所需资金缺口。2、缺失严格的赊账销售制度。企业以宽松的赊销方式提高竞争力,开拓市场,然而大部分企业缺失严格的赊销政策,没有收回应收账款的时间表和追收款项的机制,导致一些应收账款不合理的拖欠,部分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久而久之对于企业的资金周转、企业资金的应急能力带来巨大的风险。
1.4 追求短期效益,投资项目缺乏科学论证,风险控制能力低
中小企业热衷于投资的短期效益,急于求成,容易跟风。一方面,中小企业投资具有盲目性,对于自身的投资能力和资金供应能力缺乏科学评估,跟风冒进,投资热门产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长期风险、企业自身的市场风险、资金结构和资金供应链缺乏评估,对于投资项目和企业自身未来的风险将面临的风险的预测能力较差,极有可能遭遇现金流的断裂。
2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2.1 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职能化
首先,提高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尊重财务管理的职能化作用。从认知层面改变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解,高层管理者只对财务管理工作给出原则性要求,对于具体财务制度、操作细则、财务管理日常工作应该由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靠性。其次,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市场机制的作用决定了单个主体获得的经济效益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会面临着市场风险、宏观调控风险、经济周期风险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财务管理要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善于认识和预测企业将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潜在的风险,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风险进行评估,做出详细的财务计划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风险,并且将此作为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2 从整体性角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做到职责分清
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依赖于一套机制完善、设置合理、职责分明以及相互兼容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首先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和行业的特点,根据会计准则,制定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总体原则。其次,根据总体原则,调整现存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管理决策的要求,从仓管制度、原始凭证管理、账目处理、财务统计分析一整套制度进行完善,做到相互衔接,便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另外,有专门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制定一些日常的工作内容,比如说根据每月的销售情况、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经常对手的信息等等合理分析和预测下个月份的经营收入、根据经营性活动的特点寻找合理避税的机会、每月初对上月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总结、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的评估等等。
2.3 切实加强财务控制,强化资金经营管理
年度计划对一年的资金使用量进行细致的规划,并且在每个季度进行复核和重新评估调整,在确保企业资金使用充裕的条件下,对于富裕部分的现金充分理财。建立科学合理的赊销机制,对于每个客户的进行信用等级评价,设置按每一订单金额大小不同而不同的比例制定的赊销金额限度,同时,对于经常赊账的大客户可以提供一些现金折扣,鼓励其尽早付款;定期核查应收账款,在付款期限之内及时提醒欠款人支付款项,对于以确定形成呆账、坏账的应收账款,在会计上作相应的处理。
2.4 注重企业的长期性风险和收益,进行科学投资
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应该更多思考本企业对于此项目的可控性,也即是说,企业对于项目规模大小的匹配性和未来风险的可承担性。在进行投资时,要专注于评估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所面临的风险,同时对于项目未来所需资金量、资金投入的时点分布、建设的周期等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比较论证,对于超出企业自身承受力的投资项目应该放弃,在有多个可选投资项目时,应该选择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预计长期收益最好的。
3 结束语
总之,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最终会使得企业能适市场的要求,提高决策能力,最终能走出企业自身的道路来。另外,企业财务管理的要义也是跟随着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必须要不断地对时代经济和企业财务管理本身进行研究和探讨,才能够使企业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伟忠.关于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思考[J].上海会计,2003(1).
[2]刘勇.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作者简介】
尹洪学(1973-11),男,江苏省徐州市人,财务部经理,大专,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诉讼、工程审计等方面工作。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生存和发展。文章就我国中小企业当前存在的财务管理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0 前言
截至2012年,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达到5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60%,城镇就业岗位贡献率为80%,社会新岗位的贡献率达到90%,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然而,近几年,中小企业寿命普遍不长,中小企业的淘汰率保持在65%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淘汰的中小企业是由于财务管理上的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强化财务管理,科学地进行资金运营。
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经营管理方式僵化,财务管理名存实亡
根据2011年的数据个人独资企业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有1100万家,个体户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有3600万家,两者加起来占中小企业总数量的95%以上。而这类的企业的投资者往往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方面,领导集权、家族式管理的观念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管理的理念属于一种粗放的模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素养。出于管理者的惯性思维,管理层时常越权行事,职责不分,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另一方面,一些管理者存在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观念,认为专注于企业的业务增长,忽视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指导作用,造成企业决策上的不合理。
1.2 财务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简单,财务制度不完善。1、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兼容性。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最初设置简单而粗糙,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制度发生变更或增加新内容,而这些变更和新内容往往是补漏形式单个添加的,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水平有限、人员缺乏以及财务变更的随机性等原因,财务制度变更的时候难以做到前后思想一致,造成新内容与原有制度不衔接。2、财务管理工作欠深入。大多的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没有配置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而是由会计人员或者企业会计主管兼任,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混乱,人员身兼多职,财务管理工作未能深入对企业的现金流、资产和负债结构、周转风险、流动资产的延续性等等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1.3 财务控制能力薄弱
现金使用不合理。有的企业现金预留比例过高,未能通过合理优化和配置资金为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导致闲置浪费;而有的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缺乏长期规划,未能结合企业和未来市场预期合理配置资金的使用,造成企业在紧急情况所需资金缺口。2、缺失严格的赊账销售制度。企业以宽松的赊销方式提高竞争力,开拓市场,然而大部分企业缺失严格的赊销政策,没有收回应收账款的时间表和追收款项的机制,导致一些应收账款不合理的拖欠,部分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久而久之对于企业的资金周转、企业资金的应急能力带来巨大的风险。
1.4 追求短期效益,投资项目缺乏科学论证,风险控制能力低
中小企业热衷于投资的短期效益,急于求成,容易跟风。一方面,中小企业投资具有盲目性,对于自身的投资能力和资金供应能力缺乏科学评估,跟风冒进,投资热门产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长期风险、企业自身的市场风险、资金结构和资金供应链缺乏评估,对于投资项目和企业自身未来的风险将面临的风险的预测能力较差,极有可能遭遇现金流的断裂。
2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2.1 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职能化
首先,提高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尊重财务管理的职能化作用。从认知层面改变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解,高层管理者只对财务管理工作给出原则性要求,对于具体财务制度、操作细则、财务管理日常工作应该由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靠性。其次,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市场机制的作用决定了单个主体获得的经济效益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会面临着市场风险、宏观调控风险、经济周期风险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财务管理要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善于认识和预测企业将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潜在的风险,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风险进行评估,做出详细的财务计划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风险,并且将此作为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2 从整体性角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做到职责分清
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依赖于一套机制完善、设置合理、职责分明以及相互兼容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首先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和行业的特点,根据会计准则,制定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总体原则。其次,根据总体原则,调整现存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管理决策的要求,从仓管制度、原始凭证管理、账目处理、财务统计分析一整套制度进行完善,做到相互衔接,便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另外,有专门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制定一些日常的工作内容,比如说根据每月的销售情况、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经常对手的信息等等合理分析和预测下个月份的经营收入、根据经营性活动的特点寻找合理避税的机会、每月初对上月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总结、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的评估等等。
2.3 切实加强财务控制,强化资金经营管理
年度计划对一年的资金使用量进行细致的规划,并且在每个季度进行复核和重新评估调整,在确保企业资金使用充裕的条件下,对于富裕部分的现金充分理财。建立科学合理的赊销机制,对于每个客户的进行信用等级评价,设置按每一订单金额大小不同而不同的比例制定的赊销金额限度,同时,对于经常赊账的大客户可以提供一些现金折扣,鼓励其尽早付款;定期核查应收账款,在付款期限之内及时提醒欠款人支付款项,对于以确定形成呆账、坏账的应收账款,在会计上作相应的处理。
2.4 注重企业的长期性风险和收益,进行科学投资
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应该更多思考本企业对于此项目的可控性,也即是说,企业对于项目规模大小的匹配性和未来风险的可承担性。在进行投资时,要专注于评估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所面临的风险,同时对于项目未来所需资金量、资金投入的时点分布、建设的周期等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比较论证,对于超出企业自身承受力的投资项目应该放弃,在有多个可选投资项目时,应该选择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预计长期收益最好的。
3 结束语
总之,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最终会使得企业能适市场的要求,提高决策能力,最终能走出企业自身的道路来。另外,企业财务管理的要义也是跟随着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必须要不断地对时代经济和企业财务管理本身进行研究和探讨,才能够使企业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伟忠.关于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思考[J].上海会计,2003(1).
[2]刘勇.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作者简介】
尹洪学(1973-11),男,江苏省徐州市人,财务部经理,大专,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诉讼、工程审计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