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是难点所在。本文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新理念,以中小學信息技术课程为例,从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项目,提出项目设计的三个原则和三个策略。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学习;信息技术;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63-03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与工作过程导向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多次体系转型:从知识点主线到工具主线,再到主题活动主线,现在逐渐过渡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引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新理念,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有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观,主要应用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教授的观点,工作过程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劳动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比如,制作旅游计划,编辑电子报刊或者编写程序等。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提炼加工转化成学习领域,也就是对应的一门课程,并表现为一个或者若干项目的方式。每门课程再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是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往往以任务的方式出现,构成整个项目的组成部分。这种课程设计理念和流程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以初中信息技术“一起来攒机——电脑组装工作过程”为例,在计算机系统认知部分,项目定为“一起来攒电脑”。由学生三四人组成一个虚拟电脑公司,学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报价(由教师提供,分为办公电脑、商务电脑、游戏电脑等几个类别和低中高几个价位),通过并列式的知识章节学习,并配合对应的小项目和任务,结合网络查询,电子市场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对各个软硬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最终提供一份电脑组装清单或者品牌机建议,还要包括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建议清单和说明,最后各电脑公司进行汇报展示,由教师及其他同学模拟客户进行验收。
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项目课程的研究现状
(1)主要在职业教育和大专院校,中小学应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适合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还存在争议。
(2)PBL教学实践应用案例较少,配套的项目课程等资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小学。
2. 信息技术课程项目设计实践的困难
(1)课程理念难以改变
知识点主线、工具论和主题活动主线的课程观依然占据主流,彼此独立、互相缺少内在联系的序列“活动”,还顽强地占领着课程内容,严重削弱了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甚至有人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有无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内涵,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是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2)实践中,很多教师将项目和问题、案例、任务、主题活动等相混淆
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目前应用都比较广泛。二者的英文缩写都是PBL,都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都属于探究式学习。但是项目和问题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项目”是基于工作过程且来自真实世界中的综合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它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更加侧重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是基于学科的。
以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5课《我画我家》为例。掌握画图软件的“直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相关技巧。问题设计:引入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出课题——我画我家。再以孩子们熟知的贝贝拜访马良为引子,出示各种造型的房子。发出质疑:同学们想不想和马良一样具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呢?通过闯关游戏,掌握相关工具和技能。项目设计:设计“植物大战僵尸”情境,用画图软件画出的栅栏来保护好葵花。学生需要进行思考,通过增加栅栏、警示牌及上色等操作来阻止入侵者,最终完成作品。不同点:前者以问题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多以游戏或者案例方式呈现;后者以作品为出发点,通过作品制作来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和“活动”“主题活动”“任务”也有明显区别,后者概念侧重于表达任务或活动设计的本身,“项目”的内涵显然要丰富得多,超越了“为任务而任务”或“为活动而活动”的简单思维,上升到课程建设的层次。
(3)教学项目设计能力不足,优质师资缺乏
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个系统工程,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开发更是如此,需要融会贯通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应用等各个领域。
项目设计三原则
设计一个科学、有趣并易于教学实施及评价的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并不容易,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 项目内容的真实性——源于生活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应该来源于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真实过程。但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围绕知识技能点的传授而杜撰出来的项目比比皆是。
比如,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3课《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主要学习Excel计算平均值。教师的教学情境是这样设计的:贝贝一家的旅游计划是下周去北京游玩,于是用了Excel表格统计了北京最近五年来三月份的平均气温,然后求平均值。这个子项目的设计明显脱离生活实际,因为旅游者只关心后面几天的温度,最近五年三月份的平均气温只对气象学家有统计意义。
2. 项目内容的典型性——高于生活
项目的设计与选取要能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工作过程,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具备真正的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某次“工作”的能力。
3.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适用于教育教学及生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关注热点和学生兴趣,宜小不宜大;同一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不同主题;项目设计要适当留白,可分为封闭项目、半开放项目和开放项目,供不同层次的同学进阶使用。
项目设计三策略
除了原则,项目设计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1. 学科整合策略
(1)整合其他学科: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的项目和任务中,而不是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以保持学科的独立内涵。比如用Word来制作电子报刊,就需要语文的写作、美术的美工、音视频剪辑等其他学科知识;LOGO、Scratch、GOC等程序设计课程与数学相结合等。
(2)整合社会问题:将科技、环保、旅游、自然、人文等问题,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来融入整个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兴趣,但不媚俗;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不拔高,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将每门课程設计为一个整体项目。例如: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我爱我家,绘制美好家园;第二册(上):环保你我他,制作电子小报;第三册(下):小猫历险记——益智游戏制作;七年级上:小小分析家,数据来说话,做理财记录和分析;八年级上:校园主题海报等。
(3)整合内部模块:按照目前的课程体系,将所有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
比如,深圳市龙华区每年开展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现场比赛,就要求学生每组三人,分工协作,根据主题(一般是科技、环保、人文等学生关心的话题),综合运用文字录入与图文混排、绘画绘图、图形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等各类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在一个半小时内根据现场指定的主题,利用网络搜索和提供的电子素材,合作完成一份电子报刊的设计制作,通过比赛引导项目设计及教学。
2. 结构化策略
项目课程一般采用积木式结构。项目名称确定后,就需要进行分解,细化成一个个项目单元(子项目),以便组织教学。子项目之间有二种基本关系:递进式与并列式。
递进式是各个子项目有前后顺序,只有完成了前面的子项目,才能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的学习,重在流程的设计与管理。
以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小猫奇遇记——益智游戏或益智故事制作工作过程”为例,本册主要学习Scratch软件。项目定为“小猫奇遇记”,并提供一些学生制作的Scratch项目作品;在教学实施中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启发下先自定主题,形式可以是益智闯关游戏,也可以是童话故事。小组成员根据游戏或者故事脚本,通过递进式的多个小项目或任务,最终制作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并进行集中的展示和评比。
并列式指的是各个子项目是并行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前后逻辑,但共同作为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项目课程之间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
3. 统筹考虑的弹性策略
(1)处理好与其他课程模式的关系。项目课程存在“泛化”现象,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设计成项目。
(2)教学实施与评价保障情况。项目教学需要较长的连续的时间,需要考虑学校是否开展翻转课堂等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考虑学校能否开展单双周连堂上课,两周集中一次较长时间完成子项目;考虑学校是否具备开展项目教学和小组教学的设备设施,尤其是使用了岛状或者内U型的实训室布局;考虑学校是否有能力对项目进行检测;考虑该内容是否设计前置知识,在项目前是否学习了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考虑后再进行项目设计,并有足够的弹性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尝试把职业教育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并提供了一些设计原则与策略。我们认为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法同样适合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学,目前碰到的困难主要是开发技术上的问题。因此制定出有整体设计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系列项目课程,并进行实践检验与效果分析,这些还需要去做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刘景福.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研究[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02(4).
钟柏昌,李艺,魏婷. 工作主线: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进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26-29.
范晓云. 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8(08): 36-37.
高志军,陶玉凤.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2): 92-95.
刘晓峰,高洪卓. 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开展项目教学[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45-47.
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学习;信息技术;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63-03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与工作过程导向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多次体系转型:从知识点主线到工具主线,再到主题活动主线,现在逐渐过渡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引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新理念,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有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观,主要应用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教授的观点,工作过程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劳动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比如,制作旅游计划,编辑电子报刊或者编写程序等。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提炼加工转化成学习领域,也就是对应的一门课程,并表现为一个或者若干项目的方式。每门课程再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是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往往以任务的方式出现,构成整个项目的组成部分。这种课程设计理念和流程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以初中信息技术“一起来攒机——电脑组装工作过程”为例,在计算机系统认知部分,项目定为“一起来攒电脑”。由学生三四人组成一个虚拟电脑公司,学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报价(由教师提供,分为办公电脑、商务电脑、游戏电脑等几个类别和低中高几个价位),通过并列式的知识章节学习,并配合对应的小项目和任务,结合网络查询,电子市场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对各个软硬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最终提供一份电脑组装清单或者品牌机建议,还要包括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建议清单和说明,最后各电脑公司进行汇报展示,由教师及其他同学模拟客户进行验收。
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项目课程的研究现状
(1)主要在职业教育和大专院校,中小学应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适合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还存在争议。
(2)PBL教学实践应用案例较少,配套的项目课程等资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小学。
2. 信息技术课程项目设计实践的困难
(1)课程理念难以改变
知识点主线、工具论和主题活动主线的课程观依然占据主流,彼此独立、互相缺少内在联系的序列“活动”,还顽强地占领着课程内容,严重削弱了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甚至有人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有无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内涵,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是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2)实践中,很多教师将项目和问题、案例、任务、主题活动等相混淆
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目前应用都比较广泛。二者的英文缩写都是PBL,都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都属于探究式学习。但是项目和问题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项目”是基于工作过程且来自真实世界中的综合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它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更加侧重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是基于学科的。
以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5课《我画我家》为例。掌握画图软件的“直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相关技巧。问题设计:引入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出课题——我画我家。再以孩子们熟知的贝贝拜访马良为引子,出示各种造型的房子。发出质疑:同学们想不想和马良一样具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呢?通过闯关游戏,掌握相关工具和技能。项目设计:设计“植物大战僵尸”情境,用画图软件画出的栅栏来保护好葵花。学生需要进行思考,通过增加栅栏、警示牌及上色等操作来阻止入侵者,最终完成作品。不同点:前者以问题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多以游戏或者案例方式呈现;后者以作品为出发点,通过作品制作来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和“活动”“主题活动”“任务”也有明显区别,后者概念侧重于表达任务或活动设计的本身,“项目”的内涵显然要丰富得多,超越了“为任务而任务”或“为活动而活动”的简单思维,上升到课程建设的层次。
(3)教学项目设计能力不足,优质师资缺乏
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个系统工程,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开发更是如此,需要融会贯通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应用等各个领域。
项目设计三原则
设计一个科学、有趣并易于教学实施及评价的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并不容易,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 项目内容的真实性——源于生活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应该来源于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真实过程。但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围绕知识技能点的传授而杜撰出来的项目比比皆是。
比如,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3课《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主要学习Excel计算平均值。教师的教学情境是这样设计的:贝贝一家的旅游计划是下周去北京游玩,于是用了Excel表格统计了北京最近五年来三月份的平均气温,然后求平均值。这个子项目的设计明显脱离生活实际,因为旅游者只关心后面几天的温度,最近五年三月份的平均气温只对气象学家有统计意义。
2. 项目内容的典型性——高于生活
项目的设计与选取要能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工作过程,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具备真正的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某次“工作”的能力。
3.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适用于教育教学及生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关注热点和学生兴趣,宜小不宜大;同一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不同主题;项目设计要适当留白,可分为封闭项目、半开放项目和开放项目,供不同层次的同学进阶使用。
项目设计三策略
除了原则,项目设计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1. 学科整合策略
(1)整合其他学科: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的项目和任务中,而不是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以保持学科的独立内涵。比如用Word来制作电子报刊,就需要语文的写作、美术的美工、音视频剪辑等其他学科知识;LOGO、Scratch、GOC等程序设计课程与数学相结合等。
(2)整合社会问题:将科技、环保、旅游、自然、人文等问题,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来融入整个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兴趣,但不媚俗;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不拔高,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将每门课程設计为一个整体项目。例如: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我爱我家,绘制美好家园;第二册(上):环保你我他,制作电子小报;第三册(下):小猫历险记——益智游戏制作;七年级上:小小分析家,数据来说话,做理财记录和分析;八年级上:校园主题海报等。
(3)整合内部模块:按照目前的课程体系,将所有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
比如,深圳市龙华区每年开展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现场比赛,就要求学生每组三人,分工协作,根据主题(一般是科技、环保、人文等学生关心的话题),综合运用文字录入与图文混排、绘画绘图、图形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等各类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在一个半小时内根据现场指定的主题,利用网络搜索和提供的电子素材,合作完成一份电子报刊的设计制作,通过比赛引导项目设计及教学。
2. 结构化策略
项目课程一般采用积木式结构。项目名称确定后,就需要进行分解,细化成一个个项目单元(子项目),以便组织教学。子项目之间有二种基本关系:递进式与并列式。
递进式是各个子项目有前后顺序,只有完成了前面的子项目,才能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的学习,重在流程的设计与管理。
以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小猫奇遇记——益智游戏或益智故事制作工作过程”为例,本册主要学习Scratch软件。项目定为“小猫奇遇记”,并提供一些学生制作的Scratch项目作品;在教学实施中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启发下先自定主题,形式可以是益智闯关游戏,也可以是童话故事。小组成员根据游戏或者故事脚本,通过递进式的多个小项目或任务,最终制作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并进行集中的展示和评比。
并列式指的是各个子项目是并行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前后逻辑,但共同作为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项目课程之间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
3. 统筹考虑的弹性策略
(1)处理好与其他课程模式的关系。项目课程存在“泛化”现象,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设计成项目。
(2)教学实施与评价保障情况。项目教学需要较长的连续的时间,需要考虑学校是否开展翻转课堂等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考虑学校能否开展单双周连堂上课,两周集中一次较长时间完成子项目;考虑学校是否具备开展项目教学和小组教学的设备设施,尤其是使用了岛状或者内U型的实训室布局;考虑学校是否有能力对项目进行检测;考虑该内容是否设计前置知识,在项目前是否学习了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考虑后再进行项目设计,并有足够的弹性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尝试把职业教育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并提供了一些设计原则与策略。我们认为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法同样适合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学,目前碰到的困难主要是开发技术上的问题。因此制定出有整体设计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系列项目课程,并进行实践检验与效果分析,这些还需要去做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刘景福.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研究[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02(4).
钟柏昌,李艺,魏婷. 工作主线: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进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26-29.
范晓云. 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8(08): 36-37.
高志军,陶玉凤.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2): 92-95.
刘晓峰,高洪卓. 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开展项目教学[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45-47.
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