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需要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努力,要让孩子多参与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教育孩子 孝敬父母 参与实践活动
  
  现在很多父母埋怨孩子没有孝敬之心,事实确实如此。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逐渐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渐渐淡薄,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爱劳动,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孝敬父母,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能爱别人、爱家庭、爱祖国。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引导教育孩子:
  一是学校方面的教育:教师要教育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1、教育学生明礼。要教育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做一个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懂孝敬、讲孝行的孩子。
  2、激发学生的亲情。教师要充分利用政治思想品德课中对“孩子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这一问题的阐述,教育学生应该对父母倾注发自内心的亲情。
  3、指导学生的行为。要教育学生继承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让其最终内化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
  4、开展家庭、学校“一体化”教育。可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孝父母,献爱心”等亲近、互动型主题活动,以学校倡导教育为主导,以家长评价为依据,了解学生对父母的了解情况,包括对他们理解的深度、感情、态度以及在心中的位置等,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的成长和家庭所付出的艰辛。这样,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5、开展共青团队主题队会融情活动。共青团队组织要定期围绕孝敬父母这一主题,结合实际事件开展活动。例如开展“妈妈,您辛苦了”、“我为父母敬孝心”等活动,组织交流探讨,在共青团队活动的情境中教育。
  6、强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麻烦,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在常规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多帮忙,让父母省心;努力学习,让父母开心等。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有指导、有督促、有检查、有记录,将这些内容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定期评选孝敬之星,予以表彰。
  7、激励学生学会关心父母。现在的父母为了子女更专心于学业上的竞争而包揽了一切家务,有些学生习惯于父母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却很少关心为自己操劳的父母。为了促使学生将“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转变为关心父母的道德行为,让“孝”与“敬”能真正落到实处,团委应该设计一份学生在家操行“一日常规”,其中包括每天早起必须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还要自己动手刷鞋、洗袜子等。这项活动只要常抓不懈,一定会让学生孝敬父母、关心父母,进而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二是家庭方面的教育: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1、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观念,明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算有孝心,让孩子知道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其次,要让孩子明白,他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他有得到父母关心、爱护的权利,也有关心照顾父母的义务。
  2、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围着孩子转,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人,而不能颠倒主次。
  3、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4、父母本人要以身作则,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很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赶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在刻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孝敬父母的楷模。
  综上所述,要想使现在的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优良品德,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同时,要加强实践活动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孝敬父母这一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筛选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引向深入,推至高潮。  一、充分的预设是生成精彩的前提  “‘生成’只
期刊
林肯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定实现某种幸福,他就一定会得到这种幸福。班主任如何才能拥有幸福感?对待工作“三心二意”便是幸福的法宝。“三心”指的是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二意”指的是诚意和新意。  一、童心是幸福感的发源地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如果这个世界显示在你面前,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
期刊
编者按:新课程改革需要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使用,但也需要探究式的课堂模式,二者如何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课堂效果呢?为此,笔者在探索中想借一堂实验课也是效果颇好的《文化创新的途径》来展示展示。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
期刊
摘 要:探索性学习是一种具有多重意义的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是他们主动经历世界,从自己的周遭生活和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地观察和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从幼儿兴趣与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具有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简约性与多功能性的丰富的探索材料,随时给予灵活有效的指导与支持。   关键词:幼儿教师 探索性学习 教学组织策略    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
期刊
摘 要:在语言教学中,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已成为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结合自己从事的电化教学实践,谈谈电教手段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一、运用投影、音乐等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二、运用电视录像创设情境,突破时空限制,开阔幼儿视野,发挥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三、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再现情境,突破教学难点,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总之,运用电教手段
期刊
“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总体语文水平的关键。如果我们的学生拥有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独创性、广阔性、批判性和灵敏性等等,那小语这门学科所提供的文化养料,就足以使学生在智力和情意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见,小语教学中,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的有效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思维的天地,让课堂不断爆发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学生
期刊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笔者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尝试这种教学形式,总的认为,学生在这种形式下,自己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期刊
摘 要:主题墙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  关键词:主题墙 环境创设 幼儿园    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幼儿园的一切,即幼儿园的人、事、物、
期刊
曾有专家大发感慨:现在我们的一部分语文课都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文章写得很美,写得很有深度,但是我们老师在讲课中却不能够引领着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中去。  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我体会到阅读教学应着力于两个转化。一是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直面文本,通过阅读、理解、体验、想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感性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透过形象感悟到背后隐含的思想、
期刊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教育,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我们进行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