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280078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阶段是建立和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的生活性,我们应当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努力让幼儿数学教育做到生活化,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幼儿联系生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生活之中,才能使数学学习更加积极有效。
  关键词
  数学 教育生活化 教育途径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都离不开数学,人的一生必须掌握和运用许多数学知识。幼儿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和形成数的概念,可以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有利于萌发幼儿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育一直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偏重让幼儿机械反复地去掌握那些抽象的符号体系,内容枯燥,脱离幼儿生活或距离幼儿生活较远,导致幼儿缺乏兴趣,容易对学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实施后,强调幼儿园教育的生活性,传统的数学教育方法受到了质疑与挑战。
  我们应当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努力让幼儿数学教育做到生活化,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幼儿联系生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生活之中,才能使数学学习更加积极有效。
  一、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很有必要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时期,数学启蒙不应该也不可能像中小学那样抽象反复地传授灌输。幼儿数学教育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幼儿探索、了解数学世界,才更加适宜、有益。
  数学知识反映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是隐藏在具体事物背后的知识。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能以直觉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会在反复操作、探索中有所发现,获得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在直接、具体的经验基础上上升为较抽象的数学经验,然后才能将这些知识内化。生活是幼儿学习知识的源泉,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的动力,数学教育只有贴近幼儿实际生活,才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获取学习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重视以幼儿现实生活为核心,在学科领域的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纲要》对幼儿数学教育明确提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有趣地学习数学知识,引导他们感受和体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重要性和乐趣。
  二、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幼儿生活中有很多学习数学的契机,我们需要做有心人,注意发掘,认真组织,积极引导,渗透融会,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1.抓住游戏中的数学学习契机,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数学,作为描述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可以抓住游戏中的数学学习契机,引导幼儿,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无论是积木游戏、角色游戏,还是玩沙、玩水游戏,都存在幼儿数学教育的契机。当然,幼儿通过游戏试图更多了解周围世界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对一些含有数学元素的问题,幼儿不会自然地将其转化为对数学的描述方式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干预。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的方法。每当我们用“听鼓声取物”“看数卡找朋友”“看号码找座位”等游戏方法开展教学时,它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迅速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游戏对幼儿有着无穷的魅力。它不是严肃的,而是有趣的、充满快乐的、令人高兴的。它具有很强的愉悦性,孩子常常被吸引。我们抓住契机,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就会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需要。例如,掷骰子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满足了愉悦的需要,又从中得到数量与数字进行匹配的认识,理解了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我们还可以设计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如玩水果卡片牌、跳房、商店购物等,通过这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概念。
  2.从主题活动中发掘数学内容,引导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
  新课程改革重视教育内容的整合,幼儿园经常以主题为组织形式开展活动。每个主题活动都会涉及数学方面的问题。主题活动内容都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来自幼儿生活,易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因此充分发掘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导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十分有效。活动前要分析研究主题活动蕴涵哪些幼儿感兴趣的数学知识,注意创设与主题和数学有关的生活情境,进而引导幼儿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可以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大班主题活动“秋天”时,我们带领幼儿捡拾树叶,发现幼儿饶有兴趣地摆弄树叶,进行各种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喜欢、不喜欢的分。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幼儿用数学方法调查统计自己和同伴的分类结果,进而学习“5”的组成。我们提供了分类盒和纸、笔,他们在操作中很快学习了“5”的组成。统计公布结果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5”的组成掌握得出乎意料的好。趁热打铁,我们又在教室的数学区、美工角引导幼儿用树叶操作和布置。有的幼儿按意愿用树叶拼贴东西并用数学方法统计,有的继续将树叶排列,有的将树叶进行二次分类。在这一系列树叶操作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轻松学习了数学,理解了数的系列、分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玩中学习、运用数学,幼儿愉快地体验、感受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
  3.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数学操作实践,让幼儿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皮亚杰认为,幼儿获得的数学概念只有通过教师教学一条途径是错误的。相反,儿童的数学知识是在自己独立的、自发的活动中逐渐掌握的。儿童从出生开始,就不断探索了解周围的世界。他们在探索了解过程中,会感受蕴涵其中的数学。每个幼儿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着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数学理论知识反映事物之间抽象的关系,具有抽象性特点。而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能以直觉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只能从反复的操作实践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在直接、具体的经验基础上上升为抽象的数学经验,逐步将这些知识内化。   教师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多向他们提供操作需要的材料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操作实践,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发现数学关系,获取数学经验。幼儿仅有专门的数学集体活动远远不够,还应该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情境,提供操作、实践的材料,将数学教育的意图,渗透、融会到他们的生活之中。通过引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幼儿继续认识、发现数学关系,获得数学经验。
  幼儿园、班级的区角环境是幼儿自主活动的重要区域,在这些地方应当精心布置,为幼儿探索、发现提供条件,以便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布置环境要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摆放的材料应当有利于幼儿操作和探索。例如在班级益智区放上拼图、七巧板、串珠、扑克牌、数字卡片、图片等;积木区安排各种颜色、类型的积木,可装卸的汽车、卡车、小人等玩具;美工区放些幼儿绘画的用具、剪刀、黏土、胶水、纱线等;在幼儿园的玩沙、玩水区提供碗、勺、杯子、过滤器、水枪等。材料的投放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与增减。例如发现幼儿不会用长度分类,我们就在表演区增加长带子,在手工区增放长短不一的饮料吸管,在建构区增添不同长短的牙膏盒。这样仅用一周时间,幼儿就在区角活动的操作实践与探索学习中,对长度问题有了新认识,学会比较长度,并在交流中运用与长度有关的词汇。
  三、引导幼儿用数学解决具体问题,将幼儿数学教育与生活融会
  幼儿现实生活环境充满数量、形体、时空等知识,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内容。我们每天统计出勤人数,就将其交给幼儿解决。孩子们通过数数、比较、计算等方法,知道今天来园的小朋友是多少,迟到的是多少,没有来的是多少等等。每逢孩子过生日分蛋糕、过节分糖果或平时分副餐、分水果时,我们便提出一些思考题,启发他们怎样合理分配。只要平时留心,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发现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进行数学教育,引导幼儿思考用数学解决具体问题,这样能够使幼儿轻松自然地获取许多简单的数学知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乐趣。
  早期数学教育的目的正是发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幼儿树立了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会奠定他一生都乐于学习。
  做有心人,关注幼儿的生活,将幼儿数学教育融入到生活之中,我们就能够实现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更加积极、有效、愉快地学习数学。这是一个非常美妙与重要的过程,幼儿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数学能力和其他能力就能轻松、自然地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绘本作为儿童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孩子早期教育的读物,它通过美轮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通过简洁的语言阐述深刻的内容,图文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对孩子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于幼儿的智力研究,他倡导父母孩子每天朗读二十分钟。苏霍姆林斯基总结三十多年来的教育经验认为“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父母如能
期刊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讲文明礼貌,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这是与开启他们的智慧、提升他们的体质同等重要的事。然而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一味地给孩子太多的呵护和溺爱,让孩子养成了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
期刊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它是由积极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幼儿期是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时期,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
期刊
摘 要  童话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元素,当幼儿通过阅读、理解、表演等的方式走入童话后,他们纯真的心灵往往能与童话中的美相互对话,在被唤醒自身美的感受时,也激发出童话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幼儿 童话 美感 表演  “好美啊!就像进入了童话王国一般。”看到美的事物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也许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就把美和童话画上了等号。而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潜意识又应该是源自于童年时接触到
期刊
幼儿园课间活动的一段时间是小朋友最向往的时候,但却是教师最头疼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小朋友尽情地交谈、尽情地放松,而教师要随时绷紧着一根弦:既要顾及孩子的安全,又要顾及孩子的运动量,真是有点顾此失彼。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细细品味先生的话,是呀,“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我们以“均等教育”这一理念为指导,在满足幼儿“动”的前提下,引导每一个幼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挖掘幼儿自身所具有的智慧才能,我们就应该充分地去开发幼儿所具有的天赋,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效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 、创设语言环境,有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好的语言环境对
期刊
摘要:  幽默是一种品质,是宽容精神的体现,更是轻松活泼的生活调味品。教师将幽默的技巧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将起到良性推动作用。它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的正向行为、培养乐观精神,更有助于增强师幼交流,创造和谐的师幼交往关系。  关键词  幽默 个性成长 乐观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品质,是宽容精神的体现,更是轻松活泼的生活调味品。对于现代教师来说,加强幽默修养有益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纳入法制轨道。时代呼唤高品位的园所,百姓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但是,要想发展高水平的园所,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园长。而园长只有具备了高屋建瓴的领导意识,具有未雨绸缪的管理能力,拥有成就幸福人生的教育情怀,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才会不断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干劲,带出团队的精气神,从而实现团队愿景与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
期刊
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任何教育的成功,都必须借助于语言的媒介。”近几年来,随着专家学者们在幼儿语言能力开发方面的深入研究,家长们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日趋重视。因为孩子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语言的学习也是同样如此,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父母自身的语言水平是一个关键因素。  首先,父母应注意使自己的语言适应孩子的发展阶段。  例如三岁以前的孩子没有抽象能力,时空观念也不是很强
期刊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为现在的家长,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家教中,对孩子的教育应学会少批评、多表扬,少打骂、多鼓励,少训斥、多夸奖的方法。  一、针对这样的孩子,应主动查找原因  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叫冬冬,冬冬从小由于家长对其娇生惯养,什么事情都是以我为中心,说一不二,如果他的要求一时得不到满足,就会摔东西,在家里经常欺负其他的孩子,因此来家里告状的很多,为此家长在家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