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近年来中国人的癌症发病率
近十年来,癌症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据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评估了185个国家中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全球新发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肺癌(11.6%)、乳腺癌(11.6%)、结肠直肠(10.2%)、前列腺癌(7.1%)、胃癌(5.7%);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为:肺癌(18.4%)、结肠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可见,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在统计报告中,2018年全球将约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亚洲在后者占近七成。数据也显示,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国人占21个,相当于中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全球每死亡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占将近24个。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二、肺癌可在人体内潜伏20余年
近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英国癌症研究会斯旺顿(Charles Swanton)教授领导研究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七名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的人,结果发现:初始遗传错误引发的肺部肿瘤细胞就像种子一样能潜伏人体多年,潜伏期可长达到20余年,悄悄 “生长”而无法检测,然后在条件成熟时被新的遗传错误“触发”,公开“现身”并快速长成恶性肿瘤。
作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而肺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时肺癌的分期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对于初诊为I期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70%,而对于处于晚期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仍不到5%。可见提高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早期筛查对于所有肺癌高危患者而言都尤为重要。
三、目前体检的现状
我国早癌检出率只有10%,5年生存率为30%,也就是说,70%的人一旦被查出癌症活不过5年。据统计,我国新发癌症病例,只有10-30%属于早期癌,其余都是中晚期,往往是症状明显时才针对性检查被发现的。早期癌症治愈率高达90%,大多数能够根治,可发展到了中晚期,很多患者只能依靠治疗维持生命,完全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费用也往往是早期治疗的好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到头来人财两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商业体检的所谓套餐,事实上很多项目是鸡肋,没有价值或价值很低,反而是很多重要的项目并没有包含在内。只有针对性的癌筛,才能发现早期癌症,千万不要被例行体检的“一切正常”误导了你自己,以至于放松警惕,悔之晚矣。
我们目前常规体检并不等于肿瘤筛查,肿瘤的位置、大小、恶变速度等都会影响肿瘤的早期发现率,而最关键的是,常规体检不等于早期查癌,以健康检查代替防癌检查是错误的。常规健康体检目的在于用各项身体指标来进行个人的健康评估,而防癌检查是指在健康状况下或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目的是排查早期肿瘤,由于两者侧重的内容不同,因此常规体检中通常很少包含肿瘤筛查。科学、务实、有效的体检应有以下几点:
确定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癌的;年龄≥40岁;生活工作环境里有致癌高危因素;出现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乏力、长出肿块等;长期有不良嗜好比如饮酒抽烟熬夜者;长期焦虑、抑郁、压力山大者;肿瘤高发地区人,应该是常规体检加防癌体检。
常规选择针对性的筛查项目:筛查肺癌:胸部CT薄层扫描;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癌、胃癌:胃镜、胶囊内镜(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胃镜),碳13呼气试验;肝癌,胰腺癌:肝功能、B超,CT,核磁等;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精准体检应该是个性化的,体检时要认真诉说病史在体检中一定要尽量向医生告知病史以及当下身体的不適症状。多数体检中心会提醒受检者:受家族病史、年龄、嗜好、性格特征、生活方式、家庭气氛和环境、家族病史等进行全面了解,区分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然后给你合理的建议。
最贵的不一定是对的,不能迷信某些查癌项目。有些医院和体检中心为了利益而进行夸大宣传,误导了患者。比如,PET-CT并不适合于筛查早癌,且放射剂量巨大;做一次,相当于你连续晒了10年日光浴;而肿瘤标志物很多情况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所以,即使体检正常,并不代表真的就正常了。
癌症基因排查,所谓一滴血查癌,很多医生认为只是商家赚钱的一个噱头,甚至算不上辅助手段。
“过度体检”指的是健康体检过程当中被忽悠追加不应该在健康体检中设置的项目,比如CT、核磁共振等。CT、核磁共振作为医学诊断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科技发明为医生诊断疾病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但由于CT所用的射线是X线,对人体有很大伤害,做一次CT,最少相当于10次胸透的射线量,所以在国外一直被严格界定为用于诊断疾病的准病人使用,健康人体检被严格禁止。
体检未必能把所有异常都检出来。体检就像个大筛子,先把“大石头”筛出来,但小个头的石头可能就漏过去了。又或许,明明有大石头,但由于检查方式不合适或检查者经验不够,没能发现。
四、未来的精准体检模式:定制一份“个性化体检单”
一份“个性化体检单”的出炉,前期要有4步:告知医生自己的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疾病; 沟通已有的健康问题;沟通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否久坐,压力大不大,有无抽烟喝酒;根据医生评估、建议,选择检查项目。
五、超早期筛查,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生物标志物是另一双发现早期癌症的眼睛。所谓的生物标志物是指人体(外周血、痰液等)中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如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循环肿瘤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循环肿瘤DNA甲基化、外泌体等。这些特异性来自肿瘤细胞的成分可以随着肿瘤细胞的迁移、破坏释放到外周循环、人体分泌液深知是呼出气体中而被检测到。这些标志物能更特异性地代表肿瘤的存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英国NHS在2015年公布一项探讨单独的肿瘤自身抗体在肺癌早期筛查中效率的研究,结果提示准确率可高达84%。多种手段的联合是肺癌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多更有效的癌症筛查手段层出不穷。多种筛查手段的联用是必然的趋势。上海胸科医院的一项研究初步结果提示同时联合CT影像学机肺癌自身抗体进行肺癌早期筛查准确率可高达95%,这说明了多手段联合的效力。
Pyng Lee教授指出肺癌早期筛查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是同时联合临床大数据、影像组学、基因组学基其他组学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的联合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肺癌早期筛查将迎来一次革命性的变更。
六、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癌?
1、少喝滚烫水
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喝热饮时尽少用吸管,吃带馅儿的食物时候要当心。
2、多吃点果蔬
蔬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带走有害物质。明显缺少B-胡萝卜素会导致肺癌发病率变高,胡萝卜、芒果、菠菜、生菜、番薯、西兰花等果蔬均含B-胡萝卜素。
3、晚上别熬夜
熬夜会造成生物钟乱,而且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分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因此,晚上最好别超过12点睡觉。
4、没事常动动
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会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会使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增加患结肠癌的几率,男性还可能增加患前列腺癌的幾率。建议每工作两个小时,最好能起身活动15分钟以上。
5、不钻牛角尖
如果爱生气又不擅表达,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会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易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心胸豁达、心情愉悦是癌细胞的“天敌”。
6、远离二手烟
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比一手烟有过之而无不及。除肺癌,吸烟还易导致鼻咽癌、食道癌,以及肾癌和胃癌等。
7、经常吃坚果
研究发现,每周吃不少于3份坚果的人结肠癌发病风险比不吃坚果的人低。坚果中包括纤维质和抗氧化物在内的化合物,能降低结肠癌发病风险。
8、用油要科学
控制油量,每天不超过30ML。控制油温,避免高温煎炸。选择有益健康的食用油,比如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品(如: 芥花油、橄榄油、茶籽油等)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品(如:亚麻籽油、菜籽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