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心大哥:
说起顾炎武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学家,人们就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脍炙人口、曾激励多少志士仁人的名言。但同样出自顾炎武之笔的“以兴趣始,以毅力终”则鲜为人知,而荣获2006年国家科技奖最高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正是以此为座右铭。其实这句名言对我们默默无闻地做好日常工作,特别是像论文写作之类的枯燥工作,至关重要。做工作没有兴趣,整天愁眉苦脸,显然不行,这就是“以兴趣始”的道理。但仅凭兴趣又显然不够,这和兴趣的易变、不稳定有关。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故而兴趣既可培养,又可转移。有些人在爱好上朝三暮四,知识上一知半解,事业上一事无成,往往和兴趣的迅速转移有关。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搞透一门学问,包括娴熟掌握论文写作,都必须做到“以毅力终”。
毅力是指人们从事一种工作所表现出的坚强持久的意志,欲掌握论文写作的档案人除应不断培养和保持持久的写作兴趣外,更要在加强毅力上下功夫。
首先要锤炼毅力的自觉性,它表现在自觉地、有意识地确立写作目的,选择提高写作素质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实践写作,而不为世俗的说法和做法左右。特别是面对写不出像样文章、也照样混来高级职称的现象,切不可动摇坚持学习写作的自觉性。虽说学习写作可为评聘职称创造条件,但这并非惟一和最终目的。据说有个别档刊已变味专营发表评聘职称论文,对来稿一律收取“版面费”。不知此举属为民排忧解难,还是涉嫌学术腐败,抑或只是面对评聘职称政策中某些硬性规定的一种无奈和对策。不过笔者以为,真想练就过硬文笔,还是以端正写作目的为好,不宜走此捷径。
其次要锻炼毅力的果断性,它表现在遇到困惑时,能周密考虑果断决定,不优柔寡断。既然认定写作于档案事业及人生发展有利,就应一往无前,果断而行。可能有人泼冷水,说你不是写作的“料”;可能有人拔气门芯,讲写作费力不讨好;还可能有人给你出主意,提供许多处世的“窍门”。你都不要相信,更不要动摇。权当人家是嫉妒你,怕你学到了真本领。有个叫但丁的“老外”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再次要磨炼毅力的持久性,它表现在写作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不因挫折而灰心,不被困难所吓倒。寄给报刊的稿件可能会“泥牛入海无消息”,写给领导的文章可能被搁置一旁,或者屡改而不行,有时甚至连自己也不甚满意。其实那没什么,记住:文章总是越写越老到,越改越出彩,写着,改着,边写边改,不经意间就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一漫长过程最需要毅力的持久。毛泽东曾言:“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写作如同一场持久战,速胜论和失败论是错误的,毫无根据的,也于事无补。文盲出身的革命战士高玉宝能成为作家,没上过大学的高尔基能成为大文豪,何况我们许多大学毕业的档案人。
最后要修炼毅力的克制性,它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如今举目皆是戏说不断的影视大片,应酬不完的人际交往,宣泄不尽的迪厅酒吧……各种诱惑脉脉含情向人招手。在学习问题上,孟子最反对“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他曾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棋需要专心致志,写作亦是。有些人智商并不低,所差者专心与恒心。立志写作的档案人一定要有自制力,能抵御外来诱惑,能驱散心中的想入非非,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写作。
总之,论文写作虽不像李院士的“小麦育种,平均需要8年时间”,但也属学术研究范畴,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怎能平日不烧香,评聘之时抱佛脚呢?俗话说,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为此特别奉劝刚刚跨入档案门的年轻同仁,你们离评高级职称少说也有五六年时间,应该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写作,立志为繁荣尚不很景气、水平也并不很高的档案学术研究做出新贡献。
说起顾炎武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学家,人们就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脍炙人口、曾激励多少志士仁人的名言。但同样出自顾炎武之笔的“以兴趣始,以毅力终”则鲜为人知,而荣获2006年国家科技奖最高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正是以此为座右铭。其实这句名言对我们默默无闻地做好日常工作,特别是像论文写作之类的枯燥工作,至关重要。做工作没有兴趣,整天愁眉苦脸,显然不行,这就是“以兴趣始”的道理。但仅凭兴趣又显然不够,这和兴趣的易变、不稳定有关。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故而兴趣既可培养,又可转移。有些人在爱好上朝三暮四,知识上一知半解,事业上一事无成,往往和兴趣的迅速转移有关。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搞透一门学问,包括娴熟掌握论文写作,都必须做到“以毅力终”。
毅力是指人们从事一种工作所表现出的坚强持久的意志,欲掌握论文写作的档案人除应不断培养和保持持久的写作兴趣外,更要在加强毅力上下功夫。
首先要锤炼毅力的自觉性,它表现在自觉地、有意识地确立写作目的,选择提高写作素质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实践写作,而不为世俗的说法和做法左右。特别是面对写不出像样文章、也照样混来高级职称的现象,切不可动摇坚持学习写作的自觉性。虽说学习写作可为评聘职称创造条件,但这并非惟一和最终目的。据说有个别档刊已变味专营发表评聘职称论文,对来稿一律收取“版面费”。不知此举属为民排忧解难,还是涉嫌学术腐败,抑或只是面对评聘职称政策中某些硬性规定的一种无奈和对策。不过笔者以为,真想练就过硬文笔,还是以端正写作目的为好,不宜走此捷径。
其次要锻炼毅力的果断性,它表现在遇到困惑时,能周密考虑果断决定,不优柔寡断。既然认定写作于档案事业及人生发展有利,就应一往无前,果断而行。可能有人泼冷水,说你不是写作的“料”;可能有人拔气门芯,讲写作费力不讨好;还可能有人给你出主意,提供许多处世的“窍门”。你都不要相信,更不要动摇。权当人家是嫉妒你,怕你学到了真本领。有个叫但丁的“老外”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再次要磨炼毅力的持久性,它表现在写作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不因挫折而灰心,不被困难所吓倒。寄给报刊的稿件可能会“泥牛入海无消息”,写给领导的文章可能被搁置一旁,或者屡改而不行,有时甚至连自己也不甚满意。其实那没什么,记住:文章总是越写越老到,越改越出彩,写着,改着,边写边改,不经意间就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一漫长过程最需要毅力的持久。毛泽东曾言:“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写作如同一场持久战,速胜论和失败论是错误的,毫无根据的,也于事无补。文盲出身的革命战士高玉宝能成为作家,没上过大学的高尔基能成为大文豪,何况我们许多大学毕业的档案人。
最后要修炼毅力的克制性,它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如今举目皆是戏说不断的影视大片,应酬不完的人际交往,宣泄不尽的迪厅酒吧……各种诱惑脉脉含情向人招手。在学习问题上,孟子最反对“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他曾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棋需要专心致志,写作亦是。有些人智商并不低,所差者专心与恒心。立志写作的档案人一定要有自制力,能抵御外来诱惑,能驱散心中的想入非非,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写作。
总之,论文写作虽不像李院士的“小麦育种,平均需要8年时间”,但也属学术研究范畴,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怎能平日不烧香,评聘之时抱佛脚呢?俗话说,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为此特别奉劝刚刚跨入档案门的年轻同仁,你们离评高级职称少说也有五六年时间,应该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写作,立志为繁荣尚不很景气、水平也并不很高的档案学术研究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