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但在很长时期内,我们的课堂非常沉闷,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以至于很多孩子辍学。尤其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必要的硬件设施不到位,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达标,教师备课只能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很多优秀的网络资源都用不上。学生上课只能是看着土墙壁、木黑板,就连最简单的投影仪都用不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而且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没兴趣,越学不好,越学不好,越没兴趣。久而久之,教师批评,家长训斥,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只有逃离课堂,去网吧等虚拟世界畅游。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高效课堂便应运而生。如果说要给高效课堂下个定义的话,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当然,虽然现在各地都在高呼高效课堂的口号,但实际落实起来却很难。因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依然占据主流,加之一些教师年龄大了,不愿意改变,也不愿意学习。这就给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一、认清高效课堂的标准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我个人认为要抓住高效课堂的核心因素并兼及其他,高效课堂的核心因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素质的核心是能力。每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评价时亦不可求全责备。每节课可以一种能力为主,兼顾其他。这样既有重点,又有主题,防止漫天撒网又均衡全面,不会单调乏味。
(二)课堂上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深度参与了教学过程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动力、牵引、导向作用,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三)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各有所获,是否关注学生的进步
高效课堂的设计和使用正是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共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的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弄清实施高效教学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原则
(一)实施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
1.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2.让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从而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3.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可以借助一些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的差异性原则。学校教育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这是学校教育的精髓所在。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的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的效率性原则。教学的效率性原则是指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好较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正是着眼于这样的目的,有效课堂的设计和使用旨在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系统性、评价单一及效率低下的现状,便教利学,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课堂的最大功效。
三、现阶段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准备策略
首先,把握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其次,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导学案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因而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这个提示很重要,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那些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高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教师的备课应体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到“三备”。一是备课标教材。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供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和落实。但是有的教师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点,不学习课标,这样一来在备课的大方向上就出现了失误。二是备学生。过去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怎样灌输,只要把事先写好的教案串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课堂上教师控制课堂,一节课不离讲台,一味按部就班地“走教案”,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教师完全不考虑。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把备学生放到足够重视的位置,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同等的,应该是合作的关系。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设计好学习目标、学习流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应该是占主要地位的。教师通过课上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课代表或者小组长实施帮扶,然后根据课堂经历,对导学案予以修补完善,即备好课后课。
(二)抓住阵地,有的放矢
要提高课堂教学,我们就应该从转变观念和角色入手,从学会“管理课堂”开始,从策划课堂45分钟、提高听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开始。
新课程旨在让45分钟发挥效益,把学生从时间 + 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课堂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否得当,决定着学生能否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有关信息,积极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课堂教学正是伴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才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高效课堂将是我們今后一个时期致力研究、探讨、学习的课题。通过学习,我们对高效课堂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至少是从理论上对高效课堂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抓住课堂、抓住教材、抓住学生,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主线,以情境教学、实践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主动学习为途径,真正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学成绩有长足的发展。
(责编 潘冰)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高效课堂便应运而生。如果说要给高效课堂下个定义的话,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当然,虽然现在各地都在高呼高效课堂的口号,但实际落实起来却很难。因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依然占据主流,加之一些教师年龄大了,不愿意改变,也不愿意学习。这就给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一、认清高效课堂的标准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我个人认为要抓住高效课堂的核心因素并兼及其他,高效课堂的核心因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素质的核心是能力。每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评价时亦不可求全责备。每节课可以一种能力为主,兼顾其他。这样既有重点,又有主题,防止漫天撒网又均衡全面,不会单调乏味。
(二)课堂上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深度参与了教学过程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动力、牵引、导向作用,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三)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各有所获,是否关注学生的进步
高效课堂的设计和使用正是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共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的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弄清实施高效教学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原则
(一)实施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
1.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2.让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从而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3.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可以借助一些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的差异性原则。学校教育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这是学校教育的精髓所在。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的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的效率性原则。教学的效率性原则是指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好较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正是着眼于这样的目的,有效课堂的设计和使用旨在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系统性、评价单一及效率低下的现状,便教利学,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课堂的最大功效。
三、现阶段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准备策略
首先,把握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其次,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导学案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因而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这个提示很重要,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那些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高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教师的备课应体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到“三备”。一是备课标教材。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供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和落实。但是有的教师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点,不学习课标,这样一来在备课的大方向上就出现了失误。二是备学生。过去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怎样灌输,只要把事先写好的教案串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课堂上教师控制课堂,一节课不离讲台,一味按部就班地“走教案”,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教师完全不考虑。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把备学生放到足够重视的位置,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同等的,应该是合作的关系。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设计好学习目标、学习流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应该是占主要地位的。教师通过课上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课代表或者小组长实施帮扶,然后根据课堂经历,对导学案予以修补完善,即备好课后课。
(二)抓住阵地,有的放矢
要提高课堂教学,我们就应该从转变观念和角色入手,从学会“管理课堂”开始,从策划课堂45分钟、提高听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开始。
新课程旨在让45分钟发挥效益,把学生从时间 + 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课堂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否得当,决定着学生能否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有关信息,积极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课堂教学正是伴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才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高效课堂将是我們今后一个时期致力研究、探讨、学习的课题。通过学习,我们对高效课堂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至少是从理论上对高效课堂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抓住课堂、抓住教材、抓住学生,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主线,以情境教学、实践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主动学习为途径,真正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学成绩有长足的发展。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