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语言充满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在诗歌作品的解读中,通过感受语言的画面美、动态美、色彩美、立体美和音乐美,可以体验和领悟诗歌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诗歌 语言 画面 动态 色彩
“诗歌是语言艺术”,也是想象艺术,它比其他文学作品尤其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形象美感。形象美具体表现在画面美、动态美、立体美等几个方面。诗的语言美还表现在韵律的音乐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品读,揣摩体会诗歌形象可感的,意味丰厚的,韵味独特的语言美。下面较为具体地谈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披文入情,探寻诗歌语言之美。
1.感受语言的画面美
如: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形象中诗人寄寓“勤出成果”的理念;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之一)这首诗歌描绘的欣欣向荣的初春景象,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安适欢悦的情怀;而在“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的画面中,却能感受诗人那满腹忧郁和愁思。
2.感受语言的动态美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中人格化的“闹”字凸现了红杏挂满枝头,争奇斗艳的盎然春意,且动感十足,意态传神;“云破日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拟人化的“弄”字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皎月破云而出,月下花影斑驳,风中花影摇动,花枝招展,化静为动,化美为媚;“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中“敲”字以声衬静,更显静谧,动态演示新奇生动,使静谧中有生气。
3.感受语言的色彩美
如:杜甫诗“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放船》),“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中,均于句首置色彩形容词,首先激发欣赏者鲜明而丰富的色彩美感,然后再深入感知色彩之后所描绘的事物。先入为主来美化多彩的诗意境界。李商隐《菊》诗“日落江湖白,潮来无地青”中则将色彩词置于具体形象的画面描绘之后,于句末点染色彩印象,丰富审美想象,强化艺术效果。再如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以在句中交错编织色彩词语来展示和渲染绚丽色彩的优美意境。
4.感受语言的立体美
如:读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我们眼前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幅立体画面:远景有西塞山,近景有桃花流水,高处有翩飞的小鸟,低处有游动的肥鱼,春意盎然,生机无限,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享受。再如上文提到的杜甫《绝句》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上有暖日春山,下有花草沙滩,远有飞燕子,近有睡鸳鸯,高低富于变化,前后错落有致,形成了辽远深邃的空间立体美感。
5.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追本溯源,本来就是用来配乐歌唱的,因此许多优秀的古典诗歌至今读起来仍朗朗上口,每一个字词的声音都那么悦耳,节奏都那么明快,给人以优美的音乐感受。现代诗人郭小川说:“在语言艺术中,诗的音乐性最强”由此可见,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个方面:
(1)中国古典诗歌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表现的。四言诗每句两顿,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五言诗每句三顿,如: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七言诗每句四顿,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都分的重复。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赛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如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另外声调上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的运用,极具音乐美感;句式上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3)诗歌不同声调的音节和谐配合会形成悦耳动听的音调。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书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另外,双声、叠韵、叠音、象声,这些音节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相当广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聊逍遥以相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极其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现代诗歌的语言同样也追求音乐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诗中“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整首诗柔美和谐,就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关键词】诗歌 语言 画面 动态 色彩
“诗歌是语言艺术”,也是想象艺术,它比其他文学作品尤其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形象美感。形象美具体表现在画面美、动态美、立体美等几个方面。诗的语言美还表现在韵律的音乐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品读,揣摩体会诗歌形象可感的,意味丰厚的,韵味独特的语言美。下面较为具体地谈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披文入情,探寻诗歌语言之美。
1.感受语言的画面美
如: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形象中诗人寄寓“勤出成果”的理念;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之一)这首诗歌描绘的欣欣向荣的初春景象,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安适欢悦的情怀;而在“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的画面中,却能感受诗人那满腹忧郁和愁思。
2.感受语言的动态美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中人格化的“闹”字凸现了红杏挂满枝头,争奇斗艳的盎然春意,且动感十足,意态传神;“云破日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拟人化的“弄”字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皎月破云而出,月下花影斑驳,风中花影摇动,花枝招展,化静为动,化美为媚;“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中“敲”字以声衬静,更显静谧,动态演示新奇生动,使静谧中有生气。
3.感受语言的色彩美
如:杜甫诗“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放船》),“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中,均于句首置色彩形容词,首先激发欣赏者鲜明而丰富的色彩美感,然后再深入感知色彩之后所描绘的事物。先入为主来美化多彩的诗意境界。李商隐《菊》诗“日落江湖白,潮来无地青”中则将色彩词置于具体形象的画面描绘之后,于句末点染色彩印象,丰富审美想象,强化艺术效果。再如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以在句中交错编织色彩词语来展示和渲染绚丽色彩的优美意境。
4.感受语言的立体美
如:读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我们眼前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幅立体画面:远景有西塞山,近景有桃花流水,高处有翩飞的小鸟,低处有游动的肥鱼,春意盎然,生机无限,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享受。再如上文提到的杜甫《绝句》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上有暖日春山,下有花草沙滩,远有飞燕子,近有睡鸳鸯,高低富于变化,前后错落有致,形成了辽远深邃的空间立体美感。
5.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追本溯源,本来就是用来配乐歌唱的,因此许多优秀的古典诗歌至今读起来仍朗朗上口,每一个字词的声音都那么悦耳,节奏都那么明快,给人以优美的音乐感受。现代诗人郭小川说:“在语言艺术中,诗的音乐性最强”由此可见,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个方面:
(1)中国古典诗歌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表现的。四言诗每句两顿,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五言诗每句三顿,如: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七言诗每句四顿,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都分的重复。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赛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如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另外声调上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的运用,极具音乐美感;句式上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3)诗歌不同声调的音节和谐配合会形成悦耳动听的音调。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书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另外,双声、叠韵、叠音、象声,这些音节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相当广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聊逍遥以相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极其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现代诗歌的语言同样也追求音乐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诗中“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整首诗柔美和谐,就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