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结合地理、行业和资源特点,凝练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使专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就是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广西大学通过实施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以相关优势学科为基础,面向广西的制糖业、造纸与木材加工、有色金属、电力、木薯业等优势特色行业,挑选一批重点专业进行综合性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专业;核心竞争力;专业综合实力
一、专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于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的论文。“核心竞争力”这个名词逐渐被学术界所使用。
核心竞争力原意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张维迎教授曾把核心竞争力的特性总结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五个特点。
我们认为锻造专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结合地理、行业和资源特点,凝练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使专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的内涵
广西大学实施的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是以相关优势学科为基础,面向广西的制糖业、造纸与木材加工、有色金属、电力、木薯业等优势特色行业培养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同时,挑选一批重点专业进行综合性改革。例如,对泰语等专业进行东盟导向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进行产业支撑型、电子商务等专业进行创业复合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进行协同创新型、社会工作等专业进行社会服务型、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进行国际合作型综合改革。
三、广西大学在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方面的举措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对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专业办学理念,是指学校对所办专业的定性、定位及核心能力的认识,即要把所办专业打造成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专业办学理念对学校专业办学水平起着定向的作用,引导着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发展。
根据广西大学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评价为检验标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协同育人开放式的专业办学理念,培养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14+10”产业体系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所需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针对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确定优先发展专业
要切实根据本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优先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和重点扶植专业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适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滇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为中国与东盟创造新的“钻石十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对不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全程互动改革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显著的专业,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进行压缩。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造性提出开展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将实现知识能力大纲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建立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专业培养计划实现矩阵,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学校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设特培班的基础上,相继在外国语学院开设“多学科背景大学英语口译特别培训班”,在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开设“信息技术创新英才实验班”,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2011年,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首次开设了信息技术创新英才实验班,首批招收了20名学生。该班采用多元、灵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大力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致力培养有较强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信息类精英人才。
2011年11月,我校首期多学科背景大学英语口译特别培训班在外国语学院正式开班,首批招收25名学生。该班致力于培养多学科背景下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外语能力的、能更好适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首期多学科背景大学英语口译特别培训班课程将安排四个学期完成,每学期课内学时为36,共授4学分,选拔对象为就读于我校全日制非外语专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专业成绩优良、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通过选拔而进入培训班的学员们将在培训课程中接受基于本专业的英文演讲、辩论、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四个子课程的训练,并获得优先选派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担任随同翻译工作、担任外教助理等大量的实践练习机会。
在全校所有课程中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仅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参与课改教师人数达到3308人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19人),课改课程达到2241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4.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建设卓越的师资队伍,打造能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专业教学生态群”,是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以爱岗敬业、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内容的师德教育,弘扬教师热爱事业、挑战自我、追求崇高、追求卓越的思想。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打造专业不同教学方向与层次之间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针对学科人才状况、专业特色和发展突破口,建设不同类型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加强团队核心成员培养和必要拔尖骨干力量引进,快速提升团队水平。
5.构筑坚实的学科支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高水平的学科促进高水平专业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引导方向、凝聚团队、搭建平台的作用,促进优势学科资源向本科优质教学资源转化,才能促使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牢固树立“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坚持学科建设必须有利于专业建设,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把科学研究引进整个教学过程,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积极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智力和科研资源,为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为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机制,将本科专业建设纳入学科建设范畴,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学的发展,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在学科建设方案中,将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机制纳入学科建设范畴,把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遴选学科群研究方向的重要指标,并制定具体的建设措施。建立重点专业遴选和建设机制,要求遴选重点专业必须有较强的学科(群)支撑,有良好的学术环境,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依托学科建设成果加强专业建设。立足学科前沿,以重点学科、博士点或者硕士点为支撑,开设适应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起点的新专业。利用成熟的学科研究方向调整专业方向。以优势学科为支撑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等,着力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行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先进的专业。
四、实施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施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3个专业正式入选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我校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农垦阳明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我校《家畜寄生虫与公共健康卫生》和《木材美学》入选教育部2012年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一批建设项目,《碳减排与低碳生活》入选教育部2012年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二批建设项目。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我校获得20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以教学过程强化为抓手,为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的课程改革项目2012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参考文献:
[1]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108-112.
[2]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 1990,68(3):79-93.
[3]董本云.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1):102-104.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关键词:专业;核心竞争力;专业综合实力
一、专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于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的论文。“核心竞争力”这个名词逐渐被学术界所使用。
核心竞争力原意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张维迎教授曾把核心竞争力的特性总结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五个特点。
我们认为锻造专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结合地理、行业和资源特点,凝练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使专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的内涵
广西大学实施的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是以相关优势学科为基础,面向广西的制糖业、造纸与木材加工、有色金属、电力、木薯业等优势特色行业培养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同时,挑选一批重点专业进行综合性改革。例如,对泰语等专业进行东盟导向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进行产业支撑型、电子商务等专业进行创业复合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进行协同创新型、社会工作等专业进行社会服务型、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进行国际合作型综合改革。
三、广西大学在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方面的举措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对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专业办学理念,是指学校对所办专业的定性、定位及核心能力的认识,即要把所办专业打造成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专业办学理念对学校专业办学水平起着定向的作用,引导着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发展。
根据广西大学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评价为检验标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协同育人开放式的专业办学理念,培养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14+10”产业体系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所需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针对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确定优先发展专业
要切实根据本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优先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和重点扶植专业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适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滇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为中国与东盟创造新的“钻石十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对不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全程互动改革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显著的专业,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进行压缩。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造性提出开展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将实现知识能力大纲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建立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专业培养计划实现矩阵,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学校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设特培班的基础上,相继在外国语学院开设“多学科背景大学英语口译特别培训班”,在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开设“信息技术创新英才实验班”,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2011年,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首次开设了信息技术创新英才实验班,首批招收了20名学生。该班采用多元、灵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大力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致力培养有较强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信息类精英人才。
2011年11月,我校首期多学科背景大学英语口译特别培训班在外国语学院正式开班,首批招收25名学生。该班致力于培养多学科背景下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外语能力的、能更好适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首期多学科背景大学英语口译特别培训班课程将安排四个学期完成,每学期课内学时为36,共授4学分,选拔对象为就读于我校全日制非外语专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专业成绩优良、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通过选拔而进入培训班的学员们将在培训课程中接受基于本专业的英文演讲、辩论、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四个子课程的训练,并获得优先选派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担任随同翻译工作、担任外教助理等大量的实践练习机会。
在全校所有课程中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仅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参与课改教师人数达到3308人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19人),课改课程达到2241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4.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建设卓越的师资队伍,打造能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专业教学生态群”,是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以爱岗敬业、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内容的师德教育,弘扬教师热爱事业、挑战自我、追求崇高、追求卓越的思想。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打造专业不同教学方向与层次之间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针对学科人才状况、专业特色和发展突破口,建设不同类型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加强团队核心成员培养和必要拔尖骨干力量引进,快速提升团队水平。
5.构筑坚实的学科支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高水平的学科促进高水平专业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引导方向、凝聚团队、搭建平台的作用,促进优势学科资源向本科优质教学资源转化,才能促使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牢固树立“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坚持学科建设必须有利于专业建设,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把科学研究引进整个教学过程,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积极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智力和科研资源,为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为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机制,将本科专业建设纳入学科建设范畴,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学的发展,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在学科建设方案中,将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机制纳入学科建设范畴,把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遴选学科群研究方向的重要指标,并制定具体的建设措施。建立重点专业遴选和建设机制,要求遴选重点专业必须有较强的学科(群)支撑,有良好的学术环境,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依托学科建设成果加强专业建设。立足学科前沿,以重点学科、博士点或者硕士点为支撑,开设适应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起点的新专业。利用成熟的学科研究方向调整专业方向。以优势学科为支撑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等,着力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行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先进的专业。
四、实施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施专业核心竞争力锻造计划,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3个专业正式入选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我校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农垦阳明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我校《家畜寄生虫与公共健康卫生》和《木材美学》入选教育部2012年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一批建设项目,《碳减排与低碳生活》入选教育部2012年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二批建设项目。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我校获得20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以教学过程强化为抓手,为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的课程改革项目2012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参考文献:
[1]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108-112.
[2]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 1990,68(3):79-93.
[3]董本云.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1):102-104.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