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对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形成了一定的挑战性。此外,新时期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新媒体为大学校园带来的公益广告,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对公益广告的性质进行分析,寻找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好现代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切实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效率与质量。
一、公益广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随着当前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岗位的减少,在我国普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引发了很多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例如在就业中普遍存在压力大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刚入学的学生还是面临就业的毕业生纷纷表现出恐慌心理,他们在出现这种心理时无所适从,只能试图麻痹自己,就业心态中存在无所谓的想法,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或者存在盲目模仿与从众的就业心态。在大学中出现这一问题引发我们深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们个人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强,在面对危机时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第二,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过于陈旧,无法对大学生展开有效的就业辅导;第三,就业政策落实不够,在招聘过程中的一些条件对大学生并不公平。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很大程度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有关。通过把公益广告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又能改善大学中过于陈旧的教育模式。通过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社会正能量进行传递,以感性诉求为主,兼具社会性与公益性的特征,其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吸引大学生驻足,在无形之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公益广告的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纠正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偏差,使大学生们在择业和就业中能够具备积极良好的心态。
二、公益广告的特征
(一)公益性
公益性是公益广告最显著的特征,只有具备了公益性,受众才能够摒弃原有的认识及行为而接受其所要传达的、符合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文化,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优良之风。公益广告创作及播出的目的不在于赚取利润,而是为了改善社会风貌,稳定社会生活秩序,可以说,这种广告具备服务的性质。
(二)以感性诉求为主
在公益广告中,一般是注重与受众的感情共鸣,对观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保证受众对其宣传的内容产生认同感,逐步引导受众接受公益广告的内容并用其约束自身的行为,最终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三)社会性
普通广告的宣传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受众,但是公益广告在设计时把受众的范围扩大了,是以社会性题材为基础,为解决社会基本问题服务。在宣传内容中以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很容易使受众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提升宣传效果。
(四)艺术性
一则成功的广告包括公益广告,都应该具备艺术性特征。在公益广告的设计中,只有在创意中具备独特性,在宣传内容中内涵丰富,加之高水平的制作方法,才能使公益广告所要宣扬的立场鲜明,才能发挥出其强大的引导性。
(五)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是公益广告与普通广告最本质的区别。在商业广告中,其宣传一般具有鲜明的营利目的,为产品的推广服务,力争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公益广告的设计则以告诫或者倡导某种社会行为或观念为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具有营利性。
三、大学生就业视野中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
公益广告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精神文明的要求,能够有效填补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所导致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之间出现的缝隙。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公益广告题材丰富,不仅包含对道德模范的宣传,也包括对环保的倡导,还有对健康及安全的建议等。所有这些公益广告的内容往往以受众欢迎的形式展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并能使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呈现,以此来引导广大学生行为,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无形之中得以提升。此外,公益广告在倡导社会新风尚、宣扬中华优秀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功能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电子报、看电视、上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传播媒介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影响重大。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入公益广告这一载体,在公益广告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利用公益广告的娱乐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能够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接受公益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对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加形象直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实现寓教于乐,体现现代教育的包容性。
(三)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功能
以现代化的媒体技术为载体,公益广告由于充满娱乐性以及教育意义而得以广泛传播。受众对公益广告产生共鸣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其思想观念的领会与认同。因此,在大学校园中,一则高质量的公益广告是能够以理服人的,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产生了影响,从而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虽然学生们能够接受这些教育,但是,这些教育作用往往只是暂时性的,不能真正持续发挥作用,此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公益广告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生们在观看公益广告时,一旦对广告所宣传的内容产生共鸣,就会对自身的行为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刺激事先储存在大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大脑记忆加以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加以引导,并具有持久的作用。在大学教育中,公益广告正是利用了以上机理才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强化。 (四)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而需要处理一些社会中各领域的精神性问题。人们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由于生活环境及社会阅历的不同,个人价值观中具备了浓厚的主观因素,因此,很容易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在理论教育和现实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在大学校园中,一则成功的公益广告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先进文化的主导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修养、思想等方面起到引导作用,加强受教育学生的自我反思,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改造或者重塑,并逐步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统一,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视野中提升公益广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议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中运用诉诸理性和感情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个体在生活习惯、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行为中受感情和理性控制的程度也有相当大的区别。一些人可能比较容易接受理性建议,而有的人则更倾向于接受感情的影响。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学生们的个性差异相当明显,只有把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相结合,充分利用二者在指导思想及行为中的优势,加以艺术手段,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才能有效发挥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让学生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就业中的挑战。
(二)充分落实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功能
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公益广告作为它的新型载体,其自身的传播也需借助媒体的作用,在大学校园中,这些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网络等等,而作为公益广告的信息接收设备包括电视机、电脑等配置并不均衡,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载力必然会受信息接受终端的限制。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现状,在大学中,公益广告要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作用,必须利用好现有的信息传播媒介,充分改革校园媒体管理机制。通过校园媒体的整合提升,积极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公益广告在大学校园中的影响力加强。此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的经济支持,使信息技术在校园中得以普及,保证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承载能力。唯有如此,大学生们才能为就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功能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普遍具有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特点,他们不喜欢被一些循规蹈矩的东西束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公益广告为载体,力求形式的多样化与艺术性,加入一些时尚元素,能够使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活泼,既迎合了大学生们的个性需求,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增强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塑功能
在结论中可以采用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方法。明示结论是指在公益广告中直接给出结论,告诉受众应该采取或者不采取的行动;暗示结论是采用委婉的说法,受众心领神会,对自身行为形成指导。把二者有机结合,能够适应不同大学生们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在就业中也就具备了更强的抗压能力。
五、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们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够保证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公益广告这一载体,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帮助大学生应对复杂的就业挑战。
一、公益广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随着当前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岗位的减少,在我国普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引发了很多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例如在就业中普遍存在压力大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刚入学的学生还是面临就业的毕业生纷纷表现出恐慌心理,他们在出现这种心理时无所适从,只能试图麻痹自己,就业心态中存在无所谓的想法,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或者存在盲目模仿与从众的就业心态。在大学中出现这一问题引发我们深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们个人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强,在面对危机时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第二,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过于陈旧,无法对大学生展开有效的就业辅导;第三,就业政策落实不够,在招聘过程中的一些条件对大学生并不公平。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很大程度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有关。通过把公益广告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又能改善大学中过于陈旧的教育模式。通过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社会正能量进行传递,以感性诉求为主,兼具社会性与公益性的特征,其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吸引大学生驻足,在无形之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公益广告的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纠正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偏差,使大学生们在择业和就业中能够具备积极良好的心态。
二、公益广告的特征
(一)公益性
公益性是公益广告最显著的特征,只有具备了公益性,受众才能够摒弃原有的认识及行为而接受其所要传达的、符合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文化,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优良之风。公益广告创作及播出的目的不在于赚取利润,而是为了改善社会风貌,稳定社会生活秩序,可以说,这种广告具备服务的性质。
(二)以感性诉求为主
在公益广告中,一般是注重与受众的感情共鸣,对观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保证受众对其宣传的内容产生认同感,逐步引导受众接受公益广告的内容并用其约束自身的行为,最终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三)社会性
普通广告的宣传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受众,但是公益广告在设计时把受众的范围扩大了,是以社会性题材为基础,为解决社会基本问题服务。在宣传内容中以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很容易使受众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提升宣传效果。
(四)艺术性
一则成功的广告包括公益广告,都应该具备艺术性特征。在公益广告的设计中,只有在创意中具备独特性,在宣传内容中内涵丰富,加之高水平的制作方法,才能使公益广告所要宣扬的立场鲜明,才能发挥出其强大的引导性。
(五)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是公益广告与普通广告最本质的区别。在商业广告中,其宣传一般具有鲜明的营利目的,为产品的推广服务,力争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公益广告的设计则以告诫或者倡导某种社会行为或观念为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具有营利性。
三、大学生就业视野中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
公益广告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精神文明的要求,能够有效填补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所导致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之间出现的缝隙。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公益广告题材丰富,不仅包含对道德模范的宣传,也包括对环保的倡导,还有对健康及安全的建议等。所有这些公益广告的内容往往以受众欢迎的形式展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并能使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呈现,以此来引导广大学生行为,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无形之中得以提升。此外,公益广告在倡导社会新风尚、宣扬中华优秀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功能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电子报、看电视、上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传播媒介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影响重大。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入公益广告这一载体,在公益广告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利用公益广告的娱乐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能够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接受公益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对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加形象直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实现寓教于乐,体现现代教育的包容性。
(三)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功能
以现代化的媒体技术为载体,公益广告由于充满娱乐性以及教育意义而得以广泛传播。受众对公益广告产生共鸣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其思想观念的领会与认同。因此,在大学校园中,一则高质量的公益广告是能够以理服人的,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产生了影响,从而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虽然学生们能够接受这些教育,但是,这些教育作用往往只是暂时性的,不能真正持续发挥作用,此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公益广告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生们在观看公益广告时,一旦对广告所宣传的内容产生共鸣,就会对自身的行为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刺激事先储存在大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大脑记忆加以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加以引导,并具有持久的作用。在大学教育中,公益广告正是利用了以上机理才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强化。 (四)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而需要处理一些社会中各领域的精神性问题。人们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由于生活环境及社会阅历的不同,个人价值观中具备了浓厚的主观因素,因此,很容易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在理论教育和现实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在大学校园中,一则成功的公益广告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先进文化的主导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修养、思想等方面起到引导作用,加强受教育学生的自我反思,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改造或者重塑,并逐步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统一,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视野中提升公益广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议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中运用诉诸理性和感情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个体在生活习惯、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行为中受感情和理性控制的程度也有相当大的区别。一些人可能比较容易接受理性建议,而有的人则更倾向于接受感情的影响。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学生们的个性差异相当明显,只有把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相结合,充分利用二者在指导思想及行为中的优势,加以艺术手段,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才能有效发挥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让学生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就业中的挑战。
(二)充分落实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功能
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公益广告作为它的新型载体,其自身的传播也需借助媒体的作用,在大学校园中,这些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网络等等,而作为公益广告的信息接收设备包括电视机、电脑等配置并不均衡,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载力必然会受信息接受终端的限制。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现状,在大学中,公益广告要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作用,必须利用好现有的信息传播媒介,充分改革校园媒体管理机制。通过校园媒体的整合提升,积极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公益广告在大学校园中的影响力加强。此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的经济支持,使信息技术在校园中得以普及,保证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承载能力。唯有如此,大学生们才能为就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功能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普遍具有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特点,他们不喜欢被一些循规蹈矩的东西束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公益广告为载体,力求形式的多样化与艺术性,加入一些时尚元素,能够使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活泼,既迎合了大学生们的个性需求,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增强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塑功能
在结论中可以采用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方法。明示结论是指在公益广告中直接给出结论,告诉受众应该采取或者不采取的行动;暗示结论是采用委婉的说法,受众心领神会,对自身行为形成指导。把二者有机结合,能够适应不同大学生们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在就业中也就具备了更强的抗压能力。
五、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们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够保证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公益广告这一载体,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帮助大学生应对复杂的就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