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求有效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有效教学”的提出是针对许多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作为学习母语的课堂,语文学科的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它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理想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加大了教学投入,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课堂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改革的步伐也一直没有停止,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到“减负”,再到“新课程改革”。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能力的问题上一直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下面,我就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谈一点我的看法和理解。
1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真实的
1.1追求真实的课堂
真实的语文课堂,在于让语文充满思想,充满感情,充满人文精神。真实的语文课堂在于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说把教看做点的话,那么学就是面。我们不能以教代学,而应以教作为支点,带动学生学习。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内容,更要具备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大力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促使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学习资源,多渠道获取知识,提炼智慧。
1.2联系真实的生活
语文教学的真实性应植根于生活的真实,创设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情境。组织学生游览、观光,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学习语文;以知识激发、唤醒学生对生活知识的回忆、记述、思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故事会、辩论会、演讲会和游戏等。
1.3培养真实的学生
真实的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实的学生具备热爱学习、喜欢钻研、探索的精神。
语文课上,我们要教会学生表达,教语文。语文包括字、词、句、段、篇,包括听、说、读、写,还包括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等。语文课上,要将知识点的教学落到实处,体现能力培养,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好。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只追求课堂上的美,更应该追求课堂的“真”。总之,只有追求真实的课堂,联系真实的生活,培养真实的学生,语文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2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快乐的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爱是语文学习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很难关注它,思索与之有关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努力让学生成为乐学者。然而,教学现实常常让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同样时间的课,有的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如沐春风,几乎忘了时间的存在,有的老师上的课索然无味,气氛沉闷,学生厌倦,视下课铃声为一种解脱。有的课堂井然有序,学生守纪好学,气氛活跃,有的课堂秩序混乱,甚至难以维持纪律,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我认为一个理想的课堂必须受学生欢迎,也受老师欢迎。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老师有了上课动力,才有可能打造精彩的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挖掘让学生乐学的源泉:享受思考的乐趣、成功的乐趣、活动的乐趣、做作业的乐趣,形成良性循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常善用、乐用多种教育资源,如音乐、美术、视频等与原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更深刻地感动,这样才能更深情地投入,达到乐学的境界。
3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灵动的
所谓“灵动”,就是一种生气、活力,就是和谐、节奏,就是古人所谓的“气扬采飞”。追求灵动,正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表现形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灵动的课堂上,自由地采撷心灵的感悟,进而更好地探索和践行诗意的人生。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而且是思维发展、情感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学的诸元素——文本、学生、教师,都是离不开思维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因而好的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充满张力的。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课程下的课堂应是灵动的课堂,它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交往、思维状态。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课堂的使命就是点燃这火种,致力培育积极的学习情感。
4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共进的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面对信息,凭借自己的经验,用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义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情智的不断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交往的主体看,他们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只要我们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与他相处,对他帮助,对他影响,对他引导,语文课堂就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相信,在这样的沃土中必能开出“师生共成长”的奇葩。
5总结
就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研究并加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优化模式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對来说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教师要利用当前的研究成果展开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小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面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时也可以有充足的学习基础去准备。
参考文献
[1]罗泉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911,910.
[2]陈颖莉.课程背景下“理想课堂”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14):1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理想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加大了教学投入,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课堂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改革的步伐也一直没有停止,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到“减负”,再到“新课程改革”。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能力的问题上一直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下面,我就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谈一点我的看法和理解。
1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真实的
1.1追求真实的课堂
真实的语文课堂,在于让语文充满思想,充满感情,充满人文精神。真实的语文课堂在于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说把教看做点的话,那么学就是面。我们不能以教代学,而应以教作为支点,带动学生学习。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内容,更要具备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大力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促使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学习资源,多渠道获取知识,提炼智慧。
1.2联系真实的生活
语文教学的真实性应植根于生活的真实,创设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情境。组织学生游览、观光,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学习语文;以知识激发、唤醒学生对生活知识的回忆、记述、思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故事会、辩论会、演讲会和游戏等。
1.3培养真实的学生
真实的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实的学生具备热爱学习、喜欢钻研、探索的精神。
语文课上,我们要教会学生表达,教语文。语文包括字、词、句、段、篇,包括听、说、读、写,还包括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等。语文课上,要将知识点的教学落到实处,体现能力培养,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好。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只追求课堂上的美,更应该追求课堂的“真”。总之,只有追求真实的课堂,联系真实的生活,培养真实的学生,语文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2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快乐的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爱是语文学习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很难关注它,思索与之有关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努力让学生成为乐学者。然而,教学现实常常让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同样时间的课,有的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如沐春风,几乎忘了时间的存在,有的老师上的课索然无味,气氛沉闷,学生厌倦,视下课铃声为一种解脱。有的课堂井然有序,学生守纪好学,气氛活跃,有的课堂秩序混乱,甚至难以维持纪律,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我认为一个理想的课堂必须受学生欢迎,也受老师欢迎。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老师有了上课动力,才有可能打造精彩的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挖掘让学生乐学的源泉:享受思考的乐趣、成功的乐趣、活动的乐趣、做作业的乐趣,形成良性循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常善用、乐用多种教育资源,如音乐、美术、视频等与原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更深刻地感动,这样才能更深情地投入,达到乐学的境界。
3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灵动的
所谓“灵动”,就是一种生气、活力,就是和谐、节奏,就是古人所谓的“气扬采飞”。追求灵动,正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表现形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灵动的课堂上,自由地采撷心灵的感悟,进而更好地探索和践行诗意的人生。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而且是思维发展、情感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学的诸元素——文本、学生、教师,都是离不开思维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因而好的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充满张力的。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课程下的课堂应是灵动的课堂,它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交往、思维状态。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课堂的使命就是点燃这火种,致力培育积极的学习情感。
4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共进的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面对信息,凭借自己的经验,用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义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情智的不断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交往的主体看,他们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只要我们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与他相处,对他帮助,对他影响,对他引导,语文课堂就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相信,在这样的沃土中必能开出“师生共成长”的奇葩。
5总结
就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研究并加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优化模式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對来说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教师要利用当前的研究成果展开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小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面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时也可以有充足的学习基础去准备。
参考文献
[1]罗泉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911,910.
[2]陈颖莉.课程背景下“理想课堂”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