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教学外,还要加强人文素养渗透,加强阅读教学中课文的思想价值取向与文本理解,本文笔者就课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和“多元解读”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 语文阅读 阅读理解 思想价值 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于是,多元理解被老师们纷纷引入阅读教学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少偏差,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不和谐的现象。
一、“价值取向”的来源
任何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这是因为作者创作一部作品,总有一定的大体明确的创作目的或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这就使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或艺术形象在诞生时就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属于它自身的属性,也就给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另外,文学作品一经选入课本,就有其特殊的客观规定性,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再开放型的教材也会有一个或严密或松散的体系,要做好这个工作,编者自己心中对作品有一个明确或基本明确的与作者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的结论。
二、“多元理解”的产生
任何人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大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
三、“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具有共性。“多元理解”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到感受和体验,展示个性。教学中,即要追求共性,又要张扬个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且作好引导者,要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1.多元理解,切合文旨
切合文旨,是多元理解的灵魂。多元理解,应当紧扣文章主旨,利于深化对文意文旨的认识,或使人物角色的形象更丰满,或使情感的体悟更深刻,或使思维的领域更宽广……多元理解不得远离文本,个性飞扬不得随心所欲,思维驰骋不是胡思乱想。
一位老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课末进行多元理解的拓展,“此时,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学生纷纷指责:“小鱼不应贪玩,以致被海浪冲上浅水洼;小鱼不应乱跑,要守纪律;小鱼不应离开妈妈独自乱闯;小鱼不应不听妈妈的话……”先且不说这种种“不应”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时代精神,是否利于学生的成长。更遗憾的是,课文的主人公是小男孩而非小鱼,课文的主旨是赞赏小男孩“富有爱心,珍爱生命”的举动与精神,而非小鱼的种种“不守规矩”。这样的多元理解偏离了文旨,失去了意义。
2.多元理解,顺应文理
顺应文理,是多元理解的命脉。人有人脉人气,文有文理文气,文理要通达,文气要通畅。多元理解必须整体把握文理文气,不悖文理文气。
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一位教师独具匠心,顺着“奚落”的线索,从角色的动作和神态入手,紧紧抓住表现陶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和表现铁罐的“谦虚、争辩”等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朗读,品味感悟角色形象。
然而,关于陶罐,当学生纷纷说出“温和、温柔、亲切、针锋相对、有点伤心、心平气和、冷静、平静、苦口婆心”等词时,教师高兴地一味加以肯定。
对于铁罐步步升级蛮横无理的奚落,无论从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的过程看,还是从陶罐说话口气中的反问句和感叹句来看,陶罐一方面并非懦弱可欺和毫无原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和宽容的,“温柔、温和、亲切、针锋相对”等词显然不合文理文气,不合陶罐角色基调和情感发展变化。若用上“提高声调、有些不悦、严肃、责怪、正色、据理力争、语重心长、好言相劝”等似乎更为合适。
关于铁罐,当一些学生相继说出“有些生气、脑羞盛怒、满腔怒火、怒气冲天、忍无可忍、怒不可遏、火冒三丈,义愤填膺”时,教师同样大加赞赏。如果多元理解不顾褒贬,不分轻重,不顾语境,一味点头称是,不仅有悖文理文气,更可怕的是传播了谬误,造成学生是非不明。
3.多元理解,辨明主次
辨明主次,是多元理解的指针,不少作品涉及的角色形象,涉及的人物品格虽然是立体的、多维的、丰富的,但毕竟有主有次,多元理解教学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点。
像《西门豹治邺》一课,关于“你怎么评价西门豹”这一问题,学生有的说,西门豹善于调查研究,从“摸清底细”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他说“我也去送送新娘”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从兴修水利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聪明的人,有的说是个不信鬼神的人,有的说是个很有计谋的人,有的说是个铲除恶势力有术的人……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并大加赞赏,教学就此画上句号。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均没有错,学生能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抽象如此的品格特点,反映了学生相当强的语文能力和广阔、深刻、灵活的思维。然而,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仅止于此是很不到位的。试想,善调查、兴修水利等是西门豹的主要特点吗?是文章反映的主旨吗?显然,文章主要反映的是西门豹的不信迷信、驱邪除恶和过人谋略。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理解再多元,也是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 黎煜.促进学生阅读先结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2]肖德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广东教育(教研版)
关键词: 语文阅读 阅读理解 思想价值 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于是,多元理解被老师们纷纷引入阅读教学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少偏差,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不和谐的现象。
一、“价值取向”的来源
任何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这是因为作者创作一部作品,总有一定的大体明确的创作目的或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这就使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或艺术形象在诞生时就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属于它自身的属性,也就给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另外,文学作品一经选入课本,就有其特殊的客观规定性,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再开放型的教材也会有一个或严密或松散的体系,要做好这个工作,编者自己心中对作品有一个明确或基本明确的与作者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的结论。
二、“多元理解”的产生
任何人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大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
三、“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具有共性。“多元理解”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到感受和体验,展示个性。教学中,即要追求共性,又要张扬个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且作好引导者,要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1.多元理解,切合文旨
切合文旨,是多元理解的灵魂。多元理解,应当紧扣文章主旨,利于深化对文意文旨的认识,或使人物角色的形象更丰满,或使情感的体悟更深刻,或使思维的领域更宽广……多元理解不得远离文本,个性飞扬不得随心所欲,思维驰骋不是胡思乱想。
一位老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课末进行多元理解的拓展,“此时,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学生纷纷指责:“小鱼不应贪玩,以致被海浪冲上浅水洼;小鱼不应乱跑,要守纪律;小鱼不应离开妈妈独自乱闯;小鱼不应不听妈妈的话……”先且不说这种种“不应”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时代精神,是否利于学生的成长。更遗憾的是,课文的主人公是小男孩而非小鱼,课文的主旨是赞赏小男孩“富有爱心,珍爱生命”的举动与精神,而非小鱼的种种“不守规矩”。这样的多元理解偏离了文旨,失去了意义。
2.多元理解,顺应文理
顺应文理,是多元理解的命脉。人有人脉人气,文有文理文气,文理要通达,文气要通畅。多元理解必须整体把握文理文气,不悖文理文气。
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一位教师独具匠心,顺着“奚落”的线索,从角色的动作和神态入手,紧紧抓住表现陶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和表现铁罐的“谦虚、争辩”等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朗读,品味感悟角色形象。
然而,关于陶罐,当学生纷纷说出“温和、温柔、亲切、针锋相对、有点伤心、心平气和、冷静、平静、苦口婆心”等词时,教师高兴地一味加以肯定。
对于铁罐步步升级蛮横无理的奚落,无论从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的过程看,还是从陶罐说话口气中的反问句和感叹句来看,陶罐一方面并非懦弱可欺和毫无原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和宽容的,“温柔、温和、亲切、针锋相对”等词显然不合文理文气,不合陶罐角色基调和情感发展变化。若用上“提高声调、有些不悦、严肃、责怪、正色、据理力争、语重心长、好言相劝”等似乎更为合适。
关于铁罐,当一些学生相继说出“有些生气、脑羞盛怒、满腔怒火、怒气冲天、忍无可忍、怒不可遏、火冒三丈,义愤填膺”时,教师同样大加赞赏。如果多元理解不顾褒贬,不分轻重,不顾语境,一味点头称是,不仅有悖文理文气,更可怕的是传播了谬误,造成学生是非不明。
3.多元理解,辨明主次
辨明主次,是多元理解的指针,不少作品涉及的角色形象,涉及的人物品格虽然是立体的、多维的、丰富的,但毕竟有主有次,多元理解教学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点。
像《西门豹治邺》一课,关于“你怎么评价西门豹”这一问题,学生有的说,西门豹善于调查研究,从“摸清底细”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他说“我也去送送新娘”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从兴修水利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聪明的人,有的说是个不信鬼神的人,有的说是个很有计谋的人,有的说是个铲除恶势力有术的人……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并大加赞赏,教学就此画上句号。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均没有错,学生能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抽象如此的品格特点,反映了学生相当强的语文能力和广阔、深刻、灵活的思维。然而,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仅止于此是很不到位的。试想,善调查、兴修水利等是西门豹的主要特点吗?是文章反映的主旨吗?显然,文章主要反映的是西门豹的不信迷信、驱邪除恶和过人谋略。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理解再多元,也是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 黎煜.促进学生阅读先结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2]肖德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广东教育(教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