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設性新闻以“积极”“参与”为核心,呈现为方案新闻、预期新闻、和平新闻和恢复性叙事。本文立足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案例,展示建设性新闻的实践特征,提炼建设性新闻的时代价值,旨在为未来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95-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迭代,网络新闻呈现碎片化、海量化等诸多特征。近年来兴起的建设性新闻,作为反传统的新闻实践,对草根新闻趋向冲突性的报道进行了协调与规训,有效降低了缺乏理性的网络新闻对受众的消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许多专业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把握舆论主动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呈现了我国建设性新闻实践的新动态。
一、建设性新闻的理论阐释
有学者指出,建设性新闻是对草根新闻的继承与发展。草根新闻以普通人为主体,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追求观点的自由表达;建设性新闻则以专业媒体为主体,引导公众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并推动解决方案的产生。2014年前后,欧洲出现“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这一概念,与其类似的另一个常被学界提及的概念是“解决之道新闻”(solutions journalism),也有人将其译为“解困新闻”“解题新闻”“方案新闻”[1]。尽管学界尚未对建设性新闻的定义达成一致意见,但其本身已形成了明晰的基本内涵。
“建设性新闻指的是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公共传播时代重塑自身社会角色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1]建设性新闻的传播主体需具备建设性意识,这种意识需贯穿新闻采写历程,最终体现在报道的建设性议题中。该议题不能仅呈现某个问题,反映单一事件,更要透过事实本身,激发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理性思考与讨论;该议题不能仅关注新闻的冲突性、重要性等“传播价值”,同时要进行积极的“价值传播”,推动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营造舆论向心力与社会凝聚力。
作为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建设性新闻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影响。由于西方新闻业过度报道社会的对抗,使受众在意识中过分建构了现实的动荡与不安,以致产生负面情绪,不愿继续阅读此类新闻,出现“新闻回避”。建设性新闻则是对该现象的回应,其对公共事件进行建设性解读,指引化解问题的方向,而非让矛盾愈演愈烈。
建设性新闻强调“积极”与“参与”。其对“参与”的强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传播主体参与公共事件的分析,发挥专业优势、集中人才特长,采写有深度、有思辨性的新闻报道;二是使传播受众参与报道的互动,在树立信心的同时推动问题的解决,形成正向舆论态势。建设性新闻对“积极”的强调并非指完全回避负面新闻,而是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与受众保持沟通与对话的姿态,无论报道本身正面或负面,皆传递积极信息、展现积极态度,建构直面问题的勇气与信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28.2%和22.9%[2]。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技术迭代造就了新闻传播新业态,也为建设性新闻的生长提供了必要保障:一是大数据技术推进了新闻的建设性分析与预测;二是即时互动增加了用户参与度与积极性;三是信息推送促进了建设性议题的分发与传播。
实践环境中,建设性新闻主要表现为方案新闻、预期新闻、和平新闻和恢复性叙事。方案新闻即公共事件出现后的应对方案,其前提是发现问题,并找准问题根源;预期新闻通过分析公共事件的趋势,引导公众理性面对未来;和平新闻关注国家和国际矛盾,寻求平等对话和有效沟通,从而化解失衡;恢复性叙事旨在协调社群间的冲突。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建设性新闻的实践特征
当下网络新闻充斥着冲突性即反建设性的报道,原因有三:第一,互联网作为弱相关的传播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个人更倾向于在与他人的冲突中满足自我,以强化对自我的符号化认知;第二,网络新闻呈现量上的信息爆炸,使冲突性叙事成为迅速博得受众眼球、占据舆论焦点的主要手段。第三,自媒体纷纷涌现,部分从业者缺少足够的新闻素养,热衷于宣泄观点与制造矛盾,逐渐拧成一股反主流价值观而行的势力。
诚然,网络媒体中的冲突性报道可以获得可观的流量,已成为部分媒体运作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无法对受众深层次需求进行满足的手段,有碍媒体平台的长期发展。此外,此类传播内容缺乏理性和冷静的思考,缺失了新闻传播理应承载的时代重量。作为反传统的新闻实践,建设性新闻正逐渐获得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本文将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作为案例,分析建设性新闻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中的特征。
(一)粉碎疫情谣言,把握舆论命脉
探索解决方案是建设性新闻的核心,这不仅是在理论层面对报道的详尽思考,更是在实践层面对事件变化的前瞻式把握[3]。媒体如果只是表现社会问题,而不去尝试解决这一现状,则并未完全担负起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报道中过多展现冲突性,会降低公众对社会的信心,与新闻产生疏离感。因此,面对公共领域争论的正确态度是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及时指明问题根源,探讨解决路径,这是为舆论降温的重要手段。
凯瑟琳·吉登斯特德(Cathrine Gyldensted)提出的建设性报道六要素在新闻界获得了一定共识,其中提到的“方案性”即问题报道需要建构解决框架,解决问题需要传受双方协同建构方案,形成不可分割的传播共同体。公共事件中,方案新闻以媒体公信力为依托,以受众为导向,可以安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2020年2月3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9个真相,一定要知道》,彼时涉及疫情的谣言四起,公众被众说纷纭的各方信源困扰,也被不实信息裹挟。该微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用9张图揭示了9个真相,对救治成功率、病毒是否变异等热点话题作出了准确解答,用严肃的态度解决了问题,回答了疑惑,使公众与谣言误区划清了界限。2020年4月5日,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开学工作指南发布!重庆各校正在作开学准备》,在疫情防控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推文从防疫物资准备、开学报到手续等方面与受众交流对策,为受众提供了应对疫情的方案。 (二)分析疫情变动趋势,指导当下社会实践
凯伦·麦金泰尔(Karen McIntyre)将预期新闻概括为“专注于未来”[4]。预期新闻通过分析已有的信息,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从历史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提炼最新动态,使受众获得事件的整体性认知和全局性视野。运用建设性理念报道的公共事件,在数据选择和趋势呈现上,应契合公众关心的话题,顺应公众的阅读习惯与思维模式。报道中对新媒体手段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趋势的展现更加直观、明晰,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借助大数据技术,无序的信息得以被归纳,这增加了报道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大数据拓展事件本身的外延,梳理应对现实、预测未来的依据,能更快地接近解决问题的方式。
建设性报道六要素提到“遵循未来导向”,即呈现新闻基本要素之后要进一步思考其对现实的意义,要对未来有所付出,让当下有所依托。2020年2月,新华网先后发布《好消息!武汉、湖北、全国治愈比例均明显上升》《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13连降》等报道,把握住疫情发展向好的态势,肯定了疫情防控初见成效的结果。报道对数据进行了提炼与对比,既有面上的趋势呈现,也有代表性地区防疫措施、防疫效果的体现,展现了党和政府抗疫的坚定决心与积极行动,向公众传递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动力。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新浪新闻客户端在首页开辟了“抗疫”专栏,对大量疫情数据进行了汇集与整理,专栏采用图表的形式将复杂的数据可视化,直观反映了各地区的疫情变化趋势,图表的历史数据皆有据可循,在体现信息可靠性的同时方便查验。该专栏积极跟进疫情新动向,及时回应受众重点关注的信息,持续聚焦高风险地区疫情趋势,通过“5W+1H”的模式让受众进一步明确当下该做什么、未来可能发生什么,从而对疫情发展获得理性认知和有效预判。
(三)凝聚疫情中的民心民意,搭建社群间的对话平台
和平新闻被定义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框架,旨在维护和平秩序、化解冲突。公共事件的发生常伴随矛盾双方的对立与对公众生活节奏的扰乱。西方传统新闻报道热衷于制造舆论的轰动效果,偏向激化矛盾,媒介这种期望引发大新闻的心态和面对突出事件表露出的兴奋状态,引发的不是大量恐慌就是普遍不安[5]。和平新闻与恢复性叙事通过媒体自身的表率作用,推动了各社会群体间的有效联结与平等沟通,为舆论从冲突转向和解搭建了对话的平台。
建设性新闻六要素提到“赋权于民”,即报道本身需寻求合作的可能、铺垫沟通的基石,并吸收多方观点和声音以抵御传统报道的两极化。疫情之初,外界公众与武汉人民之间形成了一道舆论屏障,部分群体对武汉人民构成了认知上的偏见。2020年2月12日,《三联生活周刊》门户网站发布当期封面故事,报道开篇用平实的语言简单勾勒了武汉人民春节期间的状态,展现了当地人朴实、认真的生活态度。报道中媒体亮明态度,与武汉人民站在同一战线,在展现武汉人民面对挑战满怀勇气的同时,也向外界表明全国人民与武汉人民是命运共同体,这为全国上下形成抗疫共识、携手战胜疫情输送了思想上的动力。
三、建设性新闻实践的时代价值
将建设性理念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实践旨在协调和优化网络传播环境,改善和建设社会文化氛围。无论是对新冠肺炎疫情抑或其他公共事件的报道,建设性理念对提升新闻品质、联结传受双方、推动社会整合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把握时代脉搏,体悟群众冷暖
建设性理念始终致力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传播氛围,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新闻的温度与力量。建设性新闻的传播者始终在时代中观察,在时代中思考,在时代中进取,懂得群众关心的事件和急需的信息,关注报道为群众带来的体验感、幸福感与获得感。纵观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建设性实践,它们如同时代的把脉人,在公共事件传播中一次次找出舆论的病症,开出一剂剂良药。时代和实践是新闻报道的调色盘,也是创造新闻佳作的秘密和源泉所在,只有把握时代脉搏,体悟群眾冷暖,才能采撷到氤氲芬芳的新闻之花。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群众冷暖共生,是建设性新闻最根本的时代价值。
(二)提升新闻内涵,重塑专业主义
随着网络传播的繁荣,主流媒体的价值传播一度被淹没,甚至在一些公共事件发生后鸦雀无声。重视新闻报道的理性表达,重塑新闻专业主义,能让埋没在舆论中的有品质的报道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专业主义重塑需要融入积极的建设性理念,是因为建设性理念能提出方案、把握趋势、面向未来,传播者并非凭借主观思维,依赖表面事实制作新闻,而是基于冷静的分析与思考,从多维度将新闻做活、做深。赋予网络传播以建设性,受众能获得更多有效信息,从而指导他们的社会实践。
专业主义告诉我们,媒体应有意识地关注公共利益以及公众的意见、生活状态、需求,唯有如此,媒体才能脱离现今的浮躁和幼稚,展现出成熟、理性、专业的从业风度[6],这与建设性新闻强调向受众传递积极态度,引导受众参与讨论,促成问题解决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三)改善社群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虽然反建设性的新闻报道能在较短时间获得较大流量,但随着时间推移,积极态度的报道较消极的报道必然更受大众青睐,也会有更高的共享频次。网络传播中,善意、正义、良知始终是人们珍视的信息环境,也反映了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抓住报道的冲突性不放,将加深社会群体的对立,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加速刻板印象的形成,不利于公共领域有序稳定。凝聚社群力量、发挥社群能动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基。建设性理念以其积极的报道态度,为矛盾中的社群搭建了对话的平台,引导各方参与讨论,进而化解危机,促成相互理解,让他们重新站在同一条战线,共同面对更大的挑战。
(四)加强新闻传播顶层设计,合力构建新型主流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7]。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增强主流媒体的“四力”,需要把握舆论风向标,传递顶层设计的核心思想。 如今,“社会治理主体范围已由国家扩散到公众、媒介领域,其中新闻媒介在多元主体和政府之间搭建互动平台,吸纳多元治理主体参与治理活动”[8],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未来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疫情报道中紧密联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找准自身社会角色,倾听民众呼声,通过凝聚社会合力、传播积极态度,将建设性理念化作主流媒体平稳转型的精神源泉。
四、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说明网络传播中除冲突性报道之外不乏建设性新闻的反传统实践,它们维系着网络传播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守护着来之不易的传者与受众良性互动的硕果。引导与维护网络传播中的建设性理念,不能只停留在专业媒体的意识中,还需下沉到普通公众,让公众认识到建设性新闻的重要性,进而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新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唐绪军.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的建设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S1):9-14.
[2]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2-03.
[3] 左丹卉.浅析疫情信息传播中建设性新闻的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20(22):92-94.
[4] 晏青,凯伦·麦金泰尔.建设性新闻:一种正在崛起的新闻形式——对凯伦·麦金泰尔的学术访谈[J].编辑之友,2017(8):5-8.
[5]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8-255.
[6] 吳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90-428.
[7]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2019-01-25.
[8] 丁继南,韩鸿.基于建设性新闻思想的媒介社会治理功能[J].青年记者,2019(12):25-26.
作者简介:徐晨开(2000—),男,浙江绍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建设性新闻。
马妍妍(1982—),女,浙江绍兴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数字政府。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95-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迭代,网络新闻呈现碎片化、海量化等诸多特征。近年来兴起的建设性新闻,作为反传统的新闻实践,对草根新闻趋向冲突性的报道进行了协调与规训,有效降低了缺乏理性的网络新闻对受众的消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许多专业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把握舆论主动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呈现了我国建设性新闻实践的新动态。
一、建设性新闻的理论阐释
有学者指出,建设性新闻是对草根新闻的继承与发展。草根新闻以普通人为主体,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追求观点的自由表达;建设性新闻则以专业媒体为主体,引导公众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并推动解决方案的产生。2014年前后,欧洲出现“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这一概念,与其类似的另一个常被学界提及的概念是“解决之道新闻”(solutions journalism),也有人将其译为“解困新闻”“解题新闻”“方案新闻”[1]。尽管学界尚未对建设性新闻的定义达成一致意见,但其本身已形成了明晰的基本内涵。
“建设性新闻指的是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公共传播时代重塑自身社会角色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1]建设性新闻的传播主体需具备建设性意识,这种意识需贯穿新闻采写历程,最终体现在报道的建设性议题中。该议题不能仅呈现某个问题,反映单一事件,更要透过事实本身,激发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理性思考与讨论;该议题不能仅关注新闻的冲突性、重要性等“传播价值”,同时要进行积极的“价值传播”,推动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营造舆论向心力与社会凝聚力。
作为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建设性新闻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影响。由于西方新闻业过度报道社会的对抗,使受众在意识中过分建构了现实的动荡与不安,以致产生负面情绪,不愿继续阅读此类新闻,出现“新闻回避”。建设性新闻则是对该现象的回应,其对公共事件进行建设性解读,指引化解问题的方向,而非让矛盾愈演愈烈。
建设性新闻强调“积极”与“参与”。其对“参与”的强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传播主体参与公共事件的分析,发挥专业优势、集中人才特长,采写有深度、有思辨性的新闻报道;二是使传播受众参与报道的互动,在树立信心的同时推动问题的解决,形成正向舆论态势。建设性新闻对“积极”的强调并非指完全回避负面新闻,而是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与受众保持沟通与对话的姿态,无论报道本身正面或负面,皆传递积极信息、展现积极态度,建构直面问题的勇气与信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28.2%和22.9%[2]。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技术迭代造就了新闻传播新业态,也为建设性新闻的生长提供了必要保障:一是大数据技术推进了新闻的建设性分析与预测;二是即时互动增加了用户参与度与积极性;三是信息推送促进了建设性议题的分发与传播。
实践环境中,建设性新闻主要表现为方案新闻、预期新闻、和平新闻和恢复性叙事。方案新闻即公共事件出现后的应对方案,其前提是发现问题,并找准问题根源;预期新闻通过分析公共事件的趋势,引导公众理性面对未来;和平新闻关注国家和国际矛盾,寻求平等对话和有效沟通,从而化解失衡;恢复性叙事旨在协调社群间的冲突。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建设性新闻的实践特征
当下网络新闻充斥着冲突性即反建设性的报道,原因有三:第一,互联网作为弱相关的传播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个人更倾向于在与他人的冲突中满足自我,以强化对自我的符号化认知;第二,网络新闻呈现量上的信息爆炸,使冲突性叙事成为迅速博得受众眼球、占据舆论焦点的主要手段。第三,自媒体纷纷涌现,部分从业者缺少足够的新闻素养,热衷于宣泄观点与制造矛盾,逐渐拧成一股反主流价值观而行的势力。
诚然,网络媒体中的冲突性报道可以获得可观的流量,已成为部分媒体运作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无法对受众深层次需求进行满足的手段,有碍媒体平台的长期发展。此外,此类传播内容缺乏理性和冷静的思考,缺失了新闻传播理应承载的时代重量。作为反传统的新闻实践,建设性新闻正逐渐获得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本文将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作为案例,分析建设性新闻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中的特征。
(一)粉碎疫情谣言,把握舆论命脉
探索解决方案是建设性新闻的核心,这不仅是在理论层面对报道的详尽思考,更是在实践层面对事件变化的前瞻式把握[3]。媒体如果只是表现社会问题,而不去尝试解决这一现状,则并未完全担负起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报道中过多展现冲突性,会降低公众对社会的信心,与新闻产生疏离感。因此,面对公共领域争论的正确态度是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及时指明问题根源,探讨解决路径,这是为舆论降温的重要手段。
凯瑟琳·吉登斯特德(Cathrine Gyldensted)提出的建设性报道六要素在新闻界获得了一定共识,其中提到的“方案性”即问题报道需要建构解决框架,解决问题需要传受双方协同建构方案,形成不可分割的传播共同体。公共事件中,方案新闻以媒体公信力为依托,以受众为导向,可以安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2020年2月3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9个真相,一定要知道》,彼时涉及疫情的谣言四起,公众被众说纷纭的各方信源困扰,也被不实信息裹挟。该微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用9张图揭示了9个真相,对救治成功率、病毒是否变异等热点话题作出了准确解答,用严肃的态度解决了问题,回答了疑惑,使公众与谣言误区划清了界限。2020年4月5日,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开学工作指南发布!重庆各校正在作开学准备》,在疫情防控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推文从防疫物资准备、开学报到手续等方面与受众交流对策,为受众提供了应对疫情的方案。 (二)分析疫情变动趋势,指导当下社会实践
凯伦·麦金泰尔(Karen McIntyre)将预期新闻概括为“专注于未来”[4]。预期新闻通过分析已有的信息,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从历史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提炼最新动态,使受众获得事件的整体性认知和全局性视野。运用建设性理念报道的公共事件,在数据选择和趋势呈现上,应契合公众关心的话题,顺应公众的阅读习惯与思维模式。报道中对新媒体手段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趋势的展现更加直观、明晰,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借助大数据技术,无序的信息得以被归纳,这增加了报道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大数据拓展事件本身的外延,梳理应对现实、预测未来的依据,能更快地接近解决问题的方式。
建设性报道六要素提到“遵循未来导向”,即呈现新闻基本要素之后要进一步思考其对现实的意义,要对未来有所付出,让当下有所依托。2020年2月,新华网先后发布《好消息!武汉、湖北、全国治愈比例均明显上升》《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13连降》等报道,把握住疫情发展向好的态势,肯定了疫情防控初见成效的结果。报道对数据进行了提炼与对比,既有面上的趋势呈现,也有代表性地区防疫措施、防疫效果的体现,展现了党和政府抗疫的坚定决心与积极行动,向公众传递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动力。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新浪新闻客户端在首页开辟了“抗疫”专栏,对大量疫情数据进行了汇集与整理,专栏采用图表的形式将复杂的数据可视化,直观反映了各地区的疫情变化趋势,图表的历史数据皆有据可循,在体现信息可靠性的同时方便查验。该专栏积极跟进疫情新动向,及时回应受众重点关注的信息,持续聚焦高风险地区疫情趋势,通过“5W+1H”的模式让受众进一步明确当下该做什么、未来可能发生什么,从而对疫情发展获得理性认知和有效预判。
(三)凝聚疫情中的民心民意,搭建社群间的对话平台
和平新闻被定义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框架,旨在维护和平秩序、化解冲突。公共事件的发生常伴随矛盾双方的对立与对公众生活节奏的扰乱。西方传统新闻报道热衷于制造舆论的轰动效果,偏向激化矛盾,媒介这种期望引发大新闻的心态和面对突出事件表露出的兴奋状态,引发的不是大量恐慌就是普遍不安[5]。和平新闻与恢复性叙事通过媒体自身的表率作用,推动了各社会群体间的有效联结与平等沟通,为舆论从冲突转向和解搭建了对话的平台。
建设性新闻六要素提到“赋权于民”,即报道本身需寻求合作的可能、铺垫沟通的基石,并吸收多方观点和声音以抵御传统报道的两极化。疫情之初,外界公众与武汉人民之间形成了一道舆论屏障,部分群体对武汉人民构成了认知上的偏见。2020年2月12日,《三联生活周刊》门户网站发布当期封面故事,报道开篇用平实的语言简单勾勒了武汉人民春节期间的状态,展现了当地人朴实、认真的生活态度。报道中媒体亮明态度,与武汉人民站在同一战线,在展现武汉人民面对挑战满怀勇气的同时,也向外界表明全国人民与武汉人民是命运共同体,这为全国上下形成抗疫共识、携手战胜疫情输送了思想上的动力。
三、建设性新闻实践的时代价值
将建设性理念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实践旨在协调和优化网络传播环境,改善和建设社会文化氛围。无论是对新冠肺炎疫情抑或其他公共事件的报道,建设性理念对提升新闻品质、联结传受双方、推动社会整合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把握时代脉搏,体悟群众冷暖
建设性理念始终致力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传播氛围,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新闻的温度与力量。建设性新闻的传播者始终在时代中观察,在时代中思考,在时代中进取,懂得群众关心的事件和急需的信息,关注报道为群众带来的体验感、幸福感与获得感。纵观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建设性实践,它们如同时代的把脉人,在公共事件传播中一次次找出舆论的病症,开出一剂剂良药。时代和实践是新闻报道的调色盘,也是创造新闻佳作的秘密和源泉所在,只有把握时代脉搏,体悟群眾冷暖,才能采撷到氤氲芬芳的新闻之花。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群众冷暖共生,是建设性新闻最根本的时代价值。
(二)提升新闻内涵,重塑专业主义
随着网络传播的繁荣,主流媒体的价值传播一度被淹没,甚至在一些公共事件发生后鸦雀无声。重视新闻报道的理性表达,重塑新闻专业主义,能让埋没在舆论中的有品质的报道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专业主义重塑需要融入积极的建设性理念,是因为建设性理念能提出方案、把握趋势、面向未来,传播者并非凭借主观思维,依赖表面事实制作新闻,而是基于冷静的分析与思考,从多维度将新闻做活、做深。赋予网络传播以建设性,受众能获得更多有效信息,从而指导他们的社会实践。
专业主义告诉我们,媒体应有意识地关注公共利益以及公众的意见、生活状态、需求,唯有如此,媒体才能脱离现今的浮躁和幼稚,展现出成熟、理性、专业的从业风度[6],这与建设性新闻强调向受众传递积极态度,引导受众参与讨论,促成问题解决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三)改善社群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虽然反建设性的新闻报道能在较短时间获得较大流量,但随着时间推移,积极态度的报道较消极的报道必然更受大众青睐,也会有更高的共享频次。网络传播中,善意、正义、良知始终是人们珍视的信息环境,也反映了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抓住报道的冲突性不放,将加深社会群体的对立,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加速刻板印象的形成,不利于公共领域有序稳定。凝聚社群力量、发挥社群能动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基。建设性理念以其积极的报道态度,为矛盾中的社群搭建了对话的平台,引导各方参与讨论,进而化解危机,促成相互理解,让他们重新站在同一条战线,共同面对更大的挑战。
(四)加强新闻传播顶层设计,合力构建新型主流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7]。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增强主流媒体的“四力”,需要把握舆论风向标,传递顶层设计的核心思想。 如今,“社会治理主体范围已由国家扩散到公众、媒介领域,其中新闻媒介在多元主体和政府之间搭建互动平台,吸纳多元治理主体参与治理活动”[8],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未来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疫情报道中紧密联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找准自身社会角色,倾听民众呼声,通过凝聚社会合力、传播积极态度,将建设性理念化作主流媒体平稳转型的精神源泉。
四、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说明网络传播中除冲突性报道之外不乏建设性新闻的反传统实践,它们维系着网络传播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守护着来之不易的传者与受众良性互动的硕果。引导与维护网络传播中的建设性理念,不能只停留在专业媒体的意识中,还需下沉到普通公众,让公众认识到建设性新闻的重要性,进而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新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唐绪军.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的建设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S1):9-14.
[2]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2-03.
[3] 左丹卉.浅析疫情信息传播中建设性新闻的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20(22):92-94.
[4] 晏青,凯伦·麦金泰尔.建设性新闻:一种正在崛起的新闻形式——对凯伦·麦金泰尔的学术访谈[J].编辑之友,2017(8):5-8.
[5]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8-255.
[6] 吳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90-428.
[7]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2019-01-25.
[8] 丁继南,韩鸿.基于建设性新闻思想的媒介社会治理功能[J].青年记者,2019(12):25-26.
作者简介:徐晨开(2000—),男,浙江绍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建设性新闻。
马妍妍(1982—),女,浙江绍兴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数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