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长度与小数》是冀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的内容。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把几米几分米几厘米表示的物体长度,改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出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一、温故知新
1.看课件并回答:
2.0.1元、0.4元、0.9元、0.01元、0.35元这些小数小数点左边为什么都是0呢?
3. 这表示多少元?怎么想的?
4.将下面商品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
5.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是什么?
[思考: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就像一条很长的链子,前后知识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导入新课前利用数形结合复习人民币与小数的关系,复习改写方法。复习旧知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为掌握新知识“长度与小数”做铺垫。]
二、探究长度与小数的关系
1.尝试探究不足1米长度的改写。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思辰同学身高情况: 3个月:6分米 6个月:68厘米
(3)在米尺上找一找6分米和68厘米?指给同桌看一看。试着把6分米和68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4)汇报改写情况,6分米=(0.6米 68厘米=(0.68)米
(5)借助米尺说说0.6米和0.68米在什么地方?
(6)巩固练习:看图填空。
(7)小结:不足1米的长度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时,小数点的左边写0,把几分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把几厘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
[思考:上节课已经学过改写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根据知识的迁移,大多数学生能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由不够整元时小数点左边写0,可以推出不够整米时小数点左边也要写0占位。角和分依次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和第二位,那么,分米和厘米也依次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和第二位。此环节渗透了数学的迁移类推思想。]
2.尝试探究超过1米长度的改写。
(1)出示篮球巨星姚明的身高是2米2分米6厘米,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把这两个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2)汇报:2米2分米6厘米=2.26米 1米60厘米=1.60米,你是怎么想的?
(3)把自己的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
(4)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是怎样的呢?4人小组先说一说,再把改写方法总结出来。
(5)汇报小结,以“米” 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是:几米写在小数点左边(不足1米的在小数点左边写0),几分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几厘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
(6)对比改写成以“米”或“元”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通过交流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理解小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巩固提升
1.小组合作完成估计和测量(先确定要测量的物品,把估计的长度记录下来,然后合作测量出物品实际的长度,最后再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里。)
(1)小组汇报
(2)观察估计和实际测量的两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结估计和实际测量是有差距的,如果和实际相差越小,说明你估计的越准确。
[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自选三件物品的估计和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通过交流,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2.将下面的长度改写为以“分米”为单位的数。
(1)老师手机长1分米6厘米,宽8厘米。1分米6厘米=( )分米 ,8厘米=( )分米
(2)小结,大家不但会把长度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而且还迁移类推出了把长度改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
[思考:利用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经验,迁移类推改写以“分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能说出這些小数它们表示的意思吗?
[思考:知道小数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借助人民币与小数的知识经验,迁移类推出了长度与小数的关系,其实小数王国里蕴含着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去探究。
课后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抓住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创设了便于学生整体对比的探究素材,做到了在练习中拓展、在联系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抓住重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小数的认识,从逻辑结构来看是全新的,但从学生的生活现实来看,已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人民币与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孩子们已经会读、写小数了,已经掌握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了,再加上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学生很快完成了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把不是整米的长度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教学上。借助于米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感悟小数的十进关系。
2.学习活动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避免枯燥,本节课我从生活实践入手,贴近学生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同班同学、篮球明星、老师、自己的身高等),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学生自己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的数学,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觉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更加努力地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长度与小数》是冀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的内容。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把几米几分米几厘米表示的物体长度,改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出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一、温故知新
1.看课件并回答:
2.0.1元、0.4元、0.9元、0.01元、0.35元这些小数小数点左边为什么都是0呢?
3. 这表示多少元?怎么想的?
4.将下面商品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
5.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是什么?
[思考: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就像一条很长的链子,前后知识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导入新课前利用数形结合复习人民币与小数的关系,复习改写方法。复习旧知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为掌握新知识“长度与小数”做铺垫。]
二、探究长度与小数的关系
1.尝试探究不足1米长度的改写。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思辰同学身高情况: 3个月:6分米 6个月:68厘米
(3)在米尺上找一找6分米和68厘米?指给同桌看一看。试着把6分米和68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4)汇报改写情况,6分米=(0.6米 68厘米=(0.68)米
(5)借助米尺说说0.6米和0.68米在什么地方?
(6)巩固练习:看图填空。
(7)小结:不足1米的长度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时,小数点的左边写0,把几分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把几厘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
[思考:上节课已经学过改写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根据知识的迁移,大多数学生能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由不够整元时小数点左边写0,可以推出不够整米时小数点左边也要写0占位。角和分依次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和第二位,那么,分米和厘米也依次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和第二位。此环节渗透了数学的迁移类推思想。]
2.尝试探究超过1米长度的改写。
(1)出示篮球巨星姚明的身高是2米2分米6厘米,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把这两个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2)汇报:2米2分米6厘米=2.26米 1米60厘米=1.60米,你是怎么想的?
(3)把自己的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
(4)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是怎样的呢?4人小组先说一说,再把改写方法总结出来。
(5)汇报小结,以“米” 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是:几米写在小数点左边(不足1米的在小数点左边写0),几分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几厘米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
(6)对比改写成以“米”或“元”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通过交流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理解小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巩固提升
1.小组合作完成估计和测量(先确定要测量的物品,把估计的长度记录下来,然后合作测量出物品实际的长度,最后再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里。)
(1)小组汇报
(2)观察估计和实际测量的两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结估计和实际测量是有差距的,如果和实际相差越小,说明你估计的越准确。
[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自选三件物品的估计和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通过交流,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2.将下面的长度改写为以“分米”为单位的数。
(1)老师手机长1分米6厘米,宽8厘米。1分米6厘米=( )分米 ,8厘米=( )分米
(2)小结,大家不但会把长度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而且还迁移类推出了把长度改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
[思考:利用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经验,迁移类推改写以“分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能说出這些小数它们表示的意思吗?
[思考:知道小数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借助人民币与小数的知识经验,迁移类推出了长度与小数的关系,其实小数王国里蕴含着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去探究。
课后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抓住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创设了便于学生整体对比的探究素材,做到了在练习中拓展、在联系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抓住重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小数的认识,从逻辑结构来看是全新的,但从学生的生活现实来看,已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人民币与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孩子们已经会读、写小数了,已经掌握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方法了,再加上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学生很快完成了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把不是整米的长度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教学上。借助于米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感悟小数的十进关系。
2.学习活动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避免枯燥,本节课我从生活实践入手,贴近学生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同班同学、篮球明星、老师、自己的身高等),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学生自己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的数学,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觉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更加努力地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