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歌即民间口头流传的歌,它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口头创作,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外貌,而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民歌以其独有的语言特点及旋律特点,在中国文学史和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歌的理论元素构成进行研究对音乐文化、历史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探究信天游歌词的构成特性。
关键词:信天游;歌词;修辞特点
民歌即民间口头流传的歌,它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口头创作,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外貌,而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民歌以其独有的语言特点及旋律特点,在中国文学史和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歌的理论元素构成进行研究對音乐文化、历史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探究信天游歌词的构成特性。
一个地方民歌的产生和发展通常与该地方的民间习俗、语言特点等密切相关。民歌中流传范围最广的是流传于中国西北部晋语地区(主要包含陕西省及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一代的民歌,其中 以“信天游”最具代表性。信天游(亦称“顺天游”),属一般山歌,是流传于陕西的北部和与它接壤的宁夏、甘肃的东部、陕西的西部及内蒙古西南部的民歌歌种。此歌种大致上分为三个色彩区,即绥(德)——米(脂)色彩区、神(木)——府(谷)色彩区和靖(边)——定(边)色彩区。
绥(德)——米(脂)一带是陕北的中心地带,这里的信天游具有典型的陕北的风格。神(木)——府(谷)一代的信天游虽然也流传着一些典型的陕北风格,但大多数山歌与晋西北的音乐风格相近,且与晋西北的保德,河曲等地一样,统称“山曲”。靖(边)——定(边)一带地处陕西省的西北端,它北邻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属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南靠甘肃省和陕西省的延安一带,属甘肃省与陕西省的交界地带;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亦属陕西省与宁夏省的交界地带。因为接壤地区相互往来的影响,所以这一带流传的信天游也有它独特的个性。它们<1>有的具有内蒙“爬山调”的风味,有的与陇东、关中的音乐风格近似。
一、方言土语与歌词的联系
靖(边)——定(边)一带的方言土语,主要以“晋语”语系为主;定边县的一些地方以“秦陇”语系为主。<2>这一地区的方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相同,但在民间语言交流中相互吸纳渗透,形成许多差异,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方言语法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虽然两地的语系不同,但是这两种地方的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这些相似之处在当地的信天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重叠方式的运用
重叠方式运用在信天游歌词内容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形容词重叠、名词重叠。靖(边)——定(边)一带的信天游,歌词内容所运用的重叠方式主要体现在构词方式上。从构词方式的角度来说,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在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大都运用合成词。合成词主要有两种重叠形式:附加组合式和重叠组合式。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大都使用了附加组合。所谓附加组合式,即由一个实语素(词根)和一个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重音词缀)组合而成的,重叠形式为ABB。这种形式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相当常见,起到形容词和名词的作用。
1.1ABB作为形容词的运用
信天游《小妹妹也顶她兰花花》,它来源于靖边县,虽然歌词内容简洁明了、篇幅简短,但是还有多处地方将ABB作为形容词形式运用到歌词中。例如第一段的上句“要穿蓝来一(个)身身深蓝”,其中“蓝”在此句中译为蓝色的衣服,故作名词使用,“一(个)身身”则是修饰后面的“蓝”,在此句中译为浑身上下的意思,故为形容词,此处叠词的使用不仅表现出衣服的整洁,更说明主人穿衣的态度。
《一对对毛眼眼瞧哥哥》,这首信天游源于定边县,虽然仅有上下两句,歌词字数更是寥寥无几,但是ABB作为形容词的形式在该曲中就用到了三次:上句中“一对对”修饰后面的“鸭子”“鹅”,说明这些动物的数量,为形容词。下句中“一对对”修饰后面的“毛眼眼”,也为形容词。此处叠词的运用使用了《诗经》中“兴”的表现手法,即“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种以叠词为线索兼以“兴”的用法,使信天游更加便于反复咏唱,朗朗上口,这也是信天游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叠词作为形容词在信天游中的使用是信天游歌词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诸如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可见,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重叠方式作为形容词的运用不仅使形容的中心语更加生动形象,而且使歌词整体结构完整,节奏鲜明,同时透过歌词表象还能反映出当地人民积极地生活态度。
1.2 ABB作为名词的运用
ABB作为名词形式使用虽然不及形容词形式的使用数量,但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中也是很常见的。
《沙圪拉跟上燕咕噜飞》,源于靖边县,共有上下两段。ABB作为名词形式出现在在第二段的上句中的“铜瓢瓢”。“铜瓢”意为舀水的工具,本身就是名词。“铜瓢瓢”只是根据本地的方言特性重复了后面的“瓢”,没有特别的意义。
定边县的信天游也具有相同的特性,如《一对对毛眼眼瞧哥哥》中,第二句歌词中的“毛眼眼”本意就是指眼睛,为名词重叠形式。叠词作为名词在信天游中的运用与叠词作为形容词所起到的效果相差无几,它们都与当地语言的特点相关。
2.加“圪”字:
“圪”字本身没有意思,但与名词、动词结合使用时则产生不同的意思。这些结合产生的词语大多都出现在北方地区的方言土语中,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一些地区的方言里很容易找到这个字的各种组合形式。例如:圪蹴〈方〉蹲;圪针〈方〉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圪杈〈方〉枝杈等。这些方言土语在靖(边)——定(边)一带的信天游中也很常见,是信天游歌词的另一语言特点。
例如:《沙圪拉跟上燕咕噜飞》为靖边地区的信天游,“沙圪拉”〈方〉,指河鹅;《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亦为靖边地区的信天游,“二圪梁”,〈方〉指鲁莽冒失、不明事理的人。
有时在形容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时侯,则用“疙瘩”同“圪垯”,例如《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中,“一疙瘩瘩(的)糕”。这里的“一疙瘩瘩”指的是糕的数量和形状为一块,所以可同“一圪垯垯”。至于“疙”同“圪”在当地土语中出现的缘由是语言学、历史学的范畴,这里不去追究。
3.儿化韵的运用:
在普通话中,有许多词汇本身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但由于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而意思不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在靖(边)——定(边)地区一带,儿化韵的运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元素之一,体现出了当地语言生动、纯朴的特色。如:酒瓶儿、茶盅儿、豆芽儿、肉片儿等,这些词语本身就有自己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但后面加了“儿”成为儿化音,意思不变,只是读法更加体现出当地方言的语言特色。例如:《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歌词中,“豆子”为“dou zi”,本身为完整的词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该词组后面加了“儿”则为“豆子儿”,拼音为“dou zir”,意思不变,旨在体现出当地方言的特色,这里的“zir”就是儿化韵。
二、歌词的修辞特点及主要内容
1.歌词的修辞特点
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的歌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唱词中常常使用“比、兴”的手法特别是“兴”, 营造意境,更容易使听者展开想象。
《诗经》中所使用的赋、比、兴体和押韵手法,及它灵活多变的句型、复沓的章法,它的栩栩如生的词汇等,都在历代民歌中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开来。
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同样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兴”的韵律和谐、自然流畅、古拙朴实、简洁明快、情趣盎然,是信天游精华所在、神来之笔。由于“兴”的特点,所以“信天游”的语言丰富,富于想象力和形象性,往往将生活中的事情转化为某种形象,饶有趣味地表述出来,让人回味不尽。如《沙圪拉跟上燕咕噜飞》中“甜苣芽芽(那么)苦(就)豆子儿根,我妈妈生我(呀那)苦命人。”将主人公自己的命运比喻为甜苣芽的根,都是以“苦”为特性,语言凝练,比喻妥帖。《诗经》中的斌、比、兴手法,在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的唱词中得到富于创造的运用,所以,这一带的信天游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诗经》的一种新发展。
2.歌词的主要内容
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其歌词的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多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如:《小妹妹也顶她兰花花》、《一对对毛眼眼瞧哥哥》等,都是描写了这一题材。第二,多反映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如:《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上山打一个莲花落》等,都是述说这一方面的内容。第三,多反映当地人民积极革命的热情。如:《共产党来了跟上走》、《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等,将这一题材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信天游作为晋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形式,其语言特点是信天游理论元素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其独特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法及语言内容,使得信天游具有了浓郁的乡土氣息和高超的艺术价值。这也是信天游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关于信天游语言特点的研究,对文学、音乐、历史等领域的发展都有想当大的帮助及非常深远的意义。
本文对信天游歌词的语言特色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做出了相对全面的总结。文中文本和数据的引用都经过作者对相关权威资料的查阅,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指正。
注释: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上》,1991.12.39页.
<2>《定边县志》,2003.8.984页.
关键词:信天游;歌词;修辞特点
民歌即民间口头流传的歌,它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口头创作,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外貌,而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民歌以其独有的语言特点及旋律特点,在中国文学史和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歌的理论元素构成进行研究對音乐文化、历史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探究信天游歌词的构成特性。
一个地方民歌的产生和发展通常与该地方的民间习俗、语言特点等密切相关。民歌中流传范围最广的是流传于中国西北部晋语地区(主要包含陕西省及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一代的民歌,其中 以“信天游”最具代表性。信天游(亦称“顺天游”),属一般山歌,是流传于陕西的北部和与它接壤的宁夏、甘肃的东部、陕西的西部及内蒙古西南部的民歌歌种。此歌种大致上分为三个色彩区,即绥(德)——米(脂)色彩区、神(木)——府(谷)色彩区和靖(边)——定(边)色彩区。
绥(德)——米(脂)一带是陕北的中心地带,这里的信天游具有典型的陕北的风格。神(木)——府(谷)一代的信天游虽然也流传着一些典型的陕北风格,但大多数山歌与晋西北的音乐风格相近,且与晋西北的保德,河曲等地一样,统称“山曲”。靖(边)——定(边)一带地处陕西省的西北端,它北邻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属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南靠甘肃省和陕西省的延安一带,属甘肃省与陕西省的交界地带;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亦属陕西省与宁夏省的交界地带。因为接壤地区相互往来的影响,所以这一带流传的信天游也有它独特的个性。它们<1>有的具有内蒙“爬山调”的风味,有的与陇东、关中的音乐风格近似。
一、方言土语与歌词的联系
靖(边)——定(边)一带的方言土语,主要以“晋语”语系为主;定边县的一些地方以“秦陇”语系为主。<2>这一地区的方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相同,但在民间语言交流中相互吸纳渗透,形成许多差异,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方言语法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虽然两地的语系不同,但是这两种地方的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这些相似之处在当地的信天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重叠方式的运用
重叠方式运用在信天游歌词内容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形容词重叠、名词重叠。靖(边)——定(边)一带的信天游,歌词内容所运用的重叠方式主要体现在构词方式上。从构词方式的角度来说,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在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大都运用合成词。合成词主要有两种重叠形式:附加组合式和重叠组合式。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大都使用了附加组合。所谓附加组合式,即由一个实语素(词根)和一个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重音词缀)组合而成的,重叠形式为ABB。这种形式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相当常见,起到形容词和名词的作用。
1.1ABB作为形容词的运用
信天游《小妹妹也顶她兰花花》,它来源于靖边县,虽然歌词内容简洁明了、篇幅简短,但是还有多处地方将ABB作为形容词形式运用到歌词中。例如第一段的上句“要穿蓝来一(个)身身深蓝”,其中“蓝”在此句中译为蓝色的衣服,故作名词使用,“一(个)身身”则是修饰后面的“蓝”,在此句中译为浑身上下的意思,故为形容词,此处叠词的使用不仅表现出衣服的整洁,更说明主人穿衣的态度。
《一对对毛眼眼瞧哥哥》,这首信天游源于定边县,虽然仅有上下两句,歌词字数更是寥寥无几,但是ABB作为形容词的形式在该曲中就用到了三次:上句中“一对对”修饰后面的“鸭子”“鹅”,说明这些动物的数量,为形容词。下句中“一对对”修饰后面的“毛眼眼”,也为形容词。此处叠词的运用使用了《诗经》中“兴”的表现手法,即“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种以叠词为线索兼以“兴”的用法,使信天游更加便于反复咏唱,朗朗上口,这也是信天游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叠词作为形容词在信天游中的使用是信天游歌词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诸如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可见,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内容中,重叠方式作为形容词的运用不仅使形容的中心语更加生动形象,而且使歌词整体结构完整,节奏鲜明,同时透过歌词表象还能反映出当地人民积极地生活态度。
1.2 ABB作为名词的运用
ABB作为名词形式使用虽然不及形容词形式的使用数量,但在靖(边)——定(边)一带信天游的歌词中也是很常见的。
《沙圪拉跟上燕咕噜飞》,源于靖边县,共有上下两段。ABB作为名词形式出现在在第二段的上句中的“铜瓢瓢”。“铜瓢”意为舀水的工具,本身就是名词。“铜瓢瓢”只是根据本地的方言特性重复了后面的“瓢”,没有特别的意义。
定边县的信天游也具有相同的特性,如《一对对毛眼眼瞧哥哥》中,第二句歌词中的“毛眼眼”本意就是指眼睛,为名词重叠形式。叠词作为名词在信天游中的运用与叠词作为形容词所起到的效果相差无几,它们都与当地语言的特点相关。
2.加“圪”字:
“圪”字本身没有意思,但与名词、动词结合使用时则产生不同的意思。这些结合产生的词语大多都出现在北方地区的方言土语中,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一些地区的方言里很容易找到这个字的各种组合形式。例如:圪蹴〈方〉蹲;圪针〈方〉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圪杈〈方〉枝杈等。这些方言土语在靖(边)——定(边)一带的信天游中也很常见,是信天游歌词的另一语言特点。
例如:《沙圪拉跟上燕咕噜飞》为靖边地区的信天游,“沙圪拉”〈方〉,指河鹅;《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亦为靖边地区的信天游,“二圪梁”,〈方〉指鲁莽冒失、不明事理的人。
有时在形容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时侯,则用“疙瘩”同“圪垯”,例如《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中,“一疙瘩瘩(的)糕”。这里的“一疙瘩瘩”指的是糕的数量和形状为一块,所以可同“一圪垯垯”。至于“疙”同“圪”在当地土语中出现的缘由是语言学、历史学的范畴,这里不去追究。
3.儿化韵的运用:
在普通话中,有许多词汇本身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但由于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而意思不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在靖(边)——定(边)地区一带,儿化韵的运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元素之一,体现出了当地语言生动、纯朴的特色。如:酒瓶儿、茶盅儿、豆芽儿、肉片儿等,这些词语本身就有自己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但后面加了“儿”成为儿化音,意思不变,只是读法更加体现出当地方言的语言特色。例如:《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歌词中,“豆子”为“dou zi”,本身为完整的词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该词组后面加了“儿”则为“豆子儿”,拼音为“dou zir”,意思不变,旨在体现出当地方言的特色,这里的“zir”就是儿化韵。
二、歌词的修辞特点及主要内容
1.歌词的修辞特点
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的歌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唱词中常常使用“比、兴”的手法特别是“兴”, 营造意境,更容易使听者展开想象。
《诗经》中所使用的赋、比、兴体和押韵手法,及它灵活多变的句型、复沓的章法,它的栩栩如生的词汇等,都在历代民歌中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开来。
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同样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兴”的韵律和谐、自然流畅、古拙朴实、简洁明快、情趣盎然,是信天游精华所在、神来之笔。由于“兴”的特点,所以“信天游”的语言丰富,富于想象力和形象性,往往将生活中的事情转化为某种形象,饶有趣味地表述出来,让人回味不尽。如《沙圪拉跟上燕咕噜飞》中“甜苣芽芽(那么)苦(就)豆子儿根,我妈妈生我(呀那)苦命人。”将主人公自己的命运比喻为甜苣芽的根,都是以“苦”为特性,语言凝练,比喻妥帖。《诗经》中的斌、比、兴手法,在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的唱词中得到富于创造的运用,所以,这一带的信天游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诗经》的一种新发展。
2.歌词的主要内容
靖(边)——定(边)地方一带的信天游,其歌词的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多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如:《小妹妹也顶她兰花花》、《一对对毛眼眼瞧哥哥》等,都是描写了这一题材。第二,多反映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如:《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上山打一个莲花落》等,都是述说这一方面的内容。第三,多反映当地人民积极革命的热情。如:《共产党来了跟上走》、《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等,将这一题材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信天游作为晋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形式,其语言特点是信天游理论元素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其独特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法及语言内容,使得信天游具有了浓郁的乡土氣息和高超的艺术价值。这也是信天游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关于信天游语言特点的研究,对文学、音乐、历史等领域的发展都有想当大的帮助及非常深远的意义。
本文对信天游歌词的语言特色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做出了相对全面的总结。文中文本和数据的引用都经过作者对相关权威资料的查阅,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指正。
注释: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上》,1991.12.39页.
<2>《定边县志》,2003.8.9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