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超早产儿死亡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199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68例超早产儿,按预后分为存活组(192例)和死亡组(76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单因素筛选,再通过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超早产儿预后影响因素。同时比较1999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65例)和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203例)2个时间段出生的超早产儿的存活情况及单因素分析其死亡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268例超早产儿中位胎龄27周(23周3 d~27周6 d)。随胎龄减小死亡风险呈上升趋势,胎龄25~<26周(OR=2.659,95%CI:1.211~5.840),胎龄<25周(OR=10.029,95%CI:3.266~30.792)。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超早产儿收住患儿数较1999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明显增加,且死亡风险较前9年明显下降(OR=0.490,95%CI:0.272~0.884)。经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早产儿死亡预后影响因素是出生胎龄<25周(OR=6.033,95%CI:1.393~26.133)、出生体重(OR=0.997,95%CI:0.995~1.000)、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OR=15.907,95% CI:3.613~70.033)、Ⅰ~Ⅱ级脑室内出血(OR=0.260,95% CI:0.117~0.575)、需有创机械通气者(OR=3.630,95%CI:1.111~11.867)。
结论超早产儿死亡预后影响因素中危险因素为出生胎龄<25周、出生体重(出生体重越小死亡风险越高)、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有创机械通气者;保护因素为Ⅰ~Ⅱ级脑室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