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会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去大城市就业还是中小城市就业。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应当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考量和选择。本文探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差异,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择业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城市 中小城市 就业
临近毕业,何去何从是大学毕业生最头痛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有些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有些则选择中小城市发展。两种选择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所以,毕业生往往会彷徨不定,这成了很多大学生两难的选择。
一、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比较
1.生活环境。大城市,一般指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工资待遇好,有着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环境。在这里会享受到小城市没有的医疗基础设施等服务,这是中小城市所无法相比的。但是中小城市也有自身的优点,那就是城市面积不大,所以生活便利,生活成本低等,特别是对一些回到家乡工作的毕业生,在父母和亲人的身边,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容易和舒适。
2.国家政策。越大的城市,国家的政策贯彻执行就较为快速和全面,老百姓享受到的实惠也会越大,这也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考量的因素。中小城市而言,很多文件和政策的下达和执行需要一级级的审批,具体落实下来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这成为很多毕业生向往大城市的理由。不过近些年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的优惠政策,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国家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条件,如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等等。
3.性别差异。较之于女同学在高考升学时所占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大一新生中,女生占了多数),毕业季时,反而是男同学较为枪手。男生大多喜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外面打拼,但是女生往往偏向于保守,较为容易选择安定的生活。
4.发展空间。大城市有着很多优质的资源,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说,有很多可以尝试的机会和方向,而且大城市有很多大的公司和高等学府,人才聚集,可以接触到很多高层次的人才,学到很多先进的理念,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小城市则在这方面有些欠缺。
5.专业差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很多新的专业,但是这些新兴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往往会选择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工作机会较多,对新兴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中小城市很多工作岗位特别是体制内的单位,工作岗位趋于饱和,对专业的需求较为固定和传统,这也是影响毕业生选择的一个因素。
二、大学毕业生该如何选择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在选择何去何从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下:
1.自身性格因素。大城市生活节奏紧张,这需要人必须具备能够抗压的性格。大学毕业生如果刚去一个大城市工作,为了节省资金,大部分人会选择合租,有的还会选择较远的地方居住。这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离开了家里温暖宽敞的房子,还有父母的呵护,在这里每天都要自己应对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事情,居住环境也不像以前那般好,每天在公交或地铁上花去大量的时间,晚上回到家里,几乎洗洗便睡了,还有大城市的高物价、高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样的生活状态和要承受的东西,是毕业生要想到的。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否能够承受这些东西,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现在国家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倾向于发展中小城市,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所以,中小城市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各方面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2.对自身前景的规划。大学毕业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所学是一些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那么在中小城市来说可能没有大城市有较大的发展的空间,毕竟很多新兴的产业都是从中心城市辐射开来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想创业的毕业生来说,大城市拥有很多的资源,物流、货源等网络更加发达和便利。
三、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其他方面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骨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者和后备力量,但是单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有时是难以实现自身的抱负的,所以需要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家长作为高校毕业生最亲近的人,应该从自身经验出发,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能力以及家庭经济实力等因素,并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支持。高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开展创业服务,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大学生毕业做好服务工作。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并积极鼓励创业,并在具体的工作中将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并建立响应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健全社会性的就业服务体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介,应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如搜集就业信息.联系招聘单位.宣传创业典型等,运用媒体的力量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结语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只要是适合自己,能发货自己的才能,并能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作岗位,都是有意义的。诚然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造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和彷徨,但不改初心.不忘始终,珍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便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红亚.地域差异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去向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7期:119-121.
[2]朱慧.推拉理论视角下“蚁族”现象透析[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2(4):17-18.
[3]秦永.裴育.城乡背景与大学毕业生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模型及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1(2):113-118.
[4]宋晓宗.试论自我认知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3):107-108.
[5]张文学.陈龙.佘世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的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2):114-116.
[6]杨聪敏.大城市,留下还是离开?[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9-10.
[7]萨茹拉.李媛媛.在中小城市里放飞职业梦想[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14(6):23-25.
作者简介:姜琦( 1984— ),女,汉族,黑龙江省讷河市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研究。
关键词:大城市 中小城市 就业
临近毕业,何去何从是大学毕业生最头痛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有些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有些则选择中小城市发展。两种选择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所以,毕业生往往会彷徨不定,这成了很多大学生两难的选择。
一、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比较
1.生活环境。大城市,一般指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工资待遇好,有着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环境。在这里会享受到小城市没有的医疗基础设施等服务,这是中小城市所无法相比的。但是中小城市也有自身的优点,那就是城市面积不大,所以生活便利,生活成本低等,特别是对一些回到家乡工作的毕业生,在父母和亲人的身边,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容易和舒适。
2.国家政策。越大的城市,国家的政策贯彻执行就较为快速和全面,老百姓享受到的实惠也会越大,这也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考量的因素。中小城市而言,很多文件和政策的下达和执行需要一级级的审批,具体落实下来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这成为很多毕业生向往大城市的理由。不过近些年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的优惠政策,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国家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条件,如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等等。
3.性别差异。较之于女同学在高考升学时所占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大一新生中,女生占了多数),毕业季时,反而是男同学较为枪手。男生大多喜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外面打拼,但是女生往往偏向于保守,较为容易选择安定的生活。
4.发展空间。大城市有着很多优质的资源,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说,有很多可以尝试的机会和方向,而且大城市有很多大的公司和高等学府,人才聚集,可以接触到很多高层次的人才,学到很多先进的理念,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小城市则在这方面有些欠缺。
5.专业差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很多新的专业,但是这些新兴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往往会选择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工作机会较多,对新兴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中小城市很多工作岗位特别是体制内的单位,工作岗位趋于饱和,对专业的需求较为固定和传统,这也是影响毕业生选择的一个因素。
二、大学毕业生该如何选择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在选择何去何从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下:
1.自身性格因素。大城市生活节奏紧张,这需要人必须具备能够抗压的性格。大学毕业生如果刚去一个大城市工作,为了节省资金,大部分人会选择合租,有的还会选择较远的地方居住。这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离开了家里温暖宽敞的房子,还有父母的呵护,在这里每天都要自己应对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事情,居住环境也不像以前那般好,每天在公交或地铁上花去大量的时间,晚上回到家里,几乎洗洗便睡了,还有大城市的高物价、高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样的生活状态和要承受的东西,是毕业生要想到的。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否能够承受这些东西,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现在国家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倾向于发展中小城市,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所以,中小城市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各方面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2.对自身前景的规划。大学毕业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所学是一些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那么在中小城市来说可能没有大城市有较大的发展的空间,毕竟很多新兴的产业都是从中心城市辐射开来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想创业的毕业生来说,大城市拥有很多的资源,物流、货源等网络更加发达和便利。
三、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其他方面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骨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者和后备力量,但是单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有时是难以实现自身的抱负的,所以需要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家长作为高校毕业生最亲近的人,应该从自身经验出发,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能力以及家庭经济实力等因素,并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支持。高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开展创业服务,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大学生毕业做好服务工作。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并积极鼓励创业,并在具体的工作中将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并建立响应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健全社会性的就业服务体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介,应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如搜集就业信息.联系招聘单位.宣传创业典型等,运用媒体的力量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结语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只要是适合自己,能发货自己的才能,并能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作岗位,都是有意义的。诚然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造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和彷徨,但不改初心.不忘始终,珍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便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红亚.地域差异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去向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7期:119-121.
[2]朱慧.推拉理论视角下“蚁族”现象透析[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2(4):17-18.
[3]秦永.裴育.城乡背景与大学毕业生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模型及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1(2):113-118.
[4]宋晓宗.试论自我认知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3):107-108.
[5]张文学.陈龙.佘世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的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2):114-116.
[6]杨聪敏.大城市,留下还是离开?[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9-10.
[7]萨茹拉.李媛媛.在中小城市里放飞职业梦想[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14(6):23-25.
作者简介:姜琦( 1984— ),女,汉族,黑龙江省讷河市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