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努力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和悦”德育特色。“和”即和顺、温和、和平之意,“悦”即快乐、开心、舒展之意;“和悦”就是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和谐相处,在协和共进中获得幸福成长的快乐。学校通过多种特色活动,不断打造校园“和悦”文化,有效实现了“用和悦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善于和别人和悦相处的人”的目标。
一、节日文化,搭建快乐平台
多彩的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挖掘节日内涵,努力打造校园节日文化,利用多种校园节日和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此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并注重体现时代精神,为孩子提供展示平台,让孩子获得快乐感的教育。
1.校园节日特色活动
春之声——校园读书节。每年春季,学校都会举办读书文化节,活动精彩纷呈:有诗词诵读、红领巾跳蚤书市场、读写绘、小练笔比赛、课本剧展演、我是小小作家等,学生、家长、教师及社区居民都可参与,并从中评选“读书小硕士”“最佳辩手”“萤火虫亲子阅读之家”等,赠送一套书籍作为奖励;还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将读书的热情与快乐传递给家长和社区成员。
夏之妍——校园艺术节。学校每年在夏季都组织开展唱歌、舞蹈、器乐、时装表演与设计、绘画等比赛,并评选出校园“十佳歌手”“优秀舞蹈家”“小小演奏家”“十大模特”等,充分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提高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道德品质。
秋之果——校园科技节。每年秋季的科技文化节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有科幻画现场地画大赛、科幻电脑画比赛、讲“科学家的小故事”比赛、科技知识竞赛、动力橡皮筋飞机放飞比赛、科技小发明竞赛等,为学生提供赛场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将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植入学生内心。
冬之韵——校园体育节。每个冬季,学校都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如田径比赛、花样跳绳、花样踢毽、花样跳皮筋比赛、球类俱乐部、跳竹竿游戏等,还组织相关的主题文化阅读,如姚明、刘翔、林丹、孙杨等运动选手背后的故事。从他们身上,孩子们学会了携手共进和“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体育精神。
2.纪念日活动
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传承了历史风俗习惯,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美德。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如每年清明节前后,除了诵读诗歌、了解传统习俗外,学校还组织学生游览周围的名胜和人文景点,如组织低年级学生游玩快活林山庄,组织高年级学生步行到革命烈士墓地缅怀先烈、参观张謇故居、南通园艺博览园和狼山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更激发了孩子的爱乡之情,并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
感恩节日,润泽心灵。学校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等组织感恩教育活动。如在母亲节期间,孩子们通过为长辈做一张贺卡、递一杯热水、写一封感恩信、做一次饭或洗一次碗等行动回报亲人,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回报、懂得孝敬、懂得体谅长辈的良苦用心。学雷锋日子里,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学生来到三和福利院,为老人送去浓浓的情谊;走进社区,做义务市场管理员等。
少先队日,感受民主。每年在少先队建队日,学校都会召开少代会。会议召开前,各大队委员候选人要进行自我宣传,并和家长一起把自己的照片、兴趣、特长、荣誉、竞选宣言等做成展板进行风采展示,再通过少代会选举产生正式大队委成员,当选者还要发表就职演说。活动既增强了孩子们的民主意识,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能力。
二、仪式文化,感受生命姿彩
朱永新教授说:仪式和庆典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且是课程中最炽热的日子。仪式让生命或时间停顿,让此时此刻与其它时刻不同。这些仪式和庆典,会让课程更加具有生命的光辉。为此,学校结合各种仪式,创设情景,营造“和悦”的仪式氛围,为提供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平台。
铃声仪式,爱心的接力。每年9月1日第一次铃声仪式,是学校仪式文化的重要内容。仪式上,新学期的第一次铃声响起,教职员工向孩子们郑重承诺,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关心好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对未来承诺,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做一个勇敢、顽强、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高年级同学向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送上卡片,并用最温暖的拥抱传递最深的爱意。
入队仪式,希望的寄托。每年的建队日,学校都邀请高年级孩子和全体一年级家长一起出席新生入队仪式,见证新生入队的神圣与庄重。入队仪式上,大哥哥大姐姐为小弟弟小妹妹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进行入队宣誓,家长们则为孩子送上一份别致的礼物。
毕业仪式,深情的祝福。每年的毕业典礼上,带着离别的淡淡感伤,和着即将踏上新途的渴望,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我,用精彩的节目深情祝福、互相道别。毕业班的孩子每人精心挑选一本书籍,送给校图书馆,希望弟弟妹妹们能徜徉书海,不断汲取知识的养料。
三、社区文化,丰富成长阅历
学生的和谐发展,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共同构建起开放的、互动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大环境。学校秉持“和悦”德育理念,不断挖掘社区资源,在提高实践活动实效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对社区所承担的责任,关注学校对社区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让教育走向社区”“让教育影响和改造社区”的目标。
深入社区实地参观,了解社区。学校地处长江北岸,所在乡镇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有滨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色经济、新兴产业资源以及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等资源。学校利用这独有的自然、人文、产业等资源,挖掘其教育价值,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自我、了解社区、研究社区、服务社区:快乐村葡萄种植基地、羚杰绿色循环农业园、“恒嘉厨具”有限公司、汽车广场……处处都留下了孩子成长的足迹。
深入社区汇报演出,影响社区。学校先后举办了以“亲近艺术·唱响社区·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艺术进社区文化月活动、“亲近母语·阅读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的阅读进社区活动,不仅以三和特有的社区资源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而且让教育走进社区,影响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社区调查研究,改造社区。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公民教育研究模式。学校结合实际,选择一系列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内容开展研究。研究针对社区生活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探访、寻找相关法律支撑、与领导面对面交流。如《关于农村小河治理的建议》,在进行实地查看、询问相邻后,孩子们召开了听证会。听证会邀请了本地乡镇的文卫助理、司法所所长、环保所所长、家长代表作为听证员。学生陈述“我们的问题”“已有的政策”“我们的方案”和“我们的行动”,之后现场回答听证员的提问。学生以生动的事例、精确的数据论证观点,俨然成了一个个研究社区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专家,博得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行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学校努力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舞台,让社会的每一处角落都盈满孩子欢乐的笑声!
(作者单位: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 江苏南通 22611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一、节日文化,搭建快乐平台
多彩的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挖掘节日内涵,努力打造校园节日文化,利用多种校园节日和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此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并注重体现时代精神,为孩子提供展示平台,让孩子获得快乐感的教育。
1.校园节日特色活动
春之声——校园读书节。每年春季,学校都会举办读书文化节,活动精彩纷呈:有诗词诵读、红领巾跳蚤书市场、读写绘、小练笔比赛、课本剧展演、我是小小作家等,学生、家长、教师及社区居民都可参与,并从中评选“读书小硕士”“最佳辩手”“萤火虫亲子阅读之家”等,赠送一套书籍作为奖励;还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将读书的热情与快乐传递给家长和社区成员。
夏之妍——校园艺术节。学校每年在夏季都组织开展唱歌、舞蹈、器乐、时装表演与设计、绘画等比赛,并评选出校园“十佳歌手”“优秀舞蹈家”“小小演奏家”“十大模特”等,充分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提高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道德品质。
秋之果——校园科技节。每年秋季的科技文化节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有科幻画现场地画大赛、科幻电脑画比赛、讲“科学家的小故事”比赛、科技知识竞赛、动力橡皮筋飞机放飞比赛、科技小发明竞赛等,为学生提供赛场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将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植入学生内心。
冬之韵——校园体育节。每个冬季,学校都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如田径比赛、花样跳绳、花样踢毽、花样跳皮筋比赛、球类俱乐部、跳竹竿游戏等,还组织相关的主题文化阅读,如姚明、刘翔、林丹、孙杨等运动选手背后的故事。从他们身上,孩子们学会了携手共进和“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体育精神。
2.纪念日活动
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传承了历史风俗习惯,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美德。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如每年清明节前后,除了诵读诗歌、了解传统习俗外,学校还组织学生游览周围的名胜和人文景点,如组织低年级学生游玩快活林山庄,组织高年级学生步行到革命烈士墓地缅怀先烈、参观张謇故居、南通园艺博览园和狼山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更激发了孩子的爱乡之情,并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
感恩节日,润泽心灵。学校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等组织感恩教育活动。如在母亲节期间,孩子们通过为长辈做一张贺卡、递一杯热水、写一封感恩信、做一次饭或洗一次碗等行动回报亲人,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回报、懂得孝敬、懂得体谅长辈的良苦用心。学雷锋日子里,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学生来到三和福利院,为老人送去浓浓的情谊;走进社区,做义务市场管理员等。
少先队日,感受民主。每年在少先队建队日,学校都会召开少代会。会议召开前,各大队委员候选人要进行自我宣传,并和家长一起把自己的照片、兴趣、特长、荣誉、竞选宣言等做成展板进行风采展示,再通过少代会选举产生正式大队委成员,当选者还要发表就职演说。活动既增强了孩子们的民主意识,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能力。
二、仪式文化,感受生命姿彩
朱永新教授说:仪式和庆典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且是课程中最炽热的日子。仪式让生命或时间停顿,让此时此刻与其它时刻不同。这些仪式和庆典,会让课程更加具有生命的光辉。为此,学校结合各种仪式,创设情景,营造“和悦”的仪式氛围,为提供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平台。
铃声仪式,爱心的接力。每年9月1日第一次铃声仪式,是学校仪式文化的重要内容。仪式上,新学期的第一次铃声响起,教职员工向孩子们郑重承诺,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关心好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对未来承诺,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做一个勇敢、顽强、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高年级同学向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送上卡片,并用最温暖的拥抱传递最深的爱意。
入队仪式,希望的寄托。每年的建队日,学校都邀请高年级孩子和全体一年级家长一起出席新生入队仪式,见证新生入队的神圣与庄重。入队仪式上,大哥哥大姐姐为小弟弟小妹妹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进行入队宣誓,家长们则为孩子送上一份别致的礼物。
毕业仪式,深情的祝福。每年的毕业典礼上,带着离别的淡淡感伤,和着即将踏上新途的渴望,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我,用精彩的节目深情祝福、互相道别。毕业班的孩子每人精心挑选一本书籍,送给校图书馆,希望弟弟妹妹们能徜徉书海,不断汲取知识的养料。
三、社区文化,丰富成长阅历
学生的和谐发展,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共同构建起开放的、互动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大环境。学校秉持“和悦”德育理念,不断挖掘社区资源,在提高实践活动实效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对社区所承担的责任,关注学校对社区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让教育走向社区”“让教育影响和改造社区”的目标。
深入社区实地参观,了解社区。学校地处长江北岸,所在乡镇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有滨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色经济、新兴产业资源以及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等资源。学校利用这独有的自然、人文、产业等资源,挖掘其教育价值,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自我、了解社区、研究社区、服务社区:快乐村葡萄种植基地、羚杰绿色循环农业园、“恒嘉厨具”有限公司、汽车广场……处处都留下了孩子成长的足迹。
深入社区汇报演出,影响社区。学校先后举办了以“亲近艺术·唱响社区·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艺术进社区文化月活动、“亲近母语·阅读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的阅读进社区活动,不仅以三和特有的社区资源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而且让教育走进社区,影响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社区调查研究,改造社区。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公民教育研究模式。学校结合实际,选择一系列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内容开展研究。研究针对社区生活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探访、寻找相关法律支撑、与领导面对面交流。如《关于农村小河治理的建议》,在进行实地查看、询问相邻后,孩子们召开了听证会。听证会邀请了本地乡镇的文卫助理、司法所所长、环保所所长、家长代表作为听证员。学生陈述“我们的问题”“已有的政策”“我们的方案”和“我们的行动”,之后现场回答听证员的提问。学生以生动的事例、精确的数据论证观点,俨然成了一个个研究社区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专家,博得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行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学校努力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舞台,让社会的每一处角落都盈满孩子欢乐的笑声!
(作者单位: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 江苏南通 226113)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