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多篇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内容。但古诗词年代久远,博大精深,而小学生知识面窄,阅历尚浅,学习理解往往有困难。因此,古诗词教学多需要进行相应的资料补充,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感受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我们稍微留心一下便会发现,不少教师对古诗词教学拓展的量与度没有把握好,因此,往往不能达到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以下,便谈谈笔者在近几年觀课中发现的古诗词教学拓展环节的常见误区:
一、拓展时机过早,削弱初读初悟
因为古诗词年代久远,历史政治背景深厚,所以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对古诗的写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进行充分了解,以此帮助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但是,我在一些听课中发现,有不少老师习惯将资料交流放在课堂的起始环节。我觉得,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来说,这样的安排会显得不合时宜。例如,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一诗。课一开始,老师就请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拿出来交流,在教辅泛滥的今天,学生手中的资料实在是“全、精、准”,更有好几个学生的资料可谓是“标准答案”。
“学习是一种不断发现与经历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学生对《江雪》这首诗的学习至少应该经历两个过程——初读初悟,从字面上对诗歌进行理解感受;精读深悟,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后的理解感悟。而这堂课,教师在课堂起始环节就让学生对诗歌背景、作者生平有了过于充分的了解。课堂上,学生初读初悟的理解感知被大大地削弱了,当然也就没有了交流资料后对诗歌再次感受认知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本堂课被无情地剥夺了。
二、拓展内容过杂,冲淡诗歌主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前25分钟指导学生对这首词进行了理解、感悟及数遍诵读。后15分钟安排了大容量的拓展内容——老师给学生介绍了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及人生的跌宕际遇,对应辛弃疾不同的人生际遇,教师还映示了辛弃疾相应的诗词作品,教师配乐朗诵了辛弃疾的多篇作品。从她的朗诵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文学素质很高,从她陶醉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她个人很喜欢古诗词。这位女教师一口气给学生朗诵了5首辛弃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却还显得意犹未尽,她恨不能倾其所有,把自己了解到的、感受到的辛弃疾全部传递给学生。但是,很遗憾,学生并不领情,教师陶醉地朗诵之时,我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多半比较木然。因为学生并不像老师那样热爱宋词,因此,学生的反应冷淡是必然的。此环节显得教师是那样的“自作多情”。
诚然,学习古诗词时,对诗人必要的了解是非常需要的,但如果拓展得过多过杂,则会冲淡学生对当前文本的学习。就像这篇《清平乐·村居》,我认为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惬意闲暇的乡村生活,如果像这位女教师那样用较大篇幅介绍辛弃疾跌宕的一生,就会冲淡学生对这首词主题思想——“惬意的乡村生活”的品读感悟。
三、拓展背景过深,干扰诗歌意境
前段时间去一所学校听课,一位年轻老师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前半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手段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作者轻松惬意、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后半堂课,教师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张志和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张志和弃官隐居的经历。之后,教师又补充了张志和哥哥答《渔歌子》的诗作,并指导学生进行了“对读”。
在指导学生“对读”的过程中,老师见缝插针,相机介绍了当时的政治背景。此环节的“对读”一唱三叹,课堂貌似进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笔墨过重,原本云淡风轻的诗歌意境被干扰了。张志和“还与不还”,牵涉到的政治历史背景很深厚,不应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讨论,学生年龄尚小,是无法理解、也不需要理解的。其实,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语文老师为了体现钻研教材的“深度”,将古诗的背景、诗人的经历大篇幅地搬到课堂上来,但是挖得过深,拓得过宽,往往干扰了诗歌的意境,偏离了教学重点。
古诗词言近旨远,意境深邃,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教师把握好古诗教学拓展的“度”,一定能对教学重点的强化,教学难点的化解,教学情感的升华起到良好的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但是,如果拓展环节用力过猛或者时机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拓展一定要把握好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一、拓展时机过早,削弱初读初悟
因为古诗词年代久远,历史政治背景深厚,所以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对古诗的写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进行充分了解,以此帮助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但是,我在一些听课中发现,有不少老师习惯将资料交流放在课堂的起始环节。我觉得,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来说,这样的安排会显得不合时宜。例如,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一诗。课一开始,老师就请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拿出来交流,在教辅泛滥的今天,学生手中的资料实在是“全、精、准”,更有好几个学生的资料可谓是“标准答案”。
“学习是一种不断发现与经历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学生对《江雪》这首诗的学习至少应该经历两个过程——初读初悟,从字面上对诗歌进行理解感受;精读深悟,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后的理解感悟。而这堂课,教师在课堂起始环节就让学生对诗歌背景、作者生平有了过于充分的了解。课堂上,学生初读初悟的理解感知被大大地削弱了,当然也就没有了交流资料后对诗歌再次感受认知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本堂课被无情地剥夺了。
二、拓展内容过杂,冲淡诗歌主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前25分钟指导学生对这首词进行了理解、感悟及数遍诵读。后15分钟安排了大容量的拓展内容——老师给学生介绍了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及人生的跌宕际遇,对应辛弃疾不同的人生际遇,教师还映示了辛弃疾相应的诗词作品,教师配乐朗诵了辛弃疾的多篇作品。从她的朗诵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文学素质很高,从她陶醉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她个人很喜欢古诗词。这位女教师一口气给学生朗诵了5首辛弃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却还显得意犹未尽,她恨不能倾其所有,把自己了解到的、感受到的辛弃疾全部传递给学生。但是,很遗憾,学生并不领情,教师陶醉地朗诵之时,我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多半比较木然。因为学生并不像老师那样热爱宋词,因此,学生的反应冷淡是必然的。此环节显得教师是那样的“自作多情”。
诚然,学习古诗词时,对诗人必要的了解是非常需要的,但如果拓展得过多过杂,则会冲淡学生对当前文本的学习。就像这篇《清平乐·村居》,我认为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惬意闲暇的乡村生活,如果像这位女教师那样用较大篇幅介绍辛弃疾跌宕的一生,就会冲淡学生对这首词主题思想——“惬意的乡村生活”的品读感悟。
三、拓展背景过深,干扰诗歌意境
前段时间去一所学校听课,一位年轻老师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前半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手段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作者轻松惬意、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后半堂课,教师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张志和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张志和弃官隐居的经历。之后,教师又补充了张志和哥哥答《渔歌子》的诗作,并指导学生进行了“对读”。
在指导学生“对读”的过程中,老师见缝插针,相机介绍了当时的政治背景。此环节的“对读”一唱三叹,课堂貌似进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笔墨过重,原本云淡风轻的诗歌意境被干扰了。张志和“还与不还”,牵涉到的政治历史背景很深厚,不应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讨论,学生年龄尚小,是无法理解、也不需要理解的。其实,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语文老师为了体现钻研教材的“深度”,将古诗的背景、诗人的经历大篇幅地搬到课堂上来,但是挖得过深,拓得过宽,往往干扰了诗歌的意境,偏离了教学重点。
古诗词言近旨远,意境深邃,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教师把握好古诗教学拓展的“度”,一定能对教学重点的强化,教学难点的化解,教学情感的升华起到良好的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但是,如果拓展环节用力过猛或者时机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拓展一定要把握好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太阳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