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生源力量的生力军,对高职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中等教育教学质量深深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因此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要先弄清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一、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招生的数量和学校教学资源的矛盾,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就业的需求的矛盾,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高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现状的矛盾。这些问题都是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员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更好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最终满足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各方面要求。
一个科学的、有效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职业教育現代化起到导向功能,可作为中职学校自身评价的标准,也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然而,影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的确定则要以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前提,只有确定了影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才能为制定评价标准提供最直观的依据。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定义
《汉语大词典》对质量的解释为“事物、产品和工作的优劣程度”。我国的《教育大辞典》就教育质量也给出了定义,“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规定培养对象的一般质量要求,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据此,作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结果上,也就是说毕业生适应、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从评价的可操作性方面应该从结果产生的条件、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引入相应的权重标准,使其各个条件、过程因素在评价结果中的反映出合理的分值,达到科学、合理的评价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
1.学生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力基础、学习态度、求知欲望、刻苦精神和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终因素,所有其他外因都要通过这个因素起作用,最终决定学生学习成绩个体差别的因素。
2.师资队伍的素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统一组成了广义的师资队伍。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行政管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为人师表和授课方法、个人魅力等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教学活动规范、有序的重要保障,管理者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管理水平、服务思想和工作方法等对教
3.教学设施。办学条件是学校为了保障教师传授知识及学生迅速大量地掌握知识而提供的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运动场所、教学设备、教材、读书资料及生活设施等。其中任何一项达不到规定那个标准都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4.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奖惩机制包含教学与科研奖励、职称认可等要素。监控机制包含日常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同行听课和学生评价等要素。教学实践包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要素。
5.课程和培养模式。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因此,它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建构和管理。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应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结合专业和地域的特点可形成多种培养模式。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坚持学历教育为主,走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模式,让学生做到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的新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一、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招生的数量和学校教学资源的矛盾,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就业的需求的矛盾,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高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现状的矛盾。这些问题都是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员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更好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最终满足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各方面要求。
一个科学的、有效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职业教育現代化起到导向功能,可作为中职学校自身评价的标准,也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然而,影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的确定则要以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前提,只有确定了影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才能为制定评价标准提供最直观的依据。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定义
《汉语大词典》对质量的解释为“事物、产品和工作的优劣程度”。我国的《教育大辞典》就教育质量也给出了定义,“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规定培养对象的一般质量要求,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据此,作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结果上,也就是说毕业生适应、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从评价的可操作性方面应该从结果产生的条件、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引入相应的权重标准,使其各个条件、过程因素在评价结果中的反映出合理的分值,达到科学、合理的评价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
1.学生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力基础、学习态度、求知欲望、刻苦精神和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终因素,所有其他外因都要通过这个因素起作用,最终决定学生学习成绩个体差别的因素。
2.师资队伍的素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统一组成了广义的师资队伍。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行政管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为人师表和授课方法、个人魅力等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教学活动规范、有序的重要保障,管理者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管理水平、服务思想和工作方法等对教
3.教学设施。办学条件是学校为了保障教师传授知识及学生迅速大量地掌握知识而提供的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运动场所、教学设备、教材、读书资料及生活设施等。其中任何一项达不到规定那个标准都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4.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奖惩机制包含教学与科研奖励、职称认可等要素。监控机制包含日常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同行听课和学生评价等要素。教学实践包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要素。
5.课程和培养模式。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因此,它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建构和管理。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应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结合专业和地域的特点可形成多种培养模式。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坚持学历教育为主,走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模式,让学生做到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的新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