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she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和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社会和谐;本质属性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在前人探索和认识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980年5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概念。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5年8月,他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1990年12月,他又说:“社会主义对人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1992年初,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这些新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完整的科学概括,它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目的的三个层次上全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非常丰富。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这是从生产力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对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存在极大的误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解放生产力”就是去掉加在生产力上的枷锁,解除对生产力的禁锢,它强调的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发展生产力”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强调的是效率问题。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只有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适应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必须而且应该比以往一切社会制度做得更主动,体现得更好。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这是从生产关系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条件要求,如果不消灭剥削,即使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也只能是两极分化,而绝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倘若如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就模糊不清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亦即偏离了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是剥削制度下的产物,消灭了剥削就能消灭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指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在我国,剥削制度早就被消灭了,但目前我国社会仍然存在少数人收入过高的现象,这不是两极分化,而是分配政策调节不当所致。只要政策得当就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不是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他又说:“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当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这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在社会发展的目的层次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更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既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更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如何分配社会财富方面,与资本主义也有着更为本质的原则区别。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有两层涵义: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产党是代表穷人利益的,1949年的革命成功,让穷人成了社会的主人,但让穷人做主人并不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所有的穷人不再贫穷才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是指在帮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方面,社会主义应该也必须比资本主义好,决不是“穷”得比人家优越。“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现在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二是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1988年5月25日邓小平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这里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决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定应该是富裕的社会!但最关键的是后面那句话: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富裕,并不仅仅是国家富强,不仅仅是产生众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1990年,邓小平同志又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角度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此外,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既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是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与基本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高水平发展的生产,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有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保证,社会成员可能有先富后富之别,但不至于使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使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年提高,达到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标的统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任何一方面都对其他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同时又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是前提,它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它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时,它又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结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三个基本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离开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五、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揭示。现在,我们党鲜明地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这就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前进了一步。前者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后者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
  综上所述,邓小平揭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更多方面来展开和推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愈来愈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和交流的主要场所,成为各种思想碰撞和社会矛盾反映集中点。社区由此也成为在思想政治领域教育、引导、争夺群众的重要阵地。因此,认清新任务、适应新挑战、研究新对策,开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引导广大群众爱党、爱祖国、爱社区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
摘 要:在普通物理课教学中,采用模拟法、类比法和曲线思维法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是现阶段简便易行,卓有实效的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关键词:模仿物理事实;推理形式;曲线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目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缺失严重,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滞后。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树立科学育人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在专业课授课中渗透人文精神,积极营造人文氛围;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切实增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在高职英语新教学的要求下,现行高职英语教材体系知识结构体系课文内容缺乏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以及与职业岗位的实践性的语言基础知识的练习。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首先应该以实用性为基础,同时要符合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材;知识结构;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H31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需要我们从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机制两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党务公开、听证、党代表任期、监督和选举等制度,着力健全授权、激励、互助、创新等机制,真正实现党员民主权利。  关键词:健全;民主制度;机制;党员民主权利  中图分类号:D62
摘 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物理课程在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特点,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入手,提出了几项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结束了自二战后伊美关系保持了近三十年的亲密关系,而霍梅尼上台后,伊美关系开始恶化。而整个霍梅尼时期(1979年-1989年),伊美关系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伊美关系的恶化不但对伊朗和美国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对日后伊美关系的曲折发展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伊朗伊斯兰革命;伊美关系;恶化  中图分类号:K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