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第一位加盟欧洲方程式车队的赛车手”、“中国第一位加盟F1车队的车手”、“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国第一人”、“纽伯格林24小时耐力赛中国第一人”、“DTM德国房车大师赛中国第一人”……在这一系列的传奇头衔背后,只有一个不到30岁的北京青年,被称为“中国第一赛车手”的程丛夫。
1984年8月,程丛夫生于北京,29年后他成长为国内最出色的赛车手,2013年4月加盟奥迪赛车运动团队之后,这个普通家庭走出的大男孩又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凌晨两三点,在你最困的时候,天气不好,车窗外能见度很差。那时候问你:还想开车吗?——我真的不想开!”
对于程丛夫来说,加盟奥迪赛车运动团队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比赛多了,赛季从4月开始到11月结束,全年有将近十七八场比赛,总量增加了,密度也相对提高了。随着奥迪在亚洲投入加大,亚洲赛事多了不少,其中就包括奥迪全球首个单品牌赛事——奥迪R8 LMS杯。但在全年的所有比赛中,程丛夫心头所好依然是每年6月在法国小镇勒芒举行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这是一项被三届冠军得主德国人路德温格称为俄罗斯轮盘赌的赛事,它既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参赛者,又像恶魔一样令人望而生畏。“一定要说哪场比赛最重要,那就是勒芒。”在程丛夫心里,勒芒24小时就像一种修行,“参加过那种比赛,经受过那种考验,再去参加锦标赛,就简单很多了。”
加入奥迪运动部后,今年6月,程丛夫职业生涯第四次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在LM P1非厂商组,他所参与驾驶的REBELLION RACING车队13号赛车最终排名第41位。程丛夫对于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感情还是很特殊的,“首先它不是锦标赛,它是一个一年一度的单项比赛,关注点很集中,重要性不输于F1——F1全年有19场比赛,而勒芒一年只有一场,而且是连续24小时的比赛,难度很高。天气原因,赛车的稳定性,车手的状态、精力、体力,所有的一切都是极高的挑战。”
在这一切挑战之中,程丛夫看来,最难克服的是压力。
“奥迪R8 LMS杯时,压力更多在自己身上。奥迪R8 LMS杯是我赛车生涯中唯一一个所有车手是在同一平台上比赛的赛事。之前参加过的其他赛事,虽然每个车手也是效力于不同的车队,但是驾驶的赛车不同。在奥迪R8 LMS杯的比赛中,每个参赛者都使用集合领先科技的奥迪R8 LMS赛车竞赛,甚至一些数据也是和大家分享,对于车手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互相学习。而勒芒赛有另外两个队友在一起工作,你们共同驾驶一台车。在比赛过程中,你不光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队友。而且勒芒的准备期特别长,机械师和整个团队在一起不停地工作,你如果表现不好,就是一损俱损,所以压力特别大。”
作为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国第一人,程丛夫对初次驶上勒芒赛道的经历记忆犹新。“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第一次。”他说,“在这之前我参加的都是短距离的冲刺型比赛,对24小时没有太大的心理准备,也没有实际经验。真正比赛来了,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最大的挑战来自开夜车。”
所有赛车比赛中,只有勒芒24小时耐力赛有夜车考验,这和F1的夜赛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夜里和白天的比赛差别特别大。无论是赛道变化、空气湿度变化,包括有时候下雨,都是难度极大的挑战。但最关键的是,每当你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在你最困的时候,天气不好,车窗外能见度很差。那时候问你:还想开车吗?我真的不想开了!但是为了队友,我还得坚持下去。所以每次完成一个24小时,都非常有成就感,幸运的是那一次我们也站上了领奖台,得到了一个很不错的结果。”
2008年6月,首次参赛的程丛夫和队友一起获得第76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LMP2组第三名。
今年是程丛夫参加勒芒赛以来遭遇的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届,驾驶95号阿斯顿·马丁赛车的丹麦车手阿兰·西蒙森在开赛后第四圈遭遇严重撞车,被送至赛车场医疗中心后确定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这也是自1997年来,勒芒赛道再次带走的一条鲜活生命。
“那种比赛,难度大,自然环境变化大,对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威胁。今年比赛就是,天气经常变化,一会儿干地一会儿湿地,结果就导致了好几起重大事故,甚至有人丢了命,所以参加比赛时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情绪。”程丛夫参加的级别是全场最快的级别,不仅车速最快,马力也是最大的,轮胎却经常因温度骤降导致抓地力变弱,赛车的可控性变得很差。“这场比赛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参加过的最困难的比赛,最大的困难就是来源于天气的变化,而恰恰是这种复杂的天气体现了奥迪赛车的实力,它的quattro四驱技术为赛车带来完美的抓地性。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圈的距离是15公里,今年比赛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有6-7公里的赛道上方在下雨,而其余的赛道是干地。这为除了奥迪以外的其他车队造成了很大困难。甚至在直线中,我四档到五档,时速超过两百二三十公里的时候,我的后轮还会空转。”“尤其在晚上,又是下雨天,你脑子里想的全是不要失误,不要失误!因为一旦失误,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车队努力了那么久,都会因为你而功亏一篑。所以这个时候的压力真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程丛夫说。
“奥迪R18 e-tron quattro赛车在时速超过120公里时会启动四轮驱动,这能够大幅提升赛车的抓地力,也增强赛车的急刹能力,在天气复杂的状况下提升了安全性。我们知道今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发生了很多事故,但奥迪的三辆赛车都安全完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奥迪R18 e-tron quattro应用的LED科技为车手的成功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勒芒24小时耐力赛很大一部分是在晚上进行的,在一些直道,我们的时速甚至超过了320公里,所以车手的视线非常重要。因为车手在直道时需要看刹车点,当赛车到达刹车点时车手的视线已经转到了弯心,而当赛车到弯心时车手的视线已经转到了出弯。如果车手的视线不清晰,看不清刹车点或弯心,进弯的速度就会减慢很多。所以一个良好的视野对于车手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不夸张的说,奥迪R18 e-tron quattro的LED大灯几乎可以将黑夜变成白天,而今年的奥迪1号车做出的全场最快时间也是在凌晨两点左右的黑夜中,这足以说明奥迪LED科技的强大。”程丛夫说。 高难度,高强度,且有可能危及生命,许多“勒芒老驾驶员”在每届比赛前依旧会紧张害怕,印第车赛的老手科根甚至对勒芒赛的夜车阶段产生了心理障碍:“到了夜里我的脑子完全发木了,因为我已经被吓得灵魂出窍了。”作为一个年轻的勒芒选手,程丛夫自己总结了一套独有的办法来安抚情绪。“每次发车之前,对车手而言总是最紧张的时刻,我的办法就是祷告一番,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表现,别出事故状况,叮嘱自己别犯错误。”
除了依靠信仰的力量,更实际的做法是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近乎苛刻的极致追求,做到这点之后,他才能像一个战士一样踏上属于他的征途。“每一次比赛前,钻进车子之前,我都会非常仔细地自我检查,身上的每一个细节,头盔、面罩、衣服,甚至鞋子的鞋带是不是绑紧了都要检查一遍。”对程丛夫而言,每个步骤都代表着他对这份职业的尊重,也是他作为一个赛车手内心所追随的荣誉感。“其实,比赛过程中不会感觉到这些细枝末节,但是这就好比是一种自我暗示的心理,这些步骤我必须全部做完一遍,心里才能真正踏实。”
进入奥迪大家庭后,程丛夫的生活来到了德国,早年在英国留学和定居的经历让他很容易适应德国的新家和新生活。“在德国一个人生活,我很习惯,一个人很容易自己打理,做事也会比较有效果。我已经过了那段寂寞期了。”
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程丛夫的一天基本上是这样的:
早上7点起床,遛“肉肉”40分钟——“肉肉”是他的“儿子”,一条英国柯基犬,所以还有个英文名字,叫“RollRoll”。然后用一个小时做瑜伽,为了不在头朝下的时候把早饭吐出来,他一般空腹练习。之后就是自己动手做早饭,内容多半是面包、谷物早餐加水果之类。2个半小时的自行车耐力训练后,一点半到两点又是自己动手做午餐,不然就是去意大利餐厅吃上一顿意大利面什么的。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在路上晒会儿太阳,回家后上上网,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晚餐有时候是跟德国朋友出去吃,或者就是自己在家做。晚上十点准时上床睡觉。
程丛夫的每日行程就是如此规律,尽管8月中旬出生是正宗的狮子座,但是他自认行事风格越来越有处女座的矫情劲儿,不容许有一丁点儿的行差踏错。“生活中我确实挺‘事儿’的,尤其是吃饭。”程丛夫很适应吃西餐,但如果要在德国吃顿中餐,他总要精挑细选一家餐厅好好搓一顿。如果非自己动手,则一般只会做汤,他的理由是“做一锅可以喝两天”。牛尾胡萝卜虫草枸杞汤和鸡汤是他的两道拿手好汤,只是程丛夫从来没有请外国朋友来自己家品尝过,他认为,不仅是因为老外不懂得欣赏,而且卖相也确实不怎么样。
程丛夫是一个吃货,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货。
“我在吃上面要求很高,但不是因为挑剔,而是因为我吃得多,我身边的人都吃不过我。”1米78,70公斤的身材,怎么看都没有“饭桶”的嫌疑,但他的食量却让人吃惊,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程丛夫一人一顿干掉五个绰绰有余,肯德基的鸡翅,他也能一气吃掉50个。“现在(吃的)已经少很多了,以前当游泳运动员的时候,那食量简直跟疯了一样。一天可以吃掉5千大卡,也就是骑自行车200公里的量,还是山地的那种。”
不仅量大,程丛夫对食物质的追求也很高,基本不碰猪肉,运动量大的时候就吃牛肉,平时都以鱼肉为主,晚餐更是只吃白肉。还有就是,酒量不好的他基本不喝酒,除非登上领奖台,喝掉一整瓶香槟都可以。
吃不胖的秘诀是大量的训练。
“我几乎每天都要做体能训练,无论到哪里,哪怕是出去旅游。首先,训练是职业习惯,另外多少也有点怕胖。我觉得每天多少都得动一下,不然下一顿饭会吃不下。比如说我吃个东西,稍微不太健康,我就会纠结:这一口下去我要多运动多少时间才能消耗掉?我的手表上也会有显示卡路里的功能。”总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中国第一赛车手“饱受强迫症困扰”,“运动员需要有点强迫症精神,不然很难自律。”
因着这股子对赛车运动的“强迫症”和职业精神,程丛夫把自己的爱好和业余生活都搭了进去,最爱玩的东西也都是自己职业发展所需。
“我的圈子里大部分人都很会打高尔夫,为了不沦为球童,我也在练习挥杆,只是提高得很慢。除了赛车,我更擅长的运动其实要数射击。”程丛夫说,他玩射击主要还是因为赛车运动的需要,“许多人认为赛车就是比胆大,但实际上我认为最终比的是心理的控制能力。”在他眼中,善于在瞬间对自身状态和节奏变化进行处理从而做出正确反应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我的冬季铁人两项和铁人三项都是半职业水平,一万米跑步基本上在50分钟以内,还有骑自行车,更有意思的是那种小板滑雪背后背把猎枪,这项运动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在滑雪的过程中,下坡锻炼高速反应能力,上坡则是体能拉练,急停打枪时,提高的是对情绪和脉搏的控制能力,每一个阶段的状态和节奏都不尽相同,程丛夫在这项运动中不断磨练自己,学会自我调整和把握。
“开赛车基本都是下意识的,不会去考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其实到最后区分冠亚军的更多是心理。”每年冬天,程丛夫都会花大力气在冬季两项和铁人三项的训练上,这在外人眼里看似娱乐的练习,只是他作为一名职业赛车手所需要的常规训练。“我在德国有自己的枪和子弹,就是冬季两项用的50米气步枪。”这是他“练心”的必备工具。
“我以前在体校的时候,是北京市的前几名,100米自由泳很轻松就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在成为赛车手之前,少年时期的程丛夫是一个半职业游泳运动员,他的游泳生涯从小学开始,白天上课,晚上训练,好不容易赶上寒暑假,还得一天两练,每天累得连吃饭都成了费力的事。程丛夫戏称自己是“没有童年的孩子”,但是正是这种专业体育人的生活,给程丛夫此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让他成为了一个勇于吃苦、甘于寂寞的人。
“这种习惯养成之后,对我去欧洲接触更高水平的赛车运动有很大的帮助。”他迅速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和高密度的比赛,全年不断转战世界各地的飞人生活也让他感到吃不消,“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比赛都能适应。而且我现在依然以游泳作为基础训练,也是恢复性训练的手段。在完成了强度比较大的自行车或者铁人三项训练之后,都会靠游泳来进行恢复。”
因为身材条件的限制和兴趣爱好的转移,程丛夫离开了泳池,投身到陆地上最快的运动——赛车运动中。“其实小时候赛车和游泳一直是在并排走,但对我来说,赛车更有兴趣。一方面是它所带来速度感,我热爱这种刺激;另外一方面,成就感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那时候我在赛道上比在泳池里更容易拿到好成绩。”最终,他选择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而这次个人职业生涯的抉择,最后竟也撬动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历史。
从F1到勒芒赛,程丛夫创造了多个中国赛车界的第一,他的追求还远不止于此。“如果以赛车作为我的工作,我还有至少十年时间去发展自己。”眼下,加入奥迪运动部不到一年,程丛夫还处在适应期内。
“进入奥迪后,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证明,还有很多东西我要去了解,比如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方式,我还需要时间。”来到一个全新的集体,程丛夫很快就交付了自己的信赖,因为在奥迪,他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一株参天大树带来的团队保障,以及在这个团队运作下极高的工作效率。“奥迪在赛车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它的团队、梯队比其他品牌要大很多,其他品牌可能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驾驶赛车的车手,但是在奥迪就要多很多,梯队也要强壮很多。奥迪为车手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未来的进步空间,与我个人的赛车理念和职业规划非常契合。另外在赛车的研发方面,奥迪也是非常优秀的,研发团队的人员也非常多。我发现,不但很多普通量产车上会用到赛车上的技术,而且奥迪在赛车上的技术如果能够过关的话,很快就会出现在道路上。奥迪把很多赛车运动的技术都运用到了量产车上,尤其是著名的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quattro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四轮驱动,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奥迪采用了e-tron quattro这个技术,这个技术使赛车在120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驶时,赛车可以自动变成四轮驱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直都是非常困难的比赛,而今年赛事期间的天气又是一直在变化,这给了奥迪一个非常好的表现机会。得益于quattro技术,今年奥迪车队成功包揽了赛事的前两名,因为在雨天或者半干地的时候,quattro技术可以确保给车手带来非常好的速度以及刹车的稳定性。刚刚在国内上市的奥迪RS 5 Cabriolet也采用了这个技术,我在驾驶它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在进弯的时候制动方面的效果特别好,另外在过弯的时候四轮的抓地力也令人感到非常惊讶。奥迪ultra轻量化技术(ultra lightweight technology)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创新,是奥迪借助改进制造材料、改善零件结构从而降低车身重量,从而提升车辆高效性。改进制造材料是降低赛车重量的最直接方法。作为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碳纤维无疑是目前最理想的赛车车身材料,奥迪R8 LMS赛车的车身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材料,包括纯碳纤维赛车座椅等设计大大度降低了赛车的自重。除规则强制要求的车门和车顶保留铝制,奥迪R8 LMS的外部车身完全由高强度、轻重量的碳纤维材料所包裹。为达到几近苛刻的轻量化要求,奥迪R8 LMS的车身甚至连漆面都省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车身表面一层极轻薄的浸渍式阴极涂层(CDC),进一步减低了车身重量。奥迪ultra轻量化技术既应用在最高端的奥迪赛车领域,也普及到了奥迪目前的量产车上,比如奥迪R8 Coupe、奥迪A8L、奥迪A6L、奥迪A7。”
有人把赛车手比喻成汽车厂商在极限赛道上为新技术做实验的小白鼠,程丛夫并不否认,但是他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第一个感受新技术的驾驶者,而且这些新技术一定是有价值的,比如奥迪R8 LMS。“奥迪R8 LMS有自己的优势,这个车的刹车非常好,整体过弯的下压力更高,控制性更高,给车手的反馈信息更多。因为车子敏感的话给车手在身体方面的信息更多,你就可以更快地作出判断。与其他车手相比,奥迪R8 LMS赛车对我来说相对陌生,在今年参加奥迪R8 LMS杯比赛之前,我没有驾驶它做过任何测试。通过几场比赛,我对赛车各个方面,尤其是对轮胎也有更多的了解。我之前驾驶奥迪R8 LMS ultra代表奥迪参加过两场亚洲GT的比赛,这款赛车相比奥迪R8 LMS更轻一些,并且应用了奥迪技术部研发的最新套件,下压力和平衡性都感觉很好。但是奥迪R8 LMS丝毫不逊于奥迪R8 LMS ultra,速度非常快。奥迪R8 LMS赛车主要是为了半职业车手来设计的,配备很多电子的辅助系统,诸如ASR、ABS等设备,使得操作极易上手。”对程丛夫来说,钻入这辆奥迪R8 LMS赛车,他只要做到调整自己的驾驶风格来适应赛车就好了。
“我现在应该是以一个新人的态度去学习,但又不是一个新人。我相信奥迪决定签我的时候,也是看中了我的水平和中国市场的背景。我希望加入到奥迪大家庭后,能够代表奥迪参加更多国际大赛,在国际大赛上获得更多更好的成绩。通过一年的磨合期,我相信自己未来一定能成为奥迪的绝对主力。”这是程丛夫的短期规划,而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成为赛道上的领导者,为奥迪赢得冠军。
2013年,奥迪R8 LMS杯在珠海、鄂尔多斯、韩国、马来西亚、上海、澳门进行了6站11回合的比赛。2014年,奥迪R8 LMS杯还将进一步在亚洲范围内扩大赛事版图。明年将举行6站比赛,其中包括3站国内赛事和3站海外赛事,并且新增日本站比赛。其中还有两站比赛将分别作为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中国站和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上海6小时赛的垫场赛。届时程丛夫将再次出征,并向年度总冠军发起冲击。
在全球范围内,奥迪在德国房车大师赛(DT M)和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一向有着不俗的表现。今年的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中,奥迪包揽年度车队总冠军和年度车手总冠军。而在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中,奥迪也提前获得年度厂商总冠军和车手总冠军。凭借自身的实力和积极的态度,加之奥迪给予的支持,相信程丛夫很快就会成为奥迪的主力车手和赛道上的领导者,赢得更多冠军。
“我参与的是竞技运动,我希望自己可以作为一个赛道上的领导者,因为冠军只有一个,任何运动员都是以第一为目的的。我如果要在赛道上得到尊重,就只有去赢得冠军。”程丛夫说。
1984年8月,程丛夫生于北京,29年后他成长为国内最出色的赛车手,2013年4月加盟奥迪赛车运动团队之后,这个普通家庭走出的大男孩又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凌晨两三点,在你最困的时候,天气不好,车窗外能见度很差。那时候问你:还想开车吗?——我真的不想开!”
对于程丛夫来说,加盟奥迪赛车运动团队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比赛多了,赛季从4月开始到11月结束,全年有将近十七八场比赛,总量增加了,密度也相对提高了。随着奥迪在亚洲投入加大,亚洲赛事多了不少,其中就包括奥迪全球首个单品牌赛事——奥迪R8 LMS杯。但在全年的所有比赛中,程丛夫心头所好依然是每年6月在法国小镇勒芒举行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这是一项被三届冠军得主德国人路德温格称为俄罗斯轮盘赌的赛事,它既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参赛者,又像恶魔一样令人望而生畏。“一定要说哪场比赛最重要,那就是勒芒。”在程丛夫心里,勒芒24小时就像一种修行,“参加过那种比赛,经受过那种考验,再去参加锦标赛,就简单很多了。”
加入奥迪运动部后,今年6月,程丛夫职业生涯第四次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在LM P1非厂商组,他所参与驾驶的REBELLION RACING车队13号赛车最终排名第41位。程丛夫对于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感情还是很特殊的,“首先它不是锦标赛,它是一个一年一度的单项比赛,关注点很集中,重要性不输于F1——F1全年有19场比赛,而勒芒一年只有一场,而且是连续24小时的比赛,难度很高。天气原因,赛车的稳定性,车手的状态、精力、体力,所有的一切都是极高的挑战。”
在这一切挑战之中,程丛夫看来,最难克服的是压力。
“奥迪R8 LMS杯时,压力更多在自己身上。奥迪R8 LMS杯是我赛车生涯中唯一一个所有车手是在同一平台上比赛的赛事。之前参加过的其他赛事,虽然每个车手也是效力于不同的车队,但是驾驶的赛车不同。在奥迪R8 LMS杯的比赛中,每个参赛者都使用集合领先科技的奥迪R8 LMS赛车竞赛,甚至一些数据也是和大家分享,对于车手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互相学习。而勒芒赛有另外两个队友在一起工作,你们共同驾驶一台车。在比赛过程中,你不光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队友。而且勒芒的准备期特别长,机械师和整个团队在一起不停地工作,你如果表现不好,就是一损俱损,所以压力特别大。”
作为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国第一人,程丛夫对初次驶上勒芒赛道的经历记忆犹新。“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第一次。”他说,“在这之前我参加的都是短距离的冲刺型比赛,对24小时没有太大的心理准备,也没有实际经验。真正比赛来了,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最大的挑战来自开夜车。”
所有赛车比赛中,只有勒芒24小时耐力赛有夜车考验,这和F1的夜赛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夜里和白天的比赛差别特别大。无论是赛道变化、空气湿度变化,包括有时候下雨,都是难度极大的挑战。但最关键的是,每当你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在你最困的时候,天气不好,车窗外能见度很差。那时候问你:还想开车吗?我真的不想开了!但是为了队友,我还得坚持下去。所以每次完成一个24小时,都非常有成就感,幸运的是那一次我们也站上了领奖台,得到了一个很不错的结果。”
2008年6月,首次参赛的程丛夫和队友一起获得第76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LMP2组第三名。
今年是程丛夫参加勒芒赛以来遭遇的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届,驾驶95号阿斯顿·马丁赛车的丹麦车手阿兰·西蒙森在开赛后第四圈遭遇严重撞车,被送至赛车场医疗中心后确定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这也是自1997年来,勒芒赛道再次带走的一条鲜活生命。
“那种比赛,难度大,自然环境变化大,对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威胁。今年比赛就是,天气经常变化,一会儿干地一会儿湿地,结果就导致了好几起重大事故,甚至有人丢了命,所以参加比赛时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情绪。”程丛夫参加的级别是全场最快的级别,不仅车速最快,马力也是最大的,轮胎却经常因温度骤降导致抓地力变弱,赛车的可控性变得很差。“这场比赛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参加过的最困难的比赛,最大的困难就是来源于天气的变化,而恰恰是这种复杂的天气体现了奥迪赛车的实力,它的quattro四驱技术为赛车带来完美的抓地性。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圈的距离是15公里,今年比赛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有6-7公里的赛道上方在下雨,而其余的赛道是干地。这为除了奥迪以外的其他车队造成了很大困难。甚至在直线中,我四档到五档,时速超过两百二三十公里的时候,我的后轮还会空转。”“尤其在晚上,又是下雨天,你脑子里想的全是不要失误,不要失误!因为一旦失误,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车队努力了那么久,都会因为你而功亏一篑。所以这个时候的压力真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程丛夫说。
“奥迪R18 e-tron quattro赛车在时速超过120公里时会启动四轮驱动,这能够大幅提升赛车的抓地力,也增强赛车的急刹能力,在天气复杂的状况下提升了安全性。我们知道今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发生了很多事故,但奥迪的三辆赛车都安全完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奥迪R18 e-tron quattro应用的LED科技为车手的成功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勒芒24小时耐力赛很大一部分是在晚上进行的,在一些直道,我们的时速甚至超过了320公里,所以车手的视线非常重要。因为车手在直道时需要看刹车点,当赛车到达刹车点时车手的视线已经转到了弯心,而当赛车到弯心时车手的视线已经转到了出弯。如果车手的视线不清晰,看不清刹车点或弯心,进弯的速度就会减慢很多。所以一个良好的视野对于车手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不夸张的说,奥迪R18 e-tron quattro的LED大灯几乎可以将黑夜变成白天,而今年的奥迪1号车做出的全场最快时间也是在凌晨两点左右的黑夜中,这足以说明奥迪LED科技的强大。”程丛夫说。 高难度,高强度,且有可能危及生命,许多“勒芒老驾驶员”在每届比赛前依旧会紧张害怕,印第车赛的老手科根甚至对勒芒赛的夜车阶段产生了心理障碍:“到了夜里我的脑子完全发木了,因为我已经被吓得灵魂出窍了。”作为一个年轻的勒芒选手,程丛夫自己总结了一套独有的办法来安抚情绪。“每次发车之前,对车手而言总是最紧张的时刻,我的办法就是祷告一番,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表现,别出事故状况,叮嘱自己别犯错误。”
除了依靠信仰的力量,更实际的做法是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近乎苛刻的极致追求,做到这点之后,他才能像一个战士一样踏上属于他的征途。“每一次比赛前,钻进车子之前,我都会非常仔细地自我检查,身上的每一个细节,头盔、面罩、衣服,甚至鞋子的鞋带是不是绑紧了都要检查一遍。”对程丛夫而言,每个步骤都代表着他对这份职业的尊重,也是他作为一个赛车手内心所追随的荣誉感。“其实,比赛过程中不会感觉到这些细枝末节,但是这就好比是一种自我暗示的心理,这些步骤我必须全部做完一遍,心里才能真正踏实。”
进入奥迪大家庭后,程丛夫的生活来到了德国,早年在英国留学和定居的经历让他很容易适应德国的新家和新生活。“在德国一个人生活,我很习惯,一个人很容易自己打理,做事也会比较有效果。我已经过了那段寂寞期了。”
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程丛夫的一天基本上是这样的:
早上7点起床,遛“肉肉”40分钟——“肉肉”是他的“儿子”,一条英国柯基犬,所以还有个英文名字,叫“RollRoll”。然后用一个小时做瑜伽,为了不在头朝下的时候把早饭吐出来,他一般空腹练习。之后就是自己动手做早饭,内容多半是面包、谷物早餐加水果之类。2个半小时的自行车耐力训练后,一点半到两点又是自己动手做午餐,不然就是去意大利餐厅吃上一顿意大利面什么的。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在路上晒会儿太阳,回家后上上网,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晚餐有时候是跟德国朋友出去吃,或者就是自己在家做。晚上十点准时上床睡觉。
程丛夫的每日行程就是如此规律,尽管8月中旬出生是正宗的狮子座,但是他自认行事风格越来越有处女座的矫情劲儿,不容许有一丁点儿的行差踏错。“生活中我确实挺‘事儿’的,尤其是吃饭。”程丛夫很适应吃西餐,但如果要在德国吃顿中餐,他总要精挑细选一家餐厅好好搓一顿。如果非自己动手,则一般只会做汤,他的理由是“做一锅可以喝两天”。牛尾胡萝卜虫草枸杞汤和鸡汤是他的两道拿手好汤,只是程丛夫从来没有请外国朋友来自己家品尝过,他认为,不仅是因为老外不懂得欣赏,而且卖相也确实不怎么样。
程丛夫是一个吃货,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货。
“我在吃上面要求很高,但不是因为挑剔,而是因为我吃得多,我身边的人都吃不过我。”1米78,70公斤的身材,怎么看都没有“饭桶”的嫌疑,但他的食量却让人吃惊,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程丛夫一人一顿干掉五个绰绰有余,肯德基的鸡翅,他也能一气吃掉50个。“现在(吃的)已经少很多了,以前当游泳运动员的时候,那食量简直跟疯了一样。一天可以吃掉5千大卡,也就是骑自行车200公里的量,还是山地的那种。”
不仅量大,程丛夫对食物质的追求也很高,基本不碰猪肉,运动量大的时候就吃牛肉,平时都以鱼肉为主,晚餐更是只吃白肉。还有就是,酒量不好的他基本不喝酒,除非登上领奖台,喝掉一整瓶香槟都可以。
吃不胖的秘诀是大量的训练。
“我几乎每天都要做体能训练,无论到哪里,哪怕是出去旅游。首先,训练是职业习惯,另外多少也有点怕胖。我觉得每天多少都得动一下,不然下一顿饭会吃不下。比如说我吃个东西,稍微不太健康,我就会纠结:这一口下去我要多运动多少时间才能消耗掉?我的手表上也会有显示卡路里的功能。”总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中国第一赛车手“饱受强迫症困扰”,“运动员需要有点强迫症精神,不然很难自律。”
因着这股子对赛车运动的“强迫症”和职业精神,程丛夫把自己的爱好和业余生活都搭了进去,最爱玩的东西也都是自己职业发展所需。
“我的圈子里大部分人都很会打高尔夫,为了不沦为球童,我也在练习挥杆,只是提高得很慢。除了赛车,我更擅长的运动其实要数射击。”程丛夫说,他玩射击主要还是因为赛车运动的需要,“许多人认为赛车就是比胆大,但实际上我认为最终比的是心理的控制能力。”在他眼中,善于在瞬间对自身状态和节奏变化进行处理从而做出正确反应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我的冬季铁人两项和铁人三项都是半职业水平,一万米跑步基本上在50分钟以内,还有骑自行车,更有意思的是那种小板滑雪背后背把猎枪,这项运动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在滑雪的过程中,下坡锻炼高速反应能力,上坡则是体能拉练,急停打枪时,提高的是对情绪和脉搏的控制能力,每一个阶段的状态和节奏都不尽相同,程丛夫在这项运动中不断磨练自己,学会自我调整和把握。
“开赛车基本都是下意识的,不会去考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其实到最后区分冠亚军的更多是心理。”每年冬天,程丛夫都会花大力气在冬季两项和铁人三项的训练上,这在外人眼里看似娱乐的练习,只是他作为一名职业赛车手所需要的常规训练。“我在德国有自己的枪和子弹,就是冬季两项用的50米气步枪。”这是他“练心”的必备工具。
“我以前在体校的时候,是北京市的前几名,100米自由泳很轻松就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在成为赛车手之前,少年时期的程丛夫是一个半职业游泳运动员,他的游泳生涯从小学开始,白天上课,晚上训练,好不容易赶上寒暑假,还得一天两练,每天累得连吃饭都成了费力的事。程丛夫戏称自己是“没有童年的孩子”,但是正是这种专业体育人的生活,给程丛夫此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让他成为了一个勇于吃苦、甘于寂寞的人。
“这种习惯养成之后,对我去欧洲接触更高水平的赛车运动有很大的帮助。”他迅速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和高密度的比赛,全年不断转战世界各地的飞人生活也让他感到吃不消,“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比赛都能适应。而且我现在依然以游泳作为基础训练,也是恢复性训练的手段。在完成了强度比较大的自行车或者铁人三项训练之后,都会靠游泳来进行恢复。”
因为身材条件的限制和兴趣爱好的转移,程丛夫离开了泳池,投身到陆地上最快的运动——赛车运动中。“其实小时候赛车和游泳一直是在并排走,但对我来说,赛车更有兴趣。一方面是它所带来速度感,我热爱这种刺激;另外一方面,成就感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那时候我在赛道上比在泳池里更容易拿到好成绩。”最终,他选择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而这次个人职业生涯的抉择,最后竟也撬动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历史。
从F1到勒芒赛,程丛夫创造了多个中国赛车界的第一,他的追求还远不止于此。“如果以赛车作为我的工作,我还有至少十年时间去发展自己。”眼下,加入奥迪运动部不到一年,程丛夫还处在适应期内。
“进入奥迪后,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证明,还有很多东西我要去了解,比如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方式,我还需要时间。”来到一个全新的集体,程丛夫很快就交付了自己的信赖,因为在奥迪,他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一株参天大树带来的团队保障,以及在这个团队运作下极高的工作效率。“奥迪在赛车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它的团队、梯队比其他品牌要大很多,其他品牌可能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驾驶赛车的车手,但是在奥迪就要多很多,梯队也要强壮很多。奥迪为车手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未来的进步空间,与我个人的赛车理念和职业规划非常契合。另外在赛车的研发方面,奥迪也是非常优秀的,研发团队的人员也非常多。我发现,不但很多普通量产车上会用到赛车上的技术,而且奥迪在赛车上的技术如果能够过关的话,很快就会出现在道路上。奥迪把很多赛车运动的技术都运用到了量产车上,尤其是著名的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quattro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四轮驱动,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奥迪采用了e-tron quattro这个技术,这个技术使赛车在120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驶时,赛车可以自动变成四轮驱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直都是非常困难的比赛,而今年赛事期间的天气又是一直在变化,这给了奥迪一个非常好的表现机会。得益于quattro技术,今年奥迪车队成功包揽了赛事的前两名,因为在雨天或者半干地的时候,quattro技术可以确保给车手带来非常好的速度以及刹车的稳定性。刚刚在国内上市的奥迪RS 5 Cabriolet也采用了这个技术,我在驾驶它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在进弯的时候制动方面的效果特别好,另外在过弯的时候四轮的抓地力也令人感到非常惊讶。奥迪ultra轻量化技术(ultra lightweight technology)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创新,是奥迪借助改进制造材料、改善零件结构从而降低车身重量,从而提升车辆高效性。改进制造材料是降低赛车重量的最直接方法。作为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碳纤维无疑是目前最理想的赛车车身材料,奥迪R8 LMS赛车的车身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材料,包括纯碳纤维赛车座椅等设计大大度降低了赛车的自重。除规则强制要求的车门和车顶保留铝制,奥迪R8 LMS的外部车身完全由高强度、轻重量的碳纤维材料所包裹。为达到几近苛刻的轻量化要求,奥迪R8 LMS的车身甚至连漆面都省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车身表面一层极轻薄的浸渍式阴极涂层(CDC),进一步减低了车身重量。奥迪ultra轻量化技术既应用在最高端的奥迪赛车领域,也普及到了奥迪目前的量产车上,比如奥迪R8 Coupe、奥迪A8L、奥迪A6L、奥迪A7。”
有人把赛车手比喻成汽车厂商在极限赛道上为新技术做实验的小白鼠,程丛夫并不否认,但是他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第一个感受新技术的驾驶者,而且这些新技术一定是有价值的,比如奥迪R8 LMS。“奥迪R8 LMS有自己的优势,这个车的刹车非常好,整体过弯的下压力更高,控制性更高,给车手的反馈信息更多。因为车子敏感的话给车手在身体方面的信息更多,你就可以更快地作出判断。与其他车手相比,奥迪R8 LMS赛车对我来说相对陌生,在今年参加奥迪R8 LMS杯比赛之前,我没有驾驶它做过任何测试。通过几场比赛,我对赛车各个方面,尤其是对轮胎也有更多的了解。我之前驾驶奥迪R8 LMS ultra代表奥迪参加过两场亚洲GT的比赛,这款赛车相比奥迪R8 LMS更轻一些,并且应用了奥迪技术部研发的最新套件,下压力和平衡性都感觉很好。但是奥迪R8 LMS丝毫不逊于奥迪R8 LMS ultra,速度非常快。奥迪R8 LMS赛车主要是为了半职业车手来设计的,配备很多电子的辅助系统,诸如ASR、ABS等设备,使得操作极易上手。”对程丛夫来说,钻入这辆奥迪R8 LMS赛车,他只要做到调整自己的驾驶风格来适应赛车就好了。
“我现在应该是以一个新人的态度去学习,但又不是一个新人。我相信奥迪决定签我的时候,也是看中了我的水平和中国市场的背景。我希望加入到奥迪大家庭后,能够代表奥迪参加更多国际大赛,在国际大赛上获得更多更好的成绩。通过一年的磨合期,我相信自己未来一定能成为奥迪的绝对主力。”这是程丛夫的短期规划,而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成为赛道上的领导者,为奥迪赢得冠军。
2013年,奥迪R8 LMS杯在珠海、鄂尔多斯、韩国、马来西亚、上海、澳门进行了6站11回合的比赛。2014年,奥迪R8 LMS杯还将进一步在亚洲范围内扩大赛事版图。明年将举行6站比赛,其中包括3站国内赛事和3站海外赛事,并且新增日本站比赛。其中还有两站比赛将分别作为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中国站和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上海6小时赛的垫场赛。届时程丛夫将再次出征,并向年度总冠军发起冲击。
在全球范围内,奥迪在德国房车大师赛(DT M)和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一向有着不俗的表现。今年的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中,奥迪包揽年度车队总冠军和年度车手总冠军。而在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中,奥迪也提前获得年度厂商总冠军和车手总冠军。凭借自身的实力和积极的态度,加之奥迪给予的支持,相信程丛夫很快就会成为奥迪的主力车手和赛道上的领导者,赢得更多冠军。
“我参与的是竞技运动,我希望自己可以作为一个赛道上的领导者,因为冠军只有一个,任何运动员都是以第一为目的的。我如果要在赛道上得到尊重,就只有去赢得冠军。”程丛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