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告状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表现。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告状存在着一定的动机。本文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典型案例进行整理,从道德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规则认知等维度去分析这些告状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 告状行为 动机 教育对策
一、问题提出
一些调查显示:幼儿园每天约有60%的幼儿会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应接不暇,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问题很小,可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幼幼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还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典型案例
案例1:一次美术课后,老师按惯例让小朋友们把完成的画塞到自己的画册里。可塞画对轩轩来说有点困难,于是旁边的乐乐热心地说:“我来帮你塞吧。”然后就从轩轩手里拿过他的画帮他塞,只听“嘶——”的一声,轩轩的画的边角被搞破了一点。乐乐又害怕又着急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这一幕被围观的小菲看到了,她很为轩轩着急,眨着眼睛想为轩轩出谋划策:“怎么办?要不告诉老师吧?”轩轩也不知所措,看他犹豫不决,乐乐就继续围在他身边,不停地跟他道歉,样子十分真诚。但小菲可不管这么多,就趁他俩在纠缠的时候跑去报告老师:“老师,老师,乐乐把轩轩的画给搞破了。”老师听了没问清缘由,走过去说:“乐乐你怎么回事,把别人的画给搞破了……”乐乐被老师一批评感到很委屈,就哭了起来……
案例2:孩子们午睡起床时,班里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阿文面红耳赤地在跟小雨理论:“小雨,你刚才踩到我脚了。”可小雨根本不予理会。于是阿文就在小雨周围不停地讲这句话,可小雨还是无动于衷。阿文便跟王老师告状,说小雨踩他的脚了,王老师听后就敷衍了一句:“去去去,我知道了。”可阿文还是不甘心,接着跟老师讲:“老师,小雨踩我脚了。”老师看他不肯罢休的样子就说:“我知道了,你去请她跟你说对不起。”于是阿文走到小雨面前弱弱地说:“小雨,老师让你跟我讲对不起呢。”可小雨还是不理会他,他就反复不停地念叨这句:“小雨,请你跟我讲对不起。”可他得到的始终是小雨的毫不回应。直至放学还能听到阿文在说“小雨,老师让你跟我讲对不起……”
案例3:一次生活活动中,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按小组去饮水机边喝水。小华在倒水时不慎将杯子中的水洒到了地上。于是排在后面的佳佳急忙跑来告诉我:“老师,你快看,小华打翻了水,洒得一地都是!”目睹整个事情经过的我微笑着说:“我知道了,没关系,他并不是故意的,下次小心一点就好了。”随后就让生活老师清理了水渍。但在我处理了这件事后,许多孩子都一一跑来向我报告了这件事。他们泰然的样子就像自己是第一个报告这件事的人,没有人在意我已知道这件事,他们只是说着自己想说的。
案例4:在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生活老师赵老师照常开始给孩子们分发点心。可在分发点心时突然听到亮亮大声叫道:“老师,你看啊,红红她先喝牛奶了!”原来赵老师平时都要求他们先吃点心再喝牛奶,所以这一喊把红红弄得手足无措,赶紧放下手中的杯子,去拿盘子里的点心吃。可亮亮却不同意了,跑过去牢牢抓住红红拿点心的小手,继续喊道:“老师,老师,你看她啊,你看她啊,她没有听你的话!”可赵老师忙于分发点心,无暇去顾及他们,就敷衍道:“知道了,知道了。”接着亮亮还是不甘心地一连说了好多遍,最后看老师不搭理他了,才垂头丧气地回到位子上,嘴里仍嘀咕着:“老师明明说了要先吃点心的啊……”
(二)从心理角度分析告状动机
从李静的《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中我们可以得知,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其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下面将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上述几例幼儿的告状行为。
1.幼儿告状与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告状行为的发生受幼儿对善恶、好坏、是非等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的影响。就案例4来说,此类告状的动机是维护权威者所制定的规则及秩序。在幼儿园里,幼儿常常以教师的标准为行为准则,可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是具有威望且不可违背的。因此会出现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为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而向老师告状的现象。案例1是针对他人所受侵害的告状行为。虽然幼儿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但他们已初步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例如,幼儿知道“欺负人、踢人、打人的小朋友不是好孩子”,当看到一些孩子欺负别人时,他们就会感到极度不适,然后产生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且极力想要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因而向老师告状。
2.幼儿告状与社会性发展
从案例3来看,此类告状的动机是为了得到教师的关注。由于学前儿童的道德还处于他律阶段,所以幼儿时常会观察并模仿老师和同伴的行为,这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所决定的。就案例2而言,这里阿文的告状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寻求老师的帮助,以寻求安全和保护的心理,可深层次的动机却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和认可,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渴望得到心里权威者的重视和认可。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是减少告状行为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从上述分析和案例4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但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对规则和秩序的理解还处于以外界为标准的阶段,所以出现了绝对服从权威的现象,乃至缺少自己的判断力。由此我们认为,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幼儿的判断力,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
(二)从根本上纠正孩子的告状行为取决于对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于案例3这样的告状事件,教师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动脑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幼儿便有了独自面对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也会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心理,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告状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给予幼儿关注和爱是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关键
针对案例2这种告状行为,教师要耐心倾听,试图从告状缘由中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加以恰当的方式指导,用爱和包容去感化孩子,久而久之去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从阿文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告状发生时,教师心中的天平更容易倾向平时比较懂事的孩子。这种明显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好孩子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调皮的孩子不一定一直都是错的。教师在处理这类矛盾时,要把心里的“一碗水端平”,不能轻易下结论,应该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关心关注并了解每一个幼儿,然后因材施教。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很多幼儿告状的动机非常单纯,总的来说还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这时教育者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关注与爱,这样才能减少孩子的告状行为。此外,教师还要丰富自身的相关教育理论,这将有利于教师应对和处理幼儿的各种问题。既然我们选择了在幼教这片土地上耕耘,我們就需要去关注和了解幼儿,从而尊重、理解、培养幼儿,以寻求、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静.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J].淄博师专学报,2010(21).
[2]李雨姝.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5).
[3]王钰.如何处理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J].新课程(上),2015(9).
[4]陆晨晖.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J].新课程(小学),2015(10).
关键词:幼儿 告状行为 动机 教育对策
一、问题提出
一些调查显示:幼儿园每天约有60%的幼儿会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应接不暇,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问题很小,可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幼幼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还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典型案例
案例1:一次美术课后,老师按惯例让小朋友们把完成的画塞到自己的画册里。可塞画对轩轩来说有点困难,于是旁边的乐乐热心地说:“我来帮你塞吧。”然后就从轩轩手里拿过他的画帮他塞,只听“嘶——”的一声,轩轩的画的边角被搞破了一点。乐乐又害怕又着急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这一幕被围观的小菲看到了,她很为轩轩着急,眨着眼睛想为轩轩出谋划策:“怎么办?要不告诉老师吧?”轩轩也不知所措,看他犹豫不决,乐乐就继续围在他身边,不停地跟他道歉,样子十分真诚。但小菲可不管这么多,就趁他俩在纠缠的时候跑去报告老师:“老师,老师,乐乐把轩轩的画给搞破了。”老师听了没问清缘由,走过去说:“乐乐你怎么回事,把别人的画给搞破了……”乐乐被老师一批评感到很委屈,就哭了起来……
案例2:孩子们午睡起床时,班里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阿文面红耳赤地在跟小雨理论:“小雨,你刚才踩到我脚了。”可小雨根本不予理会。于是阿文就在小雨周围不停地讲这句话,可小雨还是无动于衷。阿文便跟王老师告状,说小雨踩他的脚了,王老师听后就敷衍了一句:“去去去,我知道了。”可阿文还是不甘心,接着跟老师讲:“老师,小雨踩我脚了。”老师看他不肯罢休的样子就说:“我知道了,你去请她跟你说对不起。”于是阿文走到小雨面前弱弱地说:“小雨,老师让你跟我讲对不起呢。”可小雨还是不理会他,他就反复不停地念叨这句:“小雨,请你跟我讲对不起。”可他得到的始终是小雨的毫不回应。直至放学还能听到阿文在说“小雨,老师让你跟我讲对不起……”
案例3:一次生活活动中,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按小组去饮水机边喝水。小华在倒水时不慎将杯子中的水洒到了地上。于是排在后面的佳佳急忙跑来告诉我:“老师,你快看,小华打翻了水,洒得一地都是!”目睹整个事情经过的我微笑着说:“我知道了,没关系,他并不是故意的,下次小心一点就好了。”随后就让生活老师清理了水渍。但在我处理了这件事后,许多孩子都一一跑来向我报告了这件事。他们泰然的样子就像自己是第一个报告这件事的人,没有人在意我已知道这件事,他们只是说着自己想说的。
案例4:在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生活老师赵老师照常开始给孩子们分发点心。可在分发点心时突然听到亮亮大声叫道:“老师,你看啊,红红她先喝牛奶了!”原来赵老师平时都要求他们先吃点心再喝牛奶,所以这一喊把红红弄得手足无措,赶紧放下手中的杯子,去拿盘子里的点心吃。可亮亮却不同意了,跑过去牢牢抓住红红拿点心的小手,继续喊道:“老师,老师,你看她啊,你看她啊,她没有听你的话!”可赵老师忙于分发点心,无暇去顾及他们,就敷衍道:“知道了,知道了。”接着亮亮还是不甘心地一连说了好多遍,最后看老师不搭理他了,才垂头丧气地回到位子上,嘴里仍嘀咕着:“老师明明说了要先吃点心的啊……”
(二)从心理角度分析告状动机
从李静的《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中我们可以得知,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其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下面将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上述几例幼儿的告状行为。
1.幼儿告状与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告状行为的发生受幼儿对善恶、好坏、是非等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的影响。就案例4来说,此类告状的动机是维护权威者所制定的规则及秩序。在幼儿园里,幼儿常常以教师的标准为行为准则,可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是具有威望且不可违背的。因此会出现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为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而向老师告状的现象。案例1是针对他人所受侵害的告状行为。虽然幼儿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但他们已初步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例如,幼儿知道“欺负人、踢人、打人的小朋友不是好孩子”,当看到一些孩子欺负别人时,他们就会感到极度不适,然后产生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且极力想要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因而向老师告状。
2.幼儿告状与社会性发展
从案例3来看,此类告状的动机是为了得到教师的关注。由于学前儿童的道德还处于他律阶段,所以幼儿时常会观察并模仿老师和同伴的行为,这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所决定的。就案例2而言,这里阿文的告状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寻求老师的帮助,以寻求安全和保护的心理,可深层次的动机却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和认可,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渴望得到心里权威者的重视和认可。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是减少告状行为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从上述分析和案例4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但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对规则和秩序的理解还处于以外界为标准的阶段,所以出现了绝对服从权威的现象,乃至缺少自己的判断力。由此我们认为,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幼儿的判断力,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
(二)从根本上纠正孩子的告状行为取决于对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于案例3这样的告状事件,教师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动脑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幼儿便有了独自面对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也会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心理,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告状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给予幼儿关注和爱是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关键
针对案例2这种告状行为,教师要耐心倾听,试图从告状缘由中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加以恰当的方式指导,用爱和包容去感化孩子,久而久之去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从阿文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告状发生时,教师心中的天平更容易倾向平时比较懂事的孩子。这种明显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好孩子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调皮的孩子不一定一直都是错的。教师在处理这类矛盾时,要把心里的“一碗水端平”,不能轻易下结论,应该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关心关注并了解每一个幼儿,然后因材施教。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很多幼儿告状的动机非常单纯,总的来说还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这时教育者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关注与爱,这样才能减少孩子的告状行为。此外,教师还要丰富自身的相关教育理论,这将有利于教师应对和处理幼儿的各种问题。既然我们选择了在幼教这片土地上耕耘,我們就需要去关注和了解幼儿,从而尊重、理解、培养幼儿,以寻求、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静.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J].淄博师专学报,2010(21).
[2]李雨姝.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5).
[3]王钰.如何处理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J].新课程(上),2015(9).
[4]陆晨晖.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J].新课程(小学),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