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好大一对羊》是极力进行国民劣根批判的作品。小说着力批判的是那些以村长、乡长为代表的阿谀奉承、甘愿称奴的人。小说意在揭露“羊毛自羊身出”,得到“羊毛”好处、功利最多的莫过于以刘副专员为代表的权势一派。在这篇小说中,作为以“羊”写人,以写“羊”事揭露、批判国民性格的劣端:愚昧、无知、奉承与盲从,意在引起人们对这种当今社会仍普遍存在的劣性的警醒、慎思。
关键词:国民性 愚昧 阿谀奉承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对国民的劣性作了强烈的批判,比如《药》中人物极度的麻木愚昧,《故乡》里人物的迟钝奴相,《阿Q正传》中人们的迂俗无知,都是对国民性格中的劣性进行的深刻的批判,让我们看到国民性格中的弱点,洞透社会的真相。直至今日,国民的劣性依然是一堵跨不过的墙,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暴露出社会的劣端。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好大一对羊》便是极力进行国民劣根批判的作品。
一、当权者的手段,无知者的地狱
《好大一对羊》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主要写一位管理着几百万人口的刘副专员与高原山区贫困家庭德山老汉一家结对扶贫的事。小说的主要人物德山老汉,即受扶对象,因受赠一对羊,千方百计要养好它们,劳力耗财,最后连小女儿的生命也搭在“养羊”事中。悲剧的发生归咎于当权者摆弄权术的手段,而终造成了天真无知者生存的地狱。
小说中写及德山老汉为养好那对羊而吞声忍气,比服侍人还金贵一样服侍这对羊而不敢有半点不服举动;村长、乡长为了这对羊也劳费了许多心思;地区各级干部甚至为这事添油加醋大搞宣扬,这些都反映出底下人对有官权在手的人的突出心理:怕。因为这羊不是一般的羊,而是“刘副专员”亲自买给德山老汉“脱贫”的羊。羊因人而贵,自然人们畏惧这对羊有什么差错而不好交代。小说中人物的这种心理其实也是自古而今普众的心理:畏官字头之人,怕权势之人。小说在对这种国民劣根的批判中,对于出现的两种状现是有区别对待的:对于本性愚昧迟顿的人(以德山老汉为代表)作揭露,批判力度稍小,有值得同情之处;对于阿谀奉承,甘愿称奴的人(以村长、乡长为代表)作极力批判,唾弃其劣之极。
小说中对以德山老汉为代表的最底层人的劣性的揭露显然是不留余地的,意在引发读者深思:我们的国民为何是这样的国民?德山老汉本已是一个木讷、笨拙的人,生活在社会最边缘落后的地方,老伴又是一个哑巴,唯一活下来的小女儿病恹恹的,得了肺结核病。这一家三口在小说中是最能引发人们同情、可惜的人。他们吃着用来喂猪的“羊贴根叶”,住在“墙裂了许多许多的口子”的屋子里,家庭贫困至极。恰好这时权势的代表“刘副专员”出现了,要与他结对扶贫。这本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也许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温馨的气息。自当德山老汉受了这位官人的一些钱财之后,他的地位便变了:原本一个不起眼的憨厚老汉,现在是处处受到人的尊敬了。“那些日子,德山老汉成了全村人的景仰,走到哪里都有人仁仁义义地招呼,不是喊去吃饭,就是喊去喝酒。吃饭必尊他为长让他坐上座。酒他不喝别人是不敢喝的,菜他不夹别人是不敢夹。连村支书也尊着他,村支书家杀猪吃刨汤,只请了村长和村小的王眼镜,另外就是他。村支书在吃饭时狠起劲地往他碗里夹腰花、夹猪肝,连他的亲家王眼镜也没夹一筷子。村长不断地给他敬酒,像孝敬亲爹样的”。
且住,我们要看清村民们所持的心理如何:村民们的态度是“德山老汉究竟得了多少钱?有钱不要吃昧心食,拿出来打酒大家吃”,“只一迭声地让德山买了酒,用土碗盛着喝转转酒,口子节日般喜庆,过年样滋润”,“结了对子就是亲戚了,有这样的亲戚吃喝还用愁么?”从而可以看出,其实人们的心理是妒忌,心里极其不服:怎么这样的好事不落到俺头上。想到的是如何分享老汉的“收获”,而纯从“吃喝”来考虑,并没有考虑该怎样图发展的事情。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阿Q与人比“阔”的情节,表现阿Q虚伪、虚荣的一面;这里刚好相反,如今德山老汉“阔气”了,唯恐沾不到一个“阔”腥。这也自然地使老汉在那些日子里处处受人尊敬。里面蕴含着一个这样的信息:我们的国民性中隐藏着一种极劣之性:愚味、无知。这种劣性不能使常情向好的方面发展,而恰好相反使好的常情变坏。作者竭力通过当权者一种饱含“温情”的手段,表面是为了改善贫困人民(以德山老汉一家为代表)的生活状况,本质上却是他们仕途晋升的筹码,而不问实情,自以为是,终致使无知者一步步迈进生存的地狱,造成悲剧。
二、作势的温情,低劣的国民性
从整篇小说来看,作者竭力批判的是当权者作势的“温情”,以及在其中体现出来的低劣国民性;对弱者德山老汉怀有一种无奈的同情,然而对于其所固有的国民愚昧性却有着复杂的感情。
德山老汉是一个憨厚的人,说明他本性老实忠厚,这是一种优良品格;辛勤劳动,不偷不抢,同样也是值得赞扬的优点。他有浓厚的感恩载德、知恩图报的思想,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刘副专员送的羊喂好,这不是来自于村长、乡长命令式的号令,而实在是感到“刘副专员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一辈子都还不了”,觉得,“喂不好羊,是我的罪过啊”。以至他像服侍人一样服侍这对羊,并把刘副专员送的钱、物全都搭上了。如果不以小说的思想主题为论,老汉的这些行举、品格便是一个典型的“好人”形象。但小说深藏的思想主题正是要揭露以老汉这样勤劳、憨厚却无知的人的性格劣端。如果他想到这不毛之地根本不宜养羊,何况是水土不服的进口羊的话,恐怕他要恨不得揭开这个现实的真相,把羊宰了做一顿美食而为快,管他村长、乡长们的“无知”。然而国民本然的劣必固然是无法改变的,正如鲁迅小说《药》中人物不了解人血馒头上的人血是力图为他们而革命的烈士的血一样,不过德山老汉还不至于是作者着力批判的对象而已,他的愚昧引发人们的思考也是小说的主题给当世人们留下的思考:国民的愚昧无知所造成的后果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沉重问题。
小说着力批判的当是那些以村长、乡长为代表的阿谀奉承、甘愿称奴的人。小说在意于揭露“羊毛自羊身出”,得到“羊毛”好处、功利最多的莫过于以刘副专员为代表的权势一派。底下的人如何奉承、献殷勤,并从中捞取“羊毛”在小说中是作者重点着笔之处。这基本上反映出中国自古而今依然沉注在人们心里的一种心理:怕官,怕权。因怕而必须“敬”,必须嘻皮笑脸,必须装儿当孙,必须颂扬上级伟绩。如见到刘副专员,“粗壮得像条牛似的乡长温柔成小媳妇”,威风尽化为顺从;给德山老汉下命令式地说:“这两只羊……只能喂好,不能喂坏;只能喂多,不能喂少。这是政治任务。”德山老汉因“羊”事需要垫草去村长家要,“村长倒大方,叫拿就是”。村长在看羊的糟糕样时说:“羊子被整成这样,不是小事哟!乡长晓得,不扒我的皮才怪呢!”小说中诸如些类的描写极多。这体现能在比自己权势低下的人面前显威风的人在权势比其高的人面前只能扮乌龟了,一身奴相奴性毕露。这是小说在批判现实中最意图表现的。整部小说便似是一个皇权至上,千万个俯首为奴的情景。让人想起鲁迅小说《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天真活泼、无性纯然和成年闰土的奴相的鲜明对比。
除了对村长、乡长几人的描写,作者还以点带面地写出地区各局部竞相献殷勤的壮观情景。这是小说将对个别人物的批判引申到对整个社会诸如此类人的批判上去,无疑是起到全面、深刻地表现思想主题意义的。首先是媒体的献殷勤,“《高原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刊载记者朱军长篇报讯《刘副专员爱洒山乡,脱贫羊健壮成长》”,这篇报道写得“极有感情,材料充实,行为流畅,读了引人深思,催人泪下”。其实与真实刚好形成鲜明对比:脱贫羊并未“健壮成长”,反而雪白羊毛变黄,日趋瘦小,这是强烈的讽刺之笔。报道出刊后引起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畜牧局、林业局、广电局纷纷兴风而起,以作助威加势,甚至文联也以“文化扶贫”之名来渲染,以附和刘副专员的“爱心”壮举。小说至此而明白不过了,这些所谓政策,局部全然为着顶头权势歌功颂德而来的,并且是精心策划的行为。作者对这些明知事实不利于发展却仍一味追捧的人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揭露和批判:一群自私自利的人,一群狼狈为奸的人,一群奴颜无耻的人,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们一味求取的是“权势”的欢喜,而无常作为,自甘为奴,以至能骑在更多人头上。
把这种政治批判转称到国民、社会的批判,其实之于今天的社会现状意义更为明显。显然小说的批判之笔并不仅守在政治批判之上,作者意在批判的是一种盲目顺从、毫无作为的普遍行为。最底层中的德山老汉一家如此,村长、乡长以至各局都亦然,他们的盲从在缺乏思考的基础上,这恰好与现实社会是极符合的。现实社会太丰富多彩,人们懒于思考以至盲从,便出现诸如快餐文化,一夜红遍中国的明星,一举成名的无名小卒等。这些都反映出国民一种懒惰的心理,懒惰以至于愚昧无知。小说的现实主义可见一斑矣。
总而言之,这篇小说,是当事者用温情作势而不视民情以致最终酿成悲剧的反映,是小说对国民性作一次严厉批判的表现。作品为以“羊”写人,以写“羊”事揭露、批判国民性格的劣根:不知情者的愚昧、无知,操作者的奉承与盲从。意在引起人们对这种当今社会仍普遍存在的劣性的警醒、慎思。从一对“羊”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阶层人们的心理,性格深处的黑暗,警惕我们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某些人为了达到预想的目的,会费尽心思、不择手段地寻找机会,他们阴暗的一面为人所不容。
注:文中引文皆来自《名作欣赏》2005年第11期。
关键词:国民性 愚昧 阿谀奉承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对国民的劣性作了强烈的批判,比如《药》中人物极度的麻木愚昧,《故乡》里人物的迟钝奴相,《阿Q正传》中人们的迂俗无知,都是对国民性格中的劣性进行的深刻的批判,让我们看到国民性格中的弱点,洞透社会的真相。直至今日,国民的劣性依然是一堵跨不过的墙,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暴露出社会的劣端。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好大一对羊》便是极力进行国民劣根批判的作品。
一、当权者的手段,无知者的地狱
《好大一对羊》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主要写一位管理着几百万人口的刘副专员与高原山区贫困家庭德山老汉一家结对扶贫的事。小说的主要人物德山老汉,即受扶对象,因受赠一对羊,千方百计要养好它们,劳力耗财,最后连小女儿的生命也搭在“养羊”事中。悲剧的发生归咎于当权者摆弄权术的手段,而终造成了天真无知者生存的地狱。
小说中写及德山老汉为养好那对羊而吞声忍气,比服侍人还金贵一样服侍这对羊而不敢有半点不服举动;村长、乡长为了这对羊也劳费了许多心思;地区各级干部甚至为这事添油加醋大搞宣扬,这些都反映出底下人对有官权在手的人的突出心理:怕。因为这羊不是一般的羊,而是“刘副专员”亲自买给德山老汉“脱贫”的羊。羊因人而贵,自然人们畏惧这对羊有什么差错而不好交代。小说中人物的这种心理其实也是自古而今普众的心理:畏官字头之人,怕权势之人。小说在对这种国民劣根的批判中,对于出现的两种状现是有区别对待的:对于本性愚昧迟顿的人(以德山老汉为代表)作揭露,批判力度稍小,有值得同情之处;对于阿谀奉承,甘愿称奴的人(以村长、乡长为代表)作极力批判,唾弃其劣之极。
小说中对以德山老汉为代表的最底层人的劣性的揭露显然是不留余地的,意在引发读者深思:我们的国民为何是这样的国民?德山老汉本已是一个木讷、笨拙的人,生活在社会最边缘落后的地方,老伴又是一个哑巴,唯一活下来的小女儿病恹恹的,得了肺结核病。这一家三口在小说中是最能引发人们同情、可惜的人。他们吃着用来喂猪的“羊贴根叶”,住在“墙裂了许多许多的口子”的屋子里,家庭贫困至极。恰好这时权势的代表“刘副专员”出现了,要与他结对扶贫。这本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也许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温馨的气息。自当德山老汉受了这位官人的一些钱财之后,他的地位便变了:原本一个不起眼的憨厚老汉,现在是处处受到人的尊敬了。“那些日子,德山老汉成了全村人的景仰,走到哪里都有人仁仁义义地招呼,不是喊去吃饭,就是喊去喝酒。吃饭必尊他为长让他坐上座。酒他不喝别人是不敢喝的,菜他不夹别人是不敢夹。连村支书也尊着他,村支书家杀猪吃刨汤,只请了村长和村小的王眼镜,另外就是他。村支书在吃饭时狠起劲地往他碗里夹腰花、夹猪肝,连他的亲家王眼镜也没夹一筷子。村长不断地给他敬酒,像孝敬亲爹样的”。
且住,我们要看清村民们所持的心理如何:村民们的态度是“德山老汉究竟得了多少钱?有钱不要吃昧心食,拿出来打酒大家吃”,“只一迭声地让德山买了酒,用土碗盛着喝转转酒,口子节日般喜庆,过年样滋润”,“结了对子就是亲戚了,有这样的亲戚吃喝还用愁么?”从而可以看出,其实人们的心理是妒忌,心里极其不服:怎么这样的好事不落到俺头上。想到的是如何分享老汉的“收获”,而纯从“吃喝”来考虑,并没有考虑该怎样图发展的事情。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阿Q与人比“阔”的情节,表现阿Q虚伪、虚荣的一面;这里刚好相反,如今德山老汉“阔气”了,唯恐沾不到一个“阔”腥。这也自然地使老汉在那些日子里处处受人尊敬。里面蕴含着一个这样的信息:我们的国民性中隐藏着一种极劣之性:愚味、无知。这种劣性不能使常情向好的方面发展,而恰好相反使好的常情变坏。作者竭力通过当权者一种饱含“温情”的手段,表面是为了改善贫困人民(以德山老汉一家为代表)的生活状况,本质上却是他们仕途晋升的筹码,而不问实情,自以为是,终致使无知者一步步迈进生存的地狱,造成悲剧。
二、作势的温情,低劣的国民性
从整篇小说来看,作者竭力批判的是当权者作势的“温情”,以及在其中体现出来的低劣国民性;对弱者德山老汉怀有一种无奈的同情,然而对于其所固有的国民愚昧性却有着复杂的感情。
德山老汉是一个憨厚的人,说明他本性老实忠厚,这是一种优良品格;辛勤劳动,不偷不抢,同样也是值得赞扬的优点。他有浓厚的感恩载德、知恩图报的思想,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刘副专员送的羊喂好,这不是来自于村长、乡长命令式的号令,而实在是感到“刘副专员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一辈子都还不了”,觉得,“喂不好羊,是我的罪过啊”。以至他像服侍人一样服侍这对羊,并把刘副专员送的钱、物全都搭上了。如果不以小说的思想主题为论,老汉的这些行举、品格便是一个典型的“好人”形象。但小说深藏的思想主题正是要揭露以老汉这样勤劳、憨厚却无知的人的性格劣端。如果他想到这不毛之地根本不宜养羊,何况是水土不服的进口羊的话,恐怕他要恨不得揭开这个现实的真相,把羊宰了做一顿美食而为快,管他村长、乡长们的“无知”。然而国民本然的劣必固然是无法改变的,正如鲁迅小说《药》中人物不了解人血馒头上的人血是力图为他们而革命的烈士的血一样,不过德山老汉还不至于是作者着力批判的对象而已,他的愚昧引发人们的思考也是小说的主题给当世人们留下的思考:国民的愚昧无知所造成的后果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沉重问题。
小说着力批判的当是那些以村长、乡长为代表的阿谀奉承、甘愿称奴的人。小说在意于揭露“羊毛自羊身出”,得到“羊毛”好处、功利最多的莫过于以刘副专员为代表的权势一派。底下的人如何奉承、献殷勤,并从中捞取“羊毛”在小说中是作者重点着笔之处。这基本上反映出中国自古而今依然沉注在人们心里的一种心理:怕官,怕权。因怕而必须“敬”,必须嘻皮笑脸,必须装儿当孙,必须颂扬上级伟绩。如见到刘副专员,“粗壮得像条牛似的乡长温柔成小媳妇”,威风尽化为顺从;给德山老汉下命令式地说:“这两只羊……只能喂好,不能喂坏;只能喂多,不能喂少。这是政治任务。”德山老汉因“羊”事需要垫草去村长家要,“村长倒大方,叫拿就是”。村长在看羊的糟糕样时说:“羊子被整成这样,不是小事哟!乡长晓得,不扒我的皮才怪呢!”小说中诸如些类的描写极多。这体现能在比自己权势低下的人面前显威风的人在权势比其高的人面前只能扮乌龟了,一身奴相奴性毕露。这是小说在批判现实中最意图表现的。整部小说便似是一个皇权至上,千万个俯首为奴的情景。让人想起鲁迅小说《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天真活泼、无性纯然和成年闰土的奴相的鲜明对比。
除了对村长、乡长几人的描写,作者还以点带面地写出地区各局部竞相献殷勤的壮观情景。这是小说将对个别人物的批判引申到对整个社会诸如此类人的批判上去,无疑是起到全面、深刻地表现思想主题意义的。首先是媒体的献殷勤,“《高原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刊载记者朱军长篇报讯《刘副专员爱洒山乡,脱贫羊健壮成长》”,这篇报道写得“极有感情,材料充实,行为流畅,读了引人深思,催人泪下”。其实与真实刚好形成鲜明对比:脱贫羊并未“健壮成长”,反而雪白羊毛变黄,日趋瘦小,这是强烈的讽刺之笔。报道出刊后引起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畜牧局、林业局、广电局纷纷兴风而起,以作助威加势,甚至文联也以“文化扶贫”之名来渲染,以附和刘副专员的“爱心”壮举。小说至此而明白不过了,这些所谓政策,局部全然为着顶头权势歌功颂德而来的,并且是精心策划的行为。作者对这些明知事实不利于发展却仍一味追捧的人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揭露和批判:一群自私自利的人,一群狼狈为奸的人,一群奴颜无耻的人,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们一味求取的是“权势”的欢喜,而无常作为,自甘为奴,以至能骑在更多人头上。
把这种政治批判转称到国民、社会的批判,其实之于今天的社会现状意义更为明显。显然小说的批判之笔并不仅守在政治批判之上,作者意在批判的是一种盲目顺从、毫无作为的普遍行为。最底层中的德山老汉一家如此,村长、乡长以至各局都亦然,他们的盲从在缺乏思考的基础上,这恰好与现实社会是极符合的。现实社会太丰富多彩,人们懒于思考以至盲从,便出现诸如快餐文化,一夜红遍中国的明星,一举成名的无名小卒等。这些都反映出国民一种懒惰的心理,懒惰以至于愚昧无知。小说的现实主义可见一斑矣。
总而言之,这篇小说,是当事者用温情作势而不视民情以致最终酿成悲剧的反映,是小说对国民性作一次严厉批判的表现。作品为以“羊”写人,以写“羊”事揭露、批判国民性格的劣根:不知情者的愚昧、无知,操作者的奉承与盲从。意在引起人们对这种当今社会仍普遍存在的劣性的警醒、慎思。从一对“羊”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阶层人们的心理,性格深处的黑暗,警惕我们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某些人为了达到预想的目的,会费尽心思、不择手段地寻找机会,他们阴暗的一面为人所不容。
注:文中引文皆来自《名作欣赏》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