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递箱应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快递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快递业“最后一公里”也成了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以三泰电子“速递易”智能快递箱为例,分析“速递易”智能快递箱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探讨以“速递易”智能快递箱为代表的智能快递箱应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并就如何推广智能快递箱进行思考。通过对智能快递箱的推广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为快递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快递业;智能快递箱;速递易;最后一公里;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047-02
   一、问题提出
   在快递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时效愈发重要。随着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网购产生的快递需求节节攀升,爆仓、延误、遗失、消费者信息泄漏、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在快递末端环节屡见不鲜,即是俗称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存在的风险,在末端环节,时常受到收件人的时间、派件地点等限制,导致“最后一公里”的时间成本上升,甚至要超过其他物流环节。面对快递的末端弊病,针对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能够节约劳动成本和时间的智能快递箱开始推广。就目前而言,全球已经已有20多个国家采用了智能快递箱。而在国内,智能快递箱也已经步入探索阶段。由成都三泰电子公司研发的“速递易”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2年12月,三泰电子出资6 000万元,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速递易”业务,即在社区、校园等人口密集处安装智能快递箱,为消费者自主收件提供24小时服务。
   二、“速递易”智能快递箱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速递易”由成都三泰电子公司研发,其业务指向是在社区、学校等建立起快递储物柜,为消费者和快递员提供便利的投递与取件服务。快递员实施快件投递时,需要扫描快件条码,选择合适的箱子,输入收件人手机号码,将快件放入自动弹开的箱子中。收件人会收到智能快递箱发送的短信。短信内容包括取件地址与6位验证码。收件人取件时需要输入验证码进行身份验证;取件完成后,电商和快递公司可以收到确认信息。“速递易”为收件人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避免了等待时间或受到快递派送、取件时间约束等问题,有效保护收件人隐私与人身安全。于快递员而言,投递时间短,减少了快递的时间成本和不必要的沟通成本。“速递易”实施集中投递,收件人与快递员更加自由的选择快件投递与取件时间,避免了二次派送,提升了派送效率。而对于社区、企业、机关单位、学校等的物业或管理人员而言,“速递易”实施降低了快件堆积的可能性,避免收发快递时过于混乱的场面。
   “速递易”基础的盈利模式是依据箱子的尺寸向快递员收费,使用一次箱子需要支付0.4—0.6元。按照“速递易”的规定,超过24小时未领取的快件,每24小时为一个计费周期,收费1元。此外,据三泰电子此前披露,“速递易”拓宽了盈利模式,衍生出广告、精准营销、电商配送渠道等各项增值业务。目前,“速递易”业务处于推广的初期,盈利模式也处于逐步的探索过程中。三泰电子相关负责人估计,按照三泰电子目前的发展速度,现有盈利模式具有可行性。
   三、“速递易”智能快递箱的推广现状
   (一)“速递易”业务的推广
   据“速递易”公司资料显示,“速递易”投递量在2013年8月3日达到100万件,日平均4 273件。2014年1月24日,“速递易”投递量突破500万件,日平均12 000多件。同年,4月22日,“速递易”业务处理量突破1 000万件。目前,“速递易”每日处理快递件数超过100万件,累计处理业务量超过7 400万件,已在72个城市布点。“速递易”的网点数量也由2013年末的1 362个,增加到现在的超过2万个网点,“速递易”仅在成都地区就已经拥有超过1 500个网点,网点规模和设备数量还在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速递易”在2014年底,累计签约的小区数量已达1.4万个;计划在2016年之前,完成对全部已签约小区的布点安装,继续新增“速递易”网点1.5万个以上,有效形成规模。在未来三年,“速递易”要实现在全国布局网点4万个的目标,快速“开疆扩土”。
   (二)“速递易”面临的挑战
   1.“速递易”业务开展负担沉重
   虽然“速递易”业务在全国的推广十分顺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尚处于推广期,并没有带来实际的盈利。三泰电子公布的2014年度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7亿元,同比增长39.89%;利润情况较前三季度季报中公布的亏损2 830.33万得到了改善,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 934万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了3.2%。根据三泰电子公司所述,主要原因主要归结于“速递易”业务的业绩进度低于预期,而在社区服务的投入成本高于预计,在公司传统业务增速缓慢的情况下,新开拓的“速递易”业务市场没有给公司利润带来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多次进行融资,财务负担也较为沉重,“速递易”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存疑。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速递易”业务给三泰电子带来的亏损要远小于预期的,根据三泰电子的年报估算,“速递易”业务在2014年度给三泰电子带了的亏损为715万元,远小于预期5 000万元至1亿元的亏损,相对于“速递易”业务累计逾百亿元的投入,亏损有限。
   2.进入壁垒低,“速递易”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汇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鸟驿站”和“小麦公社”针对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联合主流快递公司,采用耗用更多人力成本的灵活配送模式共同配送,减少成本,实现集约化管理。快递公司也着手智能快递箱建设,如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此外,顺丰“嘿店”以及中国邮政的“E邮站”等,进一步分食了智能快递箱的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此外,为破解“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并抢夺市场,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各出奇招,布点自己的智能快递箱。上海宝盒、湘邮科技、南京云柜、福建友宝等一些科技公司研发的同质化的智能快递箱,给“速递易”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3.智能快递箱自身瓶颈
   (1)智能快递箱无法提供验货。智能快递柜在方便了快递员送快递的同时,剥夺了收件人拒签的权利。包裹存放进“速递易”后,物流信息更新为“快件已签收”。但事实上快件尚未真正送达收件人,“先开箱验货再签收”成了空话,快件丢失、遗损责任难易认定。因此,消费者支持现场验货,确定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智能快递箱故障追责困难。智能快递箱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发送短信或无法正常打开,消费者需要支付延迟取件费用,且此类故障很难被发现,责任追究难以实施。
   (3)智能快递箱自身受到限制。智能快递箱受设备大小和数量限制。一些体积较大或者不合规格的快递无法放入智能快递箱中,仍然需要人工投递,无法有效降低成本。此外,在快递投递的高峰期,如“双十一”期间等,由于智能快递箱的数量受限,大量快件无法使用智能快递箱,仍需快递员派送,制约了智能快递箱功能的发挥,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4)收费问题的质疑。“速递易”智能快递箱对超过24小时仍未领取的快件加收超额管理费用,引发了使用者的质疑。尽管智能快递箱收费是必然趋势,但是使用者对其是否收费、向谁收费及如何收费的问题的普遍关注,将阻碍“速递易”智能快递箱的快速发展。
   四、对“速递易”发展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与快递企业接洽
   目前,“速递易”并没有实现与快递公司形成战略同盟,仅为快递公司提供的自助终端服务,很容易受到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挑战。“速递易”与快递公司签订协议,可以获得一定幅度的优惠,针对快递员进行培训指导,及时对技术性、方便性、安全性等问题改进。“速递易”将市场变为合作的市场,提高对市场反应的灵敏性,更有利于“速递易”的推广,同时也形成一定的壁垒,不容易遭到同行业竞争的冲击。
   (二)与电商企业合作
   除了与快递企业合作,电商企业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电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样给电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一难题必然是电商企业的想法。与一些电商品牌寻求合作,一方面可以寻求电商对智能快递箱项目进行投资,减少企业的巨大财务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从电商企业获得需求等一些重要数据,更有助于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结构与市场动向。
   (三)争取政府部门补贴
   将“速递易”智能快递箱推广到城市过程中,应配合所在城市的政府部门实行,争取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节能减排成为经济发展的关注点。物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很多城市政府部门给予了物流企业优惠和补贴。“速递易”智能快递箱可以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优惠和补贴,减少设备成本,减轻推广期费用负担。
   (四)追求消费者便利为上
   智能快递箱不应只停留于技术层面,着重技术性的创新,更应该追求消费者的便利性。对于验货无法保障、物流跟踪信息等问题,应积极着手解决,提升用户的体验,让使用者乐于使用智能快递箱,从根本上改变快递收发思维和习惯,为巩固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五)进一步扩大市场
   “速递易”主要推广于大城市社区中,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二、三线城市和乡镇市场也是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点,“速递易”智能快递箱进入该类型市场,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同时,扩大市场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对智能快递箱市场形成一定的壁垒,抢占市场先机。
  参考文献:
  [1]  刘娜.互联网环境下物业管理公司创新商业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0-45.
  [2]  田凤权.我国快递业自提柜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9):72-73.
  [3]  魏亚丽,赵鹏宇.浅析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3,(21):156.
  [4]  章成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终端配送新模式探究[J].时代金融,2014,(2):50.
  [5]  左停,旷宗仁,徐秀丽.从“最后一公里”到“第一公里”——对中国农村技术和信息传播理念的反思[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42-58.
   [责任编辑   仲 琪]
其他文献
摘 要:山东省栖霞市国路夼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其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一是选拔能人治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二是搞好全面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选拔能人;全面规划;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38-02  山东省栖霞市国路夼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该村在历史上由3个自
期刊
摘 要:专利结构的区域分布和变动,既是科技产出分布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及结构特征的具体反映。选取西部11省(区市)2000—2013年面板数据,从西部各省(区市)各项专利所占比重切入,同时结合专利结构分析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考察西部地区专利结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在专利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
期刊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要的政策之一,也是惠及普通农民的一项利民工程。宜兴市新庄街道澄渎村作为一个最基层的自然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不断推进本村给排水系统建设、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村级道路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及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方面、多层次地满足村民对生存环境、文化知识以及发展的需要,并在上级政策的引导和帮扶之下,推出了“印象澄渎”
期刊
摘 要:农产品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自古以来,很多国内外知名学者、领袖人物都对农产品安全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认为农产品安全应该是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的复杂体系,而不只是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或者其他某一方面。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体系也不例外。经过六十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安全“七位”发展模式。思想观点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所产生的火花,启示了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的
期刊
摘 要:我国跨地区发展的连锁餐饮业逐渐占据餐饮市场的主导地位,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间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会计的便应运而生。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北京中恒餐饮集团的供应链会计进行研究,分析中恒餐饮集团的供应链会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连锁餐饮企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会计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
期刊
摘 要:盐城作为江苏沿海的重要一极,在全省沿海一体化发展中战略地位突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进一步发挥其区位和资源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增强发展新动力,形成特色鲜明的临海经济带,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对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经济开发;汽车产业;SWOT;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非政府组织突破了集团或国家利益的限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香港地球之友为例,论述环境非政府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开展各种环保活动,直接保护环境;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利用专业知识,发布环保信息;为政府、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监督政府、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等等。  关键词:环境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作用;香港地球之友  中图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正在加快,“回归自然”已成为城市居民普遍追求的一种生活模式。江南水乡古镇因其所具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等特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以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西塘古镇为案例,分析讨论传统元素的维系在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重要程度,以及旅游者对此的认同评价,得出传统元素作为古镇存在的基点应该被保护和发扬,应创新古镇发展模式,避免同质化与盲目商
期刊
摘 要: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中国老年人口的长期照护问题逐渐成为重要议题,长期照护在中国发展相对缓慢,存在诸多问题,而台湾、日本、德国等发达地区或国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基于我国长期照护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借鉴上述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长期照护体系,是提高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长期照护;体系完善  中图分类号:D998.8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公司应该对冲突的预料、防范、引导和化解给予足够的重视,日常管理中注意营造公开交流的氛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沟通管理,把培养包容的企业文化作为各个时期的重要目标,能够有效减少冲突的发生。公司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激发良性冲突,以使冲突维持在适当的水平。   关键词:冲突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