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一个城市的崛起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422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广州城区50公里,距广州白云机场30公里,距香港、澳门200公里……清远,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10年以前,清远是广东省排名靠后的欠发达地区, 5年以前,清远民间废金属回收产业四处开花,焚烧拆解导致村村焚烧、户户冒烟; 3年以前,政府因势利导,做大产业,“世界再生铜之都”闻名于世,产业园区建设生机勃勃;半年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清远市被列为连续5年稳定增长的十个城市之一,排名第二,是粤港澳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而在“综合增长竞争力”的比较中,清远位列第五位,也是粤港澳地区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
  2010年12月18日,随着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清远隆重开幕,全世界都认识了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山清水秀、环境宜居的美丽城市。
  
   “清远速度”缔造“六连冠”
  
  就在8年前,当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超过5200美元时,清远人均GDP却不足1000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42%,GDP总量排在全省21个地级市的倒数第二位。然而,这样的现状很快就得到了逆转。“清远速度”的发力始于2004年。当年清远凭借着高达19.6%的GDP增速,一举夺得全省经济增速冠军。自此,清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9年,清远的经济增长速度高居全省榜首。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55.2亿元,增长16.6%;来源于清远的财政总收入116.1亿元,增长3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0.7亿元,增长27%。其中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三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这是2004年以来,清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六连冠”。
  2009年与2004年相比,短短五年内,清远的GDP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倍,年均增长57.5%;固定资产投产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倍,年均增长2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4倍,年均增长40%。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清远的各项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位也显著前移。从2004年到2009年,GDP从第16位上升到第1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8位上升到第9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第9位上升到第5位。
  这一个个不断往上跳跃的数字,表明了清远经济的活力四射,正成为广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跳板”。
  2010年以来,清远全市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抓提速、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为主线,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排在全省前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清远全市完成GDP708.3亿元,增长17.5%;前11个月,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4亿元,增长46%;初步统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0.6亿元,增长3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3.1亿元,增长18.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5亿元,增长22%。
  201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清远市被列为连续五年稳定增长的十个城市之一,排名第二位,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五位,是粤港澳地区唯一入选城市。
  
  瞄准高端产业
  
  清远紧抓“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机遇,通过“承接珠三角、立足港澳台、开拓兄弟省、放眼全世界”的招商战略,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清远市共引进项目超过3500个,合同总投资金额超过3000亿元,实际投入超过650亿元。
  不过,如果以为靠承接产业转移“发家”的清远只有低端、落后产业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道理很简单,单单依靠低端的产业是不可能支撑“六连冠”这样的“清远速度”的。“清远速度”的奥秘在于,它不仅仅着力于做大经济堆头的速度,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
  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升级,清远市政府设立了“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奖”,对国家认定称号的项目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省认定称号的项目一次性奖励5万元。在政府的强力驱动下,清远不少企业转型升级迅速,使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更成了产业升级换代的高地。以国珠塑胶为例,十多年前,国珠塑胶在佛冈建厂,仅投入20万元试探性开发塑料瓶及瓶胚项目。如今,它已从单一模具生产发展成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实现了从最初投资38万元到工业总产值1.5亿元的飞跃,产品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通过用现代技术大力改造传统落后产业,清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实效,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矿开采、装备制造、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加工、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仅去年,清远自主创新投入1.44亿元,增长41.2%,参与制定并发布2项国家标准;“新亚”牌和“光”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发明专利申请量41个,增长51.9%。目前,清远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高新技术产品23个,发明专利申请量1177项,已授权651项,名牌产品(商标)112个。
  清远不断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昔日的“承接洼地”已然隆起“高端板块”,高端产业成长新区雏形已现,这对后发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三圈四带”构想
  
  在区域发展问题上,广东是全国的缩影,清远又是广东的缩影。因此,清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积极探索无疑将为广东乃至全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个突破口、一种新思路。为此清远首先摒弃了各自为政的区域建设做法,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疆界的局限,提出了协调区域发展“三圈四带”战略。
  “三圈四带”中的南部经济圈,将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部经济圈,将重点打造好发展的软硬环境,承接好珠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北部“三连”经济圈,以共建民族工业园为载体吸引投资,打造精品产业,同时承担好生态屏障的功能。
  “四带”就是北江沿岸经济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其中,北江沿岸经济带,结合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污染少、效益高、结构优为特色的生态工业发展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是标准的公路带经济。
  以清远最边远的连山县为例,今年1—9月,该县经济社会表现出“三个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9月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47.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县财政税费总收入增长35.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
  
  为清远支招儿
  
  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期间,清远成为会议唯一的城市案例。中央各部委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希望通过这个“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样板”,寻求破局“区域发展不平衡”之策。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论坛上坦言,2010年他第八次来广东,终于走进了清远。“清远曾经是一颗裹在贝壳中的珍珠,今天从贝壳里剥离出来了,清远只要能认识和抓住新机遇,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用好广州一小时经济圈的优势和起步较晚的后发优势,清远的明天就一定会成为珠三角一颗璀璨的明珠。”
  任玉岭表示,对清远来说,一是要搞好规划,把自己定位为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会议中心”、“休闲地”、“菜园子”。还要利用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科技优势、信息优势,把清远打造成高科技的新园区。同时清远要做好对外宣传,把自己包装好,利用各种渠道把清远宣传出去。
  任玉岭非常看重清远有山有水,而且处在南方这样一个雨水充足、气候温和的地方的环境优势,他建议,可以把各种鲜花、各种开花的树木引到这里,把城市建得更美。围绕这个方向来发展清远,清远一定会具备更大的发展力把珠三角的人聚集到这里。
  清远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很向往的地方,他表示,清远借助着广东省双转移的战略,及时准确地抓住了省委省政府战略转移的重点,积极地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外移的机遇。从清远的实际出发,谋划了有利于、适合于、能够因地制宜地促进清远发展战略。通过对清远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的总结,确实给欠发达地区如何走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提供了很多的启示。韩保江表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要妥善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越是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定位越是重要,舵手和划桨者的双重角色都不能忽视,政府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导演。”
  “清远的功劳是非常大的,清远没有一堆矿石,但是全面支持了珠三角的电子产业。”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高国力则表示,“‘十二五’期间清远的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机会可以去考虑、去抓住。第一个方向是实施南融北接,北接是整个珠三角的发展,甚至是泛珠三角的发展,南融就是要融合广州,清远跟广州的同城化可以通过生态廊道的互补来实现。第二个方向是在实施主题功能区战略方面要实行先行先试,清远要把适度开发的区域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划出来,把市域内的蓝线、红线、黄线划清楚,使集约开发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第三个方向是清远应该在大力发展生态休闲经济方面标新立异,上天已经给了清远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后完全可以根据生态和休闲做各种各样的创新创造。”■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国内综合布线的现状,本文从Cat.5E与Cat.6比较入手,从物理、性能等方面分析了6类布线系统的优越性,阐述了为什么要选用6类布线系统。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又喧嚣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年轻的共和国,年轻的国家与年轻的年代,给了这个国家信史的书写以极大的困难。谁也搞不清我们和我们父辈的经历是否会成为历史宏大结构中一个显眼的部分。缺乏幽深感的过往,使反思成为历史的可信度备受怀疑。但写史的和读史的人都迫切地渴望能够书写我们的生活,直觉告诉我们,这个国家所发生的变化是极不寻常的。  很多具有新的知识背景和社会体验的人开始以一种新的形式,书写
在清华大学,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大多是企事业单位的高管;他们具有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管理经验,其中很多人是身家不菲的民企老总——他们,就是清华大学总裁班的学员。  胡瑞连,马来西亚华裔企业家,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总裁。2005年7月,胡瑞连进入清华大学总裁班学习,从此与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    总裁班里的“老外”    2005年底, 胡瑞连开始实施酝酿了很久的计划:学习
综合布线系统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初期就必须考虑到将来的升级与改造。原因在于两方面:其一是技术层面:综合布线系统随着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原来的系
首先感谢人民日报社,感谢《中国经济周刊》,每年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思想,交流这一年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新思考和新认知。  我反复研究发现,近400年以来,在全世界发生的所有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背后都是实体经济的危机,都是制造业的危机,包括在1929年,为什么美国出现了那么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背后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实体经济出问题了。我们从2008年的金融危
季昆森是生态经济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1988年至1998年.在担任安徽省池州地区常务副专员、专员、地委书记期间他坚持治山治水不松懈.池州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5%,但消灭了全
“全社会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每个市民在意自己的出行、生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五年,生活的幸福指数将由车轮来决定。”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详细的新能源汽车规划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出台时间表已经排出,待这次两会审查批准。这项有望在两会结束后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十年大纲”——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传统的发展观把现代化过程片面地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任意践踏自然,主宰自然,无情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自然资源迅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