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艺术类大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求职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就业压力大、找到心仪的工作难的窘困下,在国家优惠政策下,很多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开始创业,本着不甘屈居人下、坚持伟大理想或许还有报效祖国、改变世界这样的初衷,很多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无数个青涩、阳光的面庞开始被卷入“商场”这个洪流。大学生创业,是艺术类大学生达成个人价值,成为栋梁的关键途径,还可以减少就业问题。大学生创业者,失去的只是时间,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关键词:艺术;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
探索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可以让他们可以正确理性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摆正创业的观念,增加个人创业的品质,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增加创业的成功率。下面主要探讨几点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大学生在精神素质水平上,缺乏主动性、坚持性、自我约束性、决策力等良好品质。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管理协调、社交水平、创业水平等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了解过一些管理相關的理论,然而在监管、法律、风险投资方面的理论知识仍旧欠缺。大学生建立的企业,欠缺公司的管理水平。创业是一种繁琐、整体性强的工作。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他们的很多创业知识来自教材、网络和其他途径,市场经验和社会阅历缺乏,高不成低不就,创业比较盲目。创业中遇到困难,又缺乏市场化经营运营理念,就难以接受,后期运营中容易发生很多突发状况,使创业难以顺利进行。
(二)创业心理准备不足,缺乏创业启动资金
大学生创业初期,需要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缺乏创业启动资金,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梦想成为泡影。即使当地政府社里创业贷款条例,但大学生信用制度并未健全,不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信任,只有极少数学生得到创业贷款。投资有风险,创业一样有风险。大学生创业的抗风险准备不足,不了解一些创业风险,心理也准备不足,导致创业之路不会很顺畅。
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心理准备不足。很多艺术类毕业生是因为当前就业压力大而选择了自主创业,这种匆忙上阵使得他们缺少明确的目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但遇到挫折时,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三)缺乏就业创新意识,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艺术类大学生有的就业行业意识比较传统,缺乏就业创新意识。学生的理想单位很多是事业单位,比如学校、书画院、话剧院、歌舞剧院、电视台等,另外就是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选择民营企业、继续深造、自己创业的比例很少。可以看出一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单薄,大都规避就业压力。国家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和落实。艺术类高校大多未能开设创业课程,这是由于艺术类高校内部往往缺乏管理、经济类师资,这造成了开设行之有效的创业课程的困难。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扶持创业的政策,却由于毕业生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难以落实。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对策
(一)加大创业教育力度,设置课程配备师资
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与创业相关的其他管理、营销等知识,这些就需要艺术高校设置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课程设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中去。艺术类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是目前创业教育并未融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中去。要实施创业教育,并且加大力度,就要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体系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强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管理等相关能力。创业教育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的经验,实施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不能只局限于纸上谈兵,而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人士来兼职授课,或者培训一批专职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营造良好创业氛围,积极搭建创业平台
创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及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高校可通过开展科研设计竞赛,激发创新意识,并设置创业基金给优胜者以鼓励。同事通过创业交流、创业论坛、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创业培训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战演习场所。艺术院校尤其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针对艺术行业特点,开辟和建立比较稳定的就业基地,充分建立和发挥校园专业市场主题作用。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为行业内各家单位开展设计服务工作。
(三)关注主体兴趣拓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创业不是个人的事情,需要良好团队的共同努力。主体兴趣作为主体能动性的核心要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必须要转变当前教师和家长对主体兴趣的认识和观念,让社会层面、家长层面、学校层面能够对主体兴趣的内涵和意义深刻了解,以理性思维看待主体兴趣。无论艺术教育蕴含多少丰富的内容,其最终目标是以艺术为手段,通过情感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审美人格。艺术教育要顺应人类的天性,帮助学生达到完美的生活。学校和政府要对创业的学生进行鼓励,关注主体兴趣的拓展,给予团队更多精神支持,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为其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总之,艺术类大学生既有他们的优势,姣好的外形和气质,较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和辨识能力,具有一技之长,乐于展示等优点,有利于创业。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很好的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他们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帆,张晗,张玉坤.提升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88-90.
[2]赵倩.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18,(02):33-35.
[3]李凤,刘洋.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艺术教育,2017,(Z8):158-159.
关键词:艺术;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
探索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可以让他们可以正确理性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摆正创业的观念,增加个人创业的品质,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增加创业的成功率。下面主要探讨几点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大学生在精神素质水平上,缺乏主动性、坚持性、自我约束性、决策力等良好品质。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管理协调、社交水平、创业水平等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了解过一些管理相關的理论,然而在监管、法律、风险投资方面的理论知识仍旧欠缺。大学生建立的企业,欠缺公司的管理水平。创业是一种繁琐、整体性强的工作。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他们的很多创业知识来自教材、网络和其他途径,市场经验和社会阅历缺乏,高不成低不就,创业比较盲目。创业中遇到困难,又缺乏市场化经营运营理念,就难以接受,后期运营中容易发生很多突发状况,使创业难以顺利进行。
(二)创业心理准备不足,缺乏创业启动资金
大学生创业初期,需要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缺乏创业启动资金,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梦想成为泡影。即使当地政府社里创业贷款条例,但大学生信用制度并未健全,不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信任,只有极少数学生得到创业贷款。投资有风险,创业一样有风险。大学生创业的抗风险准备不足,不了解一些创业风险,心理也准备不足,导致创业之路不会很顺畅。
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心理准备不足。很多艺术类毕业生是因为当前就业压力大而选择了自主创业,这种匆忙上阵使得他们缺少明确的目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但遇到挫折时,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三)缺乏就业创新意识,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艺术类大学生有的就业行业意识比较传统,缺乏就业创新意识。学生的理想单位很多是事业单位,比如学校、书画院、话剧院、歌舞剧院、电视台等,另外就是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选择民营企业、继续深造、自己创业的比例很少。可以看出一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单薄,大都规避就业压力。国家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和落实。艺术类高校大多未能开设创业课程,这是由于艺术类高校内部往往缺乏管理、经济类师资,这造成了开设行之有效的创业课程的困难。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扶持创业的政策,却由于毕业生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难以落实。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对策
(一)加大创业教育力度,设置课程配备师资
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与创业相关的其他管理、营销等知识,这些就需要艺术高校设置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课程设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中去。艺术类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是目前创业教育并未融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中去。要实施创业教育,并且加大力度,就要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体系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强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管理等相关能力。创业教育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的经验,实施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不能只局限于纸上谈兵,而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人士来兼职授课,或者培训一批专职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营造良好创业氛围,积极搭建创业平台
创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及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高校可通过开展科研设计竞赛,激发创新意识,并设置创业基金给优胜者以鼓励。同事通过创业交流、创业论坛、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创业培训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战演习场所。艺术院校尤其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针对艺术行业特点,开辟和建立比较稳定的就业基地,充分建立和发挥校园专业市场主题作用。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为行业内各家单位开展设计服务工作。
(三)关注主体兴趣拓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创业不是个人的事情,需要良好团队的共同努力。主体兴趣作为主体能动性的核心要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必须要转变当前教师和家长对主体兴趣的认识和观念,让社会层面、家长层面、学校层面能够对主体兴趣的内涵和意义深刻了解,以理性思维看待主体兴趣。无论艺术教育蕴含多少丰富的内容,其最终目标是以艺术为手段,通过情感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审美人格。艺术教育要顺应人类的天性,帮助学生达到完美的生活。学校和政府要对创业的学生进行鼓励,关注主体兴趣的拓展,给予团队更多精神支持,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为其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总之,艺术类大学生既有他们的优势,姣好的外形和气质,较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和辨识能力,具有一技之长,乐于展示等优点,有利于创业。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很好的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他们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帆,张晗,张玉坤.提升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88-90.
[2]赵倩.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18,(02):33-35.
[3]李凤,刘洋.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艺术教育,2017,(Z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