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与管理中所遇到的管线同步建设、重复开挖道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管线间距控制、档案管理等问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从而做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置所有管线,做好客观控制及管理市政管线的工作。
关键词:市政管线 综合管沟同步 管理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79.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城市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下铺设的市政管线的种类和数量也趋于繁多。在有限的道路断面宽度下,若缺乏对管线布置的综合考虑,第一容易导致施工中各种管线互相冲突,影响施工。第二容易导致使用中各种管线互相干扰,甚至产生安全事故。所以对各种市政管线的综合考虑和合理布置十分必要。由于各市政管线多数未能和道路同步施工,使城市道路二次开挖现象非常严重,不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不便于各管线的综合管理。同时,地下管线队伍的扩大,使原本有限的地下空间变得异常拥挤。故针对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地下所有管线以及如何宏观控制及管理市政管线等问题,作以下思考。
一、管线同步建设及避免二次开挖道路问题
新建道路应依据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将各地下管線铺设完后再修路,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除了排水管线基本上能保证与道路同步建设外,其他管线不是条件不成熟,就是道路施工工期不允许,不能提前铺设,这就给道路的二次开挖埋下了隐患。为了尽量减少道路的二次开挖采用了如下做法:
1)在道路开工建设前做好管线综合,召开各地下管线单位协调会,通报道路建设计划安排,要求各管线单位根据道路建设情况提报管线建设计划,使有条件建设的管线在道路开工前完成,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建设的管线,要求其按规划在沿路主要部位(如道路交叉口、小区入口等处)预埋过路管,以减少日后反复开挖路面的现象。
2)各管线要完成所有过路管道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还要相互之间不断协调、沟通,才能顺利完成,如果道路工期十分紧,而且该道路等级较高的话,就应该另外采取措施
国外及国内某些大城市利用综合管沟来解决这一难题。综合管沟的设置对城市各管线的长期建设、分步扩容以及日常维护非常有益。这种做法对交通特别繁忙、不允许随时开挖路面及地下空间特别狭小路段尤其有利,可使管道布置更加合理紧凑,节约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建设投资总额,避免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破坏。但是综合管沟也有弊端: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主管单位不同而很难协调,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也很难预测,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综合管沟的利用。
本文解决上面问题的方法提出在道路交叉口及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建设一座“涵洞”,这个“涵洞”不是为排水用的,而只是为了防止各管线在铺设过路管道时二次开挖道路,穿越管线用的,如电信、电力、给水、煤气、有线电视等管线需要穿越道路的,就可以利用这些涵洞,而不用破路。
二、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合理布置地下管线
目前地下管线种类较多,许多管线性质相同而主管单位不同,这就给管线的综合规划、管理带来许多不便,如通讯电(光)缆、有线电视电(光)缆同属弱电管线,但主管单位不同,还有部分军用光缆,倘若按照主管单位不同分别布置管线的话,将占用大量地下空间,而且也不便于规划管理,既然上述管线均为传输信号之用,埋深均较浅,而且所用管道材料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弱电管沟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管沟形式见图1。
具体做法如下:
1)各管线单位提报管线建设计划。各管线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结合道路建设情况,提报管线建设计划,其中包括所需管孔数目、技术要求等。
2)由规划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确定管孔总数,请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组织施工;根据预算及各单位申请的管孔数协调好各主管部门资金、管理等有关事项。
三、管线间距的控制
管线间的水平间距比较容易控制,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要求,垂直间距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管(沟)一般深为1.2m左右,弱电管沟深为1.3m,因此将煤气管、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4m左右,而将雨、污水管覆土控制在1.6m左右,这样虽然可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但对于那些管径较大的管线来说,还是有可能互相影响的。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
在实际工程设计或施工时有些管线很难避开,如雨、污管线因受各因素制约而无法相互错开时,则做成交叉井形式,将污水管线直接穿过交叉井,而雨水管线在井中断开,交叉井的尺寸应尽量大些,且宜做成沉底井,以防止淤积,并利于日后疏通养护。
4档案管理
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要做到3个同步:1)工程立项与工程建档同步;2)工程实施与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同步;3)工程项目验收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促进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并达到完整、齐全、安全、准确的要求。同时要运用先进科技技术,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管理系统应同时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操作简单、数据生成更新快速方便、兼容性好等特点。要组织一批技术熟练和过硬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应用学习,积极实施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以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戴慎志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6
王炳坤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天津大学出版社 天津2004
孟东军《综合管沟在市政管线规划中的应用》市政技术 2003
陈秀成,曹晶《城市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几个要点》《给水排水》2007
关键词:市政管线 综合管沟同步 管理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79.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城市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下铺设的市政管线的种类和数量也趋于繁多。在有限的道路断面宽度下,若缺乏对管线布置的综合考虑,第一容易导致施工中各种管线互相冲突,影响施工。第二容易导致使用中各种管线互相干扰,甚至产生安全事故。所以对各种市政管线的综合考虑和合理布置十分必要。由于各市政管线多数未能和道路同步施工,使城市道路二次开挖现象非常严重,不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不便于各管线的综合管理。同时,地下管线队伍的扩大,使原本有限的地下空间变得异常拥挤。故针对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地下所有管线以及如何宏观控制及管理市政管线等问题,作以下思考。
一、管线同步建设及避免二次开挖道路问题
新建道路应依据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将各地下管線铺设完后再修路,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除了排水管线基本上能保证与道路同步建设外,其他管线不是条件不成熟,就是道路施工工期不允许,不能提前铺设,这就给道路的二次开挖埋下了隐患。为了尽量减少道路的二次开挖采用了如下做法:
1)在道路开工建设前做好管线综合,召开各地下管线单位协调会,通报道路建设计划安排,要求各管线单位根据道路建设情况提报管线建设计划,使有条件建设的管线在道路开工前完成,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建设的管线,要求其按规划在沿路主要部位(如道路交叉口、小区入口等处)预埋过路管,以减少日后反复开挖路面的现象。
2)各管线要完成所有过路管道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还要相互之间不断协调、沟通,才能顺利完成,如果道路工期十分紧,而且该道路等级较高的话,就应该另外采取措施
国外及国内某些大城市利用综合管沟来解决这一难题。综合管沟的设置对城市各管线的长期建设、分步扩容以及日常维护非常有益。这种做法对交通特别繁忙、不允许随时开挖路面及地下空间特别狭小路段尤其有利,可使管道布置更加合理紧凑,节约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建设投资总额,避免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破坏。但是综合管沟也有弊端: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主管单位不同而很难协调,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也很难预测,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综合管沟的利用。
本文解决上面问题的方法提出在道路交叉口及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建设一座“涵洞”,这个“涵洞”不是为排水用的,而只是为了防止各管线在铺设过路管道时二次开挖道路,穿越管线用的,如电信、电力、给水、煤气、有线电视等管线需要穿越道路的,就可以利用这些涵洞,而不用破路。
二、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合理布置地下管线
目前地下管线种类较多,许多管线性质相同而主管单位不同,这就给管线的综合规划、管理带来许多不便,如通讯电(光)缆、有线电视电(光)缆同属弱电管线,但主管单位不同,还有部分军用光缆,倘若按照主管单位不同分别布置管线的话,将占用大量地下空间,而且也不便于规划管理,既然上述管线均为传输信号之用,埋深均较浅,而且所用管道材料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弱电管沟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管沟形式见图1。
具体做法如下:
1)各管线单位提报管线建设计划。各管线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结合道路建设情况,提报管线建设计划,其中包括所需管孔数目、技术要求等。
2)由规划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确定管孔总数,请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组织施工;根据预算及各单位申请的管孔数协调好各主管部门资金、管理等有关事项。
三、管线间距的控制
管线间的水平间距比较容易控制,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要求,垂直间距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管(沟)一般深为1.2m左右,弱电管沟深为1.3m,因此将煤气管、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4m左右,而将雨、污水管覆土控制在1.6m左右,这样虽然可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但对于那些管径较大的管线来说,还是有可能互相影响的。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
在实际工程设计或施工时有些管线很难避开,如雨、污管线因受各因素制约而无法相互错开时,则做成交叉井形式,将污水管线直接穿过交叉井,而雨水管线在井中断开,交叉井的尺寸应尽量大些,且宜做成沉底井,以防止淤积,并利于日后疏通养护。
4档案管理
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要做到3个同步:1)工程立项与工程建档同步;2)工程实施与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同步;3)工程项目验收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促进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并达到完整、齐全、安全、准确的要求。同时要运用先进科技技术,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管理系统应同时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操作简单、数据生成更新快速方便、兼容性好等特点。要组织一批技术熟练和过硬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应用学习,积极实施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以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戴慎志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6
王炳坤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天津大学出版社 天津2004
孟东军《综合管沟在市政管线规划中的应用》市政技术 2003
陈秀成,曹晶《城市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几个要点》《给水排水》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