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当中的,即使经过了数千年的演进依旧散发着耀眼、璀璨的光辉,从寓意深远的国学圣贤思想到经久不衰的韵律古诗词,其博大精深既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小學语文教学传承中国古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文化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发挥巧思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进行精心构建,在立足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中国古文化的引导和传授,培养出良好、扎实的文化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如在语文课堂汉字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汉字背后蕴含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来进行生动的讲解,如“鲜”字背后就有着齐桓公“鱼腹藏羊”的故事,齐桓公的御厨易牙将鱼、羊二味合烹美味至极,因此形成“鲜”字,课堂内容因此得到极大丰富,学生既能将该字牢固记住,还能了解汉字背后的古文化意义,从中领略先人的伟大智慧。

二、小学语文教学传承中国古文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古诗词韵律美助力文化课堂
  相较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比较难懂,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又要求背诵默写,许多学生对其感到陌生和排斥,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古诗词的教学也成为难点。然而中国古诗词极具美学价值,充满含蓄美、结构美、意境美,倘若能将这一文化元素运用得当,必将成为传承中国古文化过程中的重要助力。
  针对小学生文字能力较弱、鉴赏能力较浅的特点,教师应当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授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故事情境当中,从而对主旨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也就不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了。如在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重阳节兄弟之情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其中可以穿插重阳节插茱萸、饮雄黄酒的相关知识,也是对诗词背后的古文化知识的拓展。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根据教师课上的故事线索更快地完成背诵任务,也能体会传统文化习俗的趣味,古诗词的学习和记忆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二)古文化意境美打开内心世界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充满好奇的,虽然不能理解古诗文作品中一些生僻字的具体意义,但只要打开内心就能感知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古文化作品中的情感引导和感知,而不只单纯进行知识说教和灌输。其中,朗读就是一种引导学生打开内心、获取感知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古文化作品安排学生进行朗读。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李白的作品《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文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朗读中抑扬顿挫感十足,即使不解释文意也能感受到鸟飞云孤、人与山寂寞对望的孤独之感。学生通过朗读能更快入境,并从中感受到古文化作品蕴含的精神力量,内心由此受到熏陶和震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感知古诗文传递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不仅蕴含着江南春景的蓬勃生机,还有着作者月下思乡之情。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以及多角度的思考,一方面能培养其独立探索的精神,还能在共鸣中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念。
  (三)古文化课外活动拓展培养综合素质
  古文化的教学不应当只局限在课堂内,还应当拓展到课程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课堂国学诵读比赛。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古文化启蒙教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内容。一场场精彩的比赛,不仅使得优秀经典得以传承,而且学生们的综合表达素质也得以增强。组织类似主题的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可以极大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教师还可以在校内的名人栏和读书亭增设关于孔孟圣贤的事迹和著作书籍,鼓励学生将这些圣贤作为学习榜样,在接触名人事迹和经典的过程中熟知古文化相关知识,达到情感的陶冶和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开展中国古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通过祭典的敬献上香、乐舞敬拜、祈福诵读等过程,让学生们感受各民族同胞同根同祖、和睦相处的黄帝文化精神,从而加深对传统古文化的认同和共鸣。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活动后撰写心得,从而检验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深刻内涵的理解,教师可以对优秀的心得进行点评和表扬。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马村镇欧隆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阶段,运用阅读教学能有利于教师开展创新性、科学化的语文课程教学,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教学指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加强语文课程意识与阅读本质的教学,让学生培育知识素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素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一、核心素养的基本介绍  培养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方
期刊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提问质量迫在眉睫。许多教师由于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教育方式方法的转换不适应,导致课堂提问一潭死水,没有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预期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关注以下方面进行问题的预设,效果明显。一、凸显主体性,引导自主阅读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提出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
期刊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一篇经典的文章,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它定位为说明文,在教学中仅从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等应用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那就有点可惜了。这不能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有着经典的理趣与文趣,从这个角度去引导学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苏州园林》有着结构的美  《苏州园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用关键词与关键句作为文章的眼与线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每一课时都有不同的任务,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般来说,导入质疑、自读检查、字词理解、概括内容就是教学第一课时常用的“四部曲”。该怎么做才能让这常规“四部曲”稍显与众不同?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前巧安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一般有两分钟的预备时间,如果我们用足用好这短暂的两分钟,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公开课,更要从课前两分钟开始做文章,进行巧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