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963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6(2012)17-03-01
  作者:张艳
  摘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中学化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新模式一生态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化学 教学模式 改革 生态环境
  一、引言
  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为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
  1.教学模式的涵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化学教学模式是在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它必须同时具备思想性和可操作性。思想性意味着教学模式要反映老师对化学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发展观等多个维度的理解,即教学的理念;可操作性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必须包含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策略、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等,便于老师在教学实际中灵活、有效地运用。因此,化学教学模式是沟通化学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育教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教育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理想模型,这种理想模型实质上是教学模式的理论假设部分。而这种理想模型的可行性依赖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行动中逐步接近化学教师提供的指导和预见,对研究和改革化学教学具有开阔思路与指引方向的作用。研究和运用化学教学模式是提高化学教育质量以及促进化学老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2.教学模式的种类。教学模式的种类很多,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教学模式,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瓦根舍因等人的范例教学模式等。李秉德教授把典型教学模式归结为七种: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 “探究一发现”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开放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它们当中的许多教学模式对当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按教学主体划分,从长期化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两种极端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中学化学新课程的“新”,实质上体现为基于当今时代化学教育教学的使命和实质进行彻底反思,试图从课标研制、教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等多个层面的行动研究来达成化学教育教学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它势必会引起化学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那么,对于新课程的思想、理念与实施建议,我们如何反思长期以来惯用的化学教学模式呢?如何构建适合新课程标要求的化学模式呢?
  二、中学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从研究视角归纳。从教学病理学角度把教学弊端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偏见、教学阻隔;从教学社会学角度把教学弊端归纳为:教学资源分配不公,课堂教学的文化控制,课堂教学的社会期待等;从教育心理学出发认为其主要弊端是: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站在课堂教学是生命活动的高度,认为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丧失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
  2.从教师的教学经历、困惑体验角度归纳。学生主体性缺乏,表现为学生课堂上的被动状态;创造性缺乏,表现为重视双基知识教学,教学思维形式单一;课堂社会丰富性缺乏、真实性缺乏,表现为课堂教学活动少,交往单一;有效性缺乏。
  中学化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教”,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束缚很大,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可持续发展。从对人的认识、学习的认识、知识的认识进展等来看:生态教学模式才是化学教学将来的主流,改革方向之一就是探索构建化学生态教学环境。
  三、构建中学化学教学的生态环境
  中学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现代新观念的隐喻,表明生态模式的教学是必然的,可以构建的。
  1.中学化学生态模式的目标、原则
  1.1中学化学教学的生态模式。生态模式的取向是学生的成长、发展,探索方法、合作、适应、解决问题及智慧生长,具体化学知识的掌握只是顺理成章的一个方面。生态模式不是一个确定的套路,不是形式单一、结构固定的那种模式,而是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内容,教师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创造,为有利于学习而营造的一个氛围一生态环境,学生在其中“自学”。中学化学教学的生态模式不排斥教师对疑难问题集中讲解的“阐释”模式,前提是不剥夺学生们自己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权利。
  1.2中学化学教学的生态模式的目标和原则。中学化学教学生态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生态模式的教学原则是:第一,教为不教。既教授表态的知识,更教授动态的知识;既教授陈述性知识,又教授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自学、学会学习的方法,如探索、活动、交往、讨论等,调动“构建知识”需要的内存动力和群体动力,促进发展。
  第二,顺性达情。通过作用于学生生活世界和有效信息输入途径,综合教授理论知识、道德知识和审美知识。中学化学教学模式要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的自由;尊重学生的多样性;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2.中学化学教学生态模式的理论基础
  2.1心理学基础。第一,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由美国当代心理学家D.P.Ausubel提出的。他认为课堂学习的三大特点予以突出:①学生学习是以个体经验的形式去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尤为重要。②语言在学习中的中介作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人类积累的系统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是可以加以组织起来的是。③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动机是存在的。我们认为D.P.Ausubel的理论对教学的重要启示在于“如何使知识学习有意义?”。   第二,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即为学生成长营造真实背景、问题情景、人文环境,让学生学会真实,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对话、合作、感悟、体验。这也是中学化学“生态模式”的教学主张。
  2.2 教育学(理论)基础一个性教育理论。个性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教育目的:以培养发展和弘扬学生的个性为根本;②教育过程: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将人类的优秀文化知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才能和智慧,从而将社会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主体素质的过程。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示和对未来生态社会的向往。可持续发展理论早已广泛地深入人心,有待于教育对其理念的传播,同时提示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力量源自个体的人的素质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教育责无旁贷的工作。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成为化学学科教育的内容和追求。现在已经有人为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提前拟定了名称一生态社会。作为这种社会的早期探索,人们试验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社区。 “生态”在此有更广泛的意义,应视人类对自身认识及其自然环境关系更深刻的理解,是未来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理想来向往的。和历史上的“乌托邦”相似,生态社会仍将以相应的人和培养相应的人的教育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类对未来生态社会的向往提示:生态模式教育应尽早起步。综上所述:心理学、教育学、发展理论直接或间接的为当今教育教学呈现了背景隐喻、指向或启示,甚至还有策略和方法,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生态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3.中学化学生态教学模式的策略。中学化学生态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程序对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生态模式的教学策略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教育理念上。
  3.1 “过程”教学策略一以过程促转变的教学策略。教学的实质是一个对学习者施以影响的过程。按生态模式教学的观点,从学的方面看,过程是教学影响的来源,过程是达成转变的思维和行为的结合体;从教的方面看,教学的作用通过过程产生结果,教学的作用在过程中、在结果中得以实现。
  3.2 “问题”教学策略一以问题为资源的教学策略。现代教育教学观普遍认识到“问题”对教学的重要性,认为“问题”是教与学的纽带。“问题”联系着教学的品质,联系着学生的创造力。人生态教学模式的观点看: “问题是教学急待开发的课程资源”。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中学34370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2)14-04-03  作者:陈岩军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下面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某项教学活动试图达到的目的,依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教学变得明确具体,可操
期刊
编号:G40(2012)14-04-02  作者:彭世勇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
期刊
编号:H1(2012)24-03-03  作者:高飞燕  《纲要》提出,要“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而,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幼儿阅读,让孩子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得发展。  (一)根据封面,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在早期阅读中,联想猜测法是最有利于幼儿走进图画书的方法之一。多数图书的封面都是取自于正文里的一幅图,因此从封面就可以大致猜出故
期刊
编号:H1(2012)14-03-04  作者:马桂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什么是探究性阅读呢?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理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
期刊
编号:O1(2012)21-04-01  作者:李成敏  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尝试、探索,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还存在着诸多的误区,须引起我们重视。  一、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
期刊
编号:K2(2012)25-02-03  作者:吴建奎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新课程改革力图将以往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成全方位的培养人的教学,新课程强调精
期刊
编号:H1(2012)25-01-01  作者:米合日古力·肉孜  “要想知道辛巴是怎样历尽艰险成长为真正的狮子王的?请大家留意收看动画片《狮子王》。”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断,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我们平时看电视或者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
期刊
编号:G40(2012)25-01-02  作者:孔庆香 于荣亚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都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求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育、各项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
期刊
编号:H1(2012)14-01-03  作者:郭婷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经过长期的探讨,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的素材缺乏积
期刊
编号:G40(2012)25-02-02  作者:朱景伟 孙凤莲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不能像其它课程那样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品德思想的教育,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门德育课。它的教学任务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它的教学意义则在于促进学生品德和心理的发展,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活动性因素,即在活动过程中,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