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2)25-02-02
作者:朱景伟 孙凤莲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不能像其它课程那样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品德思想的教育,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门德育课。它的教学任务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它的教学意义则在于促进学生品德和心理的发展,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活动性因素,即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情景中,积极地获得情感的体验、感受与感悟,积极地获得心理的阳光快乐与思想的畅快,从而促进学生品德、思想、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方法或手段,充分发挥激情、明理、导行的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收到极为满意的效果。
一、巧用故事片段激情
一节课45分钟,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让他们100%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故事导入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利用故事导入并巧妙的创设一个故事的情境,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触景生情,不自然的进入角色,达到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在故事的导入过程中我们可以恰当的运用幻灯片、音乐等手段烘托气氛,辅助效果,实践也证明,画面的教学要比单纯的文字教学更清晰,更生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巧用情节引发思考
《思想品德》的课程既然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我们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手段与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经历和情感、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材在编排中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一单元都以《孟杰和他的伙伴们》故事连载,在模块组成上依次由“故事引导”“共同探讨”“走进生活”“创新实践平台”和“我在成长”组成单元主体,这就为我们教师有效运用情节调动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尤其是七年级的新课在编排设计上新颖独特,以 “ 成长中的我 ”为线索,在 “ 我 ” 成长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疑、思考、想象、实践、总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三、巧用时事联系社会
《思想品德》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时事。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牢牢 “ 牵引 ” 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与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新颖、典型、学生感兴趣的,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事例材料辅助教学,充分挖掘好教材之外的资源,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朝着预定目标发展。
如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我们可以充分联系时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获取信息要靠电脑、报刊、电视、收音机;我们与人交流可以写信,QQ聊天,可视电话,电子邮件;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室内办公,电话通讯,网上交易,远程教育,网上诊断等等,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同时又提到了当今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通过探究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使用互联网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的约束。 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科技的现状,以及由此面临的一些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四、巧用实践感受生活
学生渴望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了解社会生活。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实际,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并组织学生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观察、分析与讨论,发表见解,使他们的思想、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关于中学生上网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没有实践的理论教学那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实际效果。我们可以提前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个调查活动,走进身边的网吧,记录下他们在网吧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结合课堂,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并开发了他们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网络的双面性,在观察、分析事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互联网的认识,增强对自己的保护意识。
五、巧用幽默寓教于乐
真正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突发意外,而使用幽默语言,往往能缓解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参加讲课比赛往往需要使用陌生班级,师生彼此陌生,教师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能调节紧张的气氛,使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愿意与教师配合。学生活动积极了,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讲课便如鱼得水。寓教于乐,这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作者单位: 山东临沂褚墩中学
276000)
作者:朱景伟 孙凤莲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不能像其它课程那样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品德思想的教育,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门德育课。它的教学任务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它的教学意义则在于促进学生品德和心理的发展,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活动性因素,即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情景中,积极地获得情感的体验、感受与感悟,积极地获得心理的阳光快乐与思想的畅快,从而促进学生品德、思想、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方法或手段,充分发挥激情、明理、导行的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收到极为满意的效果。
一、巧用故事片段激情
一节课45分钟,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让他们100%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故事导入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利用故事导入并巧妙的创设一个故事的情境,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触景生情,不自然的进入角色,达到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在故事的导入过程中我们可以恰当的运用幻灯片、音乐等手段烘托气氛,辅助效果,实践也证明,画面的教学要比单纯的文字教学更清晰,更生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巧用情节引发思考
《思想品德》的课程既然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我们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手段与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经历和情感、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材在编排中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一单元都以《孟杰和他的伙伴们》故事连载,在模块组成上依次由“故事引导”“共同探讨”“走进生活”“创新实践平台”和“我在成长”组成单元主体,这就为我们教师有效运用情节调动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尤其是七年级的新课在编排设计上新颖独特,以 “ 成长中的我 ”为线索,在 “ 我 ” 成长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疑、思考、想象、实践、总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三、巧用时事联系社会
《思想品德》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时事。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牢牢 “ 牵引 ” 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与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新颖、典型、学生感兴趣的,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事例材料辅助教学,充分挖掘好教材之外的资源,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朝着预定目标发展。
如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我们可以充分联系时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获取信息要靠电脑、报刊、电视、收音机;我们与人交流可以写信,QQ聊天,可视电话,电子邮件;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室内办公,电话通讯,网上交易,远程教育,网上诊断等等,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同时又提到了当今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通过探究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使用互联网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的约束。 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科技的现状,以及由此面临的一些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四、巧用实践感受生活
学生渴望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了解社会生活。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实际,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并组织学生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观察、分析与讨论,发表见解,使他们的思想、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关于中学生上网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没有实践的理论教学那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实际效果。我们可以提前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个调查活动,走进身边的网吧,记录下他们在网吧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结合课堂,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并开发了他们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网络的双面性,在观察、分析事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互联网的认识,增强对自己的保护意识。
五、巧用幽默寓教于乐
真正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突发意外,而使用幽默语言,往往能缓解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参加讲课比赛往往需要使用陌生班级,师生彼此陌生,教师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能调节紧张的气氛,使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愿意与教师配合。学生活动积极了,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讲课便如鱼得水。寓教于乐,这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作者单位: 山东临沂褚墩中学
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