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学生内驱力的引擎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孩子们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爱上数学,不再把学习当成世界上最苦的事情?这需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内驱力。
  从孩子们最讨厌的“作业”入手,我告诉他们:“作业是用来检测我们是否学会了知识的,如果都学会了,不做作业也是可以的。所以,这学期我们每天的作业只有一面作业纸。”听到这个消息后,孩子们雀跃了,我知道,这一刻他们已对学习产生了一些兴趣。因为只有减负,让孩子们看到努力后获得的希望,学习的内驱力才会开始启动。
  接着,我马上又故作神秘地向他们推荐了“让自己会学习的方法”,那就是课堂上要开口说话。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提问,都算开口。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前,我对孩子们又做了一个承诺——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获得一周全免或半免作业的权利。成绩一出来,我立马现场兑现了承诺。获得奖励的同学无不欢呼雀跃。当我拿红笔亲自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大笔挥出一个“免”字时,如同在这些孩子心中注入了一股动力源泉。于是,我接着鼓励他们:“只要上课多思考,有不懂的立马问,下一个获得免作业权的一定有你!”就这样,我们又形成了一项新的学习流程:每周前四天我们学习新课,周五做一次回顾反思,进行一次小评价。只要达到一定水平,便可免除一周的作業,直到下次结果出来,依次循环。孩子们有了这种“努力就会成功”的体验后,内驱力的引擎将正式开启。
  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不少小组成员间有不和谐的现象,有指责“学习能力弱的同学不开口”的,有抱怨“学习强的同学傲慢无礼”的……和班主任沟通后才知道,之前分组时老师的干预较多,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少,加之平时又很少做小组凝聚力培训,所以小组心不齐,这显然不利于学习。我跟孩子们商量:“如果你能找到愿意接收你的小组,可以换组,但每组总人数不变,所以你们还要帮换走的同学找到愿意接收的小组。”方案一出,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召唤的、讨论的、互相吆喝的,此起彼伏,有些孩子很快便达成共识,组建了新的小组。就这样,一个个小组在彼此沟通、协调后重新组建。因为组员都是自己挑选认可的,合作能力大大提升,以前课堂上一合作就告状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教室旁有一个空房间,和班主任商量后,变成了一间简易活动室。说是活动室,其实就是把一些棋类、桌面玩具、地垫搬过去,给孩子们一个放松的空间。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讲、当堂掌握新知的同学,就能获得去活动室玩游戏的权利。很多孩子通过努力,在下课前就得到了这样的权利,当孩子在上课时被奖励去活动室玩游戏,仿佛赢得了全世界一般开心。这时,我又顺势引导他们:“只要你在教室学习专注度高,学习任务自然能顺利完成,就能赢得活动时间”。
  孩子们在教室写作业时,常常忍不住小声讲话,如果不能保持安静,专注度不可能高。但如果硬性规定写作业时不允许说话,有学习困难的同学便没办法合理求助。于是,我们把走廊定为了学习交流区,教室里是安安静静写作业的地方,遇到困难时,可以向班级的“金牌小导师”求助。“金牌小导师”由分析讲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能有方法地教同学如何解题。当同学们有需求时,可在不打扰到其他同学的前提下,安静地用手势邀请导师到走廊上提供帮助。
  这样,按不同学习进度的孩子对环境的需求,将室内室外分成了三个区域:安静作业区,交流指导区,游戏活动区。每个区各有功用,互不干扰,又各有各的规则。当我们给空间赋予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时,它便成了校园里的另一位“老师”。
  启动学生内驱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他们的喜好和需求出发,寻找切入点,利用一切可以发挥作用的资源和力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编者按】“双减”背景下,如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当下的首要话题,更是一线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我们需要改良学习工具,优化教学设计,但更重要的是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历什么,遇到哪些困难,有怎样的感受与收获……只有关注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启动学生高效学习的发动机,激发学生自身成长的内驱力。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相当一段时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西方各类所谓“先锋派”音乐对我国音乐界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曾几何时,现代音乐在我国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当我国实施开放政策以后,包括无调性音乐在内的西方现代音乐迅速传入我国,在八十年代曾经兴起了一个小高潮。但是,应当承认八十年代我国现代音乐中有一些作品在盲目追求新技法的同时影响了大多数普通听众和部分专业听众的审美接受。虽然,中国在二三十
后疫情时代带来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更新和变革,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更新。学校德育可以从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活动育人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深入认识生活世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培养他们面对未来发展的生活素养。  课程育人:认识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罗万象,成长的过程是认识未知世界的过程。后疫情时代,学校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希望、多彩以及梦想、诗意和远方。  生
当乐团奏出《生日快乐》的旋律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会响起,从后台推出生日蛋糕,但见仍然是“带着谦虚却又自然流露着理所当然的自豪”*的银髯寿星公林乐培在热烈的掌声下主持了切蛋糕的仪式,台下的新知旧友便蜂涌上台向他道贺,拍照留念......为2006年香港艺术节中最具香港色彩和最有香港意义的一场音乐会写下完满的记号!亦成就了2006年香港乐坛的一项大事!(*香港艺坛著名编剧家陈钧润形容林乐培丰采语)   
12月8日,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湖北教育宣传通讯工作会议在黄冈市隆重举行。会议总结了2019年湖北教育宣传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和部署,围绕如何让教育宣传通讯发行等服务教育的工作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教育宣传通讯发行工作信心、如何为教育和师生服好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昌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发秋,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南漳县从2014年起,每年投资1200万元,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截至2020年春,全县所有中小学均实现网络覆盖率、计算机教室达标率、教师备课电脑拥有率、班班通设备普及率、电子图书建设率5个指标达到100%,为山区教育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南漳县依托襄阳教育云平台,借助优教班班通客户端,大力推进电子备授课,着力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岳神赛罷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竹枝词》(清 童谦孟)中对戏曲场景的描绘,道出了戏曲曾经的辉煌。星移斗转,时移世变,从妇孺皆知到少有人追捧,戏曲艺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低谷。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不应该让它就此湮灭,戏曲进校园活动应该更加全面地开展。”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原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郑传寅说。古稀之年的他对中国戏曲有着终生不渝的情怀。  四月的武大,樱花盛开,小雨霏霏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幕开启。本次改革将在2017年全面推开,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其核心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不仅对考试制度,更是对育人方向的调整,要从“单纯育分”转变到“全面育人”。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上海、浙江
傅聪,一个在中华大地上涌动了近半个世纪的名字,他曾使多少人“以怀明志”,又曾使多少人“望尘莫及”。“要知修行读《家书》,常使斯人泪满襟”,它表达了多少仁人志士一生的梦想和追求。  当时踏着秋寒的暮霭来到我们中间,使我们每一个追梦之人非常近距离地感受他,聆听他的教诲,享受他的艺术人生。    一、用生命解读音乐,用音乐慰藉苍生    在音乐界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界,半个世纪以来,傅聪是接受各种访谈和采访
作曲家钟立民,将自己66载心血结晶、精诚创造的几百首歌曲作品汇集于一册:《鼓浪屿之波——钟立民歌曲选》之中,正式公开出版。内容丰盛,装帧精美,可喜可贺!读听之余,获益匪浅,仅从几首歌曲谈起,简陈所思所感。    还有一首姊妹篇“养在深闺人未识”!    钟老的代表作之一、杰出的《鼓浪屿之波》(张藜、红曙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早已全国传唱;李光羲、郑绪岚、张暴默、殷秀梅等歌唱家的演唱和各大媒体
2005年10月2日至9日,台湾传统艺术中心主办、台湾东吴大学承办的“2005年民族音乐学术论坛”在台北市召开,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炤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毛继增教授及本人共三位大陆学者应邀赴台参会,同行的还有来自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音乐展演艺术团和新疆的阿瓦提刀郎木卡姆民间艺术团共13位少数民族演员,以及列席会议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等。近几年里,我曾有多次机会往返于两岸三地之间,赴台进行学术交流则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