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算得了什么?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或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不过,作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更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
  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也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节选自孙建勇《“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什么斩获诺贝尔奖》,题目为编者加)
  阅读点滴
  科学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不过,要想摘取其王冠上的珍宝,就必须挽起袖子和裤脚,亲自“下田”,用不计其数的心血方能“妙手偶得之”。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更不会有如今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无限风光。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阳光随处可见,它代表光明、希望和温暖;而印在我记忆深处的那缕阳光,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正是那缕阳光,伴我走过了那段阴霾的日子……  月考后的那个周末对我来说是痛苦且黑暗的。我始终接受不了那个有史以来的数学最低分。  门外,妈妈和奶奶在谈论我的考试成绩,还不时地传来一两声:“什么马虎呀,就是不会!”“刚上初一就考成这样,到了初三怎么办?还不如回家种地呢!”这些话犹如一把把利刃插在我
期刊
如果说生活是一本书,那么挫折必定是书中的序言;如果说生活是一次旅行,那么挫折必定是旅途中最绚烂的一道风景;如果说生活是一首扣人心弦的乐曲,那么挫折必定是不可或缺的前奏……  美国作家海明威就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曾上过战场。有一次,他见一个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营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就是自己的一张名片,而我的名片,就是永不言弃。①  从小,我就对游泳有一种独特的喜爱。六岁时,我学会了第一种泳姿——蛙泳。见我对游泳如此热爱,妈妈就让我进了少体校,接受专业的训练。②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进队,我也不知天高地厚,在泳池里像个顽童,东张西望的。这一切都被教练看在眼里,他走过来,抢过我的浮板,往我头上敲去;还没等我叫疼,又数落了我一番。就这样,我在日后
期刊
当冬的沉寂还未苏醒,当春的生机还未莅临,茫茫大地,唯有梅花傲雪盛开,或在水边篱落三两枝,淡淡幽香,萦绕于鼻端;或千万株连片,疏枝坠玉,一片香雪海,令人流连忘返。自古从来,梅兰竹菊就被称为“四君子”,因梅花不畏霜雪、孤高自傲的品格而居于首位。此后,种梅、赏梅、品梅、画梅、咏梅等风雅之事,更是传承至今。  乍暖还寒时候,从韶关梅岭到杭州孤山,从南京梅山到武汉东湖,梅花次第绽放。下面,就请跟着小编的脚步
期刊
世界上总有一片美好的风景令你向往,也让你終于知道,所有的跋涉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幸福……  ——题记  小时候住在乡下,步行上街需要二三十分钟的路程。特别是在晚上,父母总要差遣你做点什么的时候,你就需要一个人摸着黑,行走在山间幽僻的小道上。每每遇见这样的事,我是能推辞就推辞,推辞不掉也要央求着家里的姊妹一同去。(一“推”一“求”,写出了“我”的胆小)总之,我是很不情愿接这样的活儿的,但每次总是“费尽机
期刊
李谐是东魏时期的名士,他学识渊博,口才出众,常常作为东魏的外交使臣出访南朝,其辞辩风采轰动江南,令人倾倒。  其实,李谐是有生理缺陷的:一是有些跛足,二是脖颈上长有一个肉瘤,三是有一些口吃。  这就奇怪了,一个口吃之人怎么会口才出众且善于外交辞辩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善于掩饰”。  原来,针对自己的三大缺陷,李谐极其注意掩飾,一贯坚持“二慢一仰”的做法。为了掩饰跛足,他走路徐行,使步履沉稳;为
期刊
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内,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什么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
期刊
一年前,外公领回家一只貓,搭窝喂食,连原本不爱动物的外婆都耐心地喂它、养它。下雨的时候,它被请进厨房小憩;晴空蓝兮,它便生活在院子的屋檐下,它那身花色的皮毛永远是那么招人喜爱。  然而好景不长,邻居家雄壮的大黑猫贪恋它的绝色,而它也禁不住诱惑,最终,它们比翼双飞,屋檐下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小窝,从此变的空空荡荡的。  外公外婆的呼唤它确实能听到,可顶多只是在你面前晃荡一会儿,便径直走向邻居家。耐心
期刊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唐]齐己《早梅》  全诗咏物写景,语言清丽传神,为读者描摹了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神,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诗人借物喻己,含蕴深藉,怀才不遇、清高孤傲、执着自信的节操情怀尽含景中,又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妙,堪称诗林“咏
期刊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意  与《静夜思》一样,这是一首游子思乡之作。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郁结心中已久的思乡情怀。谁家的玉笛在春夜悄然响起,清远而动听。笛声悠悠,飘散在春风里,又随着春风弥漫在整个洛阳城中。在这飘荡的笛声里,又有怀乡思归的《折柳曲》传来。此情此景,谁不想念自己的故乡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