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教的是小学数学,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再加上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我会在课前设计好预习作业,让学生按要求进行预习,还会把一些数学题编成一个数学小故事,或者在教学活动中互换角色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快乐的、愉悦的、进而快乐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比如,我在教授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本31页例题的情境图,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看情境图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听完故事后,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即怎样列式?怎样算出结果的?把你的想法和同位交流。于是我带着以上几个问题开始上课,期待着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开始了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问,“小兔请客”一个学生举手回答道;“是整数的加减法”,另一学生补充回答。“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我又问道,学生们个个举手齐声回答:“采松果”。“请你们看课本31页情境图”话音刚落,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女孩举起手:“老师我回家看了,编了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秋天来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到森林里采松果,小松鼠看看这,摸摸那,一共采了4个,而松鼠妈妈专心地采了一大堆,数了数一共有25个,她看着自己采的松果高兴地笑了,同学们听了我讲的故事,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听了她的故事,一个个抢着发言,生1:“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他妈妈采25个松果”;生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此时我准备分析以上问题,忽然一个男孩眨着眼举起了手:“老师,我有一个跟他们不一样的问题。”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好奇的眼光。我说:“请你说说看!”只见他娓娓道来:“小松鼠,再采多少个就和松鼠妈妈同样多?”我惊讶地看着他,竖起了大拇指:“你真行”只见他笑眯眯地坐下。于是我梳理出核心问题,请他们交流,过后又进行第二节环节,汇报展示:谁愿意上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我问道。忽然一个男孩举起了小手,“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见他上黑板列出算式:25+4,然后说:“我用小棒解决问题的,你看2捆小棒,每捆10根,一边放5根,用4根和5根相加是9根,就是29根。”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和他不同,又一女生急着说:“我用计算器算出的,先拔25,再在个位上拔4个珠,因为4在个位,不能和十位相加,即29。”“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即:25后面数4个数:26、27、28、29,共加4个正好是29”,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此后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放手让学生交流想法,然后展示汇报,效果很好,不知不觉就这样结束了,同学们满载而归,体验着成功,分享着快乐。
在教学《数的读法与写法》时,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例题,要求他们弄清数的读法与写法,特别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与写法。在上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个徒弟的数学水平,于是他把徒弟们叫到面前,说:“徒儿们,现在我在地上写3个数,你们谁能准确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他。”
唐僧首先写出:23456。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说:“这个读二三四五六!”唐僧摇了摇头,说:“八戒,多位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每个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只要从左到右把每个数字读出来,并在后面加上万、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不要读‘个’。讲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一个平时不敢回答的女孩举手说:‘老师这个数(23456)我会读,读作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 同学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我接着讲下去。
唐僧又写出:130567。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十三万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摇了搖头,说:“遇到0,要特别注意,当一串数中间有0时,说到这里一个小男孩说:‘我知道唐僧接下来要说什么了,他是说,只要读零就可以了,它后面的数位不要读出来。所以这个数应该读作十三万零五百六十七,对吧?’” 我脱口而出:“对,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说我预习时认识了这个数的读法,又根据前一段故事就想到了。这时同学们都希望老师快点把故事讲下去,好让自己也有机会接着讲。
第三个数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说:“应该读作十二万零零三十四。”唐僧叹了口气,说:“如果一串数中有连续的几个零,读一个就可以了。说到这里好些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所以这个数要读成十二万零三十四。’这时我接着把故事讲下去,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呀!”
学生们在听故事时,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数的读法与写法。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说:“看看你们能不能得到唐僧的真经”。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发现同学们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
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再加上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先学后教,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又有一些疑惑,求知欲就更强。学无止境,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吧!
比如,我在教授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本31页例题的情境图,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看情境图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听完故事后,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即怎样列式?怎样算出结果的?把你的想法和同位交流。于是我带着以上几个问题开始上课,期待着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开始了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问,“小兔请客”一个学生举手回答道;“是整数的加减法”,另一学生补充回答。“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我又问道,学生们个个举手齐声回答:“采松果”。“请你们看课本31页情境图”话音刚落,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女孩举起手:“老师我回家看了,编了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秋天来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到森林里采松果,小松鼠看看这,摸摸那,一共采了4个,而松鼠妈妈专心地采了一大堆,数了数一共有25个,她看着自己采的松果高兴地笑了,同学们听了我讲的故事,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听了她的故事,一个个抢着发言,生1:“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他妈妈采25个松果”;生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此时我准备分析以上问题,忽然一个男孩眨着眼举起了手:“老师,我有一个跟他们不一样的问题。”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好奇的眼光。我说:“请你说说看!”只见他娓娓道来:“小松鼠,再采多少个就和松鼠妈妈同样多?”我惊讶地看着他,竖起了大拇指:“你真行”只见他笑眯眯地坐下。于是我梳理出核心问题,请他们交流,过后又进行第二节环节,汇报展示:谁愿意上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我问道。忽然一个男孩举起了小手,“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见他上黑板列出算式:25+4,然后说:“我用小棒解决问题的,你看2捆小棒,每捆10根,一边放5根,用4根和5根相加是9根,就是29根。”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和他不同,又一女生急着说:“我用计算器算出的,先拔25,再在个位上拔4个珠,因为4在个位,不能和十位相加,即29。”“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即:25后面数4个数:26、27、28、29,共加4个正好是29”,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此后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放手让学生交流想法,然后展示汇报,效果很好,不知不觉就这样结束了,同学们满载而归,体验着成功,分享着快乐。
在教学《数的读法与写法》时,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例题,要求他们弄清数的读法与写法,特别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与写法。在上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个徒弟的数学水平,于是他把徒弟们叫到面前,说:“徒儿们,现在我在地上写3个数,你们谁能准确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他。”
唐僧首先写出:23456。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说:“这个读二三四五六!”唐僧摇了摇头,说:“八戒,多位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每个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只要从左到右把每个数字读出来,并在后面加上万、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不要读‘个’。讲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一个平时不敢回答的女孩举手说:‘老师这个数(23456)我会读,读作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 同学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我接着讲下去。
唐僧又写出:130567。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十三万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摇了搖头,说:“遇到0,要特别注意,当一串数中间有0时,说到这里一个小男孩说:‘我知道唐僧接下来要说什么了,他是说,只要读零就可以了,它后面的数位不要读出来。所以这个数应该读作十三万零五百六十七,对吧?’” 我脱口而出:“对,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说我预习时认识了这个数的读法,又根据前一段故事就想到了。这时同学们都希望老师快点把故事讲下去,好让自己也有机会接着讲。
第三个数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说:“应该读作十二万零零三十四。”唐僧叹了口气,说:“如果一串数中有连续的几个零,读一个就可以了。说到这里好些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所以这个数要读成十二万零三十四。’这时我接着把故事讲下去,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呀!”
学生们在听故事时,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数的读法与写法。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说:“看看你们能不能得到唐僧的真经”。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发现同学们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
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再加上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先学后教,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又有一些疑惑,求知欲就更强。学无止境,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