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比例的不断增大,学生问题愈显突出,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和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高校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群体特点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及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分析;对策
学困生是指成绩暂时落后,自律能力有限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考试不及格现象严重,屡次收到学籍预警或不能按期毕业。由于他们大多组织纪律差,个性突出等,做好他们转化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学困生的帮扶和转化也一直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做好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有针对性做好不同类型学困生的帮扶及转化工作就尤显重要。
一、高校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人生目标缺失,學习动力不足
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奋斗目标不明确,或者奋斗目标出现“断裂”现象,这主要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出现严重脱节造成的。高中时,学习目的明确,考入大学是所有学生的终极目标,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库”的人生理念,不断放松自己,对大学的新生活不知所措。
(二)专业缺乏兴趣,认同感不足
一些学生的高考志愿都是由家长和老师代填的,或因为高考成绩的原因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专业思想不稳定及成长选择权的缺失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从而逃避学习,产生学习困难。
(三)自控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缺乏
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管理自我,如果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的生活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很多同学为了弥补中学时代失去的时间开始以玩乐为主,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加上学生的从众心理,容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开始接触网游,甚至有的学生开始网络成瘾。
(四)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很多学习困难学生有一个共性即存在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厌学、焦虑、懒惰、自卑、消极归因等。
二、高校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辅导员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好朋友,帮助学困生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力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实现对学困生的帮扶和转化
(一)认真梳理学生基础信息,准确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
通过对学困生的界定,以班级为单位,按学习、行为规范等学困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了个人档案,明确关注对象。通过分析,了解学困生的行为、兴趣、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掌握学困生能力表现、成绩状况,透彻地分析造成每个学困生成绩不佳的实际原因,使转化工作有的放矢。
(二)加强学困生学习动机方面疏导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学困生的关键环节。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学困生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受到个别老师的冷落、否定。他们从没有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于是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或是灾难的根源,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动机。这也就是他们经常旷课,遇到困难时不能坚持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等原因。如果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社会意义时,就会逆发出对学习的极大热情。我们应对他们不断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经常给予肯定。适当的表扬与激励,是适当减轻学习心理压力的心理疏导方法之一。
(三)落实帮扶责任制
对已确认的“学困生”,各班要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实行帮扶责任制,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四)诚挚的关怀和爱护
“教育的技巧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孩子”。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从心理上来说需要爱,对他们只有诚挚的教师的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爱护学困生首先体现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当他们范错误时,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批评;当他们考试失败时,不要指责、埋怨他们,要耐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要紧紧抓住。其次,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悉心引导,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活泼愉快的成长。这样,学困生就会渐渐地走出困境,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
(五)加强沟通,推进教育和转化工作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学困生座谈会。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分层次与家长沟通。对学习状态较好的学生只要加强管理和督促,每学期与这类家长沟通一次,向其说明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习状态较差的学困生,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家长陪读等方式督促、监管学生继续完成学业。
总之,学困生在学习上并非天生困难,往往有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对学困生辅导员要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切实了解每个学习困难生的症结所在,还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分析;对策
学困生是指成绩暂时落后,自律能力有限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考试不及格现象严重,屡次收到学籍预警或不能按期毕业。由于他们大多组织纪律差,个性突出等,做好他们转化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学困生的帮扶和转化也一直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做好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有针对性做好不同类型学困生的帮扶及转化工作就尤显重要。
一、高校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人生目标缺失,學习动力不足
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奋斗目标不明确,或者奋斗目标出现“断裂”现象,这主要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出现严重脱节造成的。高中时,学习目的明确,考入大学是所有学生的终极目标,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库”的人生理念,不断放松自己,对大学的新生活不知所措。
(二)专业缺乏兴趣,认同感不足
一些学生的高考志愿都是由家长和老师代填的,或因为高考成绩的原因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专业思想不稳定及成长选择权的缺失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从而逃避学习,产生学习困难。
(三)自控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缺乏
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管理自我,如果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的生活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很多同学为了弥补中学时代失去的时间开始以玩乐为主,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加上学生的从众心理,容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开始接触网游,甚至有的学生开始网络成瘾。
(四)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很多学习困难学生有一个共性即存在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厌学、焦虑、懒惰、自卑、消极归因等。
二、高校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辅导员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好朋友,帮助学困生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力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实现对学困生的帮扶和转化
(一)认真梳理学生基础信息,准确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
通过对学困生的界定,以班级为单位,按学习、行为规范等学困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了个人档案,明确关注对象。通过分析,了解学困生的行为、兴趣、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掌握学困生能力表现、成绩状况,透彻地分析造成每个学困生成绩不佳的实际原因,使转化工作有的放矢。
(二)加强学困生学习动机方面疏导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学困生的关键环节。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学困生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受到个别老师的冷落、否定。他们从没有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于是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或是灾难的根源,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动机。这也就是他们经常旷课,遇到困难时不能坚持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等原因。如果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社会意义时,就会逆发出对学习的极大热情。我们应对他们不断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经常给予肯定。适当的表扬与激励,是适当减轻学习心理压力的心理疏导方法之一。
(三)落实帮扶责任制
对已确认的“学困生”,各班要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实行帮扶责任制,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四)诚挚的关怀和爱护
“教育的技巧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孩子”。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从心理上来说需要爱,对他们只有诚挚的教师的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爱护学困生首先体现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当他们范错误时,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批评;当他们考试失败时,不要指责、埋怨他们,要耐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要紧紧抓住。其次,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悉心引导,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活泼愉快的成长。这样,学困生就会渐渐地走出困境,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
(五)加强沟通,推进教育和转化工作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学困生座谈会。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分层次与家长沟通。对学习状态较好的学生只要加强管理和督促,每学期与这类家长沟通一次,向其说明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习状态较差的学困生,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家长陪读等方式督促、监管学生继续完成学业。
总之,学困生在学习上并非天生困难,往往有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对学困生辅导员要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切实了解每个学习困难生的症结所在,还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