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约定的采访时间,记者叩开了肖荣诗办公室的门,他办公桌上的零乱场面,真有点像大战后尚未清理的“战场”,这多少让记者有些惊讶,看到记者眼中的疑惑,肖荣诗赶忙边收拾边解释道:“昨晚干得太晚,走得过于匆忙,就……”。眼见场面有些尴尬,记者赶紧切入正题,提起了他的专业。这下,肖荣诗打开了话匣子。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每次采访,关于新星项目的相关问题,总是记者与新星们的“必修课”。谈到这个话题,肖荣诗感慨地说:“从某一角度说,评新星不单要凭借候选人在某一领域的突出研究能力,他的背后更要有一个好的平台来支持。从这点来说,我之所以能够评上新星,是与我们这里有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平台息息相关。”
其实,肖荣诗完成的新星计划项目“大功率激光加工能量耦合特性及加工过程稳定性研究”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轻松。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工业领域,最大限度地提高激光的金属加工效率和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提起这个项目,肖荣诗颇为自豪:“尽管这是一个基础理论的研究,但是对推动激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激光不再是另辟蹊径,而是最好的加工手段之一。”
随着新星项目的圆满完成,肖荣诗的研究也更深入、更被关注起来。此后,他继续承担了多项国家级攻关项目,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高强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过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铝材的激光加工是激光材料加工领域中的最难点,但有了新星项目的研究基础,技术上的难题并没有吓倒肖荣诗,倒是有限的经费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用他的话形容:“当时研究经费并不是很充裕,即使是一些最基础的原材料,我们也是通过其他的一些渠道去‘化缘’,去筹集。”由于这是国家级项目,肖荣诗深感责任重大,但是平时的一些事务性工作挤占了他大量时间,为了“补课”,夜晚、周末和节假日成了他的“黄金时段”。
不惑之年的“人才困惑”
子曰:四十而不惑。已然到了不惑之年,肖荣诗心中仍有许多困惑,国内激光加工领域的后备人才匮乏是最令他担忧的事情。两次德国之行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1995年和2000年,肖荣诗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踏上德国的土地。来到这个在世界激光加工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家,他凭借着中国人特有的勤奋和智慧,近乎“疯狂”地汲取这个工业大国给予他的知识养分,就连对休息与工作泾渭分明的德国导师,也破例在下班后或休息日允许他在实验室继续研究。就这样通过不懈的努力,肖荣诗不但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德国的发明专利,而且无论从为人还是工作上都得到了德方的高度评价:“一个值得尊重的合作伙伴。”尽管个人的表现优异,但肖荣诗认为少数人的成功并不能带动一个专业领域的整体进步,只有不断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才能让一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德国的日子里让他有了更深的体会。留德期间他了解到,德国在激光材料加工领域每年培养各层次人才约4万人,而国内的人才培养却非常欠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设立激光加工领域的本科专业,光靠现有的人才还远不能适应激光加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他忧虑的原因所在。
回国后,肖荣诗更是坚定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后备梯队上,哪怕是科研工作再累、再没时间,他也会保证留出时间从事教学工作,并有意培养学生们独当一面的能力。他鼓励学生去申请学校的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从申请到项目完成都完全由学生们亲历亲为。通过承担这类的项目,学生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兴奋地给记者举了一例:“比如去年那一届学生申请到了基金,他们主要做了一个激光焊接头上的小部件,完成后不仅申请了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也得到了学校创新基金成果三等奖,而且原来激光院的焊接头都是德国货,现在全部改用这些学生的研究成果了。”说到此时,记者看到他刚刚微锁的双眉舒展了许多,欣慰的笑容也表露无疑。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每次采访,关于新星项目的相关问题,总是记者与新星们的“必修课”。谈到这个话题,肖荣诗感慨地说:“从某一角度说,评新星不单要凭借候选人在某一领域的突出研究能力,他的背后更要有一个好的平台来支持。从这点来说,我之所以能够评上新星,是与我们这里有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平台息息相关。”
其实,肖荣诗完成的新星计划项目“大功率激光加工能量耦合特性及加工过程稳定性研究”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轻松。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工业领域,最大限度地提高激光的金属加工效率和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提起这个项目,肖荣诗颇为自豪:“尽管这是一个基础理论的研究,但是对推动激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激光不再是另辟蹊径,而是最好的加工手段之一。”
随着新星项目的圆满完成,肖荣诗的研究也更深入、更被关注起来。此后,他继续承担了多项国家级攻关项目,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高强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过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铝材的激光加工是激光材料加工领域中的最难点,但有了新星项目的研究基础,技术上的难题并没有吓倒肖荣诗,倒是有限的经费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用他的话形容:“当时研究经费并不是很充裕,即使是一些最基础的原材料,我们也是通过其他的一些渠道去‘化缘’,去筹集。”由于这是国家级项目,肖荣诗深感责任重大,但是平时的一些事务性工作挤占了他大量时间,为了“补课”,夜晚、周末和节假日成了他的“黄金时段”。
不惑之年的“人才困惑”
子曰:四十而不惑。已然到了不惑之年,肖荣诗心中仍有许多困惑,国内激光加工领域的后备人才匮乏是最令他担忧的事情。两次德国之行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1995年和2000年,肖荣诗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踏上德国的土地。来到这个在世界激光加工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家,他凭借着中国人特有的勤奋和智慧,近乎“疯狂”地汲取这个工业大国给予他的知识养分,就连对休息与工作泾渭分明的德国导师,也破例在下班后或休息日允许他在实验室继续研究。就这样通过不懈的努力,肖荣诗不但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德国的发明专利,而且无论从为人还是工作上都得到了德方的高度评价:“一个值得尊重的合作伙伴。”尽管个人的表现优异,但肖荣诗认为少数人的成功并不能带动一个专业领域的整体进步,只有不断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才能让一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德国的日子里让他有了更深的体会。留德期间他了解到,德国在激光材料加工领域每年培养各层次人才约4万人,而国内的人才培养却非常欠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设立激光加工领域的本科专业,光靠现有的人才还远不能适应激光加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他忧虑的原因所在。
回国后,肖荣诗更是坚定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后备梯队上,哪怕是科研工作再累、再没时间,他也会保证留出时间从事教学工作,并有意培养学生们独当一面的能力。他鼓励学生去申请学校的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从申请到项目完成都完全由学生们亲历亲为。通过承担这类的项目,学生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兴奋地给记者举了一例:“比如去年那一届学生申请到了基金,他们主要做了一个激光焊接头上的小部件,完成后不仅申请了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也得到了学校创新基金成果三等奖,而且原来激光院的焊接头都是德国货,现在全部改用这些学生的研究成果了。”说到此时,记者看到他刚刚微锁的双眉舒展了许多,欣慰的笑容也表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