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襄阳鹿门山在孟浩然隐士形象的定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浩然诗中以“鹿门山”为主题的诗作,正是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文本。《题鹿门山》、《夜归鹿门寺》与《和张明府登鹿门山》在对孟浩然人生态度、诗歌风格和交游考辨的研究中,分别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孟浩然 唐诗 鹿门山
鹿门山是襄阳的名胜古迹,世称孟浩然隐居于此,得到了高隐的美名。两唐书孟浩然传,都谈到孟浩然与鹿门山的关系。“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旧唐书传)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新唐书传)对孟浩然四十岁赴举赶考前的经历,都主要以“隐鹿门山”来进行概括。在《全唐诗》中,收录了众多唐人有关孟浩然的诗,其中近半的诗歌谈到孟浩然与鹿门山。如陈羽《襄阳过孟浩然旧居》、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贯休《经浩然鹿门旧居二首》、齐己《过鹿门作》等。在唐人眼中,鹿门山与孟浩然已然具有紧密的关联,人们大多将鹿门视为孟浩然隐居的所在。“鹿门孟子”,于是成为隐士孟浩然的代名词。
佟培基笺注的《孟浩然诗集笺注》,是以目前可见最早的宋本为底本,参校众多版本而成书,在接近孟集原貌的标准下,是较为可靠的版本。其中,有关鹿门山的孟浩然诗现存三首,分别是《题鹿门山》、《夜归鹿门寺》和《和张明府登鹿门山》。在孟浩然心目中,鹿门山是一个怎样的所在?鹿门山中的孟浩然,又具有怎样的心境?结合孟浩然有关鹿门山的诗作,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一、《题鹿门山》: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
《题鹿门山》(诗集卷上):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木,石牀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本诗第二句对仗工整,沙滩上近处的禽鸟能够认得出来,而江边远处的树木就难以辨认了。通过诗人的视角,将远近景物进行对比,勾画出途中见闻。第三句,是对鹿门山的第一印象,“山明”表明光线明朗,可见山不甚高,阳光普照,给人以浓烈之感;“翠微”指代山上植被,青翠缥缈如美人的淡妆。色彩的浓淡、深浅一目了然。第四句,是乘舟流经鹿门山的经过。环绕鹿门山的岩潭曲折回环,行船的过程也就显得反复不易。“多”与“屡”都是指数量的众多,勾勒出鹿门山附近山水环绕的地理形势和乘舟出游的曲折旅程。第五句,由景即人,庞德公采药隐居的旧闻浮现在诗人脑海。膜拜前贤遗迹,也许就是诗人“清晓因兴来”的所在。四五两句,依旧可对照读来。“屡回转”形容回转次数多;“遂不返”则描述行程单一。两者形成“多”与“一”的对比。细究文本,前句表面讲行舟之艰难,暗示鹿门山僻静幽深,实际上是形容隐居避世之难,而常人追慕高隐也许会动摇不定。后句讲庞公隐居的决绝坚定,不染世俗。以隐居之难、常人之举棋不定与庞公隐居避世之坚定果决作出对照,高下立判。第八句是议论。高隐的遗迹如今尚可窥见,但是前贤高洁潇洒的风度却没有踪迹,早随着时光远逝了,一实一虚,两相对照,凸显“高风”之难得。接下来一句,也是虚实对照,前半句“白云”是虚写的景,并非眼前的“白云”,而是消逝已去的“白云”;后半句“丹桂”是实写,是写眼前没有“白云”相伴的“丹桂”。白云何时消逝而去,难觅踪迹;空留丹桂高耸傲岸,徒显寂寞。本句可作两解。一是虚实对照的景物,“白云”之洁白与“丹桂”之橘红,留给读者清朗鲜艳的视觉感受。二是以物喻人。消逝的“白云”指代故去的庞公,而偃蹇的“丹桂”则是孟浩然自我的化身。对前贤的崇敬溢于言表,同时又彰显出少年诗人希望追寻贤哲脚步的自信乐观。全诗末句,写此次行程的终结,依然有对比的意味。“探讨意未穷”是对前几句追慕先贤的总结,意犹未尽。可时辰已晚,不得不踏上归程,因此本次对庞公的膜拜之旅却要划上句点。同时“夕阳”之“晚”照应首句“清晓”之“早”,早晚对比,拉长了膜拜庞公隐迹的时间,有始有终,归于圆满。
总之,本诗采用了众多的对比手法,有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有虚实相生,有“一”与“多”的对比等,通过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表现出少年孟浩然对庞德公高蹈独立人格的追慕。
二、《夜归鹿门寺》:任气使然、一意贯通的清淡之作
《夜归鹿门寺》(诗集卷上):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予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樵径非遥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本诗形式上为七律,然而对仗并不完全谨严。第二句“人”与“予”,“向江村”与“归鹿门”,对仗都极好,然而“随沙路”与“亦乘舟”严格讲来对仗不严。“随”与“也”词性不同。“随”是随着,为介词;“亦”是也的意思,为连词。“沙路”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而“乘舟”是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本诗第三句则完全不讲对仗。此外,本诗不押韵,“喧”、“门”、“处”、“去”,句句换韵。本诗也不避重复,“渡”字,“鹿门”一词都出现重复。因此,本诗完全不合近体诗的规范,乍一读来似乎没有诗味。但又是一气连贯,欲改而不能。
首句呼应诗题“夜归”,伴着山寺中传来的钟鸣声,已近黄昏,在渔梁洲的渡头,归人争渡,人声喧哗。上下联一静一动,勾勒出一幅众人晚渡归家的喧闹场面。第二句由他人引到自身,“我”自己也要乘着小舟回到鹿门去。诗人不光是看人争渡,自己也是身处其中。大隐隐于市的有我之境别具韵味。第三句顶针,承接上句的“鹿门”。本诗是一气连贯的线性叙事结构,诗人目睹众人争渡喧哗,自己也乘舟归家,此时黄昏已过,月上梢头,夜色较深了。本句前半句写景,后半句写人。王达津选注的《王维孟浩然选集》对“开烟树”的注解为“使缭绕于树木间的烟雾消散”,鉴于此我们可以想象:月光映照鹿门寺,寺旁缭绕于树木间的烟雾消散开来。按照正常的语序,可将原诗改为“月照鹿门树烟开”,但不符黏对的要求,也缺少顶针手法带来的环环相扣之感。“开烟树”乃使动用法,将月光变为主动的施力者,有拟人意味,凸显出“月”意向在传统诗歌中的浪漫情怀。因此,原作更具艺术效果。第四句“樵径非遥长寂寥”,对庞公栖隐处进行描摹,樵径并不遥远,但少人问津,不免给人绵长的寂寥之感。空间的短与时间的长两相对照,凸显寂寥之感。“幽人”或是指代庞公等高隐绝世独立的人格,属于 无我之境;或是诗人自况,表明追慕先贤的决心,又是有我之境。两种说法都能讲通,带读者进入有我与无我之间。总体而言,本诗在形式上看似随性而为,实则一气贯通,环环相扣。正如闻一多先生对孟浩然的评价,“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
三、《和张明府登鹿门山》:考辨人物交游的重要参考
《和张明府登鹿门山》(诗集卷中):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絃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谬承巴俚和,非敢应同声。”
关于此诗中的“张明府”,佟培基笺注称,张明府为襄阳人张愿,张柬之之孙。而王辉斌对其笺注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中的‘张明府’、‘张郎中’,陈贻焮《孟浩然事迹考辨》、拙作《孟浩然年谱》等,皆认为是孟浩然的乡友张子容”。其实,刘文刚《孟浩然年谱》在“开元二十三年”条目(79-80页)下,已对“奉先张明府”、“张郎中”即张愿的主要材料,集中进行了说明,可信度较高。而通过对本诗的解读,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一公案的认识。
由诗题可知,本诗为孟浩然写予张明府的一首和作。首句中“能宽旅寓情”,写张明府登高之作的功效,能够缓解旅居异地的寂寥。二句,“絃歌”指代张明府,在其他作品中可资佐证。如全唐诗卷一二二卢象《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有“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句。孟浩然和作《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有“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徙”句。“弦歌宰”当为张明府、张郎中的代名词。第三句,“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对仗工整,大概是对张明府作品的精炼概括。末句“谬承巴俚和,非敢应同声”,浩然以下里巴人自拟,“谬承”、“非敢”,谦逊之态甚严。能让诗名远播、狷介清高的孟浩然如此自谦,张明府必当拥有超人的文才,可惜现今难以得见张明府的作品,这一点待考。那么,浩然如此谦逊,还可能是出于对其身份地位的尊敬和文人初识时相互勉励的礼貌。据王辉斌先生的考证,已知张之容与浩然乃通家之好,且早年同隐鹿门山。虽然后来张之容进士及第,浩然对其称呼也从直呼其名变为以官职代称,但绝不可能因为两人地位的变异而低下到如此程度。试看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首句“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两人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即使如王辉斌所言,张子容后来官升奉先县令,浩然也不至于因此变得如此客气。因此,张明府其人不是张之容。而张愿为张柬之之孙,张柬之曾官至宰相,在恢复李唐王朝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浩然应当是出于对忠烈后代的敬意,在两人结识尚浅之时,写下的这首和作。
综上所述,孟浩然关于鹿门山的三首诗作,在人生态度、文学审美与交游考辨上分别具有重要的价值。《题鹿门山》,通过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表现出少年孟浩然对庞德公高蹈独立人格的追慕。《夜归鹿门寺》,一气连贯、环环相扣,淡化了诗的形式,却成为孟浩然清淡风格的典范之作。而《和张明府登鹿门山》一诗,由诗作中浩然的创作态度,参照前人的既有研究,可明确与浩然交游唱和的“张明府”究竟为何人。由此可知,鹿门山是孟浩然高蹈独立的精神寄托,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所在,也是他结交文士、磨砺诗艺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0.
[4][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唐]王维、孟浩然著.王达津选注.王维孟浩然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刘文刚著.孟浩然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7]闻一多著.唐诗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
[8]王辉斌.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志疑[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1):47-51
[9]郑萍.孟浩然的诗,诗的孟浩然——读《夜归鹿门歌》[J].中学语文教学,2012(12):46-49.
[10]李秋华.无奈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赏析[J].语文月刊,2013(5):92-93.
[11][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1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13]本文孟浩然诗皆引自:[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4]闻一多著.唐诗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P34
[15]闻一多著.唐诗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P34
【关键词】孟浩然 唐诗 鹿门山
鹿门山是襄阳的名胜古迹,世称孟浩然隐居于此,得到了高隐的美名。两唐书孟浩然传,都谈到孟浩然与鹿门山的关系。“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旧唐书传)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新唐书传)对孟浩然四十岁赴举赶考前的经历,都主要以“隐鹿门山”来进行概括。在《全唐诗》中,收录了众多唐人有关孟浩然的诗,其中近半的诗歌谈到孟浩然与鹿门山。如陈羽《襄阳过孟浩然旧居》、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贯休《经浩然鹿门旧居二首》、齐己《过鹿门作》等。在唐人眼中,鹿门山与孟浩然已然具有紧密的关联,人们大多将鹿门视为孟浩然隐居的所在。“鹿门孟子”,于是成为隐士孟浩然的代名词。
佟培基笺注的《孟浩然诗集笺注》,是以目前可见最早的宋本为底本,参校众多版本而成书,在接近孟集原貌的标准下,是较为可靠的版本。其中,有关鹿门山的孟浩然诗现存三首,分别是《题鹿门山》、《夜归鹿门寺》和《和张明府登鹿门山》。在孟浩然心目中,鹿门山是一个怎样的所在?鹿门山中的孟浩然,又具有怎样的心境?结合孟浩然有关鹿门山的诗作,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一、《题鹿门山》: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
《题鹿门山》(诗集卷上):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木,石牀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本诗第二句对仗工整,沙滩上近处的禽鸟能够认得出来,而江边远处的树木就难以辨认了。通过诗人的视角,将远近景物进行对比,勾画出途中见闻。第三句,是对鹿门山的第一印象,“山明”表明光线明朗,可见山不甚高,阳光普照,给人以浓烈之感;“翠微”指代山上植被,青翠缥缈如美人的淡妆。色彩的浓淡、深浅一目了然。第四句,是乘舟流经鹿门山的经过。环绕鹿门山的岩潭曲折回环,行船的过程也就显得反复不易。“多”与“屡”都是指数量的众多,勾勒出鹿门山附近山水环绕的地理形势和乘舟出游的曲折旅程。第五句,由景即人,庞德公采药隐居的旧闻浮现在诗人脑海。膜拜前贤遗迹,也许就是诗人“清晓因兴来”的所在。四五两句,依旧可对照读来。“屡回转”形容回转次数多;“遂不返”则描述行程单一。两者形成“多”与“一”的对比。细究文本,前句表面讲行舟之艰难,暗示鹿门山僻静幽深,实际上是形容隐居避世之难,而常人追慕高隐也许会动摇不定。后句讲庞公隐居的决绝坚定,不染世俗。以隐居之难、常人之举棋不定与庞公隐居避世之坚定果决作出对照,高下立判。第八句是议论。高隐的遗迹如今尚可窥见,但是前贤高洁潇洒的风度却没有踪迹,早随着时光远逝了,一实一虚,两相对照,凸显“高风”之难得。接下来一句,也是虚实对照,前半句“白云”是虚写的景,并非眼前的“白云”,而是消逝已去的“白云”;后半句“丹桂”是实写,是写眼前没有“白云”相伴的“丹桂”。白云何时消逝而去,难觅踪迹;空留丹桂高耸傲岸,徒显寂寞。本句可作两解。一是虚实对照的景物,“白云”之洁白与“丹桂”之橘红,留给读者清朗鲜艳的视觉感受。二是以物喻人。消逝的“白云”指代故去的庞公,而偃蹇的“丹桂”则是孟浩然自我的化身。对前贤的崇敬溢于言表,同时又彰显出少年诗人希望追寻贤哲脚步的自信乐观。全诗末句,写此次行程的终结,依然有对比的意味。“探讨意未穷”是对前几句追慕先贤的总结,意犹未尽。可时辰已晚,不得不踏上归程,因此本次对庞公的膜拜之旅却要划上句点。同时“夕阳”之“晚”照应首句“清晓”之“早”,早晚对比,拉长了膜拜庞公隐迹的时间,有始有终,归于圆满。
总之,本诗采用了众多的对比手法,有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有虚实相生,有“一”与“多”的对比等,通过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表现出少年孟浩然对庞德公高蹈独立人格的追慕。
二、《夜归鹿门寺》:任气使然、一意贯通的清淡之作
《夜归鹿门寺》(诗集卷上):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予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樵径非遥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本诗形式上为七律,然而对仗并不完全谨严。第二句“人”与“予”,“向江村”与“归鹿门”,对仗都极好,然而“随沙路”与“亦乘舟”严格讲来对仗不严。“随”与“也”词性不同。“随”是随着,为介词;“亦”是也的意思,为连词。“沙路”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而“乘舟”是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本诗第三句则完全不讲对仗。此外,本诗不押韵,“喧”、“门”、“处”、“去”,句句换韵。本诗也不避重复,“渡”字,“鹿门”一词都出现重复。因此,本诗完全不合近体诗的规范,乍一读来似乎没有诗味。但又是一气连贯,欲改而不能。
首句呼应诗题“夜归”,伴着山寺中传来的钟鸣声,已近黄昏,在渔梁洲的渡头,归人争渡,人声喧哗。上下联一静一动,勾勒出一幅众人晚渡归家的喧闹场面。第二句由他人引到自身,“我”自己也要乘着小舟回到鹿门去。诗人不光是看人争渡,自己也是身处其中。大隐隐于市的有我之境别具韵味。第三句顶针,承接上句的“鹿门”。本诗是一气连贯的线性叙事结构,诗人目睹众人争渡喧哗,自己也乘舟归家,此时黄昏已过,月上梢头,夜色较深了。本句前半句写景,后半句写人。王达津选注的《王维孟浩然选集》对“开烟树”的注解为“使缭绕于树木间的烟雾消散”,鉴于此我们可以想象:月光映照鹿门寺,寺旁缭绕于树木间的烟雾消散开来。按照正常的语序,可将原诗改为“月照鹿门树烟开”,但不符黏对的要求,也缺少顶针手法带来的环环相扣之感。“开烟树”乃使动用法,将月光变为主动的施力者,有拟人意味,凸显出“月”意向在传统诗歌中的浪漫情怀。因此,原作更具艺术效果。第四句“樵径非遥长寂寥”,对庞公栖隐处进行描摹,樵径并不遥远,但少人问津,不免给人绵长的寂寥之感。空间的短与时间的长两相对照,凸显寂寥之感。“幽人”或是指代庞公等高隐绝世独立的人格,属于 无我之境;或是诗人自况,表明追慕先贤的决心,又是有我之境。两种说法都能讲通,带读者进入有我与无我之间。总体而言,本诗在形式上看似随性而为,实则一气贯通,环环相扣。正如闻一多先生对孟浩然的评价,“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
三、《和张明府登鹿门山》:考辨人物交游的重要参考
《和张明府登鹿门山》(诗集卷中):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絃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谬承巴俚和,非敢应同声。”
关于此诗中的“张明府”,佟培基笺注称,张明府为襄阳人张愿,张柬之之孙。而王辉斌对其笺注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中的‘张明府’、‘张郎中’,陈贻焮《孟浩然事迹考辨》、拙作《孟浩然年谱》等,皆认为是孟浩然的乡友张子容”。其实,刘文刚《孟浩然年谱》在“开元二十三年”条目(79-80页)下,已对“奉先张明府”、“张郎中”即张愿的主要材料,集中进行了说明,可信度较高。而通过对本诗的解读,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一公案的认识。
由诗题可知,本诗为孟浩然写予张明府的一首和作。首句中“能宽旅寓情”,写张明府登高之作的功效,能够缓解旅居异地的寂寥。二句,“絃歌”指代张明府,在其他作品中可资佐证。如全唐诗卷一二二卢象《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有“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句。孟浩然和作《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有“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徙”句。“弦歌宰”当为张明府、张郎中的代名词。第三句,“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对仗工整,大概是对张明府作品的精炼概括。末句“谬承巴俚和,非敢应同声”,浩然以下里巴人自拟,“谬承”、“非敢”,谦逊之态甚严。能让诗名远播、狷介清高的孟浩然如此自谦,张明府必当拥有超人的文才,可惜现今难以得见张明府的作品,这一点待考。那么,浩然如此谦逊,还可能是出于对其身份地位的尊敬和文人初识时相互勉励的礼貌。据王辉斌先生的考证,已知张之容与浩然乃通家之好,且早年同隐鹿门山。虽然后来张之容进士及第,浩然对其称呼也从直呼其名变为以官职代称,但绝不可能因为两人地位的变异而低下到如此程度。试看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首句“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两人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即使如王辉斌所言,张子容后来官升奉先县令,浩然也不至于因此变得如此客气。因此,张明府其人不是张之容。而张愿为张柬之之孙,张柬之曾官至宰相,在恢复李唐王朝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浩然应当是出于对忠烈后代的敬意,在两人结识尚浅之时,写下的这首和作。
综上所述,孟浩然关于鹿门山的三首诗作,在人生态度、文学审美与交游考辨上分别具有重要的价值。《题鹿门山》,通过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表现出少年孟浩然对庞德公高蹈独立人格的追慕。《夜归鹿门寺》,一气连贯、环环相扣,淡化了诗的形式,却成为孟浩然清淡风格的典范之作。而《和张明府登鹿门山》一诗,由诗作中浩然的创作态度,参照前人的既有研究,可明确与浩然交游唱和的“张明府”究竟为何人。由此可知,鹿门山是孟浩然高蹈独立的精神寄托,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所在,也是他结交文士、磨砺诗艺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0.
[4][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唐]王维、孟浩然著.王达津选注.王维孟浩然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刘文刚著.孟浩然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7]闻一多著.唐诗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
[8]王辉斌.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志疑[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1):47-51
[9]郑萍.孟浩然的诗,诗的孟浩然——读《夜归鹿门歌》[J].中学语文教学,2012(12):46-49.
[10]李秋华.无奈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赏析[J].语文月刊,2013(5):92-93.
[11][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1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
[13]本文孟浩然诗皆引自:[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4]闻一多著.唐诗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P34
[15]闻一多著.唐诗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P34